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凯迪周刊] 一座被自杀的桥,暴露了多重病灶

Sun, 24 May 2009 11:12:00 +0800

评论(3) | 标签:时事观点

作者:王石川

  5月17日16时24分,株洲市红旗路待拆除高架桥发生部分桥体垮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截至18日上午11时30分,有16人在这场事故中获救,其中7人经医院治疗出院,9人仍在救治中,包括1名重伤者。据现场初步统计,共压砸车辆27台,已确认死亡6人,其中公交车辆1台(无人员死亡)。(5月18日新华社)http://news.sina.com.cn/c/2009-05-18/140417838408.shtml

  这是一起本不该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肇事者"是一座年轻的桥,它生于1994年,"享年"不过15岁。这样一座正值当打之年的桥,却被毁弃。表面看,这座高架桥死于自杀,因为它的坍塌是自行的,是无征兆的。实际上,它是被自杀,数天前,它就被下了死亡通知。正因如此,它的坍塌便是注定。一座桥的坍塌,造成数人死亡、数十辆车废弃,不能不令人扼腕。

   ��的桥还没竣工,它突然坍塌了,有的桥在寿终正寝之前,它也突然坍塌了,这都是悲剧。其实,透过这起血淋淋的悲剧,我们分明可以感觉到,这座被自杀的桥暴露了多重病灶。因为,悲剧的导演不是桥,而是人祸。

  首先,15日这座高架桥已被预爆,为何17日仍车水马龙?据《财经》记者报道,经过15日的第一次试爆后,已被封闭的红旗路高架桥部分桥墩、桥体出现了裂缝,但政府未及时对此进行限行、封锁。一座已被伤害得累累病态的桥,危机四伏,不及时限行和封锁,说轻点这是职能部门玩忽职守,缺乏警惕意识和责任意识,说重点这是以邻为壑,置险境而不顾,甚至是送羊入虎口。

  其次,当初的试爆效果究竟如何,专家是如何论证的?株洲政府门户网站有一篇当地媒体的报道,文中赫然有这样一句,"此次试� �已通过专家论证,周边居民无需担心安全。"另有报道称,"这次高架桥桥墩试爆所发出的噪音只有30分贝左右,爆破结果也非常满意。"如今看来,这样的描述颇具黑色幽默的意味,试问,"让居民无需担心"的专家论证到底是如何论证的?这些专家都是谁?能否公布?

  http://www.hnredstar.gov.cn/zhuzhou/ssxw/bdxw/t20090515_241699.htm

  再次,坍塌是因为预爆破时震动过大还是本身的质量问题?据中新社报道,17日对该桥再次实施预爆时,由于冲击力过大,导致圈定范围外桥体垮塌,少量车辆被压在桥底。换言之,高架桥坍塌系预爆破震动过大。但有网民质疑,此桥如此不堪预爆,与桥质量不佳有关,即桥本身可能是豆腐渣工程。当然,此说尚待证验,但网民的质疑不能不察,而且,即便系预爆震动过大导致坍塌,也应追究相关论� �方的责任,比如为何桥提前自行坍塌?

  最后,这样一座年轻的桥为何匆匆爆破?高架桥是湖南省第一座公路高架桥,据称,"该桥建成后,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如今,不过区区10多年,就被终止生命,当地领导此前称,"要大胆改善基础设施,拆除红旗路高架桥,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前后对比,真让人哑然失笑。嘴是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如果确乎因为" 交通瓶颈"问题,那么就该追问当初规划为何缺乏必要的前瞻性,拆了建,建了拆,耗费的国帑谁来买单?

  其实,这座高架桥的命运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比如日前江苏某地,擅改规划,将高架桥拆掉,改成地下遂道。一个细节是,该高架当初设计寿命为50年,如今仅仅10年出头,一拆一建数10亿没有了,钱还不是纳税人出?这种浪费谁来买单?责任谁来承担?曾有政协委员披露,有的部门为了用光全年的预算,将好好的路面挖开再填起来。理由就是:用不光这笔预算,明年的预算可能就会减少。实际上,拆了建,建了拆,不光是预算原因,也不光是交通不畅原因,而是在拆建中能大发横财,对于这种猫腻,地球人都知道。当然,不能说株洲高架桥也存在这种现象,但显然,只有公开、透明地公布调查结果,才能消除公众的腐败想象�

  日前,教育部表示,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大桥坍塌了,相关领导是否也该被追究责任呢?值得欣慰的是,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已经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救援,彻查事故原因,公开信息,绝不掩饰。我们期待真相,我们还期待问责彻底,我们更期待,这座被自杀的桥所暴露的多重病灶,能够不再在其他地方上演。

凯迪周刊的最新更新:
  • 不要给邓玉娇的反抗行为贴上其它标签 / 2009-05-24 11:14 / 评论数(6)
  • 说爱情太沉重 / 2009-05-24 11:14 / 评论数(1)
  • "不违规"何以成了挡箭牌? / 2009-05-24 11:14 / 评论数(1)
  • 信息公开一周年 / 2009-05-24 11:12 / 评论数(3)
  • 舆论有规律,我们很无力 / 2009-05-17 10:38 / 评论数(4)
  • 返回顶部

    [凯迪周刊] 信息公开一周年

    Sun, 24 May 2009 11:12:00 +0800

    评论(3) | 标签:所见所闻

    作者:鲁宁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满一年。从汶川大地震到三鹿毒奶粉,再到当下全国紧急动员防控甲型H1N1流感,政府信息公开在一连串突发事件中颇见长进。

      

      去年5月"条例"刚施行,就有郑州市公民赵正军向河南省发改委提出申请,要求公开盐价由每斤8角涨到1元的相关信息,省发改委不予理睬被赵告上法庭。法院维护省发改委面子判赵败诉,但省发改委则收到一份《规范信息公开查讯方式司法建议书》,过了段日子,省发改委还真就出台了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去年9月郑州拟上调供热价格,赵正军申请公开郑州市热力总公司近3年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被以"涉及商业秘密"挡了回来,旋即郑州市物价局� �被告而赵胜诉,物价局被迫撤销《政府信息免于公开告知书》......

      

      一年之内,公民赵正军就政府信息不公开,与郑州物价、卫生、质监、教育、工商等权力部门打官司12宗,胜诉7宗、败诉2宗、撤诉3宗。而在"条例"公布前,案由相似的官司赵正军乃百分之百败诉。

      

      显然赵正军的事例系个案,是否可以反映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的总体变化。我持肯定和乐观看法,譬如在上海,2004年就率先在国内颁行地方版的"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颁行不到一星期,就有市民要求公开一宗其祖上房产权变更的资料而遭到拒绝,旋即房地产管理局成为被告,最终该市民败诉且不允许沪媒"炒作 ",但类似状告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的讼案非但没有减少,反倒呈几何级数般增长。这类官司不分告状公民是胜诉还是败诉,其结果都具有惟一性----多多少少、程度不同地推动和促进了上海各级政府政务信息的逐步公开。

      

      对照政府信息公开的"全国条例"抑或"地方条例"所做承诺,许多当事公民和社会法人结合自身经历并不感到满足,可我要说的是,相较于一个具有数千年专制传统,深度烙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社会而言,虽说身子已然迈进了"准现代社会"之门槛,但公民知情权从主张到保障,不可能因颁行一纸"条例"而立即得到充分实现。由是,以历史和现实之双重眼光,保障步履的大与小、保障程度的高与低----哪怕政府信息公开呈现为反反复复"挤牙膏",变化依然是成立的。

      

      � �国性"条例"颁行一年来,围绕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各层级的观念冲撞和利益博弈,总体呈现为公民和社会法人依法主动主张及维权出击,政府部门则更多表现为被动接招,民"攻"政"防"、你来我往、磕磕碰碰、冲突不快实在不少,但信息公开对"攻防"双方都是一堂实践课,从陌生到熟悉,从突然到自然,从个态到常态,从误会到了解,一宗宗公民故事,一次次政府回应,共同见证了信息公开的渐生渐长。

      

      政府信息公开乃至公民知情权广义保障注定是个历史进程。以现状计变化不小问题多多,非但公开度很有限,信息"瞒、捂、藏"依然大量存在,譬如去冬今春河南民权及山东荷泽,相继成为手足口病疫情重灾区,但以民权为例,在3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公开揭露该县通过病历造假等方式,大肆隐瞒发病 ��死亡人数,民权及河南省的疫情真相才得以真正曝光......众所周知,手足口病虽归类为传染病,但亦属常见病,比流感还低一个等级,但国内不少地方还是出现大范围的疫情瞒报和"少"报,是地方政府及官员过于敏感抑或过于愚蠢 ----显然都不尽然,关键一条,还是积习成自然,当然也有惟恐被戴上疫情防控不力帽子而影响政绩评价的顾忌......

      

      打造"透明政府"已成时代课题,令执政者无从规避。具体到政府信息公开这个"分支","条例"有与没有大不一样,公民推动、行政养成互为作用均不可少。再外加一条,媒体报道、监督、评论也很重要。

    凯迪周刊的最新更新:
  • 不要给邓玉娇的反抗行为贴上其它标签 / 2009-05-24 11:14 / 评论数(6)
  • 说爱情太沉重 / 2009-05-24 11:14 / 评论数(1)
  • "不违规"何以成了挡箭牌? / 2009-05-24 11:14 / 评论数(1)
  • 一座被自杀的桥,暴露了多重病灶 / 2009-05-24 11:12 / 评论数(3)
  • 舆论有规律,我们很无力 / 2009-05-17 10:38 / 评论数(4)
  • 返回顶部

    失落的启示,双面的神

    Sun, 24 May 2009 10:59:00 +0800

    作者:神经刀 | 评论(2) | 标签:现代启示录

      威尔德上尉睁着惊怖的双眼,画外音响起:"可怕(awful)!可怕!"这是电影《现代启示录》的片尾。是什么令他如此恐惧?被威尔德砍杀的科尔兹上校象征着什么?影片究竟启示了什么?为何西方人对越战题材如此着迷?

      要解读《现代启示录》就要跳出这部电影,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我把《现代启示录》当成一部政治思想通俗读本来看,因此本文不完全是一篇影评。鉴于经济危机尚未消停,美国仍在进行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场战事,亨廷顿(1927-2008)的文明冲突论犹在耳畔,讨论这个话题应该还没有过时。

      

      

                       朝圣三部曲

      

      我不得不——我想也许是为了自己的罪孽,经受一番考验去亲自窥探一下他的灵魂。

                         康拉德《黑暗的心脏》

      

      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1719),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可以看成是反映西方"上帝"心态的文艺作品三部曲。它们就像天边的一道彩虹,完整地展现出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崛起、兴盛与衰落的全过程;又好比心理医师的一本病历,上面记载着虚伪、矛盾与迷茫的心迹。 

      《鲁宾逊漂流记》讲述英国青年鲁宾逊不安于平庸的生活,三次出海经商的故事。鲁宾逊用火枪和《圣经》慑服土人,他为自己"像个国王","我的百姓完全服从我"而满心高兴。《鲁》一书的基调是乐观的。不管时空如何变换,有两样法宝不变:火枪与"圣经"。

      《黑暗的心脏》对于理解《现代启示录》很重要,它为后者提供了情节框架。主人公马洛受到一条"蛇"(非洲的一条 ��河)的诱惑,加入一家贸易公司,溯流而上追寻老同事科尔兹。科尔兹被接出来不久就死了,临死前嘴里嘟囔着:"可怕啊!可怕!"为了象牙,贸易公司暴虐地奴役当地土著,可怜的黑奴们命运连畜生都不如。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对殖民地的掠夺进入高潮,火枪与圣经的威力更强了。科尔兹能言善辩,以上帝的名义布道:"必须以神人的名义出现在他们'野蛮人'面前——我们要以类似神一样的威力去和他们接触";"我们只要用我们的意志,就可以永远行使实际上是无限的权力"。科尔兹被当地土著当成神来崇拜。这是一次朝圣之旅,朝圣者明白了:神圣与邪恶,上帝与魔鬼本为一体两面。至于《黑暗的心脏》与《现代启示录》在情节上的一一对应关系,读者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现代启示录》后面再说。

      三部曲的 ��境一部比一部具有魔幻色彩,格调一部比一部悲观阴沉。鲁宾逊一个人就征服了野蛮人;康拉德时代需要一个公司,"上帝"也是公司的一部分;在越战时代,就连一个国家都未必奈何得了野蛮人了。

      好吧!下面就跟随威尔德上尉的脚步,开始他那伟大的心灵探险之旅。

      

      

                       王者归来

      

      哈利路亚!因为我们的主——全能的上帝作王了!

                     《圣经·启示录》第19章第6节

      

      "西贡。妈的!我仍旧回到西贡了!……我经常梦到我又回到森林里。醒来后发觉只是恶梦一场。……在战场时渴望返乡,身在家乡时却又怀恋着森林。"这是威尔德上尉在西贡旅馆里的独白。三部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人公都受到海洋或森林的诱惑而出去闯荡世界,最后又都回家了,为什么?

      答:这是对财富、权力、荣耀的渴望。他们对故土有所不满是因为他们都缺少那三样东西,于是他们出发了。典型的英雄三部曲:出发→完成→返回。他们出发的结果是(按作品面世时间排序):获得的一个比一个少,失望却一个比一个大。

      对手软弱方显英雄本色,待在家里只是一堆渣!

      

      

                      上帝驾云降临 

      

      看哪,他驾云降临,

      众目要看见他,

      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

                     《圣经·启示录》第1章第7节  

      

      影片中有一段经典场景:美军直升机战队飞近越共据点,就像一群雄鹰——或者一帮怪兽;直升机上的高音喇叭播放起瓦格纳(1813-1883)的歌剧选段《女武神驾临序曲》,在雄壮妖冶的乐曲伴奏下直升机战队向越共阵地、房屋、战车发起猛烈的攻击,一时间血肉横飞,打得好不痛快!

      为何选取瓦格纳的音乐?有两层寓意:一、权力。《女武神》是瓦格纳四部连篇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二部。《尼伯龙根的指环》内容庞杂,最后的结局是在熊熊大火中一切归于毁灭。英国作家托尔金的《指环王》(又译《魔戒》,同名改编电影大家都知道)就是借鉴了《尼伯龙根的指环》进行创作的。指环象征着权力,无限的权力,它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

      二、拯救。在大哲学家尼采(1844-190 )看来,瓦格纳的音乐蛮横、做作而又"清白无辜","瓦格纳的的思想,一个典型的颓废主义者;瓦格纳的问题,一个关于拯救的问题,他的歌剧是拯救的歌剧,他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总想着得救。然而他们并未得救,瓦格纳不过是一个伪造伟大风格的蛊惑者。"美军把一村又一村的北越村民运往南越"解放",可最后拯救者自己却沉沦了。

      上帝非但不能拯救他的子民们(野蛮人),他也未必拯救得了自己。

      

      

        巴比伦大淫妇 

      

      我曾给她悔改的机会,她却不肯悔改她的淫行。

                       《圣经·启示录》第2章第21节

      

      在《圣经》中大淫妇是用来比喻巴比伦的。巴比伦在强盛时蛮横残暴,衰落时荒淫谄媚,它一度赢得列王的欢心,终究逃不掉末日的惩罚。

      "欢迎来到世界的屁眼中!"一位美军中尉对威尔德说。威尔德上尉在"屁眼"及其附近都看到了些什么?他看到美军军纪涣散,缺乏斗志,欺软怕硬,酗酒吸毒,把军营变成一个大派对,终日只想着如何玩乐,如何远离战场。科尔兹上校厌恶地说:"只要冰啤酒、热食、摇滚乐以及其它享乐的事物存在一天,我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就会变得疲乏。"

      美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现实。亨廷顿忧心忡忡地说:"犯罪率居高不下,吸毒成风,色情和暴力充斥于传媒"(《我们是谁?》第12章)"西方的中心问题是,除了任何外部挑战之� ,它能否制止和扭转内部的衰败进程。"(《文明的冲突》第12章)。美国人长期透支消费,并借钱打伊拉克战争,结果金融海啸汹涌而来。"一时之间,这么大的富厚就归于无有了。"(《圣经·启示录》第18章第17节)

      不要以为《现代启示录》的表现手法很后现代主义,其实它很古典。

      

      

                       撒旦复活 

      

      一千年后,撒旦获释,出来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国,如歌革和玛各,叫他们聚集争战。他们的人数多如海沙。

                     《圣经·启示录》第20章第7至8节

      

      在鲁宾逊看来野蛮人头脑简单得像小孩,很容易被打败,也很容易崇拜"上帝"。师傅在教,徒弟在学,但学费很贵。孙中山曾提出置疑:"为何老师总是打学生呢?"因为老师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南越最后一任总统阮文绍说:"成为美国敌人尚易,做其朋友实难。"

      终于,徒弟找到一种对付师傅的很厉害的武器——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有一个特点:来自于西方,却反西方。共产主义能动员落后民族的农民,其他主义则不能。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市场经济等这些概念农民们理解不了。"辩证法的推理是单纯的爱与恨,你不是爱一个人就是恨一个人。"影片中那个叽叽喳喳的摄影记者说。农民只需要分土地,赶走侵略者、压迫者这样简单的逻辑。美军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杀害了他们的� �人,就愈发加强他们这种信念。科尔兹说:"他们并非怪物,而是地道的农民,他们全心全意地爱他们的家园,凝合成一股力量!"要解放世界先解放自己,原本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共产主义却为民族主义注入一剂强心针。由此上帝见识到一种新型的战争——人民战争。越共成千上万的倒下去,成千上万的冲上来。

      12年越战,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有说320万)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方面有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战是落后民族摆脱西方控制的一个缩影。美国前国防部长(1961-1968年在任)麦克纳马拉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他在书中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 �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美国抛开联合国打伊拉克战争已经六年时间了,伊拉克与阿富汗的前景均不美妙。

      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撒旦(魔鬼)复活——上帝自己造出来的。

      

      

                       上帝凋零

      

      你想一想,你已经堕落到什么程度了!

                        《圣经·启示录》第2章第5节

      

      上帝和凡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影片中的威尔德上尉、基尔高上校、科尔兹上校可以看成是三位一体的神。起先他是上帝,后来变成愤青,如今他又变成了虚无主义者。

      一、上帝。"他似乎难以抗拒被奉为神明的诱惑。"将军如此评价科尔兹。这是鲁宾逊的形象,西方世界沙文主义的一面。影片中直升机降落地面准备把村民从越共"魔爪"中解救出去,这时一个越南少女冲过来把一顶帽子扔进直升机里,帽子里面藏有炸弹把直升机连机带人全报销了。上帝发怒了,基尔高喊道:"妈的!把这些野蛮人全干掉!"接着一阵扫射……上帝是博爱还是狂怒要看他的心情。如今上帝能发怒的机会越来越少,他更多的是在哀伤。

      二、愤青。"我早已看透了他们虚伪的道德,所以心中已无� 挂。"科兹反叛了西方成为共产主义(隐喻)。威尔德在法国人驻地进餐时听到的那场争吵,可以看成是西方精神世界的分裂。相形之下,共产主义才是最根本的反叛,想想格瓦拉。

      三、虚无主义者。科兹念了一首诗:"我们是空洞的人,一如填满废草的木偶,相依相偎,脑中充满稻草。哀哉!我们干渴的声音,发出无意义的低吟,像风中吹拂的枯草。无形的形体,软弱的力量,无运作的手势……"是不是有点东方哲学的意味?比如像老子的《道德经》。科尔兹的驻地有巨大的佛像,明显地以吴哥窟为原型。一次越战让西方的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高涨。如今东方哲学与宗教在西方越来越流行,上帝居然要以野蛮人为师?

      "很明显,他已经精神失常了。"将军说。

      

      

    失落的启示

      

      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决不得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     

                        《圣经·启示录》第9章6节

      

      威尔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越接近目标就越能理解和同情科尔兹,同时也越发认清自己,他认识到科尔兹其实就是自己灵魂的一部分。科尔兹象征着上帝:自由与光明,还有沙文主义;他也象征着撒旦:共产主义、虚无主义和反叛。找寻及杀死科尔兹的任务暗喻着美国发动越战本身——遏制共产主义,剿灭叛逆;科尔兹愿意死,表现着西方世界渴望与自己黑暗的一面一刀两断——自己杀死自己,以便获得新生。永无休止的轮回,末日审判不知何时来临。

      "人类内心常常存在许多矛盾,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善并非永远战胜恶,有时人性的黑暗面往往战胜林肯所谓的善良天使。"将军对威尔德说。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民族都有成为上帝的机会,也有成为撒旦的可能。正因为人性如此卑劣,所以 ��类总也摆脱不了血与火的试炼?科尔兹死了,但是他的亡魂还在,不知何时又会复活。

      可怕啊!可怕!

      

      

    附《现代启示录》插曲《The End》歌词: 

    The Doors 大门乐队

      

    This is the end               这是终点 

    Beautiful friend              漂亮的朋友 

    This is the end            这是终点 

    My only friend, the end         我唯一的朋友,结束了 

    Of our elaborate plans, the end    我们精心制订的计划,结束了 

    Of everything that stands, the end  一切的主张,结束了

    No safety or surprise, the end      没有安全或惊奇,结束了

    I'll never look into your eyes...again 我不会再窥视你的双眼,永远

    ...... …… 

    神经刀的最新更新:
  • 情爱的江湖,东不邪西不毒 / 2009-04-19 22:22 / 评论数(1)
  • 2.54亿!中国贫困人口数! / 2009-04-09 23:25 / 评论数(6)
  • 后G20世纪,新战国时代 / 2009-04-09 09:58 / 评论数(11)
  • 万恶的肉 / 2009-04-04 10:28 / 评论数(3)
  • 巧实力=性骚扰,奥巴马新的国际战略 / 2009-03-19 10:25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英国媒体的戛纳报道

    Sun, 24 May 2009 08:53: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0) | 标签:戛纳电影节, 英国, 报纸, BBC

    戛纳电影节在英国一向很受重视,况且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有好几部英国电影(Ken Loach 的 Looking for Eric 和 Andrea Arnold 和 Fish Tank),和以英国历史为题材的影片 (Jane Campion 的 Bright Star)在电影节的正式竞赛中。英国的四份大报都派了不止一名记者前往戛纳报道。把他们对竞赛电影的打分放在一起,能大概看出英国影评人的一点看法。

    不过电影节上映的电影实在太多,并不是每部参赛电影都有打分。英国报纸当然对以上3部电影比较感兴趣,其它电影,就是凭着影评人的兴趣和导演的影响力或是电影的受争议程度了。当然没有得到打分的,并不是完全不受关注,只是报道的幅度比较小。

    在上周五BBC Two的 Newsnight Review 上,三位嘉宾重点谈的是 Inglourious Basterds,Looking for Eric,Bright Star 和 Antichrist。但是在对金棕榈奖的预测上,却是对法国电影 Un Prophete 最为看好,其它比较有希望的是 Bright Star 和 Broken Embraces。

    今年最受争议的,是 Lars von Trier 的 Antichrist。喜欢它和讨厌它的,似乎都很极端,不仅放映时有来自记者席上的嘘声,而且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们还与导演针锋相对,坚持"如果你把电影带到戛纳来放映,就有义务解释拍摄的动机和希望表达的意义"。不过 Newsnight Review 主持 Kirsty Wark 说了句很实际的话:"在正式公映时,观众可能看不到我们今晚讨论的一些场景。"电影导演在参加戛纳电影节之后重剪影片并不少见。

    以下是按几份报纸的影评人打分高低和受关注程度的大致排名:

    G: Guardian (《卫报》)

    T: Times (《泰晤士报》)

    H: Telegraph (《每日电讯报》)

    I: Independent (《独立报》)

    PB: Peter Bradshaw

    JC: James Christopher

    WI: Wendy Ide

    SS: Sukhdev Sandhu

    GM: Geoffrey Macnab

    KA: Kaleem Aftab

    Fish Tank (by Andrea Arnold)

    G (PB) 4 T (WI) 4 H (SS) 4 I (KA) 4

    The White Ribbon (by Michael Haneke)

    G (PB) 4 T (WI) 4 H (SS) 4

    Looking for Eric (by Ken Loach)

    G (PB) 3 T (JC) 4 H (SS) 4

    Bright Star (by Jane Campion)

    G (PB) 4 T (JC) 4

    Inglourious Basterds (by Quentin Tarantino)

    G (PB) 1 T (JC) 4 H (SS) 3 I (GM) 4

    Broken Embraces (by Pedro Almodovar)

    G (PB) 4 T (WI) 2 I (KA) 3

    Taking Woodstock (by Ang Lee)

    T (WI) 3 H (SS) 3 I (KA) 3

    Antichrist (by Lars von Trier)

    H (SS) 5

    Kinatai (by Brillante Mendoza)

    H (SS) 4

    Un Prophete (by Jacques Audiard)

    H (SS) 4

    Spring Fever (by Lou Ye)

    H (SS) 3

    A L'origine (by Xavier Giannoli)

    H (SS) 2

    没有被打分的电影

    Les Herbes Folles (by Alain Resnais)

    Map of the Sound of Tokyo (by Isabel Coixet)

    Soudain le Vide (by Gasper Noe)

    Thirst (by Park Chan-Wook)

    The Time That Remains (by Elia Suleiman)

    Vengeance (by Johnnie To)

    Vincere (by Marco Bellocchio)

    Visages (by Tsai Ming-Liang)

    原文链接:http://taohuawu.net/2009/05/24/british-papers-on-cannes/

    newlight的最新更新:
  • Poet Laureate: Changing of the Bard / 2009-05-24 00:55 / 评论数(0)
  • 议长成为平息民众情绪的替罪羊 / 2009-05-21 06:54 / 评论数(0)
  • 科学的准确表述与艺术的自由发挥 / 2009-05-19 07:24 / 评论数(0)
  • 自我颠覆的 Orange 电影院广告 / 2009-05-17 22:48 / 评论数(0)
  • 津贴丑闻动摇议会民主制 / 2009-05-15 17:14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翟明磊和他的《震旦》

    Sun, 24 May 2009 07:43: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8) | 标签:翟明磊, 地震, 汶川

    不知由何时开始,我们的耳朵根子变得很软,很嫩。由此转化成这个国家的治国风格,那就又成了——顺风者昌,逆风者亡。

    在地震预报中向来存在科学派别以及方法论、工具论之争,且争论激烈。然而在治国方略上,再激烈的科学家的争论也只称得上是一根鸡毛令箭。

    汶川地震真的是不能预测吗?汶川地震真的就没有具体的人或者机构指出和发现吗?由此而追述三十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我们意外发现,同样的质疑原来由来已久!

    一个非常奇怪的说法始终遮蔽着我们的认识和视界:稳定是大局;维稳才是最大的政治。这叫这个自上而下缺乏文化基因的官宦阶层真的就拿到了鸡毛令箭,一时间发展成为面对一切来自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矛盾都认定成稳定的大敌。以至� "维护稳定"的口号成为罪恶标准,但凡"不稳",顺昌,逆亡。

    其实,来自科学界的和民间的争论一直在继续,并且以实践的过程去认知未知呈现前赴后继,它亦不被政治所左右。只是这样的努力尚在暗地,明面儿上的事情永远在"求稳"。

    翟明磊先生擅长以职业记者的视界和笔风对问题抽丝剥茧,透里寻根,最终摆出详实素材,以求结论。

    是年三月,明磊来京调研,奔波于多个博客写手间,据说一部体现典型风格博客的写作者专著正在酝酿。那日在我居室晒台上,我以家制烧烤款待明磊,席间话语时,多多领略了明磊做新闻先做人事的工作素养。佩服之至!却不曾想到另有一部初稿约在六万余字,反映地震中的中国科学家活动纪实作品《震旦》即将问世。

    看到《震旦》的片段章节,还只在前几日,却遗憾瞬间就被屏蔽。 ��为是连载,我也只从片段中了解一二。遂向明磊索取,获全本。特地打包,推荐朋友一阅。

    在推荐前,我想说的是——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而利益驱使的隐瞒、造假、反对研究是其间最为可耻的一类,而在地震科学领域,则更成反人类的罪行。

    《他们,预测了汶川大地震之二》[翟明磊]

    目录:

    □ 他们预测了汶川地震.

    □ 壹报,公民记者,翟明磊的调查报道.

    □ 震旦是中国的古称,但愿我的文章能震醒国人的危机感,让唐山,汶川的悲剧落幕.

    题记:

    我相信,我的民族能接受一切真相。

    ——笔者

    中国地震局发言人称:地震不可预测,这次汶川地震情况尤为特殊,震前没有发现任何前兆信息,没有前震,没有收到任何预测意见。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证明这是谎言。

    但本文并不满足于证伪,我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一次寻找小丑与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对科学与我们人性的惨痛见证,汶川地震预报失败在我们民族性格与体制中的腐败点:不合作,不独立,不负责,胆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哗众取宠,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对读者唯一的要求:对科学问题更多耐心与理解。

    让我们开始寻找汶川预测真相的旅行。

    ——笔者

    书中人物语:

    所以我们终究得出经验: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的。然后可以预报的,而且是物理预报。这是我们观点。从科学上来看,挑不出毛病。我终究是搞了四十年,在科学上不能说假话。

    ——白发苍苍的钱复业正式宣布

    ------------------------------------------------------------------------------

     ◆ 下载阅读 点此链接 [体积3.60M]http://24hour.blogbus.com/logs/39860094.html

    ------------------------------------------------------------------------------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 自首者的迷惘 / 2009-05-23 18:10 / 评论数(2)
  • 投票:妇联该不该介入邓玉娇案件? / 2009-05-23 06:45 / 评论数(8)
  • 5·12 暴走西安明城墙【海量图示70幁】 / 2009-05-21 07:24 / 评论数(4)
  • 小龙自首食品造假事件后续 / 2009-05-19 18:16 / 评论数(1)
  • 阳光先生——纪斯尊 / 2009-05-19 09:02 / 评论数(3)
  • 返回顶部

    Poet Laureate: Changing of the Bard

    Sun, 24 May 2009 00:55: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0) | 标签:所见所闻

    上次介绍新任 Poet Laureate,我用了"御用诗人"的译法,有些网友对这一译法不满,指出通常的译法是"桂冠诗人"。我觉得 Poet Laureate 直译成"桂冠诗人"固然直接简单,但词不达意,还是"御用诗人"更能反映 Poet Laureate 的本意。

    虽然 Laureate 有"荣耀"的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被称作 Nobel Laureate,但是 Poet Laureate,并不是一个用于表彰"成就突出"的诗人的荣誉称号,不能等同于"年度最佳诗人"或类似的称号。这个称号为国王所创,一直到现在,依然和皇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Poet Laureate 可以笼统地说是一个"头衔"(title),但它更多程度上的是一个"职位"(job)或是"岗位"(post),而不是一个荣誉(honour)。

    担任 Laureate Poet 这个职位的诗人,是为皇家事件写颂诗的官方人选。不过近一百多年来,每次任命新的 Poet Laureate,皇室或是首相都会向戴上这个头衔的诗人强调,他(在Carol Ann Duff之前都是"他")一定不必觉得非要为皇家事件写诗,事实上也出现过就任期间从未写过"皇家诗"的诗人。然而,为皇家事件作诗,虽然不是一种义务(duty),但却是一种期待(expectation)。

    通行译法并不等于最好的译法,当然那种译法通行,并非我我所能决定,相信大部份地方还是采用了"桂冠诗人"的译法。

    啰嗦了这么多,是因为今天晚上在 BBC Four 上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 Ian Hislop's Changing of the Bard,值得推荐。Private Eye 杂志主编 Ian Hislop 回顾了 Poet Laureate 这个职位341年的历史,让我了解了不少相关的历史。原来 Philip Larkin 不是第一个拒绝这个职位的诗人,苏格兰诗人 Walter Scott 就曾谢绝过这个职位。写"皇家诗"让Poet Laureate 头痛――既不能写得太肉麻,又不能写得没水平,看来是个普遍现象。所有Poet Laureate 写出的诗中,最受英国民众喜爱的《轻骑兵冲锋》(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 作者 Alfred Tennyson),却是一首反映士兵的忠诚和长官的无能的诗。

    在纪录片最后 Ian Hislop 和上任 Poet Laureate,历史上第一个在这个位置上只呆了10年Andrew Motion 之间的对话。Andrew Motion 说虽然担任这个职位让他产生了近4年的"创作阻塞"(writer's block),写不出好作品来,但他并不后悔,因为任职期间,借助 Poet Laureate 的光环,他为普及和推广诗歌创作和欣赏做了不少工作,其中包括建立"诗歌档案" (Poetry Archive),让诗歌以朗诵形式存档并免费传播。Ian Hislop建议以后 Poet Laureate 这个职位可以成为诗歌大使和诗人的代言人――这样的话,也许将来我们可以真正把他们成为"桂冠诗人"了。

    http://taohuawu.net/2009/05/21/poet-laureate-2/

    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

    全文如下。在 Poetry Archive 中有 Alfred Tennyson 的朗诵录音。

    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

    by Alfred Tennyson.

    Half a league, half a league,

    Half a league onward,

    All in the valley of Death

    Rode the six hundred.

    "Forward the Light Brigade!

    Charge for the guns!" he said.

    Into the valley of Death

    Rode the six hundred.

    Forward, the Light Brigade!"

    Was there a man dismay'd?

    Not tho' the soldier knew

    Some one had blunder'd.

    Theirs not to make reply,

    Theirs not to reason why,

    Theirs but to do and die.

    Into the valley of Death

    Rode the six hundred.

    Cannon to right of them,

    Cannon to left of them,

    Cannon in front of them

    Volley'd and thunder'd;

    Storm'd at with shot and shell,

    Boldly they rode and well,

    Into the jaws of Death,

    Into the mouth of hell

    Rode the six hundred.

    Flash'd all their sabres bare,

    Flash'd as they turn'd in air

    Sabring the gunners there,

    Charging an army, while

    All the world wonder'd.

    Plunged in the battery-smoke

    Right thro' the line they broke;

    Cossack and Russian

    Reel'd from the sabre-stroke

    Shatter'd and sunder'd.

    Then they rode back, but not,

    Not the six hundred.

    Cannon to right of them,

    Cannon to left of them,

    Cannon behind them

    Volley'd and thunder'd;

    Storm'd at with shot and shell,

    While horse and hero fell,

    They that had fought so well

    Came thro' the jaws of Death,

    Back from the mouth of hell,

    All that was left of them,

    Left of six hundred.

    When can their glory fade?

    O the wild charge they made!

    All the world wonder'd.

    Honor the charge they made!

    Honor the Light Brigade,

    Noble six hundred!

    http://taohuawu.net/2009/05/23/the-charge-of-the-light-brigade/

    newlight的最新更新:
  • 英国媒体的戛纳报道 / 2009-05-24 08:53 / 评论数(0)
  • 议长成为平息民众情绪的替罪羊 / 2009-05-21 06:54 / 评论数(0)
  • 科学的准确表述与艺术的自由发挥 / 2009-05-19 07:24 / 评论数(0)
  • 自我颠覆的 Orange 电影院广告 / 2009-05-17 22:48 / 评论数(0)
  • 津贴丑闻动摇议会民主制 / 2009-05-15 17:14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母亲的谎言

    Sat, 23 May 2009 23:04:00 +0800

    作者:smilings | 评论(5) | 标签:所见所闻

    "妈,我回来了!"男孩像往常一样,推开虚掩的房门欢快地跟母亲打招呼。

    母亲也像往常一样闻声从厨房走出来,接过他的书包。母亲的步履有点不稳,一个月不见,母亲仿佛一下子变老了,白发也增添了不少。母亲老了,他心酸地想。

    他还像往常一样,边换衣服边问:"妈,爸在哪块地干活呢?我去帮他!"男孩扛起锄头准备出门,才想起母亲还没应他,于是又重复问了一次。

    "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母亲说。

    在去地里的路上,母亲告诉他,母亲告诉他父亲半个月前跟邻居一起到广州打工了。据说每天有五十块,到他高考完的时候刚好能挣够他上大学的学费。父亲都一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大好,还要出去受气受累为自己筹学费,男孩心里� �不是滋味。父亲一走,家里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母亲的肩上,怪不得她看上去老了很多。

    "妈,我以后多点回来帮你干活。"他轻声说。

    "你以后要更专心地读书!没事就少点往家跑,省点车费和时间,你爸挣钱不容易呢!"

    "但家里的活你忙不完,你瘦了很多!"他委屈地争辩。

    母亲放下锄头,走到他身边:"孩子,你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好好读书,你爸这么辛苦是为什么?你现在的心思在这几亩地上,是会暂时帮了妈的忙,但你这辈子就只懂得耕田种地了。这是你想要的吗?是爸妈想看到的吗?妈都想清楚了,这些地一半分给大伯耕,我自己耕一半就好了,反正这几亩地也挣不了多少钱。你以后就不用惦记着家里的活,用心读书才是对爸妈最好的报答!孩子,你懂吗?"男孩望着母亲的白发,轻轻地点点头。母亲说得有道� 。

    回到学校,男孩读书比以往更专心更卖力,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听话地减少了回家的次数,只是不管多忙,他每个星期都会写一封信回家。每次想起母亲在灯光下阅读他的来信,心中总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寒假回家,家家都张罗着过年,邻居也回来了,但他还没见到父亲的影子。

    "妈,爸呢?他不回来过年吗?"他终于忍不住,跑去问母亲。

    "哦,忘了告诉你了,你爸要留守工地,可以多挣几个钱给你交学费,今年春节不回来过年了。"

    正说着,邻居进来了,他递给母亲一个信封:"嫂子,这是孩子他爸的工资,你数数。"然后递给男孩一套新衣服,拍着男孩的肩膀说:"这是你爸给你买的新衣服,他说今年的春节不回来了,叮嘱你一定要专心读书,只要你考上大学,学费肯定不成问题!"� 顿了顿,又补充:"你有这么好的父母,要认真读书才对得起他们!以后没事就少点往家里跑,别让他们失望了!"男孩点点头,幸福而心酸。

    第二学期,复习进入白热化阶段,男孩学习就更拼命了,成绩一直稳居班中第一。他往家跑的次数更少了,但家书仍然没少过,那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也是与家里联系的唯一纽带。

    高考终于过去了,成绩也出来了,男孩考上了外地的一所重点大学。男孩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奔跳着跑到地里去找母亲。小学刚毕业的母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呆呆地抚摸着那张薄薄的录取通知书,眼里嚼满泪水。

    "妈,咱们去看爸爸,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好吗?"男孩就快一年没见父亲了,已经是一把年纪的父亲还要到外面挣钱给自己读书,男孩心里满是愧疚和感动。父亲如果知道这个好消息,他肯� �会很高兴,男孩狠不得立刻和父亲分享。

    "就用我奖金的钱去坐车吧,足够我们来回呢!"男孩怕母亲不同意,赶紧又补充一句。

    "好,好。该是带你去见见你爸了,咱们先回去梳洗一下,换套干净的衣服吧!"

    男孩没想到母亲会答应得这么爽快,他边走边回头对母亲说:"妈,你走快点呀!"

    回到家,母亲换上一套只有出门才穿的衣服,男孩则穿上父亲上次托邻居带回来的裤子,外加一件衬衣。

    "妈,你好了吗?咱们走吧?"

    "好了,好了。孩子,先进里屋带上一把香吧!"母亲泣不成声。

    男孩呆立在那里,一直紧握着的入学通知书从手中悄然滑落。命运将他从幸福的顶端残忍地摔到谷底。那刹那,无声的悲痛与愧疚弥漫了他全身。良久,他走过去搂着母亲瘦弱的肩膀,把母亲的头贴在自己宽厚的胸膛上� "妈......"

    父亲是在他刚上高三的时候走的,为了挣钱给自己读书,父亲总是起早摸黑,常年累月的辛苦劳作使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却又不舍得花一分钱去看病。父亲生前的前几天还在硬撑着干重活,直到他昏倒的前一刻,还在抡着锄头。当母亲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去医院的路上,他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就这样走了,没留一句话,没多花一分钱。

    母亲为了不影响他高考,一直强忍着悲痛千方百计地隐瞒着他。男孩终于明白这一年来母亲的种种异常,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出去打工连春节也不回家。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父母的乖孩子,但自己却粗心地忽略了父亲的身体与母亲的反常。这一年,母亲到底是怎样走过来的?!而一心想看自己上大学的父亲,此刻在哪里?!

    男孩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挽着母亲走了多长时间来到父亲坟前。在� �无忧无虑的童年,这里洒满他与小小伙伴们灿漫的笑声,还有他们欢快蹦跳的身影。如今,这块曾经给童年带来无限乐趣的地下,却躺着自己心爱的父亲!

    男孩长跪父亲坟前,凄厉的哭声划破八月的残阳......

    smilings的最新更新:
  • 跳槽的机会和成本 / 2009-05-04 22:34 / 评论数(4)
  • 人之初 / 2008-06-30 21:10 / 评论数(5)
  • 活着 / 2008-06-10 12:38 / 评论数(7)
  • 青春之痕 / 2008-04-22 22:53 / 评论数(22)
  • 爱是一条传承的链 / 2007-08-28 23:46 / 评论数(6)
  • 返回顶部

    我进娱乐场所的经历

    Sat, 23 May 2009 22:20:00 +0800

    作者:李普曼 | 评论(12) | 标签:娱乐场所, 邓贵大, 邓玉娇, 侮辱

    只是一个KTV而已。但即便如此,我觉得和其他的娱乐场所也没什么区别。

    当时我所在的单位掌握了某县城的一篇负面报道,对方派来说客来化解这件事情。虽然报道和我没有关系,但是去吃饭的时候,领导还是叫上了我。我以为只是吃顿饭,没有推脱也就去了。谁知道吃饭玩后,对方强烈提议去唱歌。

    这次我不想去了,本来自己的就是五音不全,对这种地方就避而远之,更何况一顿饭下来,我实在看不上那些人,堕落之气太重。那时候的我刚刚离开学校,对这种习气,实在难以忍受。

    可是,跟领导暗地里说了几次,都没被批准。没办法,只好跟着去了。没想到一去,还没开始点歌,他们就找伴唱的小姐。

    然后一大排就是上来了,一开始他们还想 ��一人一个,后来领导建议就留下了一个。

    有个男人,说好听点也是一个媒体的主任,唱歌的时候,恨不得把那个女孩给搂死,一直往自己身上靠。真是让我感到鄙视。

    当然,其他人动手动脚的也不在话下了——印象中是。

    那个女孩子看起来也挺豪放的,拿起一瓶酒来就和我们碰杯,仰头就喝。

    我也知道,这是她们的工作而已。在世俗中,在这种地方工作,遇到我所不适应的那些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巴东的邓贵大们,去梦幻城里面,遇到了邓玉娇,他们就认为她是提供异性洗浴的,而自己是来消费的,那些行为,那些要求也没有什么过分的。

    看起来是如此。但我还是不能接受。

    当时我正在热恋中,当我看到那个女孩子被那个某媒体的领导搂着的时候,我会去想如果他男朋友看� 这种情景会有什么感想?或者说,如果我是他男朋友,看到这些会有什么感想?我又会怎么做?

    或者,她没有男朋友——我必须承认,我对她还是心存偏见,认定在这种地方的工作是低贱的,所以不会有男生喜欢这样的女孩子的——那她还有父母。当一个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在这种地方被人拥来抱去的时候,又会做何感想?

    当然,没人会想那么多。大家又不是来这里抒情,体会做她父亲的感觉的。我们是来消费的,是来花钱的,花完钱,乐呵完就走了。谁还会记得那个女孩子?谁会在乎她怎么跟男朋友讲自己这一天的经过?谁会去想她的父母会怎么想?你看,过了两年后–甚至是走出KTV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记不得那个女孩子长什么样子了。

    如果,如果当时邓贵大等人,进入了梦幻城,找老板帮他们顺利的找到� �一个或者几个女孩子,帮他们进行异性洗浴,或者其他的服务,然后乐乐呵呵的走出了梦幻城。谁还会在乎这件事情?

    如果,如果邓贵大等人,在邓玉娇拒绝之后,就放弃了,或者找其他人,或者离开那里。谁还会在意这个插曲?

    如果,如果邓玉娇没有反抗,被迫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异性洗浴工作。谁还会子在意这个结局?

    莫非,我们每一次的在意,都必须通过人命来换取吗?

    如果邓贵大们,对梦幻城里的人们,有一种起码的尊重,有一些事情是不是可能就不会发生?

    其实,那时候的邓贵大,那个用钱打邓玉娇头的邓贵大,那个将邓玉娇推到的邓贵大,那个以为邓玉娇在这里工作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邓贵大,那个认为自己比邓玉娇高一等的邓贵大,已经不仅仅是作为公务员的邓贵大了。那个� 候的邓贵大,在全国各个地方的KTV里、洗浴中心里、甚至是酒楼里出入,吆来喝去,理直气壮。

    然后,北京的邓贵大们、南京的邓贵大们、石家庄的邓贵大们、上海的邓贵大们、深圳的邓贵大们、安国的邓贵大们……全都走出KTV,大家都安然无恙。他们乐乐呵呵,勾肩搭背、谈笑风生、满面红光,没人去在乎那一个个被欺侮的女孩子,也没人再记得那些女孩子的模样,每一个人都忘记个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忽然,我们发现,怎么巴东的邓贵大没出来呢?后来才知道,只是很不幸,他遇到了邓玉娇。

    然后网络上开始骂邓贵大。我倒不是为邓贵大开脱,只不过,谁比谁更坏呢?谁又比谁更高尚呢?

    转载请保留以下版权信息:

    作者:李普曼[http://www.lipuman.com]

    本文链接: http://www.lipuman.com/archives/i-am-into-the-entertainment-experience/

    李普曼的最新更新:
  • 印度,没那么简单 / 2009-05-20 21:16 / 评论数(7)
  • 给神木县的"医改"多一点时间 / 2009-05-19 21:34 / 评论数(9)
  • 一场关于王老吉的文字游戏 / 2009-05-13 21:31 / 评论数(6)
  • 杭州飚车事件的真相谜团 / 2009-05-12 22:04 / 评论数(12)
  • 当然不能只记住拉贝 / 2009-05-03 22:18 / 评论数(14)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