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

日本专家分析:中国农民为什么穷?

 
 

SSB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10-20 通过 孔健祥林的博客 作者:孔健_祥林



"中国农民为什么穷?""贫富差距为何这样大?""农业大国何时都过富裕日子?"这是日本媒体和专家多年来议论和注目的话题。最近,巨龙新闻与日本中国信息研究机构共同举办了一场论坛,下面我对论坛来宾发言做的一个总结。

中国市场经济时代,巨大数量的、自己无力组织起来的小农,陷入贫困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惟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农民脱离耕地,变成城市人,变乡村中国为城市中国。

中国农民的贫穷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农民的劳动时间比城里人少得多,收入也就大大低于城里人,第二,教育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人,工作就业机会也就比较少;第三,缺少现代基础设施,卫生、居住、饮水、道路、通讯等方面的条件也就远比城里人差。

中国农民为什么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小,二是小农的自私性或者反"社会"性,三是小农体制与国内外的市场机制不兼容。这些原因被中国的官员和专家忽视了。

他们开出不对病症的药方,"以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来解决9亿农民的贫困问题"。可是热衷于小农经济的人,靠"选票"能填饱农民的肚皮吗?

中国农村现在要解决的不是"专制"问题,更不能靠"海选"来构筑富有起来的体制。要明白,脱离贫困,走向共同富裕,是衡量农村进步的惟一标尺。大搞"海选"而不去组织农民建设家园,会成为中国农村政策的一大误区。

中国耕地太少是贫穷的源头

"人均耕地面积小,争先恐后难吃饱"是中国农民贫穷最基本的原因。

中国9亿农村人,其中5亿是农业劳动者,拥有不到20亿亩耕地。即便按20亿亩计算,5亿农业劳动力人均只耕作4亩地。靠耕作4亩地养活一家四口人,怎么可能不穷呢?4亩地是0.6英亩,略大于日本富裕农户的占地面积。中国南方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大概只有1亩,也就是0.16英亩,和日本普通农户占地的差不多大。

地大物博的中国拥有如此的"袖珍家庭农场"数以亿计,是无法摆脱贫困的,哪怕是种植海洛因也不可能"致富"。无论政治制度多么高明,世界上哪有人靠在家里后院耕种"致富"的呢?

要养活十三亿人的话,中国的耕地总面积并不太小,而是农民太多,农村人口太庞大且小农经济思想过于顽固。说实话,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中国的纬度和灌溉条件下的20亿亩耕地,养活15亿人绰绰有余。因为连小日本都能拥有可以养活自己的农业,辽阔的中国怎么可能养不活自己呢?

中国国土辽阔,气候温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是世界上最适合农耕的地方,也是农耕知识最早进入成熟阶段的地方。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巨大数量的农村人口,造就了自由小农中国,也造就了独特的乡村中国。

清朝初年中国人口才1亿,清末便达到4.5亿,不过百年又达到13亿。今天的中国9亿农村人口,反而成为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大障碍,单位产量迟迟不能提高到现代农村科技早就能达到的水平。数亿小农都处在基本失业状态,成为朝不保夕的"农民工",每个劳动力每年在土地上劳作的总时间不超过3个月,而且从事的还是最简单的劳动,当然仅能"随天得食"。

中国农民的关键在于组织

"自私自利望人穷,听天由命闲懒松"是中国农民贫穷的第二个原因。小农强烈的自私性或反"社会"特性形成中国农民难以管理的局面,小农经济概念有大大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严密组织起来的"社会",就像交通信号,六亲不认,每个路人都必须服从。在今天的日本,不属于某个社会组织的人,通常被视为"社会垃圾"。只有了解犹如军队一般的日式工厂和公司的清规戒律,才能体味出什么是社会的"现代奴隶"和现代"经济动物",也才能懂得日本人为什么深情地向往"有纪律有规则的自由"。

今天的中国农民,最不缺少的就是小农经济思想和自由以及强烈的家庭私利观念。如此,也许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把中国的自由小农动员和组织起来。

在传统中国,自由小农家几乎是"一盘散沙"。组织动员独立自私的小农,解决"一盘散沙"问题,是现代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做到了,而且是以非常的方式——"支部建在连上",把中国农村组织成准军事化的大队、小队。这种西式现代组织手段的有效性是不容否认的。

当中国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对农村严密组织也随之崩溃了。农民回到实行了2500年的自由小农制度,形成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数量最多、平均规模却最"袖珍"的"家庭农场"。

大家都在纳闷,中国回归家庭耕作后,究竟是执政党主动放弃了对农村的组织,还是市场机制导致农村组织的自然衰落。无论持何种看法,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执政的官员们越来越懒惰,越来越想往上爬,贪污受贿腐败堕落。

所谓"官退民进",给农民自由的思路是小农式的,而且是反现代社会的。中国农民并不缺少"自由",他们比日本大公司里的雇员要自由得多。问题在于,如果自私自利的小农们不组织起来,就不可能建设和维护农田水利设施,更无法集中修建现代基础设施,比如自来水、电力、通讯、道路、乃至符合现代卫生标准的、有统一上下水的住房。做不到这些,农民就必然贫穷。自私自利的中国小农不可能把自己组织起来,只能依靠强有力的政府来组织改变。

经济导致贫困化市场机制摧毁小农

"早耕勤起务小农,市场经济难兼容"是中国农民贫穷的第三个原因。小农体制与市场制不匹配并产生许多矛盾。市场摧毁小规模农业,导致贫富差别拉大,导致农民与政权的矛盾。这个道理被世界上无数的知名学者讲过无数遍了,连中学生都知道。日本解决了这个矛盾,今天的"大农"靠国家补贴得以优越生存。

市场(包括世界市场)导致小农的绝对和相对贫困化。什么是农民的绝对贫困化?湖南农民种了几年桔子树,挂果之时,中国大量进口美国柑橙,或者浙江大量种植美国柑橙,湖南农民就血本无归,就"绝对贫困化"。

将小农变成城市人为理想

中国农民为什么穷?第一是农民人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第二是他们自由独立,自私自利,无力按照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把自己组织起来;第三是他们被市场所困,行将被市场无情地摧毁。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基础这三大原因导致了中国小农的贫困和农村的衰败。

所以说,市场经济时代,自己无力组织起来的小农,陷入贫困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然的。自由、海选之类的药方,不能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只能火上浇油,加速损毁政府在农村的动员组织系统,可以看出恶化原本已经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人是第一生产力。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中国农民贫穷,是因为没有能力组织起来,离开耕地,改变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组织起来了,日本人就能在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建成世界上第二强大的经济国体。当年贫穷的日本能做到,比日本强大得多的中国为什么做不到?从社会组织的意义上讲,中国农民贫穷是因为天然的富裕,是中国的耕地太多,所以就很难组织起来。

中国小农靠农业致富是不可能的。中国2500年辉煌的小农经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乡村中国将日益步入绝境。由"海的中国"向"山的中国"推进转变,让富裕的沿海经济去影响欠发达的山地经济,产生一个互为弥补和相帮互助循环经济体系。也就是说,惟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农民脱离耕地,变成城市人,变乡村中国为城市中国,迅速地把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到总人口的10%以下。

为什么要迅速地做这件事?历史送给我们的机会将是短暂的,不会持久。中国需要赶在农村衰败到崩溃点前把事情逐渐做起来,不能懒惰地任由农村的衰败发展到崩溃。

有没有可能迅速地把中国农村人口减少到10%以下?当然有可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农民比例都占总人口比例的50%以上,也都用了仅30年就降到10%以下。中国改革25年,农村人口仅从80%降到70%,比起大多数西方国家,显然是失败的。所以,中国应当努力设计出高速城市化的政策,迅速解决城市化问题。

今年的日本农民形象或许是中国参考的样板,"大农中职小官员",就是农民最牛,公司职员保收,公务员稳定",而中国却相反,"大官中职穷小农",当官就是爷,工人职员旱涝难保收,农民穷命,或许可以说这是当今中国的真实写照。

中国农民的贫穷基因如何改变?或许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想过并做过的事情,但并没有或者不可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今天的胡锦涛正领导他的部队在积极努力去改变。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