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变形金刚2》与好莱坞大片模式
Tue, 30 Jun 2009 12:31:00 +0800
《变形金刚2》公映几天了,内地票房已过亿元。没想到走进影院一看,还有那么多人前来围观。一部史上最牛汽车广告片(也是玩具广告),能让无数影迷心甘情愿地掏钱,资本家的市场手段还真不是盖的。
不过说老实话,没看这部电影前,我就准备扮演唱衰的角色。作为曾经和现在的好莱坞电影的追随者,对来自那个电影梦工厂的各种吸金术,当然早就有所领教。特别是有前一部电影打底,迈克尔·贝这次想玩啥花样,不用花钱体验也能知道一二。
看完电影,感觉让人意外和惊喜的地方,就在于视觉效果比上一部大大提高了。估计是预算充足,整场电影几乎都是在打打打,各种机器人战士轮番上场,高科技武器层出不穷。难怪许多人说,看到� 来都不知道谁和谁在打了。另外一点,就是对白也更加幽默了。比如那句"我花了大半辈子寻找外星人,你却像遛狗一样地遛它",着实令人发噱。如果没有这些秀逗的对白,这部电影的观赏性至少要降低一成。
然而,不出意料之外,这部电影仍然承袭好莱坞导演们普遍乐此不疲的大片模式,甚而有倒退的迹象。这也是我之所以想泼点冷水的缘故。主要是"娱乐至死"的电影意识形态所致,再加上特效技术的日新月异,好莱坞大片至今可以说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别看《变形金刚2》票房那么高,繁华表象依然不足以掩饰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精神虚弱。正如影片里雪弗兰大变金刚战士看上去很剽悍,却不能改变通用汽车破产的悲剧一样。
总的来说,好莱坞大片模式的卖点有三。一是卖大腕,以高价明星吸引票房。只要有哈里� ·福特、威尔·史密斯、汤姆·克鲁斯、尼古拉斯·凯奇(女明星略)等人出场,票房就有相当保证。其二是卖场面,或以激烈打斗场面,或以高科技特效,或以远古时代、浩瀚星空的视觉效果来制造噱头。《星球大战》、《夺宝奇兵》等老系列不说了,《魔戒》、《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蜘蛛侠》等等莫不如此。其三是卖题材,早期的西部片,畅销不衰的科幻片、战争片,以及魔幻片和吸血鬼、狼人、机器人(异形)、动物世界等等传统题材的升级加强版,都是好莱坞导演的至爱,而且一部接一部拍成连续剧,不榨干每一滴票房绝不罢休。
当然,这些元素并非好莱坞大片的硬伤,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先进性",值得内地电影模仿和学习(有资金实力的话)。但老卖弄这些货色,总让人有审美疲劳之感。(这反� �来也可以说是观众进步了)上次我就以《史前一万年》为例,认为好莱坞大片已经走进审美困境。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为了追求视觉特效,好莱坞大片已经基本放弃了对情节和内涵的追求(《暮光之城》情况好一些)。即便有情节,也是十分简单和老套的,无非是历险、拯救再加上点爱情的佐料。就拿《变形金刚2》来说,整部片子根本谈不上有故事,更不用讲什么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了。所以,当看到男主角山姆"死而复生"那幕,直让人大叫浪费时间——明知道不会死,女主角摆那么多感人造型干嘛。其他大片大抵也是如此,看完片子后大概就像吃下一团爆米花,啥也没有了。
纯粹以视觉快感为追求的好莱坞大片,固然能让人放松、快乐,却难免由于精神匮乏而丧失电影艺术应有的追求,直至失去观众。这时候,如果我们回忆起 ��斯皮尔伯格)"E.T.,go home"那句经典对白,就会明白《变形金刚2》无非是一堆华丽的垃圾。就算拿迈克尔·贝前几年的《逃出克隆岛》(这是让我太太念念不忘的一部片子)来对比,也能看到如今的好莱坞大片缺少了些什么。
《变形金刚2》肯定赚得盆满钵满,甚至可以预见续集的票房也不会太差。人文精神失落的好莱坞大片究竟还能撑多久,却已经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
2009年6月29日
该给"全民所有制"一个说法
Tue, 30 Jun 2009 12:14:00 +0800
最近我一直都在跟踪一条新闻的发展"上市国有企业10%的股权转给社保基金",这个新闻让我心头一惊,中国现在有这么发达的互联网和都市报,有成捆成堆的时评栏目和闲得没事干的时评家。但是这条新闻却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波澜,证券报还有一些股评预言家们,有人说这是"重大利好消息",有人说"对大盘影响有限",闲扯了一会儿,也没什么滋味,这事就几乎被遗忘了,在网上都没什么人关心。
我查了一下社保年鉴,截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2.19亿人(含0.5亿退休金领取者),而且集中在城市,尤其是机关干部享受的最多。在农村覆盖程度很低,农民工参保人数0.18亿,农村参保人数0.52亿(含0.04亿养老金领取者)。但几乎没有人去想一下,那些可都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啊。
家里的相册里,有我母亲的一张黑白照片,她那时比我现在还年轻,刚到一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作,星期天和姐妹们一起去照相馆照相,她们都穿着工作服,脖子上扎着白毛巾,表情都跟现在跳阿里郎团体操的北朝鲜人一样。大概在那个没有什么想象力的年代,在一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作,可以发工作服还有毛巾肥皂和卫生纸,是一件最让人自豪的事情。直到我上中学的时候,记得看报纸,征婚栏目,还有很多人特别写着就职于"大型全民所有制企业",估计今天只有写就职于中石油,中国联通。。。。。。才能打动对象了。我中学时候上政治课,还必须背诵,我们必须坚持"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为补充"。我想我们的父辈,祖父辈,包括我们这一代是没有人会不知道"全民所有制"意味着什么的,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煤矿、石油� �那是好几十年低工资,低福利攒下的那么一点儿家当。
巴菲特有个说法叫"卵巢彩票",讲的是一个人不用任何努力,投胎在哪个国家就天然具有的收益,你只要是这个国家的人,这个国家的财产就有你一份儿。这完全是运气,你只能感恩,怪不了谁,而且你绝大多数情况下总能找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平衡,你生在比利时比生在古巴要强,生在中国现在比生在北朝鲜要强。我们中国人可以指望的卵巢股票,大概主要就是"全民所有"的那些资产了,尽管我们抱怨医疗不公平、教育不公平。但"全民所有"的这点儿资产是公平的,不管你是什么户口,不管你有没有关系,只要你是中国人,没把户口办到美国、新加坡,你就该有一份(香港人台湾人大概得少分些,虽然也是祖国同胞,但没受过大饥荒的苦,没跟咱们一起折腾过)。陈志武老师做过一些研究,如果把目前的全民所有资产建议国民权� �基金,大概每个人头上至少能分到7万多元的股份资产,你可以从中享受分红,或者即使你不花,光是想着这个国家的资产还真有自己一份儿,不是彻底的无产阶级,也至少多出一丝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温情。
我并不怀念那个"全民所有制所有制为主体"的时代,今天我看到工商银行、中石化、中移动这些全民所有的企业,毫不怜惜地从全民头上榨取垄断暴利,总是有很不爽的感觉。但我总觉得这几十年来,让我们从小就背下来的"全民所有",不是当歌唱的,而是一种承诺,只要"全民所有"这个词还存在,它就会提醒我们,政府只是相当于保姆或者基金经理替我们打理这些财产,政府并不能完全代表这个国家,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父辈还有我们的孩子,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都是这些财产13亿分之一的主人。
眼下13亿人十分之一的共同资产,被转到了2亿人名下,而且也不是公平的分配,可"全民"们连讨论一下的热情都没有了,是麻木了,忘记了"全民所有"?难道从来就没有人对那个"全民所有"的承诺认真过?也许这个时代,思想解放的太快了,我们并不能主宰什么,只能适应,甚至连一个说法都不用。老实讲,弄不清为什么,我心里觉得难过。
(转)我们正遭遇一场信任危机
Tue, 30 Jun 2009 10:29:00 +0800
石岩
我们常说,杜绝谣言传播、赢取公民信任的最好方法,是在第一时间发布第一手的信息。然而,倘若第一手信息本身都不足以使人信服,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不久前,一条"出口转内销 "的新闻,吸引了舆论的关注——据《时代周刊》报道,美驻京使馆为了使馆工作人员的健康,通过美国环保署在使馆区内自设了一个空气监测站,并且在 Twitter网站上公布有关数据。尽管使馆方面对于这一信息的传播并没有积极推动,然而,北京市民却对此表现出愈见强烈的兴趣,相较于官方公布的同类数据,市民们更倾向于相信美方数据。
就拿6月18日为例,当天中午时分,凡是在北京室外活动的人都会觉得有些不对劲——"天色黯淡到汽车大白天要开灯,而空气稠密如同酒吧关门前客人叫最后一杯酒时满屋烟雾弥漫酒气熏人"。然而,据北京环保部门在互联网上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当天北京只是"轻微污染",而美方空气质量监测站公布的数据则显示,同一时段,美大使馆的空气监测站监测到PM2.5悬浮颗粒物水平攀升到美国环保署标准的最高级,也就是"危险"级的范围。同一时间,同一城市,同类数据之间的悬殊竟如此之大,让人不由为之感慨。
于是乎,有学者、官员 ��来 "打圆场"了,说"美国大使馆空气质量并不能代表全部城区"者有之,说"美国悬浮颗粒物标准与中国不同"者有之,然而,有鉴于中国媒体惯有的好大喜功与" 报喜不报忧"的"喜鹊"本性,谙熟政治的京城百姓还是倾向于相信扮演"乌鸦"角色的美方,毕竟,后者暗合了他们对于当局发布信息的不信任情绪,正像一位网友的调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公众对于当局的不信任,绝不仅限于环境领域,在近年来发生的众多公共事件中,都可看到这种情绪的踪影——从"华南虎"案到六警察涉嫌打死大学生案再到杭州飙车案;从"俯卧撑"到"躲猫猫"再到"噩梦致死";从孟连事件到邓玉娇案再到石首事件……哪次不是弥散着公众对于地方当局提供信息的质疑情绪?哪次不是在这种不信任的空气中使事件得以进一步升级乃至失控?公众对于当局,已经形成了一种深刻的信任危机,而这种危机的始作俑者,正是当局自身。
长期以来,主政者习惯了将 "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奉为圭臬,鉴于中国发展现状,这自然无可厚非。然而,同其他一切思维一样,维稳思维倘若走过了头,便会走向负面。事实上,由于长期赖于这种思维,我们的官员早已习惯了敏感地对待每一丝危害稳定(至少依他们自己的标准)的元素,对于信息的公布集中体现了这点——官方会压制一切可以压制的、对正面宣传不利的信息;而对政府的每一点成绩,不吝于无限夸大。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在上年奥运会报道中可见一斑。奥运开幕前,一些环保官员被指降低标准,人为增加了所谓"蓝天"的数量。有媒体质疑,在奥运前夕,北京空气污染指数刚好达到或略低于临界值100的天数多得反常,并由此判断存在造假,认为污染指数略高于100的日子,很多被"修正"为达标天了。
平心而论,官方的初衷谈不上坏� �至少对于国家形象的宣传有一定益处。但这种做法的效果,是除了官媒,民众缺乏取得其他信息的渠道,然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官方的努力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能够接触到不同信息来源的民众,在对各种报道进行比较后,显然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感同身受的报道,日久天长,官媒"报喜不报忧"的本性,便成为民众的共识,此时,信任危机便产生了。
不要对这种信任危机的苗头掉以轻心,因为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之一,便是民众的信任度,当信任遭遇危机,政府合法性的根基便开始遭受侵蚀,不敢想象一个"民不信官、官不信民"的社会将会出现怎样的混乱。
"欲博其信,必先明之",当局倘不想任由这种信任危机继续发展,必须果断转变旧的维稳思维,给媒体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容忍其"小骂娘,大帮忙"的� 质;抛弃"报喜不报忧"的愚民思维,还民众以更多的真相;使政府机构更加透明,真正做到"使权利在阳光之下运作",让民众更了解政府,并对之实施有效监督;宽容民众通过各种渠道发出有别于主旋律的声音,避免被抑制、被屏蔽的负面情绪迅速传布并突然迸发……只有做到这些,官民之间的信任,才有希望得以重构,而外界的挑拨,也少了许多的口实。
此次事件由空气质量监测而发,然而它对于民意,又何尝不是一种监测?希望此事能给京师当局敲响"信任危机"的警钟,进而做好防微杜渐的工作,否则,悔之晚矣!
(作者为北京某高校研究生)
原文网址:http://blogs.cn.reuters.com/blog/2009/06/29/我们正遭遇一场信任危机/
农民---真正让中国了不起的人们
Tue, 30 Jun 2009 10:29:00 +0800
作者:徐筠 | 评论(11) | 标签:农民, 中国, 文化
你可以看不惯农民,脏兮兮、傻乎乎、臭烘烘……
但是,你千万别看不起农民。
因为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TA们是到目前为止,让中国崛起于世界,真正让中国了不起的主要因素。
远的,我们说工人阶级的是领导,但是依靠的却是广大的农民,以及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咱们开了朝建了国。蒋介石一跑到台湾马上也土改了,吸取教训了,否则估计台湾也呆不下。这个大家都知道,咱们就不啰嗦了。
我们就说说近的
中国有个最大的、最基本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什么改革开放、发展、崛起都不用谈,还得拖累全世界-------就是粮食问题,这个问题是农民解决的。
改革开发,城市建设、公路、铁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都是谁造的?农民工!
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向全世界输出价廉物美的生活用品,给我们国家换回了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让我们成了美国佬的头号债主,今天全世界都知道咱们中国人兜里有的是钱,跟中国人说话都得过过大脑,这是谁的功劳?是农民工!
城市其实更像是一个平台,一个吸纳内地农民,输出产品的平台,一个展示中国脸面的平台,很多老外看了中国的沿海城市,以为中国都是这样的了,其实,除了城市,中国很多地方依然很贫穷落后,但是,那些有着众多农民的落后的地方,正是中国强大力量的所在。
中国未来在世界上崛起,不是军事武力的崛起,就像美国,你别看他的军力世界第一,其实美国真正称雄于世界的,是它的消费,5%的美国人消费了全世界的20%的产品,美国人的消费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今天美国人金融危机了,消费不动了,全世界跟着倒霉,其杀伤力比发动任何一场世界战争都要来的大得多。
所以,未来中国的崛起,是消费的崛起,像今天美国人一样能消费全球更多的产品,拉动世界的实体经济。如果那一天来到了,不是因为中国城市人口的消费增加了多少,而是因为农民人口的消费崛起了。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产业结构调整,就城市部分来说,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在这场产业结构调整中是难有作为的,很多都是低附加值、高能耗企业,都是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被淘汰的。这场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是国有企业的作为,但也仅仅局限在并购、整合、部分技改上,很多理想中的高端产业化改造,由于西方世界至今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中国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有大的作为,靠自主创新也是需要更多国家投入、更长的时间
所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真正的重点,不是城市,也还是在农村方面,如何使农业产业化,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通过产业化,把种植、加工、销售、品牌一体化,以当地的农业特色为基础实施产业化,使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进而开发农村的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进而带动沿海城市的产业、全世界的产业。这是依靠我们目前的力量是可以看得到、做得到的。
农民是未来消费者的主流,包括3G最大的市场不是在城市,而是农村,前一段时间,网上有过这么一篇分博客(忘了作者名字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以后一定要记住),科学的分析了为什么中国3G市场在农村的问题,觉得这个分析很有洞察力。今天城里人几乎家家有电脑,上班都面对电脑,城里人看到电脑都头大了,过了这阵子3G的宣传风头,谁更需要3G.城里人不太需要3G,反过来,恰恰是农民却可以通过3G手机打开网络的大门。你说3G手机贵是吧?别急,在我们山寨产业一会就能把3G手机做得特便宜送到农民的手里。
上面说了这些,大家一定感觉到了中国农民改变中国的能量了吧。但是这还是很小的部分。
中国农民真正的能量在于,对中华文化复兴上作用。
今天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实质是现代文明的不成熟,世界需要一种成熟的文化去补充现代文明,这种成熟的文化很可能就是中华的传统文化,但是不管是不是能承担补充完善世界文明的重任,中华传统文化一定会在中国农村地区复苏,随着农村的产业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也一定会在那里复兴。
中国的经济实力崛起世界不算崛起,中国的消费崛起世界也不算崛起,中国的文化崛起于世界,被世界所敬仰、接受的时候,这才算真正的崛起了。
而这种文化崛起的希望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而在农民。
农民----真正让中国了不起的人们
当祖国需要粮食的时候,TA们是农民
当祖国需要保卫的时候,TA们是民兵
当祖国需要建设的时候,TA们是民工
当祖国需要娱乐的时候,TA们能当明星
当祖国需要文化的时候,TA们也能当救星
向中国的农民致敬。
余震5.6
Tue, 30 Jun 2009 10:29:00 +0800
因IGF推荐,半夜去看南方都市报的精华版,第一次看,鼠标滚到下面去看往期专题,翻到页尾看到"摄影"二字眼前顿时一亮,可随后立刻发现,都是汶川地震的专题,黑白照片的封面上全是断壁残垣,心里霎时一堵。
我一度无比期望512一周年的到来,就是腻烦了一切都拿地震说事,当一个名词被太多次地提起,你可以明显地看出它的意义渐渐地走样:从一场灾难,变成一种全社会的悲伤,慢慢地煽情减弱,又演变为一轮契机,从出现一个噱头开始,再迅速地沦落到与各种丑闻相连……我一直在想,地震这件事,究竟损益了什么人?那些掩埋在滑坡山体下的遇难者,他们听不见外界的喧嚣;那些成为了孤儿的幼童、丢失了孩子的父母,他们心上的伤口蒙蔽着身边的吵闹。在灾难台风眼中的人,应该是沉默的,喧闹更多属于无关紧要的外围:层出不穷的素材喂饱了媒体、娱乐圈有点名气的人都要跑去北川看一看,建筑材料商这样的行当就更不用说了……对与这些人来讲,逢此乱世反为其幸。而那些未曾经历骇人震动的异乡人,这场地震带来的更� 是一场宏大的灾难和爱国主义教育。毕竟不关乎体肤之痛,人的关注点总是在变化的,过了那个劲儿,也就差不多了。
这一场地震带来的,在我的心里如果用GDP的算法,损失与收益正负相加,或许结果还是正的。
可是,获利的究竟是谁呢?
还是忍不住,点开了一个叫【SEE YOU】的摄影集。拍摄的视角很独特,破损的塑料模特,压瘪的汽车,都静静地放在画面的一角,余下的大部分画幅是不认卒目的破碎。我久久地注视第12张照片——六扇变形脱落的窗子,在那个我睡眼朦胧从摆动的床上坐起的时刻,这里的塑钢窗子已经被强大的震晃扭曲,甩下窗棱,以一种我根本想象不到的力度。塌陷的校门,整个倾倒的楼房,废墟中的半面墙……用这样的画幅看这样的静物,心里被一种消声的液体灌满,除了继续向下页看,我什么都说不出来。
7月中下旬,要去绵阳、广元和汶川做社会调查,主题是关于地震之后出川借读的中小学生现状,题目不敏感,问题的设置也不会涉及到任何苦难和刺痛,或许最后只会是场温和的走访。可看了这个摄影集,我想一定要抽出时间,去到废墟的地方,一个人面对着这些,安静地坐一坐。
关掉摄影集不到半小时,桌上的小椰子和台灯开始晃动,居然是余震,明显得熟睡得室友也都纷纷惊醒,持续了大概十多秒。足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经历这样强度的震动了,了解这种幅度无大碍,大家只是奇异于这件事,连恐慌都惊不起来,唧唧喳喳片刻又关灯回到了安宁。
QQ上有高中同学几分钟之后发消息,没事吧?没事。四川地震真多。没有,这一年了就这么一次。
然后他说了一句:
"哎,什么时候我感受一次地震是什么感觉。"
看了这句话,我关掉了窗口,把冲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野航读圣经之:假基督死了
Mon, 29 Jun 2009 23:55:00 +0800
作者:李野航 | 评论(10) | 标签:麦可杰克逊, 假基督
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
(《马太福音》 24:24 )
人是一种不可避免要造神的动物。人总不免要造出一个最终会让他们失望的"神"。
在这个由消费主义所主导的、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一手捧红了一个个为所处时代所需要的"基督"。这些"基督"们不再像过去那些个旧版本的"基督"那样许诺给这个腐败的世界带来天堂般的圣洁与满足、就像在上个世纪初人们在德国和苏联所仰望的那样。当代版本的假基督们甚至不需要"显大神迹,大奇事",他们只需要在聚光灯的底下、在麦克风的后面、在重金属音乐的轰鸣声中歇斯底里地用嗓子眼儿把人们积蓄、压抑已久的一肚子憋闷给嚷嚷出来就行了。就凭这一点,当代的假基督们就足以替代他们在半个世纪以前的德国和苏联乃至远东的前辈、而登上亿万众生为之颠倒痴迷不能自拔的神坛,而他们也因此而饱享了连那位古代的被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都自愧弗如的荣光与崇拜。谁叫这个时代的丢失了灵魂的人们都那样地浅薄呢?
p>当然,由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一个本质就是将聚光灯下"眼目视为可悦"的东西视为自己心中那不可企及的梦想的化身,因此上人们不能不将"眼目视为可悦"视为衡量"神"以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标准。(这就像在伊甸园里,亚当夏娃一旦睁开了眼睛就难免不把苹果当上帝并用苹果去衡量上帝一样)于是乎,某个为大众所疯狂崇拜的假基督也不能不俯顺舆情,而把自己的脸皮的颜色以及比例交托在大众趣味的手中,任其驱遣。就这样,在三十年的时间范围里,人们见证这个假基督的脸由黑转白转怪的过程。
如果说,脸皮颜色的退化尚不足以证明娱乐明星与芸芸众生的需要之间的"主奴辩证法"的话,人们也见证了在这三十年中这个假基督是如何从某次万众山呼的演唱会的神圣云端跌落到娈童丑闻的人言泥淖中的。这个假基督用他的形象以及声誉极其形象地诠释了美式大众消费主义文化的必经之路和内在本质。
或许,对于这个名字源于天使而被叫做"麦可"的人而言自己不过的个唱歌的人。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一个美式大众消费主义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又不能不没有它的新版"救世主",而芸芸众生又恰恰选择了那张脸、那个嗓门儿做他们的"救世主"。就这样,歌者麦可命定地被这个时代送上了大众消费文化这个敌基督的伪十字架,并用他的那张脸,见证了这个敌基督的时代的偶像那必然败坏的命运。
麦可死了,他不是作为一个歌者而死去的。他是身上背负着这个美式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伪十字架而死去的。他没有行过"大神迹",却迷惑了众多的美式的"选民"。他让大半个地球的人将美式的大众消费文化当成了基督、从而迷失了走向基督的道路。
不过今天,这个麦可死了,他所代表和象征的美式的大众消费文化也因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临而面临着重大的危机。但,接下来的世界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的时代会不会继续不断地制造出一个个新的假基督呢?我不知道。
愿上帝在带走这个名叫麦可的歌者的灵魂的同时,赐给人类以基督的道路。
杰克逊,谈不得
Mon, 29 Jun 2009 21:20:00 +0800
作者:李普曼 | 评论(18) | 标签:迈克尔·杰克逊, 偏见, 狂热
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那天,我写了一篇博客《迈克尔·杰克逊的时代过去了?》,结果招来一片骂声。可以看出来,骂我的人都是杰克逊的粉丝。他们骂我的观点简单可以归结为:
1、杰克逊的时代没有过去,他是音乐之王,永不过时;
2、你没有听过杰克逊的音乐,不懂杰克逊就不要自以为是的谈杰克逊。
3、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谈杰克逊。
当然,这些意思是我归结出来的,并不是原话照抄。大家在跟帖里批评我时,还是充分发扬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精神的。只不过许多人在这些观点之间,总是夹杂着一些评判我的道德水平和智力高低的词汇,甚至可能会问候一些人。
说实话,因为能力有限,自己写的东西招来网友批评也是经常 ��事情。不过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他们批评的时候,总不愿意就事论事,甚至连文章都不愿意看完,就带着看标题所产生的预设立场,对我的文字产生一个判断,进而对我的为人有了一个鉴定,比如智力低下、或者逼很傻之类的标签就会贴在我的身上。
我说许多人没看完我的文字,是有理由的。比如那篇写杰克逊的博客。我在文字中也承认,之前对杰克逊不甚了了,也没听过他的歌曲——要说不懂的东西就不要装懂,这个道理我也知道。所以我从没谈到他的艺术成就,唯一沾点边的是,我说他的歌曲不比披头士的好听。这纯属个人的好恶,可能惹来许多杰克逊的歌迷的不爽。但是他们总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喜欢杰克逊吧?而且我也没说他的歌不好听。
我觉得这种现象还真令人恐怖,我们国家经历过比这还要狂热的时代。当� �人人都信任一本小红书,你要是稍微对这本书表现出怀疑或者厌恶,那么你肯定是被专制的对象。虽然那些因为我说了杰克逊的歌曲不比披头士好,就很不爽的歌迷还没有那么疯狂,但是我觉得他们很有那样的潜质。
其实如果通读完我写的那些字,一般应该可以理解。我的意思是:
1、迈克尔·杰克逊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音乐王国,那个时代不会过去。任何喜欢他的歌曲的人,随时可以进入那个王国;
2、迈克尔·杰克逊并不仅仅是在音乐、舞蹈方面的才华,他在慈善事业的付出也令人敬佩,且不应该被忽略——我不懂音乐,不懂他的歌曲,只好说一下他参加的慈善活动。难道谈一个人,就必须从一个角度去谈吗?看问题,就必须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从另外的角度看杰克逊,就是对他成就的否定和侮辱?
为了不让杰克逊的歌迷们再次误会,我把我的主要意思给加粗了一下。其实我倒也不是不能被人骂,不能被人批评。只是我觉得这样不管文字是什么意思,也不愿意去了解文字想表达什么意思。只是带着自己的偏见,以一种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态度,大骂一顿,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我能想象,那些一些人都是带着预设的立场来看每一篇关于杰克逊的文字的。他们心目中首先认定杰克逊是伟大的,是音乐之王,是舞蹈界的奇才。他们看每一篇关于杰克逊的文字,不过是为自己这个判断去找一个又一个的文字上的支持者,你看纽约时报这么说的,你看BBC也是这么认为的……
而一旦看到与自己的判断不符或者看起来不符合的文字或者观点,想也不想到底有没有道理,就拿出大棒子、扣上大帽子:不是无知,就是傻逼。而一个� 知者,或者傻逼的文字,当然是没有说服力的,也就更不值得一读了。
这样继续下去,他们只会越来越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越来越笃定自己的判断——看起来一个人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因为他坚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之外的东西,一定是错误的,这就很糟糕了。
我不能说众所周知,单是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不大相信这个世界上到处都充斥着永恒不变的真理。在自然科学里,这种事情可能会多一点,比如太阳东升西落等等可能是不需要质疑的。但是在社会科学里,到处都存在着可以被质疑的东西。
比如我一直很困惑的一个事情,在解放后,mao所在的那个时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像患上痴狂症一样的相信他所说的任何一句话,所作的任何一件事情。而在mao去世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 �有多少人会如此痴迷?
就是在自然科学里,许多事情也并不一定完全就是不可改变的。比如在中世纪的时候,人们坚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不允许人们提出反对意见,不允许人们质疑。后来,布鲁诺先生,非要说地球不是。那好吧,于是他就被烧死了。
所以,可以想象,对一件事情痴狂的相信,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甚至有时候,连你去赞扬他们所相信的事情,也不行。
比如我听说那个疯狂年代的一个事情,一位老师,被学生们批判后,被罚去扫厕所。他为了表现自己接受改造的积极性和对毛主席的尊敬,于是在自己的打扫的地方,庄重的写下了:mao万岁!的标语,结果被红卫兵斗士认为是侮辱mao,罪过又重了。
而我呢,虽然我是在对杰克逊表示我的敬佩,但是由于一方面承认了我没听过杰克逊� �歌曲,且之前对他有偏见;另一方面认为他的歌曲并不是最好的,至少不比披头士的歌曲好听。于是我就只好被一些网友痛斥一顿了。
转载请保留以下版权信息:
作者:李普曼[http://www.lipuman.com]
本文链接: http://www.lipuman.com/archives/jackson-talking-about-may-not-be/
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
Mon, 29 Jun 2009 19:28:00 +0800
李对龙
历史对中国人而言究竟是什么?我很赞同其中一种观点,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
余世存先生在《今天怎样读历史》一文中说:中国人缺少宗教,准确地说,缺少形式宗教,缺少外在的超越信仰, 但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不是没有道德的坚守。在别人那里,由宗教提供的东西,我们这里,由历史提供。我们相信,人可以通过他的德行、言论或功业来成就一生的价值,来流传后世。我们不相信末日审判,我们相信历史的审判。我们不相信有公正的上帝,我们相信有公正的历史。我们不相信有天堂地狱,好人死后会升天堂永享至福,坏人死后会下地狱永遭惩罚,我们相信历史,相信好人能流芳百世,坏人将遗臭万年。
历史作为一种信仰,究竟给我们这个国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认为,信仰历史的国度是辉煌的。
这种辉煌主要体现在对文明的传承上。将祖上遗下的东西保存好,直至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这是中国人骨子里普遍具有的责任感。如果祖上的东西在经由自己手上时能再锦上添花或发扬光大,� �将是自己莫大的荣耀。或是师者对文化的传授,或是学人对学说的拓展,或是史家对历史的载录,或是商贾对产业的积贮……中华文明就这样迈过了漫长的岁月,这终究要归功于中国人对历史传承的推崇。
然而,当这种推崇走向极端时,是否会产生对它种文明链的极度排斥?事实证明,答案是肯定的。让信徒以客观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信仰,这无疑是痛苦而艰难的,中国近代以来转型之曲折也就无可避免了。
信仰历史的国度是悲惨的。
长久以来,我们无法建立起对政权的有效监督机制。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历史的监督,寄希望于历史的威慑力对统治者邪念的压制,寄希望于历史对邪恶的最终审判。然而,当现实还未成为历史时,掌握主动权的却始终是统治者或罪恶制造者。
我们看到,完全有能力为所欲为� �君王,因慑于史官的笔墨而不敢大肆作恶。完全可以卖国求荣的张作霖,因恐于后人的唾骂而与自己的靠山翻脸。我们也看到,因怕遗臭万年而一直犹豫不决的秦桧,最终还是杀害了岳飞。那个流泪而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人,却是最大的始作俑者。对他们而言,为与不为只是一念之间而已。而且他们也明白,当现实成为历史时,一切也已事过境迁。
历史的审判,与其说是正义的最终彰显,不如说是邪恶在岁月冲刷下的自动消亡,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剧吗?今天有人说,不必急着冒险抗争,几十年年后血案自会平反昭雪。也许确实如此,但我还是想问,既然这样我们的存在还有何意义?真到那时你有勇气说自己是胜利者吗?
信仰历史的国度是悲壮的。
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就是对历史信仰者悲壮一面的充分展现,是历史让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超前的思想与行为让他们为时代所不容。幸好,这些流浪者最终被历史所收留,也只有历史有足以包容他们的博大胸襟。被现实所抛弃的下场他们已料到,但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也相信历史最终会为他们正名。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信仰历史的国度是容易陷入虚伪的。
这往往是一种披着"悲壮"外衣的假悲壮。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比如明朝的邹元标。
邹元标基本没干过什么实事,但历史却记住了他,原因在于他年轻时捅过一个大娄子。当时秉国首辅张居正的父亲亡故,按儒家传统张首辅应离职回乡丁忧三年。但由于当时正推行改革的张居正责任重大,万历皇帝决定"夺情",即让他带孝留任。却不成想蹦出个谨遵圣贤教导的邹元标来,批评张居正不肯丁忧实在是罪大恶极,由此拉开了政坛上的倒张派对张居正的轮番轰炸。但由于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倒张行动以失败告终。愣头青邹元标因此而遭廷仗,并被革职流放。五年后张居正病逝,张氏集团随之垮台,邹元标时来运转,重返庙堂,万历投其所好让其出任给事中,职司监察。但不久他却两度上书,直接批评万历皇帝有过 ��改、装腔作势、无人君之风。不久邹元标再度被革职。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对邹元标的行为作了深入论述:一个从七品的下级文官,过去对朝廷的惟一贡献只是检举了张居正,今天居然具有这种道德上的权威,敢于直接指斥皇帝,其凭借者安在?万历的看法是,邹元标和其他冷谏者并非对他尽忠,而是出于自私自利,即所谓"讪君卖直"。这些人把正直当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这种看法不无事实上的根据。有些文官熟读诗书,深知百世流芳之说。他们可以找到一个题目,宁可在御前犯不敬之罪,今日受刑,明日名扬史册。这样的做法,说明了忠臣烈士的名誉,确乎是一种高贵的商品。否则,何以有许多人愿意付出这样昂贵的代价,放弃经过千辛万苦挣来的进士出身,继之 ��血肉甚至生命去追求?
分不清或不想分清悲壮与假悲壮,这是我们崇尚清流的儒家史书的一大特色。
信仰历史的国度是容易陷入虚无的。
今天大众越来越以一种娱乐化、消遣化的心态来看待历史,越是那种帝王英雄传奇、真假难辨的历史疑案、历史内幕以及流水账般的不假思考的讲述,就越能吊起人们的胃口。娱乐化的历史,已完全丧失了铜鉴的功用。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失望于现世的学者只得沉迷于历史。他们的最大特点是一味地 "如果":如果当年权贵们让步,如果当年***败给国民党,如果当年我们实行君主立宪等等。更有甚者将历史作为向俗世献媚的"口红"来涂抹,来缅怀,来沉迷。满纸迂腐,空洞无物,肉麻而矫情。
记得电影《宋家王朝》的结尾,病榻上的宋庆龄已处于弥留之际。有记者问她,如果孙中山不是那么早过世的话,那中国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宋氏艰难而平缓地答道: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说罢,这位20世纪中国舞台上的传奇女性安然谢幕。
中国人,请珍视历史,这是我们的信仰所在;请活在当下,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请求索未来,这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2006年4月
婆婆媳妇天生是冤家
Mon, 29 Jun 2009 19:27:00 +0800
作者:徐筠 | 评论(2) | 标签:婆婆, 媳妇, 天生, 冤家
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对婆媳关系进行一下分析。
其实婆媳天生是冤家!
婆媳矛盾自古有之,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其矛盾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婆媳矛盾,只是在今人的眼里看来是矛盾,在当时的婆媳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媳妇只有老老实实的受婆婆欺负的分,哪有反抗的权利,婆婆不高兴了训斥一顿,媳妇要做个解释都是大逆不道的顶嘴行为。更不可能有今天我们理解的婆媳矛盾了,以前的媳妇如果敢像今天的媳妇一样和婆婆闹矛盾,估计已经给族长塞在猪笼里、装上石头给扔到河里和鱼去吵架吧。
任何不合理现象的背后,都存在着合理的意义。
以前这种不合理的婆媳关系,其背后存在着合理的存在意义。
为什么?
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给男人、女人界定了很清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角色。
中国的生活方式,就是以家族为核心。
家族以外是男人世界,家族以内是女人世界
男人要到男人世界去混,就要从小接受教育,
开始的时候,教材是不统一的,老师也很多,但是问题不大,因为当时国家也多,有成百上千的诸侯国。
但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发现问题来了,教材不统一,教出来的学生,五花八门,不利于国家管理,就像我们今天MBA教育都用美国的套路一样,这样教出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思路,这样才能沟通,否则一个公司内有好多不同套路教出来的学生,那样就在日常的做事上就会有很多口水。
汉武帝看到了这一点,结果一声令下,全国统一MBA教材,都用孔子先生的儒家教义、教材。
所以,汉武帝那个年代之后的所有小男人们,从小就开始接受统一的儒家教材,长大如果学成了经过考试去当公务员报效国家,
男人的责任、社会角色,在以前很清楚的,就是在家族以外的社会工� �,那里是男人的天下,哪里是不许女人进入。
进了家族大门以后,对不起,就不是男人的天下了,那就是女人的天下。
那里都是女人在当家做主,你要是不信,
远的,你可以去看看红楼梦,红楼梦里当家做主、管理家庭的都是女人!
近的,你可以去看看鲁迅兄弟反目的案例,
鲁迅为什么与弟弟、弟媳闹矛盾啊?就是因为,这两个反封建的兄弟,把一家都搬到北京以后,还按照封建的家庭生活方式过日子,把管理家庭的大权交给了弟弟的日本老婆,鲁迅傻乎乎的认为,母亲不熟悉北京,自己的老婆不识字、没文化,就把每月和今天近2万的收入交给了弟弟的日本老婆----一个日本底层下女,结果这个下女,乱花钱,逼得鲁迅先生每月还得借债度日,最终造成了家庭矛盾,兄弟反目。
原因是什么呢?鲁迅兄弟虽然是当时的思想时髦人,反封建,但是,在他们的骨子� 实根深蒂固的封建认识,管理家族是女人的权利,家是女人的天下,所以,自己虽然是老大,却老老实实的就把经济大权交了出去----给他认为有文化的日本女人。
鲁迅这个当时思想时髦者,根本不懂女人的家天下,有家天下的规则,就像小男人如果没有从小受教育,不能去当国家公务员一样,女人要能够管理家庭,也有其一套完整的教育训练系统,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当家的,而不是随便找个有文化的女人就可以当家的。王熙凤可没有文化,但是她能管理家庭,女人管理家庭知识与文化一点关系都没有,鲁迅的弟媳就是因为虽然有文化,但是没有经过这种严格训练,结果被鲁迅推上了管理家庭的重任,结果就这个样子了,这只能说是鲁迅自食其果。
那么女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这个好像是第一次听到,以前都没有听过,以前就听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女孩子的教育有她的特点:
每家有每家的教材,没有统一教材
为什么会这样?
就像男子教育,只有在众多的诸侯国的时候,才有可能有百家争鸣、教材众多的现象,等到天下统一了,男性教育教材也就统一了。
天下统一了,但是家族从来也没有通过过,也不可能统一,所以家家都有自己的家族治理之道,这些治理之道就积累在了女人的心中了,所以没有文字记载也不需要记载,在妈妈与女儿、婆婆与媳妇之间言传身教中一代代的传承下来了。
所以妈妈、婆婆就是小女人们的老师与先生。
小女人要成为一个合格家庭管理者,一般要接受这两个老师的教育与训练
第一个老师是妈妈,小女孩从小在家就要接受妈妈关于如何管理家庭的启蒙教育,但是一般妈妈一般都很疼女儿,所以往往在训练上就睁一只眼,闭� 只眼了,她知道女儿后面还会遇到一个真正的人生教练,所以她也不着急,就教女儿一些基础知识、技能,
小女人会遇到的第二教练就是她的婆婆,这个教练可就严格了,不严格不行,因为将来这个教练会把这个家族的管理权交给这个小女人,所以,她会非常严厉的进行教育、训练。一旦训练成了,还扶上马送一程、考察一段,红楼梦里王熙凤厉害吧,但是她的婆婆一句话就能把她给撤了,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后来的理解旧时代的婆媳矛盾,婆婆总是欺负媳妇,这种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合理的现象,其背后其实蕴含着婆婆严格训练媳妇的合理意义,旧时代的这种近似于欺负与压迫的训练,造就了中国许许多多的大家族的延续,甚至在这种大家族产生的婢女都成了抢手货,不是有说"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到了今天,落后、挨打让我们放弃了老祖宗给我们定下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角色。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学习了西方现代生活方式
那么西方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呢?
是个人!
现代文明讲究人与人之间平等与自由
既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自由,所以TA就可以接受同样的教育、面对同样的挑战、获得同样的成就、满足同样的欲望,
其结果是传统家族解体,甚至组成家族的家庭也不牢固的。
在现代西方文明下,虽然我们的身体还有男女之分,但是我们内在意识,已经都变成了中性了。这样的中性人之所以组成了家庭,很多都是社会的惯性所决定的,所以,现在不结婚的越来越多、结了婚离婚的很多,结了婚不要孩子的也很多,这不是我们中国遇到的问题,这是全世界现代文明国家都遇到的问题。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原有家庭的管理者----婆婆,想管理新进入家庭的媳妇,媳妇作为一个独立者如何能让婆婆管?而且受过这种中性教育的媳妇,在很多方面的认识、眼界都比婆婆来的高,你说这个婆婆是能教她呢?还是能管她?
教又教不了、管又管不了,再加上,现在很多婆婆本身就是断层期的女人,讲传统吧,她们的妈妈在新社会时期没有教她们,讲知识吧,她们又没有赶上,满脑子都是两头不着杠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样的老女人与受过现代中性教育的独立小女人到一个屋檐下过日子,能有共同语言吗?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婆婆与媳妇这对天生的冤家分开生活,每年礼节性的见个几次面也许是解决婆媳矛盾的最好办法了。
但是这种生活总觉得不是咱们中国人过的日子,咋就觉得都变成了黄种美国人了。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