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星期五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罗京态度"、公众人物之病及娱乐至死

Fri, 05 Jun 2009 15:13:00 +0800

作者:信海光 | 评论(26) | 标签:罗京, 娱乐至死

罗京去世了,离他脱离工作岗位不到一年时间,与以往习惯于对外隐瞒病情的的公众人物不同,罗京其患癌及治疗再最快的时间内对外进行了公布,这是个进步,其实,艺人们隐瞒病情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的病情并不对公众发生直接的危害,但如果政府官员因为"恋权"而隐瞒病情,则有可能直接伤害民众利益(在中国,据说身体条件是提拔干部的重要因素,这导致一些官员把自身健康列为最高机密),因此群众有资格知道父母官们的健康状况。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公众人物尤其是艺人的病情,经常遭到媒体的恶意炒作,在娱乐高于一切的前提下,人们毫无恻隐之心,这大概也是艺人们倾向于隐瞒病情的重要原因,很多年以前,在 ��港电影的黄金年代,许冠文、萧芳芳拍了部小制作的《抢钱夫妻》,许冠文饰演的角色和罗京一样都是电视台主播,在知悉自己罹患绝症之后,他一反常态,以将死之人主持的节目为卖点,把娱乐精神推向最高峰,那才是真的"娱乐至死"。

身为国家电视台播音员,罗京不是个纯粹的艺人,他也不是个纯粹的政治性人物,但也正因为都不是,在他的身后,又似乎承受着双重的压力。

去年曾经为媒体写过一篇关于罗京之病的专栏,发到这里,聊作纪念吧。

"罗京态度"和公众人物之病

留心《新闻联播》的观众会发现,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主持人罗京,已经10余天都未在节目中亮相。而近日,天涯论坛上的一则名为"央视主持人罗京罹患绝症接受化疗"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媒体为此问询罗京的时候,罗京却并没有否认患癌传闻,在多次表达对公众关心的感谢的同时,他表示:"医学很发达,一切都在医生控制中。"

尽管罗京是否罹患重症并未得到直接证实,但罗京不否认不回避的态度还是等于给了公众一个比较直接的交待。在我看来,这种态度,对于罗京这种有巨大知名度的公众人物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在各路媒体上,人们已经见惯了有关于明星患病所引发的谜团与闹剧。在患病一事上,明星们对公众以及媒体似乎天生过敏,坦然披露详情的少之又少,一般都是等痊愈后方吐露真相� 比如"我最厉害的阶段整晚都睡不着,天天琢磨着自杀,不想活了"之类;更有甚者,即使在明星身故后很长时间,人们都似乎无法完全了解病情,比如数年前病逝的歌手高枫。

严格来说,是否患病是一个人的隐私,外界无权擅自查问与传播,但对明星这类公众人物来说,由于他们之前在收入、荣誉等各方面都受益于公众,其隐私权一般都会对公众的知情权做出一些让渡,正如法谚所谓"高官无隐私",人们也有权知道明星的病情。

明星们隐瞒病情一般都是出自事业、个人形象上的原因,他们往往不愿意因暴露自己的病情而使形象遭到破坏,或者被拥趸们抛弃,但这样的后果,却未必对个人真正有利,当年,歌星梅艳芳最初患病时也曾拒绝透露详情,其助手只说阿梅患的是一般妇科病,后来她几次就医,都因狗崽队的追踪而被迫暂缓� 延误了医治。

明星隐瞒病情事小,即使它隐瞒了罹患艾滋的信息,顶多也就传染几个人而已。但一旦其他公众人物,比如政治人物的病情被向人民隐瞒,以至仍旧承担本已力不从心的工作的话,那受影响的就可能是成千上万的人。上世纪70年代,一个记者和一个医学博士合写了一本名为《病夫治国》的畅销书,其中就讲述了一些领导人无视自己疾病缠身可能随时倒下的危险,执着于权力而做出错误判断误国误民的前例。甚至到今天,在一些国家,比如我们的一个邻国,其领导人的健康状况依然被列为最高机密受到保护,以至外界不得不从他是否出席阅兵仪式去揣摩猜测国家的前途。卡斯特罗的表现就好的多,这位世界上执政时间几乎最长的领袖好几年前就因为健康原因交出权力,他说,"我不能假造一切乐观的新闻"。

正如一位成功抗 ��的明星汪明荃所言,明星得病必须坚强面对,媒体的关注也是工作需要,最关键的还是明星自己的心态问题和勇敢程度。面对疾病与媒体,罗京表现出的心态与勇敢值得赞赏,他真正体现了一个当代明星面对公众关心的胸襟,我们祝愿他能够迅速康复。

信海光的最新更新:
  • 中国人的自学悲剧 / 2009-06-03 11:07 / 评论数(1)
  • 古人的学问有多深? / 2009-06-02 10:37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为了减负,我要求恢复小升初考试"

    Fri, 05 Jun 2009 13:09:00 +0800

    作者:陈季冰 | 评论(5) | 标签:时事观点

    我的同龄朋友Z前几天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的女儿终于被上海一家教育质量比较好的寄宿制中学录取,从而为他在这件事上旷日持久的奔波划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而小女孩也终于可以过一个轻松的儿童节了。

    Z的女儿今年夏天小学毕业,为了能够让宝贝女儿升入一个好中学,Z从去年秋开始到现在,整整焦虑了半年。一开始是打听上海各主要中学的特点和长处,筛选出与女儿的特长和志向比较吻合的几家;随后是托人找关系,希望早早地与这些学校先挂上钩;四、五月份,就开始带着女儿转战上面各家学校的招生面试……

    好在女儿很争气,看了她的材料,面试过以后,她报名的几乎所有学校都答应收她。可即使这样,新的烦恼仍然层出不穷。比� �说,这几家学校的招生差不多都在同一个月里,疲于奔命连场赶考不算,最烦心的是:各家学校发来录取通知时,往往要求学生立即报到。但在好几天时间里,Z和女儿最中意的前三位的学校的通知还没到,相对也还算称心的其他几所学校又在催着赶紧前去办理入学登记。这可为难坏了我的这位兄弟:答应了他们中的任何一家,就意味着放弃了进入自己最满意学校的机会;不答应它们,又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万一中意的学校最终不录取自己,则很可能满盘皆失。

    Z告诉我,这种状况有点像高考填志愿时面临的选择,但比它还要复杂得多,因为高校本身分成好几档,它们招生因而是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依次排队的,你到了重点大学分数线,虽然第一志愿未必一定录取,但进一所重点大学一般是没问题的。但中学完全不一样,首先,名义� 不再分重点与非重点中学,因此也就没有高招那样分批录取的多次选择机会了;其次,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民办学校都不可以搞考试或面试.公办更是就近入学,不允许通过考试招非地段生.但各学校为了选拔好生源,总要有一套筛选的办法,于是,各种考级证书、获奖经历成为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小升初成为一场更加旷日持久的考试。

    Z苦笑着对我说:"出于减轻家长和小孩子负担的目的,我强烈要求恢复全市统一的小升初升学考试!"

    我后来把这事说给了另一个同龄朋友Y听,他的女儿前两年刚经历类似的一次升学折腾,因此他显然是认真思考过这事的。他认为,取消小升初考试的初衷当然是好意,是为了减轻负担,可达到了什么效果呢?简单总结一下吧:第一,把高校招生时的那种复杂的竞争模式提前到了小学进初中的时期,事实 ��在上海这样高招升学率比较高的大城市,现在中招比高招对家长来说是更大和更艰难的事情;第二,取消招生考试,只是取消了"全市统一"的考试而已,实际上,只要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不解决,择校现象就必然存在,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改头换面的考试仍然遍地都是,而且更复杂、更烦琐。

    我其实还很清楚,Z和Y面对的都是"幸福的烦恼",因为他们俩的孩子都是成绩优良的好学生,那些成绩差一点的孩子的父母们不知道会多么羡慕他们呢!为什么那些好学校抢着招他们的孩子?不就是为了提升它们自己的高考升学率、从而提高自己在名利两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吗?我可是知道,上海现在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被安排进一个好学校而不惜买房迁居的,以至于不少开发商索性大大方方地打出了"学区房"的广告,不知� �那些成就了高价学区房的学校能不能从他们那里分得一点提成?

    有没有什么办法真正解决这个困境呢?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媒体观察者,我只是想用这个例子来告诉那些一心想为民做好事的决策者:现实生活是异常复杂的,千万不要以为做了一个什么行政规定,就一定能起到规定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很多时候可能适得其反。

    写于2009年6月1日儿童节当天,发表于2009年6月4日《潇湘晨报》我的个人专栏

    陈季冰的最新更新:
  • 盖特纳不会两手空空地回去 / 2009-06-03 15:01 / 评论数(3)
  • 一场标签化的战斗 / 2009-06-01 15:16 / 评论数(12)
  • IPO为什么会成为最大利空? / 2009-06-01 15:15 / 评论数(2)
  • 一个城市的天命 / 2009-06-01 15:14 / 评论数(3)
  • 金融业"以人为本"之举 / 2009-05-21 17:50 / 评论数(3)
  • 返回顶部

    小说沙龙通信(6)

    Fri, 05 Jun 2009 10:38:00 +0800

    作者:陈基 | 评论(15) | 标签:小说, 沙龙, 通信

    学点美学,提高写作质量

    郑生:今天,我跟你谈点学美学的心得体会。

    14年前的今天,吕奎文教授郑重地送给我一本《谈美书简》(朱光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那时我正参加《南国》文学刊授优秀学员笔会,晚上到广东民族学院吕教授家里作客,离开时他从他的书柜里取出这本书,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回去多读读它,你是该多读点美学书籍的时候了。"

    这是一本32开平装小书,封面是七色彩虹图案,扉页左下角有吕教授的名字和购书日期,书中有他圈圈点点的读书笔记,就象他在美学道路上走过的足迹。

    说实话,对于这么一本概要性的书籍,真正喜欢它的还是几年之后的事情。开始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一下就忘记了,多翻几次之后,始觉得有点味道,并且是� �发了几个短小说之后,重温它,果然有使我"看清道路"和想"扫清道路"的意义。于是吕教授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许多。

    一:冲破禁区,才有可能谈及美学

    美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美与艺术的科学。在中国尚属年轻学科,朱老可算是中国美学界的老前辈了,还是到了改革开放才使美学有了可以崇尚的环境。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研究美学的进展还是缓慢的,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地方,阻力更大。

    为什么说要冲破禁区才有可能谈美学呢?这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们在极左的道路上走惯了,积重难返。谈到美学,就有点格格不入,总认为那是资产阶级的货色。尽管改革开放大势所趋,这些人还是可以说"经济发展了,文化才跟着发展"嘛!

    由此看来,朱老十几年前发表"冲破禁区"的论点,至今仍然适用,至少在我们这个地方适用。

    禁区之一:人性论。什么叫做人性?它就是人类的自然属性,"食、色性也"。古希腊有一句流行的文艺信� ,就是"艺术摹仿自然",这个"自然"主要就是指"人性"。文艺作品的价值高低取决它摹仿(表现,反映)自然的真实程度。古今中外的伟大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崇尚"人性",才创作出了可以传世的文艺作品。放弃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忠实描绘,势必产生田园牧歌式的歌颂和空洞概念的崇拜。

    禁区之二: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人尽其能才是彻底的人道主义。人虽然也是一种动物,却有其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心和精神生活。人一旦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地位,就要在言行上争取配得上这种尊严地位。一切真正伟大的作品无不是体现出人的这种伟大尊严的。从古代的神话、雕刻、史诗和悲剧到近代的小说和电影,都是如此。

    禁区之三:人情味,人情味是人性之中的重要因素。父爱、� 爱、性爱、友爱、正义感、甚至对大自然的爱,无不体现人情味。富有人情味的文艺作品才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那些呆板乏味缺少人情味的作品多半是靠公式化杜撰出来的。如"样板戏",今天敲敲打打捧上了天,明日便成了泄气的皮球,被大多数人所唾弃。君不见,自从批判了人情味,深刻、细腻的爱情描绘就很难见到了。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深刻书写人的悲欢离合、克服困难的精神,生活才有奔头。

    禁区之四:共同美感。美感不仅是形色的匀称、声音的和谐的形式美,还要和内容相统一。它是一种愉快的感觉,是人类繁衍的动力。从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喜剧,到但丁的《神曲》,沙士比亚的悲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到近代的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国的《红楼梦》等,都记载着人类的共同美感。这是全人 ��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否认这一点,势必割断历史,中断交流借鉴,从而滑到闭关自守、坐井观天的境地。

    禁区之五;高、大、全。在封建社会里,文艺的主角大都是些英雄人物。因为当时只有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才能当主角。反映在文艺作品里,为的是维护和颂扬他们的身份的富贵尊严。极左路线所能极尽的,依然是为把封建社会突出统治阶级首要人物这套老办法拖回现代文艺作品里来,骨子里还是为着突出他们自己。这些英雄人物是高、大、全的,十全十美的,性格始终一致的。这就歪曲了人性,背离了发展变化的规律。结果使文艺作品的主角不是有血有肉,而是概念化、公式化或漫画化。现代文艺的主要任务,还是反对封建主义。小说不应塑造那些见不出冲突的"呆板人物",而应写出那些见出冲突发展的"圆整人物"。就算宋江也有� �坐楼杀惜"的个案,李逵也并非莽撞到底,伽利略也爱惜生命,看到烤鹅肉,人人都可以馋一番,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从《巴黎圣母院》敲钟人看雨果的美学手法

    雨果是法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的文学大师,《巴黎圣母院》是他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它把对比原则的美学理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代研究美学的典范。其中对敲钟人的塑造最使人忘怀。

    这个敲钟人本是一个孤儿,奇丑无比,受尽流离困苦才当上了圣母院里的一名主事敲钟的奴隶。一天,主子教僧偷看了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的翩翩舞姿而遂起淫念,迫使敲钟人去把她劫掠过来。阴谋败露使敲钟人备受众人毒打,在渴得要命,奄奄一息之际,给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正是吉卜赛女郎。她不仅貌美,而且心灵也美,不但没有打他还以德报怨,一杯水之恩使这个敲� �人迅速觉醒,意识到了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后来每到关键时刻,敲钟人都成了吉卜赛女郎的救护人。他的出发点竟是无欲无求,甚至设法成全她对卫队长的单相思。把她藏在钟楼里免于一死的是他,识破主教再次对她施阴谋的是他,最后还把这个主教从高楼上扔下摔死,替吉卜赛女郎报了仇、雪了恨。后来吉卜赛女郎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尸首抛到地下墓道里,敲钟人仍历尽艰辛深夜搜索到尸首旁边,和她并头躺下才安详地死去。

    一个奇丑无比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在美的感召下,显出了超乎常人的大力、大智、大勇、大慈、大悲,实在令人震撼。这是一个以丑烘托美的艺术典范。给我们领略美学与小说艺术的关系以崭新的角度。

    而主教偷看吉卜赛女郎翩翩起舞的情景,还有一个距离美和朦胧美的意蕴。使主教心旌摇动的� �是美(外貌美)。本来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爱美是没错的,但主教毕竟是不择手段想通过暴力占有美,反而落空,露出的是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这或许也是雨果大师的反弹琵琶的艺术功力吧。

    悲剧因素意境深刻,利用它容易写出好小说

    这个问题比较敏感,要在冲破前面所述的几个方面的极左路线禁区之后才可谈及这个问题。人类发展,不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不少悲剧性的人和事,这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反映论。悲喜交错才是矛盾运动在文艺领域的反映,才是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

    何百源老师(佛山知名作家)的小小说《人粥》(见《中国当代小小说佳作欣赏》)是对"三年国民经济因难时期"的回忆中的一件颇有点悲剧意味的故事。龙祖根的好朋友陆光明� �在他贫病交加,生命中最需要有碗白粥喝喝的关头,挺身而出,摸黑到学校厨房"偷粥",不慎跌落大粥锅烫死,写出了世道人心,令人扼腕叹息。

    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为什么陆光明行善却因闪失而烫死?为什么龙祖根贫病交加连喝一碗白粥的权利也没有?为什么大家都明白自己碗里的是"人粥"了,却不肯倒掉?陆光明算不算英雄?……还可以列出更多的问号,太丰富了。这都是这个小小说留给我们的思考吧?

    《人粥》的结构戏中有戏,由福转祸,结局是悲惨的,是和我们自己类似的好人为着一点小过失而遭大祸。陆光明不是罪有应得,也不是完全没有过错小说情节,引起人们的恐惧和哀怜。然而,尽管如此,人们的正义感并未有因此而大受打击。这就是《人粥》带给我们的悲剧美感。

    任锵文同学的《爱情逃兵》(见《佛山文化报》2001年6月号)却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人性的悲剧美感(我曾参与几易其稿,任的好学上进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文学圈的楷模)。老易是六十年代越南排华时归国的"越南佬",在亲友的介绍下与一个内地乡下的五大三粗的女人结了婚。自己在工厂打工。由于没有共同的情感基础,婚是结了,女儿也有了,二十多年来却争吵不断。老易每年只回家几次,而且每次回家时间都很短,因为受不了老婆的唠叨,三两天便逃也似地回到了工厂。退休了也不想回家。平日靠听听收音机,经常在室内慢跑来驱赶内心深处的寂寞。工厂破产了,老易被迫回到了乡下与老婆相处。终因夫妻无休止的争吵最后还是愤而离家出走。夫妻因什么而争吵不休?文中没有说明,故意留给读者思考,可为用心良苦了。因为生活困难?� 大可能,有家有室有女儿,有工资,是水乡,"肉菜是老婆负责买的。"估计还是回到情感因素的悲剧上比较中肯。老易的老婆为什么骂声不绝?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她是否有正常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呢?包括正常的性生活。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狭隘的生活容易使人爆躁、焦虑,而这些情绪,释放的渠道备受阻塞,必然导致畸型的暴发方式。看来,爱,需要以健康的人格和相关知识的支撑。否则,容易酿成悲剧,沦为"爱情的逃兵"。

    以上两例,都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悲剧因素而进入美学视野,都有相当丰富的意境容量。尤其是前者,大胆地溶入了对社会历史的反思。难怪作者说小说写成后曾几遭退稿。前几年某县级刊物选登之后还引起议论,竟有官员说它是毒草!

    属美学范畴的事物还有很多,诸如崇高、秀美,移情之美,无� 之美等等。我水平有限,今天只能谈到这里了,下次再谈。

    陈基的最新更新:
  • 小说沙龙通信(5) / 2009-06-04 10:47 / 评论数(2)
  • 小说沙龙通信(4) / 2009-06-02 23:47 / 评论数(5)
  • 我代公民骂政府(14) / 2009-05-31 22:24 / 评论数(5)
  • 愣六婶的身后事(短篇小说9) / 2009-05-31 11:01 / 评论数(2)
  • 小说沙龙通信(3) / 2009-05-31 11:00 / 评论数(4)
  • 返回顶部

    澡堂斋话

    Fri, 05 Jun 2009 10:37:00 +0800

    作者:比方说 | 评论(3) | 标签:澡堂, 人民, 生活, 怀旧

    大约是不远的过去,当你在寒冬中,掀开开厚重的棉布帘,拥抱满屋蒸气,人影憧憧的澡堂时,首先享受的是堂倌一句"来了您,里面请,热水一堂咧~"。澡堂在我儿时记忆里,永远都是特别温暖的代名词。父亲领着儿子到澡堂泡澡的情景,是年节前温馨的标记。而有小姑娘的家庭,外出洗澡是母亲带着的,父亲必然不能有这样的权力,很好的诠释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社会学涵义。

    因时代不同,早先很多无名澡堂,都在大院里属于单位自有财产。木箱子上可能标记了重要家庭的编号。但是街角上公共澡堂的地位,仍旧不可撼动。"人民浴池"没半点商业色彩,充满社会主义大家庭式的名字,一看就知道"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只需要两毛,可以躺在能褪下一层皮的热水� 里,头汤是清澈的生水,晚一点去,就成了米脂一般的熟水。据老人讲,泡澡的时间很重要。太早,那澡汤是没灵气的;太晚,澡汤就养了刮下的腌臜,会生病。熟水很讲究气圆水暖,于是专有人,属于那种能在手指尖一触的刹那间,就可以判断这池是否养生的爷辈人物,在雅间的茶水滋润里,等着好时辰到来。那种慢条斯理的气度,是一种世态的出窍,做什么都能有时间上的挥霍,可以奢侈耗费一个下午。大概从其他精神和物质上,那时候也没有更多享受了,所以泡澡这种隐秘私事还是可以随自己的性子来的。因此我一直也觉得,泡澡这事应当算是精神活动。

    北方和南方的澡堂情愫其实有很大区别。北方多是一种卸下重担的洗涤,好像泡了澡的意思,就是把身上一段时间积累的灰尘泥条,使劲抛弃,出澡堂的感觉是立即昂首挺胸,� 以重新做人一般。多半原因可能是豪放最容易犯错惹祸,用这个仪式来净化一下自个。所以打从号子里出来的江湖人士,多有北方的泡澡理念。而中国黑社会片子也教育了大家都这么干。但是南方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商业齐备的地方,从历史上早把泡澡这事弄成社会精英份子的生活和社交文化。扬州城里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典型形态,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人们,拖家带口招朋唤友去集体泡澡的注解。只不过现在集体泡澡的地方,和先前的人民浴池不同了。如今都是金碧辉煌的大浴场。

    如论时间再早一点,扬州城里泡澡的奢靡之风,比金碧辉煌还要颓靡,否则决没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词句。而"瘦马"是在澡堂不远处, "韦小宝"出生地里一群等着"青楼薄幸名"的优秀员工,十万贯基本上都是被她们转化为CPI指数了。寻此古例的现代扬州城,有一处百年老店叫扬州浴室。自然是没有瘦马了,但是楠木制成的雕花床靠和丈八尺的浴盆还是古制样子。从谢馥春老药铺里专炼的中药,热水浸泡后散发茉莉花香。池水雅称"百草水",古朴汉白玉的门侧上写着"汽水盆汤、白石池塘"。汽水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熟水"的意思,必定在水汽云润,缭绕蒸腾之后才开汤接客。一般是下午2点之后了,而全国各地这种古制的浴室很少。众多类似"罗马假日""大浪淘沙"这名的,基本上都在池边旗帜鲜明地用一溜砂岩浮雕的裸体出浴图,看上去就是时下流行的形容:山寨罗马浴场。至于洗完澡之后不相熟的男女老少,穿统一标示的浴衣,在人声鼎沸的浴场剧院听山寨相声这 ��面,很象是在精神病院操场看电视晚会转播。不如早先罗马帝国时代或者日本箱根汤泉,干脆大家全裸着白条一片。反正迷蒙之中,认不清另一半在哪,是你自个的事情。

    如果把泡澡这事和城市规划联系在一起,马鞍山市算是有了壮举, "中国浴城"的定位,惹了一地的哗然。马鞍山为什么要打造"中国浴城"概念我不清楚,但是从这词的定义上,算是给卫道士一个联想的机会。中国传统文化基因里对"公共沐浴"的理解,一直是隐晦的声色犬马场所。连杨贵妃自个在家洗澡的盆子都被文人骚客增强了暧昧的窥视感,还有什么不能被联想的?所以"中国浴城"是规划师脑子一热的雄心壮志,想当然可以媲美芬兰桑拿、日本箱根温泉等等文化名浴。而政府通过这个规划确实是不懂世界消费者心理的。谁会冲着一池子的砂岩雕塑来洗澡呢?其实真要拿中国沐浴形态的优势来和世界竞争一下,最简单就是"香汤"--中药浴。所以与其说打造"中国浴城"不如说推广"中国药汤"之都,这个才是重新定义"浴城"这种恶俗概念的根本。马鞍山领导应该请我去规划一下。

    关于澡堂沐浴,有很多趣事可以说,捡一则来看。明人豫章醉月子选辑的《精选稚笑》中有一则混堂笑话云:"义官奔走汗甚,因就混堂浴,浴毕而起,大衣小衣已被人偷去,正喧嚷间,主人诮其图赖,义官愤甚,乃戴纱帽着靴,以带系赤身,谓众人曰:"难道我是这等来的。"此文中混堂是指明代不分贵贱的公共澡堂,本来人多而杂,洗澡的时候,衣服一般都是高挂长杆之上,但是小偷本事,失衣已习以为常。澡堂的老板没办法总会说丢衣服的人耍赖。这位澡客"带系赤身"的质问,非常有创举。

    儿时在澡堂里的气圆水暖,已经被现在马赛克瓷砖的冰冷代替了。所以我还是会尽量在家中木桶里,煮一处蒸腾的热水,哼着小曲。用悠闲地等候,慢慢洗掉心情的糟粕。此为人生享受之一。那时候,已然没有任何家事国事天下事了,只有洗澡一事。所以我很理解潘光旦的洗澡爱好,每到一处洗澡,一定要把所有列在单子上的服务项目通通享受一遍。这种扫遍澡堂的气势,下次我想学习一下呢!

    比方说的最新更新:
  • 比方说,台湾 / 2009-06-05 10:39 / 评论数(5)
  • 比方说,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 / 2009-06-05 10:39 / 评论数(5)
  • 笑谈杀猪屠户门 / 2009-06-05 10:39 / 评论数(0)
  • 比方说,话语权 / 2009-06-01 10:52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摩的小马的幸福生活

    Fri, 05 Jun 2009 10:22:00 +0800

    作者:何仁勇 | 评论(5) | 标签:摩的小马的幸福生活

    一夜之间,小马的饭碗就不见了。

    头天下午,小马在车间里巡视线路的时候,还跟车间里的兄弟们有说有笑。抽烟,打闹,还凑钱到外面的士多店买雪糕和花生吃。最近一段时间工厂业务锐减,大家也乐得清闲。小马还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嘿,这金融危机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的。以前我们哪有这么好玩儿啊?"小马说的也没错。时间推移到两个月前,哪晚不是加班加点到十一、二点?

    小马提着装满食物的袋子从士多店回来,看见二楼办公室窗口钻出一颗脑袋瞟了他一眼。是老板娘。小马心里咯噔了一下。尽管他们平时也经常到外面买东西回来吃,老板娘甚至偶尔也会凑一份子钱进来,但此刻老板娘的目光明 ��有些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小马读不懂。第二天读懂了,又迟了。

    第二天上午,上班没多久,老板娘就打电话通知电工班的班长,让他跟小马办理交接手续,之后到办公室结算工资。小马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蒙了。他在这家家具厂好歹也做了七八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说炒就炒了,是不是太绝情了一点呢?他心里涌起些许悲哀之意,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

    小马从厂里出去后没有回出租屋,骑着单车到附近的工业区转了一圈。小马现在才注意到,以前热火朝天的工业区冷清了不少。一些厂房大门紧闭,只有保安无聊的坐在门卫室里看报纸。一些厂门倒是打开着,只是厂牌换了,这意味着,那儿重新来了一个老板。没有几家工厂招工,偶或有之,招工牌子前也挤满了脑袋。小马挤进去看了一下,要么是招业务员之类, ��做不了;要么是招生产线工人,他又不屑做——主要是嫌工资太低。一千块钱都没有,能做什么呢?

    这时候小马袋里的手机响了。是老婆打来的。老婆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她刚刚为小马生了一个儿子!老婆还躺在医院里,声音略显疲态。小马一下子又蒙了。这次是被喜事儿蒙住了。最初那阵子他几乎不会说话了,只是傻乎乎的笑。老婆说:"你听听儿子的声音。"小马就听见那边传来低低的喘息。分不清楚是儿子的声音还是电话里的杂音,小马依然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老婆似乎觉察出一些什么,问:"你没事儿吧?"

    小马说:"没事儿,挺好的。"

    老婆说:"你今天没上班吗?"

    小马说:"在,在上啊。"

    老婆说:"没听到机器响呢。"

    小马说:"我到外面接的电话。"

    挂了老婆的电话后,小马的脑 ��开始痛起来。怎么办呢?老婆坐月子,要很多钱;儿子要吃奶粉,要的钱更多。偏偏自己在这节骨眼上,把工作给丢了。他骑着单车,在街巷里漫无目的的穿行。突然一辆摩托车从他旁边飞驰而过,溅了他一身水。摩托车上的摩的司机还骂骂咧咧的:"丢,你他妈的找死啊?"他这才注意到,自己居然把单车开到马路中间去了。

    小马花了两千块钱,在一家修理摩托车铺子买了一辆不知道已经是几手的摩托车,开始了他的摩的生涯。

    上午,他骑着摩托车在工业区大门口等待搭车的人,那儿已经停了好几辆同行的车。他们瞥了过来,没吭声。太阳从对面的地平线上升起来,像一枚蛋黄。小马没有吃早餐呢。5毛钱一个的油饼他都舍不得吃。

    又一个摩的挤过来,挨小马停着,他看了小马一眼,咦了一声,说:"你新来的吧?"小马 ��点头,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新来的?"他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说:"大家都戴了头盔,就你没有。"

    小马有些惭愧的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新手出马,生意似乎很清淡。快到中午,小马才拉到第一个客人。这是一个打扮入时的黑衣女郎。坐在车子后座上,她的身子与小马挨得很近,小马感觉后面两团肉,鼓胀胀的。闻着身后飘来的阵阵馨香,小马禁不住心猿意马起来。上一次和老婆亲热还是大半年以前的事情呢。幸好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黑衣女郎下车后一边从坤包里掏钱一边说:"嘿,你是新来的。"她说得很肯定,根本不留小马反驳的余地。

    小马纳闷了。这女人又不是摩的司机,凭啥说自己是新来的?黑衣女郎看出了他眼中的疑惑,咯咯一笑,说:"那些老摩的等我一上车就往我身上蹭……只有你,好像还在躲我。"

    < >小马的脸唰的红了。

    中午,小马感觉肚子咕咕的叫,正想到快餐店买一个盒饭,一个男人拦住了他。这个男人从一家酒店出来,喝得醉醺醺的。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后座,紧紧的靠在小马身上。小马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就想吐,他强忍着问道:"大哥,你去哪里?"

    "往前走往前走!"那人不耐烦的说。

    小马不敢再问,就按照那人的指引去了,一条街快走出头,那人就会恰到好处的指引小马,直走或者转弯。小马心里犯嘀咕,这鸟人是真喝醉了还是假装的呢?

    摩托车终于被那人叫停了。他哆哆嗦嗦的爬下来,要走;小马叫住他,说:"大哥你还没给车费呢。"

    那人回过头,瞧了小马两眼,说:"你小子新入行的?"

    小马说:"那又如何?"

    那人冷冷的说:"你回去问一下,哪个摩的敢找我林胖子收车� ?"

    好歹小马也在这一带呆了七八年,虽然孤陋寡闻,但有名的黑道大佬林胖子还是略有耳闻,只好眼睁睁看着那人的背影扬长而去。草,什么世道?他在心里暗暗骂道。

    刚刚骂完,就看见前面冲过来一辆车子,在他面前嘎然停下。小马心里惊呼:"这也太神奇了吧?我又没骂出声,林胖子怎么会知道呢?"只见车子里钻出两个穿制服的男人,径直走向小马。看着目瞪口呆的小马,其中一个国字脸问:"刚刚才做摩的的吧?"

    小马说:"你怎么知道?"

    他嘴角露出神秘的微笑,说:"只有新摩的才会见了交警也不躲。有种!"

    另一个喝道:"把你的驾照和身份证拿出来!"

    小马哪里去找什么驾照啊。牌照也是上的外地牌照。国字脸说:"那不行,外地牌照不能在本市运营。"

    交警要对小马处400块钱的罚款。小 ��脸都绿了。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摩的司机都要远远的躲着交警——他后来知道,有经验的老摩的,甚至能够在风中嗅到交警车辆遥遥而来的味道。小马好说歹说,最后只给了两百块钱罚款;当然,前提是不找交警开罚单。

    两个多月的摩的生涯,让小马对这个行业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以前他呆在家具厂的高墙内,羡慕摩的司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在他不这样想了。早晨7点多钟就要起床,以赶上第一轮上班潮。到晚上12点都还不能收工——在广东的夏天,那时候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正是摩的司机活跃的时候。一日三餐吃饭没个准时,诱发了他多年的老胃病,半夜半夜的疼。风吹雨打日头晒,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不过,与几乎无所不在的交警队相比,这些苦头都算不了什么——一个月下来,小马也能够挣到两千多块钱,跟在家具厂� �电工相差无几,可至少有一半要缴纳罚款。这让小马很抓狂,却又无可奈何。

    下了一场雨,天气就突然转凉了。

    那天中午,小马又载到了那位黑衣女郎。在小马看来,这个跟自己住在同一个城中村的女人简直可以用"神秘莫测"几个字形容。她似乎没有正式工作,但是却衣食无忧。看起来她的岁数不大,二十来岁的样儿,却总是言必称"老娘"。她有时候沉默寡言,有时候却又爱滔滔不绝的跟小马讨论红酒和白酒的区别。她高兴的时候可以塞一把钞票到小马手里,请他吃午饭,不高兴的时候连车费都不给。

    这一天黑衣女郎的心情似乎很不错,一上车就递给小马一颗口香糖,笑着说:"帅哥,今天我把你包了,怎么样?"小马不明白她的意思,看着她没吭声。她说:"200块钱,我叫你去哪儿就去哪儿,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小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坏事儿我可不做。"黑衣女郎"切"了一声说:有坏事儿也轮不到你做嘛。说真的,小马哥,你做摩的是屈才;像你这么一副架子,去给有钱人做保镖多好。"小马说:"好啊,你就给我介绍一个有钱人嘛。"

    黑衣女郎要小马把她带到另一个镇东凤。小马有些犹豫,因为在这一条道上经常会碰到查车的交警,有的时候甚至连派出所和治安队的人也敢敲诈他们这些摩的司机。黑衣女郎说看穿了他的心思,说:"你别怕,出了什么事儿我给你担着。"

    一路上倒挺顺利,没有遇到交警。很快到了地头,他们在一栋别墅外面停了。黑衣女郎叫小马在外面等她,说:"待会儿如果有事我就打电话叫你进来,知道吗?"小马点点头。小马看着黑衣女郎在别墅保安的注目礼之下袅袅婷婷的走进别墅,跟走自己家一样随� ,越发觉得她的神秘莫测。他靠在摩托车上抽了一支烟,打量起眼前这栋别墅。这栋天蓝色的建筑漂亮得像一个成熟的美妇,落落大方而又风情万种。透过铁棚栅,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的两部汽车,一部奔驰,一部宝马。这些可都是身份的象征,按照正常情况,小马挣一辈子都挣不回来的。

    小马一支烟未抽完,黑衣女郎就从里面出来了。保安依然没有管她,熟视无睹一般。小马看出了她一脸的失望。她说:"给一支烟我。"

    小马就给了。

    发动车子后小马问:"去哪里?回去吗?"等了好一会儿黑衣女郎才说:"继续走。"在她的指引下,他们穿过镇子,来到了另外一栋出租楼外面。还是如他们约好的那样,黑衣女郎进去,小马在外面等。这一次小马等了许久她都还没出来。小马想,要是她再不出来我就要去吃个快餐先……这样想的� �候手机响了。电话那边正是黑衣女郎的声音,她惊恐万状的叫道:"快上来,我在三楼!"小马不及多想就跑进楼去。到了三楼,他听见一间房子里面有打闹声。他推门进去,发现一个肥胖的男人正把黑衣女郎按住地上,拳头雨点般的落在她身上。旁边站着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孩子,抱着隔壁,似笑非笑的看着这一切。小马喝到:"住手,不要打女人!"男人抬起头,小马看得清清楚楚,正是林胖子。

    故事是很寻常的二奶争欢故事。结局也多大同小异。但小马很生气,他认为是黑衣女郎故意把自己拉进这个套子里的。下楼后,他的摩托车不见了!这下小马就更生气了。他拦住黑衣女郎说:"我的车子被人偷了!你说吧,怎么办?"

    黑衣女郎轻描淡写的说:"你说吧,你想我怎么办?"

    小马说:"你得陪我车子!"

    没想到� �衣女郎爽快的说:"没问题,咱这就去买一台。"

    幸好摩托车并没有被人偷走,只是被交警队的扣住了。两个民工模样的人正在气喘吁吁的把小马的摩托车往车上搬,一个国字脸交警在旁边监视——居然是小马第一天上路就遭遇到的那位!看来世界真的很小。小马和黑衣女郎赶过去,缴了200块钱罚款,总算保住了车子。

    看着小马气呼呼的脸,黑衣女郎笑了,她说:"要不,我请你吃饭,就算我赔不是了,好吧?刚才你那么勇敢的帮助我,我怎么着也得表示一下呀。"

    这晚,在一家川菜馆里,小马才知道这个来自湖南的女人叫阿冰。冰清玉洁的冰。她笑呵呵的说。阿冰喝得酩酊大醉。她跟小马讲自己的故事。她说,小马听。说完了,小店也在打样了。这时候的阿冰像一滩烂泥堆在桌子上。怎么办?总不可能让她一个晚上都呆这儿吧 ��没办法,小马只好把摩托车留在川菜馆,自己扶着阿冰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去了。

    喝醉了酒的人身子特别沉,加之阿冰的身材比小马只矮了一点点,因此小马把阿冰扶进她的出租屋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来到阿冰的门前,小马说:"喂,拿钥匙出来开门啊。"

    阿冰指指自己的胸部,小马犹豫着探手进去,原来那儿挂着一串钥匙。出来时候他不小心碰到阿冰的乳房,她咯咯一笑:"吃我豆腐吗?我会叫人砍你--你怕不怕?"

    小马开了门,打开灯,扶阿冰进去,把她放到床上。做完这一切他起身要走,却走不了了。阿冰的双手紧紧缠住小马的脖子,眼光开始迷乱:"阿光啊,你真的不喜欢我吗?我什么都给你了,你不可以离开我的。阿光……"阿冰的身上散发出一股令人意乱情迷的味道。小马的身子开始发烫,血液冲上� 门。不用照镜子他都知道,此刻自己的脸庞肯定红彤彤的。算起来,小马已经大半年没跟女人亲近过了。他也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面对如此活色生香的场景,怎么可能不迷乱呢?

    不过就在这时候,手机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小马掰开阿冰的手,一看是老婆打来的电话。他出去外面的阳台接了。

    后来,他回到屋里,给阿冰倒一杯水,就悄然离去。

    当然,他不知道,这一离去,竟是永别。

    第二天小马在出租屋居然睡了一整天,傍晚时才去东凤的那个川菜馆取回了摩托车。正要往回走,有两名男子称要搭他的车去西区一个与东凤交界处不远的地方。小马昨晚搞得很疲惫,现在的精神还萎靡不振,不想去。其中一个瘦高个男子说:"大哥你送我们一下吧,我们有急事儿,最多多给你车钱。"话说到这份上只好去呗。

    到达目� �地后,两名男子让小马再往前一点。这时候天色已黑,四周黑漆漆的,只有鱼塘边上的一个工棚里透出微弱的灯光,小马再不敢往前开了。他让客人下车并表示钱也不要了。

    瘦高个男子先下车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说:"我给你油钱",另外一名坐在车上的男子则迅速用手卡住小马的脖子,把他拉下车来。两人对着阿才拳打脚踢起来。小马挣扎着把一名男子摔倒在地上,高叫:"你们干嘛?我又不认识你们!"

    瘦高个男子冷冷的说:"你不需要认识我们,你只需要认识林哥就行了。"小马心里明白,林哥就是林胖子,林胖子就是林哥。他暗感不妙,大声喊救命。工棚里面有人出来查看,瘦高个男人恶狠狠地冲着那人说:"你敢出声的话,连你一起杀"那人吓得赶紧缩了回去。两个男人把小马按在地上殴打了足足十几分钟,把他身上的几� �元钱连同手机一同搜走,还想把摩托车也一同抢走,不知是不会开车还是做贼心虚,两个人几次都发动不了摩托车,此时小马拼命冲上去把钥匙拔了下来。两人还想抢钥匙,后面传来一部摩托车的声音,他们这才落荒而逃。

    小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浑身像烂泥一般,刺骨的疼。一道雪白的灯光刷的照在他脸上,紧接着,听到一道急刹车的声音——一辆摩托车在他前面几米远停下。

    "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问道。

    小马抬起头来,说:"我被打劫了。"

    那人问:"要报警吗?"

    小马摇摇头,挣扎着把自己的身体移到路边,给那人腾开道路。那人却不理,反而凑过来说:"是你呀,新摩托佬?"

    在灯光的反射下,小马也看清楚了那人的脸,正是罚了他两次款的国字脸,只是没穿制服而已。

    这晚,国字脸把小马弄� 附近的一个卫生站上了药。他俩从卫生站出来的时候已经俨然如多年的老朋友了。小马说:"走,我请你喝酒去。"国字脸说:"你身上还能掏出几个大洋?"小马不好意思的笑了。

    喝酒的时候,国字脸举杯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职责所在,我也无法可想,你以后尽可能的避开我们吧。"小马点头表示理解。

    国字脸喟然长叹,说:"我们做交警的,脱下那身制服,就什么都不是了,跟你一样是普通老百姓,是吧?"

    小马还能说什么呢。点头,然后跟国字脸碰杯。真应了那句话:一切尽在酒杯中。

    尾声

    小马再次来到阿冰的出租屋前,发现门窗紧闭,拍门也无人应。老板娘从隔壁钻出一颗头来,说:"靓仔,这间屋的靓女昨天跳楼死了,你找不了她了……"

    小马脑袋嗡了一声,老板娘再说了写什么他都没听见。过了好大一阵他才重新回忆起那晚在川菜馆,没喝酒之前阿冰给了他两把钥匙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陌生的地址。那时候,他根本不明白她什么要把这两样东西给自己,现在呢,似乎明白了……

    小马开门进去,在阿冰的枕头下发现了一个用小锁锁住的盒子。打开一看,厚厚的一叠钞票。

    这天下午,小马来到附近的邮局,把阿冰留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她远在湖南的母亲。寄完后从邮局出来,小马如释重负。他骑上摩托车开上车水马龙的街道,像一尾鱼游进波光粼粼的鱼塘。

    阳光很好。生活继续进行。

    何仁勇的最新更新:
  • 启示一则 / 2009-06-03 11:07 / 评论数(2)
  • 昔日十八摸 今年要摸新加坡 / 2009-06-02 23:47 / 评论数(2)
  • 乱象丛生的朋党之争(上) / 2009-05-31 22:06 / 评论数(0)
  • 我看女记者巴东挨打事件 / 2009-05-31 11:01 / 评论数(1)
  • 梦回宋朝之三个男人一台戏(下) / 2009-05-31 10:59 / 评论数(1)
  • 返回顶部

    布朗内阁重组之四:亮刀子了

    Fri, 05 Jun 2009 08:32: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0) | 标签:英国, 布朗, 工党内阁

    我开始写布朗内阁重组这一系列,是因为 nemo 的提示,聊聊英国政坛的各种传闻谣言,没想到几天下来,形势急转直下,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布朗如何重新组建班子为明年大选做准备,而是布朗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熬到明年大选了。

    今天英国举行欧洲议会议员(MEP)选举和地方政府议员选举。本来投票日不能搞竞选活动,应该比较平静。但是就在投票结束前几分钟,BBC 晚上10点钟新闻前,负责就业和退休事务的内阁大臣 James Purnell 公开宣布辞去内阁大臣职务,并发表了一封致布朗的公开信。与昨天 Hazel Blears 的辞职信不同,James Purnell 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明确要求布朗让位,"给工党一个机会"争取明年大选的胜利。星期五的《泰晤士报》将在头版全文刊登他的这封公开信。

    从昨天开始,就有消息说工党的"后排议员"(非政府成员)们之间流传着一份致布朗的信,要求他辞职,有多少议员愿意签名不详。但是 James Purnell 的这一举行,等于投入一颗重磅炸弹,终于把工党内部的分裂挑明了,布朗再也不能含糊其辞,要么迎战,要么认输。

    James Purnell 是工党新生代议员中的明星,被认为是未来工党领袖人选之一。他支持工党现代化,算是布莱尔派系(Blairite)人物,但是布朗对他倒十分器重,不仅将他召入内阁,而且据说还打算在本次内阁重组中让他接替 Ed Balls 的儿童大臣职务。

    既然亮了刀子,那么内阁中的重量级人物就不得不出来站队了。被许多人看作理想的挑战布朗的人选 Alan Johnson 已经表示了支持布朗,下一个需要表态的是现任外交大臣 David Miliband,他也是下任工党领袖人选之一。

    原文链接:http://taohuawu.net/2009/06/04/james-purnell-resigns/

    布朗内阁重组之三:Hazel Blears

    http://taohuawu.net/2009/06/03/hazel-blears-resigns/

    布朗内阁改组谣传之二:Jacqui Smith

    http://taohuawu.net/2009/06/02/jacqui-smith-resigns/

    布朗内阁改组谣传:曼德尔森

    http://taohuawu.net/2009/05/22/mandelson-as-foreign-secretary/

    newlight的最新更新:
  • 首位华裔候选人 张敬龙参加欧洲议会选举 / 2009-06-04 16:57 / 评论数(1)
  • 重新包装电台节目 BBC 备战网络播出一体化 / 2009-06-02 06:39 / 评论数(0)
  • Scenes of a Sexual Nature / 2009-05-31 09:07 / 评论数(2)
  • 英国媒体的戛纳报道 / 2009-05-24 08:53 / 评论数(0)
  • Poet Laureate: Changing of the Bard / 2009-05-24 00:55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朝鲜被三国同时将军[港媒直通车:第36次]

    Fri, 05 Jun 2009 00:05: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4) | 标签:接班人, 日本, 朝鲜, 美国, 金正云, 金正日

    [1]朝鲜榨干日美迂回空间

    东方日报评论版今天发表的一篇题为"美日韩只有两种选择"的文章,开门见山的指出,核危机后,美日韩三国在朝鲜半岛集结海陆空三军,朝鲜自己也是做出了全国战争总动员,这样一来的话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文中作者引用了美国论军参谋长日前的话,说美国陆军有能力与朝鲜打一场常规战争。言外之意也很明显,尽管阿富汗伊拉克那边美国还没有息事宁人,在那边依旧有大量的军事力量部署,但如果又需要,对朝鲜开战是随时可以的。与此同时,美国海军里效率最高的打击力量"里根号"已经驶往东亚海域。接着作者又引用了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的话,

    我们已经厌倦对朝鲜发出警告了,我们不会向朝鲜妥协。

    p>文章的作者也认为,经过多年来没有进展的"六方会谈"已经证明了美日韩如今已经只剩下两个选择

    一,眼巴巴的看着朝鲜今后拥有核武器,成为有一个核武国家;二,用战争解决问题

    最后作者留下的疑问也很耐人寻味:中国还能起什么作用吗?

    看到这篇文章里说道美国施压的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朝鲜仍然不甘示弱,今天下午,韩国联合通讯社也发出消息,有一辆朝鲜的巡逻艇在侵犯了韩国海域之后又回到了朝鲜。好像双方都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

    – ‐‐——– ‐‐——– ‐‐——– ‐‐——– ‐‐——– ‐‐——

    [2]金正日的接班人仍存悬念

    朝鲜最高领导金正日的接班人定为金正云的消息已经在媒体上发布有几天了,然而今天《东方日报》评论版有一篇名为"金正日接班人之谜"的文章对这个已发布的消息提出了一些疑问。毕竟关于金正云的所有消息,目前就是那一张小时候的黑白相片,一些来自前金正日厨师的消息。

    首先作者对韩国情报机构这个消息源提出了疑问,说BBC中文网被韩国情报机构拒绝证实有关的报道。接着作者分析说

    如果金正云只确定为接班人,而没有公布他现在所担任的职位,这个接班人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认为,在金正日肯定要一直执政到他去世的条件下,如果必须要给以金正云政治磨练经验的话,那么应该像当年金日成安排金正日接班那样,将接班人先放在军事政要的位 ��上去磨练。因此,按作者的观点来看,如果真的要金正云做接班人,那么现在应给他任命仅次于金正日的职务,如若没有这样的话,那么金正云做接班人的说法尚不可信。

    除了作者提到的这些疑问以外,在目前朝鲜半岛现已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如果和平最终被打破,那么朝鲜的政坛变数也就比目前说来更大了。

    – ‐‐——– ‐‐——– ‐‐——– ‐‐——– ‐‐——– ‐‐——

    □ 每天一班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 全文链接:http://www.v2en.com/2009/06/north-korea-war-successor/

    港媒直通车的最新更新:
  • 收购悍马不为赚钱[港媒直通车:第37次] / 2009-06-05 19:21 / 评论数(3)
  • 什么时候做美国的老师?[港媒直通车:第35次] / 2009-06-03 22:41 / 评论数(0)
  • 通用终迈进国有化大门[港媒直通车:第34次] / 2009-06-03 02:02 / 评论数(1)
  • 借毛泽东换位思考金正日[港媒直通车:第32次] / 2009-05-30 04:47 / 评论数(5)
  • 朝鲜核爆让中国很囧[港媒直通车:第31次] / 2009-05-28 04:07 / 评论数(4)
  • 返回顶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惠于人

    Thu, 04 Jun 2009 21:50:00 +0800

    作者:李对龙 | 评论(7) | 标签:政治哲学, 黄金律, 联邦制

    ——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黄金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谓是整个儒家思想的黄金戒律。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此阐释道: 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就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忠恕之道亦称"系矩之道",即以自身为尺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它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要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也是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黄金律"。美国当代政治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在《美国联邦制的圣约基础:宗教根源》一文中介绍道,《摩西五经》的重要阐释者希勒尔,将这 ��律法最基本的核心准则总结为"what is unpleasant to thyself,that do not thy neighbor(翻译成中文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年以后,拿撒勒的耶稣告诫说,"ye would that men should do to you ,do ye even so to them(翻译成中文就是:因此己所欲,亦惠于人)"。直至近代,这两条戒律成了霍布斯和联邦党人建构各自心中理想的政治制度的思想根基。

    同孔子将"黄金律"视为"仁之方"的观念一样,西方先哲们也认识到作为道德戒律的"黄金律"并没有道德内容,而只是一种推行规范的方法,这就为根植于"黄金律"之上的具体制度和规则的建构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奥斯特罗姆对此评论道,"黄金律"不是一个规则,而是一种规范考察方法,它能使人们对于用作选择的规范或准则的价值术语意义获得一种普遍共享的理解。以这种方式来看,"黄金律"可以说是既培育主权理论又培育宪法理论的智识基础。

    "黄金律"方法的适用根植于平等的预设。每一个人把自己放进天平里,并且考虑到他人的利益,避免自恋增加其重量。实际作� 这种平衡程序的结果,公正意味着人们能够理解公平和正义的意义。从这种考察方法中能够获得一个平等自由的原则:每一个人都应当满足于在处理与他人关系时获得的自由,正如一个人允许他人在处理与其关系时获得的自由一样。

    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作为根植于"黄金律"之上的自己的体制规则的建构,这便是他称之为"自然法"的以替代战争的那些"和平规则",包括承认他人与自己生而平等、信守和平、履行契约、秉公执法、不得仇恨或蔑视他人等等。这些规则之规则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和平规则并不具备强制性,没有强制执行的规则,一些人将受到引诱作出违背规则的行为,并且按照良知遵循规则的人也许成了不守规则者的牺牲品。正是针对如何使规则在人类关系中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问题,霍� 斯提出了国家主权理论。

    霍布斯认为规则的普遍适用仰赖于权力的统一,权力的统一需要对统治权的垄断,包括对法律规则的捍卫和保卫国家所必需的武力权。统治者是法律之源,凌驾于法律之上,无需负任何法律之责。国家主权至高无上,被抽象化、神圣化。权力为统治者所垄断,被统治者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从属于政府权力和国家主权。由此便造成了统治—统治者—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根本非对称性,国家政府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既保护人也吃人的"利维坦"。霍布斯对自己的国家政治理论的逻辑自足性的阐释,最终依赖于行使主权者对上帝的责任。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中,阐释了中国学术思想发轫的三个源泉:天道、人伦、天人相与。我认为,"天道—人伦—天人相与"正构成了类似于霍布斯 ��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构的逻辑关系。两者都强调自然之法则,都为了法则的有效适用而以制度关系的失衡为代价:创设一个统一的最高权力中心,被统治者处于绝对从属地位,统治者只对"上"(而不是对"下")负抽象之责任。虽然梁启超引经据典特别强调天即是民,统治者对天负责即是对民负责,但与霍布斯把问题扔给上帝一样,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都将本应具体细致的规则约束问题寄托于形而上的精神体系。没有具有现实操作性的途径对抗主权者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也没有仔细考虑人类社会中治理体制的建构和重构。

    正是在批判与继承霍布斯学说的基础上,奥斯特罗姆在多篇论文中详细论述了同样根植于"黄金律"之上的,以麦迪逊、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建构选择:以公民自治权为基础 ��多中心复合制国家,即联邦共和国。

    奥斯特罗姆在《美国联邦制的圣约基础:宗教根源》中解读了雅各与上帝斗争的隐喻。雅各与上帝斗争不是努力控制和征服上帝,而是努力理解上帝。正因为对这一品质的赞赏,雅各被命名为"以色列":与上帝斗争者。古以色列人在获得一种对他们自己及对他们的世界较深理解时,重视斗争的重要性。信奉上帝作为一种先验秩序的努力,要求易犯错误的人们必须相互斗争,及与他们对宇宙中秩序性质的理解斗争。那种斗争不是控制和征服他人,而是致力于努力促进人类知识和理解的探索过程。

     

    人们信奉两点:"黄金律"中固有的规范考察方法;易犯错误的人们在容忍谬见和误解时共同斗争。冲突提供一种阐明信息、扩展考察视域及实现一定水平共识的机会,这种共识与根植于一种协� 秩序体制的宇宙一致,在这种秩序体制中通过多样性实现统一性。在"黄金律"的适用基础上我们学会了——以权力制约权力,并且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案——而非依靠武力和战争。

     

    我认为,公民只有首先具备了"黄金律"的个人行为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惠于人",继而形成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社会政治意识,最终为了个人自由而参与公共事物从而凝聚为公共精神。也正是"黄金律"教会人们要进行相互理解的斗争,最终适用为议会制度,以协商和妥协而形成共同善,从而使各群体的联合共存成为可能。

     

    在此基础上,按照奥斯特罗姆在《〈联邦当人文集〉中联邦制的意涵》中的表述,作为立法权的主权被分割,由处于平级地位的联邦政府和各自治政府共享,众多的政府单位有并存的管辖权。联邦� 府和各自治政府都是拥有有限管辖权的政府,都在其管辖权范围内有最高统治权,并共同受制于宪法原则。无论联邦政府还是自治政府,其管辖权都及于制下的公民个人。在决定宪法的性质以确立政府的任期和条件时,公民集体发挥作用。在行使个人拥有的限制政府权力的宪法性权利时,他们单个发挥作用。而所有这些复杂而精细的制度安排,最终都依赖于那最简洁也最博大的黄金戒律。

     

    西方在霍布斯学说的基础上寻到了另一种更加适用的制度建构模式,实现了统治—统治者—被统治者关系的对称与平衡。作为同样有着悠久的"黄金律"思想意识的中国,我们是否也能从本土学说中探寻出一条新路?我相信答案是可能的,比如政治学者刘军宁先生在"天堂茶话"的系列文章中,以孔子和老子"对话录"的形式,在现代意义上对中国传 ��的"天道"思想所作的阐释。在其中的《道亦反动——为什么有限政府要柔弱谦下?》一文中,刘军宁先生集中表达了自己的"天道"观念:

     

    "天道既进行正向的运动,也进行反向的运动。但是天道反(向运)动的一面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有正动就一定会有反动。不允许反动的世界一定是个荒唐可笑的世界。""用反动来指责他人,背后必是隐含一个绝对正确的权力中心。那些手中有权力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就是真理,就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通过权力强行把大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思想中来,把异于自己思想的思想视为反动,予以清除,而根本无视天道本身也是反动的。""柔弱是天道的本质,是天道发生作用的根本方式。天道不仅柔弱,而且似虚空且无形。如果宇宙中有刚硬无比的有形天道,那么它将粉碎� �物。如果政治秩序中被刚硬的权力所充盈,那么,民众不能在其间自由运动,没有生存空间。政府像宇宙一样,只是提供一个虚空的秩序和环境,好让民众在其中自由运行。"

     

    刘军宁先生的这些可贵表述,与奥斯特罗姆对联邦制的分析多有不谋而合之处。他强调天道的"多动"就是在强调社会的多元化,强调一种"理解的斗争"。而对天道的本质乃是"柔弱"的阐释,则是在强调政府的有限性,并且给公民以自治的空间。只有天道柔弱了,天道与人伦才会达致平衡和相依,实现真正的天人相与。当然这还只是停留在哲学分析的层面,但我想只要地基深厚坚实,加之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大趋向,宏伟厦宇的竣工将指日可待。

    不要认为自己很平凡很弱小,不要认为那宏大的工程与你无关,它正需要每一个个体的参与,需要我们 ��点一滴一砖一瓦的投入。解读自己,理解他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惠于人"。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所言,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008年5月11日

    以上所引述奥斯特罗姆各篇论文详见其所著《美国联邦主义》一书。

    李对龙的最新更新:
  • 出卖 / 2009-05-29 22:45 / 评论数(1)
  • 邓玉娇案让我们审视官场(转) / 2009-05-26 17:32 / 评论数(3)
  • 《万古江河》和《三峡好人》 / 2009-05-25 10:19 / 评论数(0)
  • 归宿——访陈寅恪先生墓 / 2009-05-22 23:14 / 评论数(1)
  • 面具随想 / 2009-05-19 23:36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