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阴霾的东北,振兴不易[港媒直通车:第25次]

Sat, 16 May 2009 04:48: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5) | 标签:东北, 区域经济, 国际关系, 奥巴马, 环境污染

[1] 高科技的军事手段不一定有效 奥巴马的外交新政

经济危机源自美国经济的弱点,又把这个弱点强烈地暴露了出来,现在的美国外贸赤字和财政赤字都很严重。《明报》笔阵的系列文章说,

美国的消费者观念变了,现在是"可买可不买则不买";美国政府的观念也变了,现在是"可管可不管则不管"

美国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就要调整,国际关系的基调也要发生变化。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势头已经明显。

文章说,处理国际关系通常有两种手段:军事、外交。奥巴马主政之下的美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手段,和布什时代大有区别。奥巴马上任以来,军事退居二线,国防部长盖茨公开尊外交而贬军事。曾经的小布什到处树敌,而今奥巴马对"敌人"则是积极接触和对话。比如积极表示要和俄罗斯修好,低调冷处理两国关系中的暗涌,与俄� 斯合作确保核安全,还有"以负责任的态度结束伊战"。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并没有轻松的掌管世界,世界警察的差事并不好做。再加上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挫折,又遭遇经济危机,清楚说明了现代战争对财政造成的沉重负担,也说明高科技的军事手段不能保证速战速胜。

文章用中国人习惯的说法评价奥巴马的外交新政,就是"两手准备":外交先行,军事压阵。

– ‐‐——– ‐‐——– ‐‐——– ‐‐——– ‐‐——– ‐‐——

[2] 污染严重 振兴东北不容易

近日在东北,吉林化纤集团有1000多名工人怀疑吸入另一家化工企业的"有毒"气体,相继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后被确认集体中毒,医院人满为患。吉林市当局最初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后来随着事态的恶性发展,消息再也压不住了。

《东方日报》的神州观察栏目说,地方官这样做,表面上是担心影响本地经济发展,深层原因则是担心丢掉乌纱,所以不惜昧着良心掩饰事实。就这件事情来说,吉林化纤集团是上市大企业,当地的龙头,一旦此事曝光,股价必然下跌,产品销路和地方税收都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导致工人中毒的是另外一家经济效益不错的化工企业,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文章说,虽然近年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吉林取缔污染企业,但是地方当局阳奉阴违,对一些经 ��效益好的污染企业尽力保护,出事了之后又千方百计的"努力"缩小事态。

文章说,05年的时候,吉林曾出过一档重大安全、污染事故,就是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的爆炸事件,并且导致松花江严重毒污染,除了对哈尔滨的400万人造成饮水困难之外,还引起中俄外交纠纷。

如果官员们落后的环保意识不改,罔顾民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作风不改,那么东北的天空仍然会阴霾密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将永远是海市蜃楼的空想。

– ‐‐——– ‐‐——– ‐‐——– ‐‐——– ‐‐——– ‐‐——

[3] 促进区域平衡 推进"大中城市群"战略

近日,海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启动再次引发外界对内地区域经济的关注。香港《经济日报》驻北京记者发表文章,分析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建设的现状与方向。

文章说,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构想,未来将以经济、人口、生态3者空间均衡理念和原则,推进形成城市群、农业和生态等"主体功能区"。在生态区、农业区上,不能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开发,中央会有财政补贴。

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3个地区,将形成规模1亿人或以上的"大城市群"。再加上中原、长江中下游、关中等地区,全国将形成"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格局,将会集中全国约60%的人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时,GDP、工业将不再成为一些地区的政绩考核标准。� 北京为例,部分地区不以工业增长或GDP来考核政绩。

文章说,根据日本的经验,每个大城市群都是由一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的,都市圈内各城市分工合作非常密切,但都市圈之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区域间的交通运输需求。

文章认为,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阶段,"大中城市群"模式是最佳选择。

– ‐‐——– ‐‐——– ‐‐——– ‐‐——– ‐‐——– ‐‐——

□ 每天一班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 全文链接:http://www.v2en.com/2009/05/changing-america-change-world/

港媒直通车的最新更新:
  • 机舱内最安全[港媒直通车:第24次] / 2009-05-14 23:59 / 评论数(3)
  • 中英对话,再看上港[财经专列:第3次] / 2009-05-14 02:58 / 评论数(4)
  • 失去的感觉是什么? / 2009-05-13 12:20 / 评论数(5)
  • 以纪念之名[特别专列:第1次] / 2009-05-13 05:09 / 评论数(4)
  • 碎了的心无法重建[港媒直通车:第23次] / 2009-05-12 00:19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祭(二)

    Sat, 16 May 2009 02:10:00 +0800

    作者:杜婷 | 评论(1) | 标签:时事观点

    一直犹豫到底要不要做这个逝者的专题,最大的顾虑在于毕竟时间过去了一年,他们的亲人或许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再次触碰伤痛会是一件残忍的事。友人也一再告诫在这个问题上不可以想当然,该不该和幸存者谈创伤记忆是个学术上的大题目,它要看时机、处境与社会脉络。况且我人在香港,采用电话访问这种难以建立信任关系的工作方式又徒增了不少风险。

    在网上发了《寻人》的文章,希望愿意讲述的逝者亲人和我联络,未果。通过各种途径拿到一些逝者亲人的联络电话,每个电话都打得小心翼翼,问近况,聊天,说明意图,若从语气中感到对方有一丝一毫的迟疑,都不敢进行接下来的访问。但十几个电话打下来,其实绝大多数的受访者是愿意诉说的 ��那些画面,关于离去的亲人,时常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梦境中的。

    "谢谢你听我讲这些,说出来我轻松多了",几乎每个受访者在结束两个多小时的电话访问后都会这么说,我想这大概就是于生者的意义吧。

    杨俊锋

    杨俊锋是羌族人,地震时他在为村里的小学修饮水池,山垮塌,人被埋在里面。弟弟杨俊清带着几个亲戚在余震不断,随时可能造成新的山体垮塌的情况下冒险把大哥的尸体拉了出来。按羌族的习俗,这种"凶死"要火葬。当晚,请做祭司的姨弟做了法事后,杨俊清就和几个人一起开始烧大哥的尸体,"那晚雨很大,烧了很久才烧干净"。

    杨俊清和姨弟一样也是羌族的民间祭司,在羌语里被称为"释比"。释比平时是普通人,但只要穿起法衣,拿起法器做法事就成了羌族人眼中神的化身。" ��们是正宗的释比之家,外公、舅舅和姨弟都是释比。"

    虽然出生在释比世家,杨俊锋对释比文化却没什么兴趣。他在县里读完初中后回到阿尔村,很快就去了云南当兵。"他天生就是当兵的料,一米八的个子,体力特别好。走的那天家里人去送他,我大哥连头都没回,特坚定。"

    当了三年的兵,转业后杨俊锋在成都做了保安。"他挺爱做保安的,后来因为身体不好,没办法才回到村里。"

    被认为在外面见过世面的杨俊锋当选为村干部,"说是村干部,其实就是什么事都管,灯泡坏了,水管漏了这样的事都是我大哥自己拿着工具去修理的。"

    按阿尔村的习俗,父母一般分开住,各自和一个子女生活。地震前,单身的杨俊锋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我大哥性格刚烈,在家里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我母亲也就 ��他的话。母亲视力不好,以前我大哥没回来的时候我们让她不要下地干活,她说什么都不听。后来我大哥回来就和她说了一句,'你以后别到地里去',她就再也不去了。"

    杨俊锋是个是非分明的羌族汉子,在他的眼中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从来没有模棱俩可。"村里无论谁家有矛盾,他都爱去评判对错。有时候我劝他,清官难断家务事,别人家的事别管那么多,但他就说有什么难断的,对就对,错就错。"在杨俊锋的世界里,世事也许就是这么黑白分明的,一清二楚。

    杨俊锋爱喝酒,"一喝酒他的话就特别多,总提起之前当兵和在城里做保安时的事,他很喜欢那种生活。出事前两天他刚买了套新的迷彩服,5.12那天他去小学修水池就穿着这套新衣服。大概这就是宿命吧。"

    杨俊锋,1971年出生于四川汶川,2008年5� �12日死于四川地震。

    刘显秀

    刘显秀是家中的老小,"我家一共五个孩子,小妹和弟弟跟我妈妈姓,我们跟我爸姓",大姐杨华丽刚刚接受完上海一家电视台的采访,电视台是来拍摄羌族女人如何用羌族的民间刺绣帮助重建家园的,"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羌绣,买的人多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一些。"

    说起小妹,杨华丽有些愧疚,"她从小就特爱美,但家里穷,一直都是捡我们的旧衣服穿。有一年过年,她看上了一条花格的裤子,让我给她买,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虽然钱不多,省省也是可以买给她的,但我说又不是没有穿的,钱应该花在更有用的地方。我还记得她当时失望的样子。"

    虽然在家中最小,刘显秀却很干练,性格中没有被宠的痕迹。"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她有一次不小心摔倒,地上有碎� 璃插到胳膊里,血不停地留,她没回家,自己直接去了村里的医疗站。她当时就一个人,身上也没钱。她从小就是个主意很正的人,后来结婚也是,她看上了我后来的妹夫,当时家里其实已经给他介绍了县小学的一个男老师,但她连面都不见,就一定要嫁给我这个妹夫。"

    刚结婚的前几年,刘显秀的丈夫在外面做木材生意,她在家照顾孩子,打点一家人的生活。后来,他们所在的青片乡搞旅游开发,刘显秀和丈夫贷款盖了羌寨吊脚楼,搞起了农家乐。"旺季的时候收入挺好的,小妹长得漂亮、能歌善舞,性格又开朗,客人都喜欢她。有些客人回去后还会推荐他们的朋友来这里玩。"

    刘显秀的丈夫也在地震中遇难了。"近两年小妹和我妹夫的关系不太好,两人都太要强,谁都不服谁,在一起总吵架。我经常劝小妹,该男人拿主 ��的就让男人拿主意,她不听,还说'为什么要我听他的,不是他听我的?',我们也拿她没办法。"

    杨华丽说刘显秀特别喜欢打麻将,"旅游淡季的时候总叫我们陪她玩。她打得好,我们总输,时间长了都不太愿意和她玩,她为了能有人陪她,有时候就故意输几回。清明节的时候家里还烧了副麻将给她,就是不知道那边有没有人陪她玩。"

    刘显秀,1975年出生于四川北川,2008年5月12日死于四川地震。

    © 商業網站、平面媒體若轉載請和本人聯繫。

    杜婷的最新更新:
  • 祭(一) / 2009-05-14 17:17 / 评论数(4)
  • 食物與愛情背後的城市書寫 / 2009-04-30 10:01 / 评论数(1)
  • 艾晓明:公布调查结果 公祭遇难学生 / 2009-04-27 00:24 / 评论数(10)
  • 当更加艰难的岁月寂寞着来临 / 2009-04-23 10:56 / 评论数(0)
  • 尋人 / 2009-04-19 10:53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