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4日星期一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墨西哥不高兴

Mon, 04 May 2009 11:15:00 +0800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22) | 标签:墨西哥, 中国, 歧视

墨西哥不高兴了,外长呼吁国民不要到中国,因为中国有歧视性的措施.仔细看了外电的报导,是因为墨西哥驻中国大使表示,他要到北京的国门宾馆看望拿些被隔离的墨西哥公民,结果没有看成,另外,他表示,在这些被隔离的墨西哥公民当中,有部分不是乘坐墨西哥航空am098从墨西哥到上海的乘客,还包括来自美国的乘客.墨西哥驻中国大使馆星期天表示,约有40名墨西哥人,被中国当局隔离,其中26人在上海,北京和广州则各有6人。发言人说,不少人即使没有发烧或其他流感徵状,仍然被强制隔离。大使馆官员投诉说:「有的从墨西哥飞抵,有的从洛杉磯来,总之来自不同地方,但(中国机场官员)吩咐他们到另一间房间,只因他们是墨西哥人。官员说只是要测量体温,但量过体温且证实一切正常后 ��官员却仍隔离他们。」而墨西哥政府刚刚公佈的数字,表示目前有七十个墨西哥人在中国被隔离.

中国外交部刚刚发布了回应,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说,中方对在香港確诊的墨西哥人同机旅客採取必要的医学隔离措施,是纯粹衞生检疫问题, 並非针对墨西哥公民,並无歧视。中方理解墨西哥方面的关切,希望墨方从共同应对疫情的大局出发,对中方採取的必要措施给 予充分理解,客观、冷静处理问题 。

不过墨西哥方面看上去並不冷静,除了外长的呼吁和投诉,原本三號起飞前往墨西哥接载中国公民的南航包机,因为墨西哥表示,没有取得落地纸而取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虽然不建议各国关闭边境,但是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制定措施,因此各国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採取的方式並不相同.比如法国,在遭到欧盟拒绝,不能够停飞从墨西哥到法国的飞机之后,已经把来自墨西哥的航班,停靠在专门的区域,確保这些乘客不会接触到其他的人士,不过报导就没有说,这些乘客会接受怎样的检查.新加坡政府已经透过法例规定,所有在七天之內去过墨西哥人,都要接受七天的强制隔离.香港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对於香港没有和墨西哥之间直飞的航班,因此如果只是针对墨西哥人,肯定存在漏洞,因为会有其他国籍的到过墨西哥的乘客,从墨西哥出发 转飞到香港,他们也有机会感染.但是对於中国来说,存在直飞航班,而且確实在这班航班上出现了確诊个案,停飞是直接有效堵截传染源的最有效的方法.

隔离同航班的乘客,也是为了减少传播的风险,事实上,被隔离的,除了墨西哥公民,还有其他国籍的公民,因此不存在歧视的问题,墨西哥政府现在要做的,是控制好国內的疫情发展,而不是去指责其他国家和地区採取的措施,因为所有的措施,就算是自保都好,都是为了防止病毒的扩散.至於有没有对其他航班的乘客,只隔离墨西哥公民的问题存在,这倒是中国政府需要澄清的问题,因为从防止病毒扩散的角度出发,应该是隔离那些七天之內到过墨西哥的乘客,而不是拿著墨西哥护照的乘客,因为他们可能来自其他的国家,七天之內並没有到过墨西哥,而不是为了工作便利,只针对墨西哥公民,却放过了其他到过墨西哥 ��人士.

不管採取怎样的措施,都是存在漏洞的,比如香港政府封锁维景酒店,还是有五十个住客没有找到,当中有一对夫妻,香港媒体报导,看到酒店被封了,行李也不要,从陆路回到了四川老家,因为他们上个星期六早上离开香港的时候,入境处应该还没有收到名单.据报导,他们目前並没有不舒服的跡象.在香港也有批评的声音,那就是特区政府为何只寻找MU505前后三排的乘客,相反酒店要封锁,专家的解释,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飞机隔两小时就更换空气,但是酒店就不同了,保险起见,封锁酒店是必要的.

接载过这名確诊患者的两名出租车司机,最后那位,星期一凌晨终于找到了,幸运的是,两个司机目前都没有出现症状.但是还是需要进行隔离,同样是为了以防万一,要彻底杜绝是做不到的,但是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確是必要的.这一点,对於指责中国,以及 ��他四个停飞航班的南美国家的墨西哥外长来说,正是自己必须意识到的。

因为墨西哥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了错过了堵截病毒的最好时机.即使是现在,墨西哥政府的数字是否可信,依然存在疑问,因为他们本身没有检测的能力,要送到美国,因此数字都是滯后的.这一点,看到不少西方媒体大篇幅报导有关墨西哥政府投诉中国歧视的报导,却不提墨西哥政府本身是否做得不够,很不平衡.不过看来,还是中国,最有新闻价值.

不过墨西哥高不高兴,大家不必在意,关键是做好应该做的,也避免出现不应该做的。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 确诊出现之后 / 2009-05-02 07:20 / 评论数(14)
  • 从非典到猪流感 / 2009-04-29 08:51 / 评论数(16)
  • 聊聊偶像 / 2009-04-27 20:35 / 评论数(10)
  • 再见青岛 / 2009-04-25 23:14 / 评论数(13)
  • 地震一周年快到了 / 2009-04-23 23:48 / 评论数(26)
  • 返回顶部

    熊猫经济

    Mon, 04 May 2009 11:04:00 +0800

    作者:謝國忠 | 评论(2) | 标签:中国, 经济, 谢国忠

    Pandanomics

    Investors hoping for a return of the bubble years shouldn't be fooled by China's enticing loan growth figures

    Andy Xie

    Updated on May 04, 2009

    By now, most people are longing for the good old bubble days. Wasn't it nice? Everything was going up and people were getting rich for no reason whatsoever. So many people now trapped in structured products are pinning all their hopes on a bubble revival to release them from looming poverty. All eyes are on China's eye-popping loan growth figures. Imagine if all that money goes into the stock and property market. ("Wow, all that panda juice! We're saved!" a friend remarked to me). Are Chinese banks the kung fu pandas coming to the rescue?

    The juice may not be as sweet as you think. As far as I can tell, it has gone mostly into propping up corporate balance sheets. Loans to property developers have been extended; that is, the collateral is unsold apartments. Receivables have been discounted. And, triangular debts have been replaced with bank loans. The balance sheet expansion of the banking system is to support the corporate sector's balance sheet expansion. In the four months between December 2008 and March 2009, bank loans rose by 5.4 trillion yuan (HK$6.14 trillion), or 18 per cent. Enterprise deposits, which had stalled due to deteriorating sales, rose by 2.3 trillion yuan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money is probably loans coming back to banks as deposi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an and enterprise deposit growth, 3.1 trillion yuan, is probably the amount that has flowed out of the corporate sector into other parts of the economy.

    Why do enterprises borrow and then deposit the money back? First, shifting the triangular obligations to the banking balance sheet is a big part. If one can discount receivables at 100 per cent, one would of course exchange that for a bank deposit. Seco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are worried that the credit policy could be tightened. Hence, they secure credit by receiving disbursement now and deposit the money back for future expenditure. Third, the borrowing cost in some cases is lower than the deposit interest rate. Many private businesses have been arbitraging this opportunity.

    After subtracting the round-trip lending, the "real" loan growth has averaged 775 billion yuan, which is high but not that shocking. In other words, the loan surge is a liquidity phenomenon so far. A significant chunk of the "real" lending may have gone into paying wage arrears. An unknown amount of the lending has flowed into the stock market. Subtracting these from the 3.1 trillion yuan, the money that has flowed into the real economy appears to have been quite limited.

    The loan "surge" may have stabilised the corporate balance sheet, eased social tension by paying workers, and nursed a mini stock market bubble to ease the pain of retail investors.

    But this is far from creating real demand. And it shouldn't. The corporate sector already suffers from overcapacity. Why should they pump loans into capacity expansion?

    Releasing liquidity to stabilise the economy is a short-term solution. It can't solve China's economic problems. China's invest-and-export model has reached a turning point. Its spectacular export growth in the past five years has been partly due to the global bubble. As the bubble deflates, China's exports are normalising. More seriously, China's base is simply too big, relative to the world, to grow rapidly in future. This suggests that, unless a new growth model is found soon, China may experience low growth for years to come.

    China is an export-driven economy. If the global economy stays low, which is likely for the next five years, China must undertake big changes to achieve high growth through a different model. The key is to boost household demand.

    However, household demand is low, because household income and wealth are low. Unless both causes are addressed, talk of a stimulus is wishful thinking. China has been trying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for a decade. If stimulus is the solution, it would have happened already. Consumption coupons, for example, have a temporary and localised impact.

    Even filling up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or providing universal health care wouldn't solve the problem.

    Two policies could change the situation immediately. First, China should aim to lower property prices to 1-1/2 months' salary per square metre. This level is not low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ut would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households enormously. Now, when a city-dwelling man wants to marry, three generations have to pool money for a home down payment. Such a heavy financial burden severely cuts into household consumption.

    The government is in a position to reduce property prices. More than half of the purchase cost goes to the government in land costs and taxes.

    Second, the government can distribute its shares in list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the household sector. Such a large transfer would make everyone a stakeholder in the market economy, which would ensure stability for decades to come.

    The wealth transfer could sustain high consumption growth for years, which would result in a good labour market and rising wages, further fuelling consumption.

    China has cards to play to bring back high growth despite a sluggish global economy. But it takes real reform. That takes time. I suspect many are hoping for the easy way out: talk it up, investors jump in, and we are back at the races. But, this time, I'm afraid it's different. Only reforms can bring back high growth and the bull market. Panda kung fu moves won't work.

    謝國忠的最新更新:
  • 对2010年的再思考 / 2009-04-13 12:43 / 评论数(4)
  • 熊市的扭曲 / 2009-04-01 10:37 / 评论数(2)
  • 美联储印钞的乐观反应 / 2009-03-30 10:26 / 评论数(1)
  • 要改革,流动性不是出路 / 2009-03-16 11:12 / 评论数(11)
  • 一个时代的结束 / 2009-03-02 23:01 / 评论数(11)
  • 返回顶部

    Same same的越南复制情结

    Sun, 03 May 2009 22:18: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1) | 标签:Andy, Warhol, Vietnam, 越南

    □ 每天一班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 虽然整个会安市都是由招牌各异的商铺支起来的,各国商会也确实像传闻中的各有特色,但是跨进门槛仔细一看,仍旧会让人觉得全世界各地的旅游纪念品似乎都是从义乌批发过去的。我想要一些当地的丝绸制品,但是形形色色围巾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上海城隍庙里那些货品的兄弟;我想要一些当地的饰品,贝壳、珍珠、红珊瑚,摸了摸看了看,也觉得淘宝上都能寻见一模一样的……摩托车司机、的士司机、碰见黄头发的就哈罗瞧见黑头发的就"扣你唧哇"的商贩,他们的抬价的每一个表情、忽悠游客的每一个动作,简直跟国内某些旅游城市如出一辙。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越南的其他城市。安迪沃霍尔和他的汤罐头,如同青柠檬一般滚落在越南街头的角角落落。在西贡,几乎每一个画廊都会在店铺的显眼位置挂上一张红唇金发的梦露肖� ,店家也都清一色抽着万宝路歪斜得靠在门口,用熟练的英文向夹着人字拖的白人游客兜售这些赝品。坐在范老五区(背包客聚居地)的酒吧被满墙的拼贴画和酒标围绕着,耳朵里灌着还在iTune榜单上的Hip-hop, 要不是幸好手上还紧紧握着一瓶西贡牌啤酒,还真不知道社会主义的红色长什么样子呢。

    越南人民的复制情结远不止于此。在芽庄,财大气粗的越南——乌克兰混血老板一口气在Hon Tre小岛砸下巨款建起Vinpearl娱乐休闲中心,高高的在山坡上竖起一个好莱坞式的Vinpearl标志, 一到夜幕降临,灯火辉煌。去年更是斥巨资架起号称全球最长的海上缆车,方便游客往来。至于娱乐项目,海滩派对,冲浪、潜水……托全球化的福,南海龙王和虾兵蟹将们在海底瞪大眼睛狠狠地看清了什么是美国式的海岛风情。

    不光越南,全世界各地都是在不停的ctrl c 和ctrl v。也难怪波普艺术能站到流行的前线,因为不论人们的意愿如何,我们都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大部分的商品设计者、生产者们都削尖了脑袋研究出最能取悦大众消费口味的商品和服务,而非像中世纪的艺术家那样为了一件作品呕尽心血。而所谓的波普艺术的思想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要旨之一——用麻木重复单薄直白的形式打破或冲淡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不过是一种无力抗拒全球化的借口而已。

    精疲力尽地跨过无数道门槛,终于在一家商铺里找到中我心意的纪念品:一块用料尚好,用绿色丝线绣着莲花的白色丝绸台布,惊艳极了。年轻的女店主说这块全手工制作的台布从设计、选料到最后完工一共要花去一个手工艺人两天时间,所以贵之有理。我相信她说的,就摸出了钱包。然后随口问你家店铺生意这� �好,顾客都赞你设计有品,有没有想过设计点纪念品之外的东西。她一边从抽屉里掏出零零碎碎的美元,一边心不在焉的答着:设计什么还不都是一样,荷花龙凤尖斗笠?反正能做做小本生意我就很开心啦。

    越南有句十分流行的话叫做"Same same",大致就是中文的"一样一样啦",我看不光光是表达了越南人民对生活的随和态度,连他们对待艺术和设计的态度也都可以一并归纳进这一耸肩一摊手一句"Same same"里去了。■

    本文作者:蘑小细

    全文链接:http://www.v2en.com/2009/05/weekend02/

    已发表在《21世纪经济报道》

    港媒直通车的最新更新:
  • 在欧洲享受语言障碍 / 2009-05-02 13:55 / 评论数(8)
  • 防疫无需制造恐慌[港媒直通车:第19次] / 2009-05-02 01:17 / 评论数(1)
  • 麻生试探"最最底线"[港媒直通车:第18次] / 2009-04-30 22:32 / 评论数(3)
  • 香港无惧上海[港媒直通车:第17次] / 2009-04-30 02:48 / 评论数(22)
  • "中央控制论"中的广东[港媒直通车:第16次] / 2009-04-29 01:03 / 评论数(6)
  • 返回顶部

    当然不能只记住拉贝

    Sun, 03 May 2009 22:18:00 +0800

    作者:李普曼 | 评论(13) | 标签:人道, 仇恨, 南京, 南京大屠杀, 战争, 拉贝日记, 日本, 电影

    没办法不把《拉贝日记》和陆川的《南京!南京!》做对比。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映,题材又是在中国极端敏感的南京大屠杀——甚至连《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中,都不可避免的提到了拉贝这个人。而在电影上映之前,《南京!南京!》的导演陆川就已经将自己的电影和《拉贝日记》牵扯到了一起。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表示,拉贝的作用根本没有那么大,中国人不应该只记住三十万的死亡人数和拉贝。

    我还没有看《南京!南京!》,所以不好评价这部电影。但是对于陆川导演对拉贝的的一些言辞,还有颇有些不认同。就我个人来说,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问题,不是我单单记住了三十万的死亡数字和拉贝这个人,而是我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拉贝这个人。

    我相� �,对于许多人来说,拉贝这个人是谁,可能也是无关紧要的。这可能是我的臆断,不过也许两部电影获得的不同待遇可能会说明一些问题。

    我是在石家庄看到《拉贝日记》这部电影的,观影地点是这座城市最好的电影院之一。比《南京!南京!》上映时间要晚的《拉贝日记》,被安排在了最小的数字放映厅——只能容纳23个人。而在此之前的《南京!南京!》则在两个大的放映厅同时上映,每个厅里可以容纳二百人。

    而当电影开始的时候,我们这一场也只有四个人在看。我们刚进场的时候,女朋友还开玩笑:"不会是我们包场吧?"

    "上一场有几个人看'拉贝'?"电影开始之前,我问门口的检票员。

    "四个。"她回答道。

    看起来确实没有太多人在意拉贝是谁,也不会有太多人在意是否记住这个人� �—其实我也不在意,虽然看完电影后,我对我的不在意心存惭愧。但是我在意的是,我们无论是看《拉贝日记》也好,看《南京!南京!》也罢,我们到底要记住什么?陆川导演又要我们记住什么呢?

    我在之前写《我为什么不喜欢<叶问>而喜欢<赤壁>》的文字中,曾表示,只是让人记住仇恨的抗日题材的电影,不是好的电影。我不知道《南京!南京!》希望让人们记住什么,但是我感觉,在《拉贝日记》中,有一些值得我们记住的好东西——不只是拉贝本人,不只是国际友谊,更是一种普世的人道主义。

    对于战争来说,人道主义可能是最难缠的敌人。那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对此恨之入骨。那个日本亲王,最后为什么不敢向拉贝及其朋友们开枪?我想,不完全是因为日德同盟的关系,更是迫于国际社会对于战区人� �主义的关注——人们可以不在意国际正义,不在意一个国家正在欺凌另一个国家,但是却非常在意人道主义。

    探讨这个话题当然很有意义,但是我对背后的原因知之甚少。但是无论悖论是多么的令人困惑不解,对于那些"平民区"内的难民们来说,他们至少保住了自己的生命。或许,电影中的说法真的有些夸张,或许拉贝和他的朋友们,并没有挽救二十万人的生命。我不知道争执于这个数字的多寡意义到底有多大,我只是知道,对于那些免于一死的人们来说,拉贝真的做的不坏。

    要知道,拉贝是个德国人,是一个纳粹党员。而正是这个纳粹党,这个德国人,和其他的朋友们一道开始挽救与他们关系不大的中国人。

    这是电影中的又一个悖论。我知道全世界的人,对纳粹党和纳粹的旗帜都恨之入骨。但是,就在日本人 ��炸南京的那个晚上,成百个中国人——他们大多是拉贝所在的工厂的工人——躲在一面巨大的纳粹旗帜下面,免于日军战机的轰炸。

    而身患糖尿病的拉贝,最后还是依靠日本人提供的胰岛素捡回了生命。然后,重新活过来的拉贝,又开始打起精神,为了保护难民们,和他的战友一起,站在了日本人的枪口面前。

    看起来,这是一部完全由外国人做主导的电影,电影里的主角都是外国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陆川导演对这部电影抱有偏见的原因之一。他或许——我只能说或许——过分夸大了拉贝等外国人的作用,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连当时中国政府,都放弃了这座城市的情况下,面对着那些残暴的日本人,似乎贫弱的中国民众,也只能依靠拉贝等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幸运,得到拉贝和他朋友么的帮助,但是那些得到帮助和� 护的人来说,确实是幸运的。

    或许,《南京!南京!》在表现手法上,会比《拉贝日记》更好,拍的也更好看。但是我实在不想再看这部电影了。虽然我上面罗列了许多《拉贝日记》的好,但是在我心中落下最深印记的,仍旧是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恶。

    那是一种几乎让我感到呕吐的恶。在黑呜呜的电影院里,每当那些恶出现的时候,我都会一哆嗦。这不是一种矫情,而是当你真正的想像自己处于那种境地的时候,当自己做为俘虏,坐在空地上,前面几个日本兵拿着自己同胞做杀人比赛的时候;当你想到,你也即将成为他们人头数中的一份子的时候;当你感觉自己身处的那艘油轮,被第一枚炸弹炸到的时候;当你刚刚站起来,却被机枪扫射,木然倒下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看到的不只是中国人,只是看到了一个又一� �的生命。我有时候会想象到我就在其中。

    我想我可能真的记不住仇恨,但是却能记住那种恐惧。

    转载请保留以下版权信息:

    作者:李普曼[http://www.lipuman.com]

    李普曼的最新更新:
  • "陈江会",谈猪流感了吗? / 2009-04-27 21:23 / 评论数(0)
  • 被打破的栅栏 / 2009-04-19 17:09 / 评论数(4)
  • G20闭幕,这个世界会好吗? / 2009-04-05 10:34 / 评论数(2)
  • 没有感到的尊严 / 2009-03-13 07:19 / 评论数(17)
  • 他应不应该自首? / 2009-02-19 18:11 / 评论数(8)
  • 返回顶部

    超越那一天

    Sun, 03 May 2009 22:15:00 +0800

    作者:drunkpiano | 评论(3) | 标签:所见所闻

    新周刊,长版

    ----------------------------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把五四运动和"德先生"与"赛先生"联系起来。《苦涩的革命》(A Bitter Revolution)里面是这样描述90年前那天的情形的:大约3000个学生在天安门会合,聆听了抗议巴黎和会的演说。下午两点学生们听完了演说,举着标语向使馆区行进。当气氛变得更热烈时,他们向曹汝霖家走去。开始时队伍秩序井然,到曹家之后,示威者突然变得疯狂,开始叫骂卖国贼,有人把标语扔到房顶,有人开始砸窗户。当人们冲进曹家,曹汝霖乔装成警察从后墙逃跑。在曹家做客的驻日公使章宗祥跑得不够快,被愤怒的人群抓获。人们误以为他是曹汝霖,拆下铁床腿痛打,直到他浑身布满鱼鳞一样的伤痕,大家都认为他被打死了。曹家的一切都被砸烂,女眷的香水也被砸碎,空气中到处是香水的味道。

    该描述说明,在1919年的5月4日那天发生的事情,是一群愤怒青年出于爱国义愤而举行的示威游行,其中还有暴力袭击。这件事情和1 年前义和团伏击外国入侵者、以及80年后炸南使馆事件后的大学生抗议,方式虽不尽相同,性质却类似。如果说它代表了一个传统,那就是爱国主义传统,和"德先生"、"赛先生"似乎没多大关系——很难想象当时愤青们是出于对民主或者科学的热爱而拆下那张铁床的腿。

    爱国主义虽是一种美德,却未必有什么新意,也未必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精神。从屈原到岳飞,从文天祥到袁崇焕,可以说都是爱国主义的先驱。正如从屈原到袁崇焕的爱国主义没能把中国推向民主和科学,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同样未必将中国向那个方向引领。

    《苦涩的革命》一书试图通过"五四精神"这个棱镜来透视整个中国的20世纪史:它的兴起和衰落、它的符号化和扭曲化、它的复兴和再次衰落,以及它如何成为中国整个20世纪的精神幽灵。但是通 ��把五四运动和"德先生"、"赛先生"、"文化解构"、"启蒙"联系起来,作者Rana Mitter像大多研究五四运动的人一样,将这个事件演变成了一个意义超载的神话。

    当然,这场短短几个小时的抗议活动后来被称为运动、再后来被说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摇篮、再后来成为民主与科学的标志、最后成了一个90后年人们还在热情庆祝的节日,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时间上,它发生在一个叫新文化运动的内部。人们需要对这个时间边界模糊、内容复杂多元、人物谱系分散的新文化运动确定一个标志性事件,于是指认了五四运动。

    但时间上的契合却未必说明精神上的嫡亲关系。如果说五四运动本质上体现的是爱国主义传统精神,新文化运动的初衷却更接近真正的现代精神——从陈独秀到胡适,从鲁迅到丁玲,不管最后他们的政治立场如何分道扬镳,在新文化运动中,至少在其早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重估并不一定意味着否定,重估意味着审视和追问、意味着从� 统、从权威、从成见、从经典、从集体、从他人那里收复自己的头脑,对每一个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为什么"。正是所有这些人当时所问的"为什么",让20世纪初的中国成为一个向各种可能性开放的中国。回顾当时的中国,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复古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可以说百家争鸣。辜鸿铭拖着辫子去北大讲课,丁玲跟胡也频好上了,就跑去跟他大大方方地同居。

    当然今天来看,新文化运动的多数人将"重估"演化成了"否定",而真正的启蒙精神不仅仅是否定,而且同样邀请否定之否定。与其说它是一群人向另一群人传播"德先生"与"赛先生"的信念,而是主张一种"我思故我在"的态度。在这里,主语是"我",而不是"我们",就是说,启蒙精神基石只能是个体主义。在这里,谓语是"思",而不 ��"信",就是说一切有效的观念,从怀疑开始,向可能性敞开。

    可惜这种向可能性敞开的新文化精神后来逐渐凋零,对这个凋零过程最好的注释莫过于丁玲。1927年,也就是丁玲还是一位美女作家的时候,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她写道:"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的吻呢……但他却如此的冷淡,冷淡得使我又恨他了。然而我心里在想:来呀,抱我,我要吻你!"而1979年,历经反右、监禁、流放之后,这位曾经的美女作家的文字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轰鸣。其晚期作品《杜晚香》这样写道:"杜晚香的汇报,转到了革命胜利后带来的新的光辉天地。于是一阵春风吹进文化宫的礼堂,人们被一种崭� �的生活所鼓舞,广阔的、五彩绚丽的波涛,随着杜晚香的朴素言辞滚滚而来,祖国!人民的祖国!你是多么富饶,多么广袤!……人们听到这里,从心中涌出一股热流,只想高呼:党呵!英明而伟大的党呵!你给人世间的是光明!是希望!是温暖!是幸福!"

    丁玲的写作变迁史,就是个体逐渐隐退让位于集体、怀疑逐渐隐退逐渐让位于信条的历史。她转折的关键时刻是1942年的5月。之前的《三八节有感》中,丁玲仍个性犹存,仍敢于嘲讽延安根据地的森严等级制和女性歧视;之后,在必须用自我批判来拯救前途时,她终于低头认罪:"在整顿三风中,我学习得不够好,但我自己开始有点恍然大悟,我把过去很多想不通的问题,渐渐都想明白了,大有回头是岸的感觉。"回头是岸之后,她象延安大多知识分子一样,投身于批判王实味的活� �中,痛斥他"卑劣、小气、复杂而阴暗"。

    如果说有一场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呈对角线关系,那就是延安整风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要让"一"变成"多",而整风运动则是要让"多"重新变成"一"。思想的裁判不再是自己的头脑,而是领袖的旨意。思想的方式不再是怀疑与重估,而是消化和吸收。当经过整风"洗礼"的丁玲终于"回头是岸"时,那个"重估一切价值"的新文化运动之光终于彻底熄灭在时间的隧道里了。

    相比之下,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精神却在整个20世纪延绵不绝。观察1919年5月4日那天的历史场景,可以看到几个元素:青春;激情;集体性;破坏力甚至暴力。这几个要素叠加起来的场景,在20世纪的中国反复出现:三一八运动(1926)、一二九运动(1935)、一二一运动(1946)、红五月运动(1947)……而这个运动 ��式的顶点,大约就是1966年的红卫兵运动。虽然红卫兵运动并不是一场民族救亡的爱国主义运动,但是在激情、集体性、青春崇拜、破坏力方面,却可以说与五四运动一脉相承。这大约也是为什么Mitter认为红卫兵运动是五四运动"一个奇怪的孩子"。

    在五四运动模式的各要素中,"青春"大约是最核心的要素,因为激情、集体性、破坏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都是"青春"的内在品质——青年充满激情、热爱抱团、而破坏则往往是证明力量最有效率的方式。"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对于塑造中国20世纪的作用影响巨大:一般来说青年倒向了哪边,历史就向哪个方向前进。因为站在"历史"的一边,青年成为被政治歌颂的力量。但是真正仔细想来,大约也正是因为青春所包含的那些内在品质,使得它始终 ��法引领中国走向真正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因为相对于激情,"德先生"和"赛先生"更需要的是理性;相对于集体狂欢,"德先生"和"赛先生"更需要的是个体觉醒;相对于破坏力和暴力,"德先生"和"赛先生"更需要的是法治精神。

    有趣的是,青年不但对于中国变迁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斯大林体制、德国纳粹运动、更不用说西方60年代新左派运动也起到了一个"先锋队"的作用。在斯大林展开"对农民宣战"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时,大多普通农民不但不配合,反而奋起抗争,斯大林在哪里找到核心的"群众基础"呢?共产主义青年团。Robert Conquest在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著作Harvest of Sorrow中写道:"共青团员在地方积极分子中比例很高。1933年6月苏联某区中一个党支部都没有,75个农庄中只有14个党员,但是有16个团支部和157个团员。"至于纳粹德国,臭名昭著的冲锋队(SA)和党卫军(SS)则可以说是希特勒的个人部队,而它们正是以自告奋勇的德国青年为主力。便是60年代西方青年,在为反战、平权发出正义呼声的同时,却令人遗憾地对另外一些国家更腥风血雨的红色恐怖保持了选择性沉默,甚至做起了啦啦队。

    就是说,虽然青年对于历史进步的贡献卓然,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现实却是:在整个20世纪,青年在充当暴政的帮凶方面,却是难堪地功不可没。人们赞美青年的勇敢和叛逆,但另一面的现实则是,青年常常用隐身于群体的方式来追求个性,用为专制者冲锋陷阵的方式来表现叛逆,其勇气背后往往是选择性� �沉默。当然可以为青年辩护的是他们单纯、易受骗、易被煽动。集体化运动多年以后,一个苏联前积极分子却说:我们被欺骗,是因为我们想被欺骗。

    今天回头再去看五四运动,它更象是启蒙浪潮结束的开始,而不是开始的结束。爱国主义传统当然要纪念,但仅有爱国主义是不够的。90年来的历史说明,引领我们突破政治瓶颈的不是激情、集体和破坏,而是理性、个体觉醒和制度改革。现在我们纪念那一天的最好方式可能恰恰是超越那一天。穿越1919年,回到1915年,那一年,一个叫陈独秀的人创办了一本杂志叫《新青年》,一个叫胡适的人坐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上听杜威讲课,一个叫鲁迅的教育部公务员闲来无事正研究佛经,一个叫丁玲的小女孩还在念书识字,而那个叫毛泽东的湖南青年刚刚考上师范学院。那时候他们当然不知道未 ��会有怎样的刀光剑影。他们读书、思考,心怀虔诚,向未来敞开。你多么希望他们将要面对的腥风血雨可以被抹去,多么希望历史重新交给他们一张白纸,让他们从头再来。

    drunkpiano的最新更新:
  • A piece of coal with patience / 2009-04-27 11:22 / 评论数(21)
  • 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 2009-04-22 10:25 / 评论数(10)
  • 爱是 / 2009-04-19 11:18 / 评论数(4)
  • 当民主缺失中产阶级 / 2009-04-15 10:46 / 评论数(9)
  • 回到巴黎(外一篇) / 2009-04-13 10:45 / 评论数(6)
  • 返回顶部

    远比学术腐败更可怕的堕落

    Sun, 03 May 2009 22:10:00 +0800

    作者:傅剑峰 | 评论(8) | 标签:时事观点

      考虑一下我们的餐桌,残留瘦肉精的猪肉,加了三聚氰胺甚至皮革水解蛋白的牛奶,染了苏丹红的红心蛋,入了孔雀绿的多宝鱼……这仅仅是商家利欲熏心、监管部门管理不严的问题吗?你知道这些"天才发明"的源头在哪里吗?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源头就在一批科技专家与学者的推波助澜上。这是远比学术腐败之类更可怕的堕落,因为它已直接威胁到公共利益和我们的日常生活。

      《南方周末》头版近期连续刊发《瘦肉精背后的科研江湖》和《新型瘦肉精现身黑市》两篇报道时,揭示了多年绵延不绝的"瘦肉精中毒"事件本可在源头上避免。早在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引进中国之前,西方国家已出现过多起中毒事件,故欧美从1988年起陆续禁止盐酸克伦特罗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但国内学者因为课题经费、职称、地位、技术转让费等利益诱惑,而集体屏蔽"负面信息",造成后来一系列瘦肉精中毒事件。

      由于科学道德上的姑息,相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另一种新型"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作为非法添加剂在欧盟早被禁止,在国内却成为饲料界研究的热点。在2002年被农业部禁止、被刑法司法解释列入可以作为判刑依据的非法药物后,仍有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研发不止,并且"天才"地将生产门槛� �250万元/吨下降到普通农户只需反应罐都能生产的地步。

      这不能不令我们沉痛,我们的科研规则怎么了,科学家伦理怎么了?

      最明显的病征是中国的科研者和利益走得太近了,又缺乏足够的规范制约。他们把科研建立在了贪婪的基础之上,这就会从"科学无禁区"变成"道德、法律无禁区";从对自然界的索取无度又蔓延到对人类社会本身的伤害———犹如电子游戏中的"贪吃蛇",贪到把自己也吃掉为止。

      我和中科院院士、中科大前校长朱清时交流这个判断时,他深表认同。他认为,现在公众对学术道德的理解往往局限在学术反腐上面,其实,学术道德、科学道德最核心的是社会责任,科学研究也必须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核物理研究,到转基因研究再到胚胎克隆研究再到各类食品添加剂研究,如果科学家没有社会责任,都可能对人类造成可怕的伤害。所以,科研工作者有义务对科研活动的后果慎重考虑。不能因为个人或部门的利益,只说研究成果中好的一面,不说坏的一面。

      据《学习时报》介绍,国外科学界在维护科学伦理上有比较好的传统,1974年生物学家伯格发表公开信自动暂停重组DNA研究,引起了基因研究的潜在危害的讨论。1984年,在瑞典制定的《科学伦理规范》规定:当科学家断定他们正在进行或参加的研究与这一伦理规范相冲突时,应该中断进行的研究,并对可能的不利结果作出公开说明。

      中国在2007年出台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规定:"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关系。"

      但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在中国显然缺乏足够的制度支撑。据知名科学伦理专家邱仁宗介绍,在美国,教授若是兼职一定要公布,成果的发布则要说明与所在公司的关系。美国还有学校明文规定教师不能收公司的任何礼物(比如耶鲁大学),还有些学校有专门的中心来协调公司与教授之间的联系,谨防他们之间的利益勾结。不少国家的科学伦理审查委员会还会对科研方案进行严格审查,若发现公司与研究者有利益关系,或研究可能伤害人类伦理、社会安全,那么方案是不能通过的。而在中国,对科研活动的伦理与道德审查,其缺失与漠视从《南方周末》关于《瘦肉精背后的专家团》报道里就可见一斑。

      有鉴于此,朱清时认为瘦肉精事件理应成为中国的科学界以及公众反思科学研究之社会责任的重要契机,由此建立详细的规范与细则,使科研走在合乎法律与科学伦理的道路上。

    南方都市报 2009年4月29日 开放专栏

    傅剑峰的最新更新:
  • 官员财产申报不应避谈制约公权(转) / 2009-03-18 21:59 / 评论数(12)
  • 近日书碟点评 / 2009-03-15 11:09 / 评论数(4)
  • 躲猫猫,回到司法理性 / 2009-03-07 11:14 / 评论数(4)
  •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简评电影《立春》 / 2009-03-07 11:12 / 评论数(1)
  • 这个世界,爱恨交织 / 2009-03-07 11:12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