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少年中国之子背负的进化疼痛

Fri, 11 Sep 2009 10:21:00 +0800

作者:青桐 | 评论(10) | 标签:五四, 新青年, 进化论

(九十祭年反思五四)

五四的印迹:《新青年》字里行间

去年秋天,北京著名出版人席云舒向我透露,他正从事一项艰巨的工程,在五四九十祭年里,出版12册的横排简体《新青年》,涵盖自《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的12卷的全部文章。就在几天前,席云舒告诉我,这套书的出版计划如期实现,近期即将面世。

这真可谓一项前无古人的出版工程,因为在《新青年》出刊后的九十年间,没有人以完整结集成册的方式来呈现其特殊的史料学术价值。《新青年》,这份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掀起汹涌波涛的刊物,承载着上世纪初五四知识分子的核心思想,在这个风云激荡的舞台上,进化论、无政府主义、爱国主义、民粹主义、社会 ��义、共产主义像走马灯一样地闪烁登场。

编撰过程中,这位出版人朋友心事重重,今天重读那些弥漫着浓重硝烟的檄文和政论时,作为自由主义知识人的席云舒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新青年》字里行间,始终如一地鼓涨着狂热的乐观,对青春中国的无限亢奋,对社会进步的盲目希望,对科学主义的绝对信仰,还有溢于言表的偏执和不宽容。席云舒感慨说:"以反民主的方式宣扬民主,以非科学的方式宣扬科学,这是我在整理《新青年》当中的深切感受。"

纵观《新青年》,口吻、修辞、言语、遣词、语法,一切都是血气方刚的,一切都是蓬蓬勃勃的,一切都是咄咄逼人的,一切都是不容分辩的。"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 �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新青年》所追逐的就是这样的进化观,从生命的进化演绎出社会的进化、时代的进化。对进化的一味膜拜,使民主不再成为一种正义的程序,科学不再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新青年》欢欣鼓舞地传播着进化观,《新青年》满腔热情地歌咏着少年中国,这个少年中国的形象很快一点点清晰起来,一点点丰满起来,最终具象地化作1919年5月4日北京街头一群愤怒的青年群像。

五四的命运:被傅斯年不幸言中

五四运动爆发四个月之后,傅斯年在《〈新潮〉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说道:"我觉得期刊物的出现太多了,有点不成熟而发挥的现象"。"厚蓄实力一层也是要注意的,发泄太早太猛,或者于将来无益有损。"傅斯年虽看到社会"新动机大见发露"的好兆头,但他并不盲目乐观。他是个好学深� 的人,他颇知清末以来,中国有过好几次"新动机发露"的时候,但"都是结个不熟的果子,便落了。"所以,他最担心重复以往的轨辙,就在五四前一个月,他在《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中指出:"凡是一种新主义、新事业,在西洋人手里,胜利未必很快,成功却不是糊里糊涂。一到中国人手里,总是登时结个不熟的果子,登时落了。""因为中国人都以识时务为应世上策。"凡事只得皮毛,便求速成。

后来的一切都被傅斯年不幸言中。

五四是以学生的胜利而告终的,被世人斥为"软弱"的徐世昌、段祺瑞政府,最终遵从民意,摘掉了曹汝霖及其章宗祥和陆宗舆的顶戴,并拒绝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被捕的32名学生很快就"不经审判而保释 ",整个示威过程中没有任何人遭到枪杀。五四运动的成果,不仅取决于民众的普遍呼声,也取决于当时政府的忍让、妥协和自我纠错。而这种以和解为主题的对话模式,恰恰应该是五四的真正遗产。

后来的中国历史似乎对1919年当权政府倾听和接纳民意、放弃威权管理、选择政治和解的行为并不感兴趣。历史更钟情于"愤怒的青年",钟情于"街头政治、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痛打、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这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充满暴力色彩的语词部件被逻辑地组装起来,成为支配20世纪中国政治叙事的"元语法"。

傅斯年担忧的"只得皮毛,便求速成"在和五四相生相伴的新文化运动中就已发生。从提倡打倒孔家店开始,五四知识者们对京剧、对骈文、对汉字等传统文化,无一例外都进行了咬牙切齿的诅咒。如像 ��玄同称京剧为"百兽率舞"的野蛮戏;把古文骂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觉得欲废除顽固守旧的思想,最根本就是先废除汉字。与钱玄同抱有同样的观点还有陈独秀、鲁迅、胡适以及傅斯年等长长一串名单。陈独秀立足于社会进化论,认为新旧文化绝然对立、水火不容,从而主张彻底的反传统主义。陈独秀与《新青年》意气纠缠、议论激昂,咄咄逼人地不容他人辩护。这点同时代的以维护固有文化己任的《学衡》诸君早有批评,梅光迪曾指责《新青年》,"彼等不容纳他人,故上下古今,唯我独尊之概。其论学也,未尝平心静气,使反对者毕其词,又不问反对者所持之理由,即肆行谩骂,令人难堪。"

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真正国学从此逐渐走向灭亡,1946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全国明文取消国文,代之以语文。1949年后推出了简体� �,新文化运动总算才告完成。

余英时的著作《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中认为,"五四中科学和民主始终未曾超过喊口号的阶段。中国知识分子那么多年来,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五四时期,不论是哪一种价值,只要在西方的历史上曾被证明或认为是有效的、行得通的,也就一概认为同样适用于当时的中国。直到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世之前,这一点几乎没有受到挑战。德赛两先生被提升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被确定为救治一切黑暗的灵丹妙药,主要依据的就是对西方经验事实的描述。

"全盘西化"与"中体西用"一直是文化论争的焦点� �孙隆基先生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港版)中借用人类学的概念,提出西方文化是"弑父文化",中国文化是"弑子文化"。"弑子文化"固然有其守旧、陈腐、专制和黑暗的一面,但五四的反传统精神,既是对传统"弑子文化"的反抗,也由此诞生了一场空前的灾难性颠覆。随后,五四所造就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纷纷被推上祭坛成为"弑父文化"的英雄楷模。历史的事实是,崇尚进步发展、改天换地、日新月异的"弑父文化"比他们所颠覆的"弑子文化"更冷酷、更专制。1966年的红卫兵运动把"弑父文化"发挥到登峰造极,砸烂旧世界,摧毁旧文化,不要那个真实存在的过去,因为过去腐朽而无用,只要一个虚幻的未来,因为未来伟大而壮阔。

"五四"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作为社会、政治、文化、语言的历史性弑父之举的时 ��,是一场何其淋漓酣畅的"子"的狂欢节。五四时代,新生的、孱弱的"少年中国"之子背负着不胜重负的历史命运与指令,他们的精神基调高亢、欣悦,同时夹杂着太多的理性和非理性、历史的沉思与负罪、绝望的忧伤。那是《狂人日记》式的战叫,是《斯人独憔悴》式的彷徨。

对中国现代化的焦虑,本来是可以通过程序正义来完成民主转型的,但在五四知识者那里,现代化问题首先是文化问题,五四没有倾情于构建宪政机制的政治和解道路,也没有试图探寻尊重传统的文化和解道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顽强而偏执地走向对传统的激进反叛,并把政治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激进派心急如婪,恨不能一夜之间将束缚国民思想的传统意识统统砸碎,为中华民族走向现代之路廊清障碍。

民主,作为一种与专制相对的先进、文明� �手段,在终极关怀上它张扬的是个性,维护的是自由,尊重的是人权,在思维层面上来说,民主的追求属于价值多元论。但是,五四对民主囫囵吞枣式的粗浅实践,就歪曲成了除旧迎新的、革命式的与旧文化彻底告别。

当代著名学者邵建先生在2008年5月4日的《南方都市报》上撰文说:"民主的敌人也不是以孔教为代表的传统的旧文化,恰恰是后来由《新青年》引进的披着新文化外衣的极权文化。《新青年》本身有没有文化民主呢?如果观察它的表现,无论讨论文言白话,还是新剧旧戏,它不但没有民主气象,而且呈现出反民主的独断和不宽容。"针对文学革命刚开始时陈独秀的声音:"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邵建进一� �阐述:"这其实就是新文化运动旗手给人们做出的民主示范。这种'必不容反对者'的心态无疑不是民主的心态,落实到行为则直接就是反民主的行为。《新青年》后来从文学革命趋向社会革命,但它所抱持的'必不容'的态度及表现并未有变,且变本加厉;那么,从这样的文化行为和社会行为中是否可以产生它所张扬的民主呢。"

设身处地想,任何一种历史演变、历史潮流、历史事件,在当时的发生都是有其充分理由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的产生都是与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无法否认,在那个腐旧的文化颓势和纷乱的国际时运中,面对麻木、窒息、愚钝的国民陋习,一群热血青年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国民觉醒、民智开化的渴求是绝对真诚的,也是超越功利的。这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贵的良知和� 慨的道义担当,他们满怀赤子之情焦灼地期盼着苦难深重的中国早日远离蒙昧、集权和动荡。我们没有权利做事后诸葛亮,没有权利追悔历史,我们能做的只有反思,在那个欲速而不达的甚至南辕北辙的历史行进中,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五四的风景:《进化论》红极一时

进化论崇尚生物体在时间链条上的生命等序是不断提升的,因此社会达尔文主义笃信世界是强者的世界,弱者将在物竞天存的丛林法则中自动消亡。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从一开始就否认强弱之优劣,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相信生命的强弱此消彼长,宇宙的万物相生相克,强大不一定是好事,弱小不一定是坏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老子说:"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

新文化运动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红极一时,五四救亡情结的理论基础正� �源于此。

最能体现中国现代知识者的极不稳定心理结构的,莫过于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演化。自严复翻译《天演论》以后,在中国知识界的"进化之语,几成常言","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思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力图淘汰封建文化,建立现代新文化的主要依据。中国知识者在接受进化论时,却存在一个无法逾越的民族心理伤痕,这便是"优胜劣败"宇宙大势与中国当时实际所处的积弱积贫的实际地位,恰恰预示着一个对新知识者来说最不愿看到的国家前景。由进化论带来的心理紧张与彷徨,这正是当时知识者们的普遍心态。

由于极度的文化焦虑和强烈的自责感,进化论与"救亡"历史性地被绑定在一起,主宰了五四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为了表达对适应世界潮流的响应,优雅的浊世佳公子胡适先生把名字改成了"适� ";鲁迅因为害怕"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带着对国民劣根性的深深绝望,对旧一代中国人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疾首,在"救救孩子"的呼吁中把希望寄托于更年轻的一代,"信仰未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但未来究竟是怎样一副模样,鲁迅却莫名的黯淡;比起鲁迅的忧愤深广,陈独秀对国民性弱点的情感体验毫不逊色,他痛斥"一国之民,精神上,物质上,如此退化,如此堕落,亦有何颜面,有何权利,生存于世界?"此情此景,置身其中的李大钊心怀同感,在那篇以进化论思想为基础写成的《青春》中,他以青春的热情主动欢迎新陈代谢的斗争,因为在这"一成一毁"的"天之道"中,具有生命力的新鲜事物将布满未来,人类由此走向光明美好的明天。

救亡情结使得西方进化论的渐变思想发展成了近代中国"单向� 线的一元整体思维"。在这种"新胜于旧,后胜于今"的思维模式之下,五四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文学都染上了浓重的激进的进步色彩,其中文学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作家到作品,从理论到实践,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都能感受到新文学激进昂扬的主旋律。"救亡"是当然的主题和宗旨,"进步"是思想和文学先驱们难以释怀的情结。

在进化论思潮的支配下,科学作为一种救世良方对抗东方思维方式,在五四知识者那里,科学代表着理性、富强、进步,而传统儒家文化机制中的情感、经验和对自然的亲近被当作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非理性。那个被万众追捧的"赛先生"到中国摇身变成了唯科学主义的一元价值。科学一词成了时代的口号,但人们对科学这个字眼的理解是如此消化不良,仅仅偏重于把它看成一种物质化、技术化� 现代世界观而加以迷信,与心目中的儒家宇宙观和伦理观截然对立。唯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引发过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张君劢在清华作人生观演讲时,接受了梁启超和梁漱溟的影响,要求学生不要将西方的科学观作为万能的东西,要重新认真考虑精神的价值。

五四的结局:启蒙是一场幻象

五四的启蒙与法国的启蒙者如伏尔秦、狄德罗、爱尔维修等人难以同日而语,与文艺复兴更加没有可比性。五四一贯标榜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也被台湾历史学家张灏所否定,他认为这样来比附是很危险的,西方的文艺复兴没有反古典,更没有颠覆宗教神性,在承认上帝价值的前提下弘扬人的价值,在信仰的光辉下寻求人文主义情怀。五四对人没有基本的反思,没有反思性的人文主义。耐人寻味的是,对五四反思最彻底的学者林� 生与张灏,均是号称"五四之子"的殷海光的学生。

1640的英国革命成为全世界和平实现民主政治的典范。彼此和解,双方让步,共同契约,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们用《权利宣言》限制了王权,同时也象征性地保留了王权。这个君主立宪的形式王权已经存在了400年了,即使在民主已经成为现代文明象征的21世纪,世代承袭的皇室也决不会被废除,因为这是400年前资产阶级议会的承诺,是和解政治的契约,任何人任何世纪都不可更改,对契约和诺言的遵守才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最高境界。

如果按照1640年英国革命的方式,和当时的温和政府对话和解,催促宪政民主的建立,20世纪的中国历史会是另一般光景,不会有后来的尸山血海、断头流血和苦难无边。然而,中国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英美式道路,而是选择了法俄式的革命之路。在十月 ��命的影响下,李大钊把俄罗斯文明看成超越东西两种文明的价值取向,以后中国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循着浪漫而抒情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浪漫的乌托邦理想和抒情气质一旦与人性相遇,就会在革命的实践中产生灾难的后果,20世纪中国的百年红祸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当五四启蒙主义者将西方舶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当作菩萨供奉时,最初是用理性主义来对抗传统非理性的蒙昧主义的,但是,在一波又一波的矫枉过正中,在五四知识者那里,科学与心灵、理智与情感、个人与群体、传统与现代化最终都在大时代的人格紧张和心理焦虑中一一失衡。五四知识者的启蒙冲动,最后被五四边缘人毛//泽//东置换成以暴易暴的马背上的革命和新一轮"打天下,坐江山"的农民运动。这种局面决不是以启蒙和救亡为动机的五四 ��识者们所意料和期望的,但是那种破旧立新的浪漫抒情气质被一贯继承下去,成为号召亿万生灵流血牺牲的精神气场。

比起五四一代的那些时代领袖们,胡适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他不以启蒙精英自居,不制造"主义"的神话。他以凡人的面目呈现于个体生活和公众面前。他不在意别人讥笑他"怕老婆",甚至不避讳曾经和徐志摩一起去八大胡同嫖妓,在文章中主动检讨自己早年在上海的轻度放荡生活。这可能是皖南山水赋予他的独特的遗传气质,也可能是七年留美生涯薰染而成的西方理性主义。西方理性主义在胡适身上有着淋漓尽致的发挥,胡适的理性早熟有着极其深刻的智慧力度,充满着哲学的主动意识。但是,胡适生长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岁月。面对列强的压力,一个理想主义者需要的秩序舞台当然不可能在呼吁和 ��喊中垂手可得。于是我们看到,一贯不以民族主义为然,甚至对国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颇有微词的胡适,在坚守和平主义、世界主义信念的同时,不能不显尴尬,历史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一瘸一拐地走着。面对血淋淋的国土,自由主义者那建立民主国家的万丈雄心像肥皂泡一样接二连三地破灭。

启蒙成为一场梦境般的文化幻象,就像李欧梵先生所说,"五四"运动其实是中国文人的一次浪漫主义的思想运动。正是由于其浪漫,所以真正的西方理性主义的科学、民主、自由,只是不同程度地在中国打了一阵水漂。

中国历史的演进注定是要让知识分子失望的,知识分子们自己也注定是难以独立于政治立场的。看看五四启蒙者们的命运吧。李大钊、陈独秀组织了政党,胡适、丁文江、罗家伦、傅斯年等人会当上国民党的官,至� �郭沫若、许德珩、章伯钧、罗隆基等人后来也都成为共产党的官员,也全都在传统群体潜意识的预期之中。说五四是"启蒙"运动,那么谁启蒙?启蒙谁?尽管钟敬文以及无数的五四之子们在深情地回忆"五四是中国的一个超级民族节日",但五四一代知识人在传统的群体潜意识中无一不是化成"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东方式审美混沌中。

有一个为维护五四精神而殉道的著名知识人士,他曾经在文章中这样写到:"新的日日壮健着,旧的日日衰老着,壮健的挤着衰老的,没有挤不掉的。所以革命永远是成功的。"这个人就是五四知识者闻一多。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五四给闻一多的影响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他无论如何受不了的。这时,他对共产党由反感而同情,由同情而支持。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最后,为捍卫五四精神,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离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这是五四文� 的典型修辞。"挤"掉老弱病残和陈腐故旧,只为了成全一个"新中国"。这就是五四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吗?闻一多和五四知识者们的那个不断年轻着的青春中国后来到来了吗?

当启蒙被进化取代,理性被理想替换,民主的情怀变异成小农的贪婪,宪政的程序公正转化为马蹄下的万里长征,后来发生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不去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当下的幸福和现实的权利,不去关注一个社会的宪政环境和人心秩序,永远心不在焉地追求"明天会更好"的发展信仰,永远用"新中国"、"新农村"、"和谐社会"这些抽象的理想感召人,或者用"四个现代化"、"九五计划"、"十五计划"这类物质主义的蓝图诱惑人性,迷信"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逻辑,宣称"发展是硬道理",为理想改天换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了成全所谓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崛起和时代的进步,牺牲一部分人、一代人的幸福,踏着先烈的鲜血和尸骨前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牺牲民众利益大拆大建去构筑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消耗纳税人辛苦积累的财富去举办庆典昭示政绩,一切就为了向世界炫示那个貌似"强大、宏大、伟大"的处于生物进化链高端的"自我",九十年过去了,进化论的毒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成长。而儒家价值和基督教价值从来都在告诉我们,人类真善美的东西,仁爱和救赎的情感,总是以柔弱和谦卑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为了那个所谓的进步和发展,任何一个生命、一滴眼泪都是不可以去牺牲的。

青桐的最新更新:
  • 桃花扇底是流离 / 2009-09-10 12:53 / 评论数(4)
  • 右边的胡适和左边的鲁迅 / 2009-09-09 19:26 / 评论数(15)
  • 凯爷的招安之路 / 2009-09-07 23:39 / 评论数(9)
  • 返回顶部

    为什么更喜欢这个挑剔的桑兰

    Fri, 11 Sep 2009 10:10:00 +0800

    作者:信海光 | 评论(11) | 标签:桑兰

    连日来,有关桑兰与保姆发生不愉快的新闻受到外界的关注。高位截瘫的桑兰9月5日一篇《什么是家政服务》的博文披露了其前任保姆的工作不力,并将其视频、个人信息等公之于众,引发网友争论。桑兰在博客中追问:2500元工资的保姆,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桑兰的保姆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亦透露,她除了要照顾桑兰,还要照顾她的三条狗,确实工作很辛苦。

    从网络调查看,在这段桑兰与保姆的纠纷中,网民多数是占在保姆一边,比如,在凤凰网的网络问卷里,就有很多网民认为桑兰抱怨的根本原因是她生病多年,导致心理产生问题。在桑兰的博客中,也有很多网友留言指责桑兰为人太苛刻,国家与社会对她已经够好,不应该再抱怨,认为现实中比桑兰情况更困难的残疾人比比皆是。

    显然,在桑兰保姆事件中,人们过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桑兰的特殊身份,以至纠结于桑兰该不该抱怨这类假问题上,而忽略了事件中存在的真问题:在中国,一个拿2500元工资的保姆到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家政业有没有相关的标准?如何规范?桑兰提出这类问题是有道理的,也是作为残疾人的她真正关心的。毕竟,保姆不是国家为桑兰配备的,而是她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雇佣的。

    主人抱怨保姆工作不力在当今社会中再正常不过了,但换成桑兰就要被怀疑为"心理有问题",除了桑兰可能确实"心理有问题"之外,更多的是基于中国社会中人们一种对待英模人物的传统情节。在公众眼中,一个受到国家隆重对待,群众广泛关怀的英模人物,一个平时总是阳光微笑的、身残志坚的桑兰,如果突然公开发出对生活的抱怨的话,总是令人诧异,难以接受的,英模叫苦,还配叫英模吗?还配得上人们的关心与爱护?

    但与被符号化了的身残志坚的桑兰相比,我更喜欢这个挑剔的、真实的桑兰。如果你仔细阅读桑兰的博客,会发现,原来的阳光桑兰其实有那么多现实的忧虑,她的身体,她的保姆,她的收入,她的未来以及生活中的无数细节......挑剔的桑兰是个真实的桑兰,无论现在她有多出名,多青春阳光,她终将会老去,她可能会被人遗忘,仅仅为了将来的生存,她也必须为自己一点一滴的争取权益。

    在全社会面前,桑兰代表的是一种身残志坚的顽强精神,但在生活中,桑兰却在更多地代表着残疾人的群体利益,两者利益在绝大多数时候是一致的,但若稍有冲突,桑兰就不再是大众的桑兰,而是残疾人的桑兰,这种选择是明智的,也是必须的。大众没有桑兰损失不大,但残疾人没有桑兰将是巨大损失,所以桑兰才会那么挑剔,挑剔家政服务、挑剔自购房的无障碍设施、挑剔航空服务、挑剔美国政府的"干细胞研究禁令",所以桑兰才会发起"桑兰基金",以切实行动为残疾人尤其是残疾运动员谋利益。

    通过博客公开地吐露自己的抱怨与挑剔,陈述自己面临的一些生活困难--甚至还包括些许个人隐私,桑兰无疑会付出破坏此前被树立在人们眼中的阳光、坚强形象,怎么说这都是一种损失,但在损失的同时,桑兰也使外界有机会看到一个成熟的、思路缜密、独立的全新形象,如果从这一角度去回顾她的一系列作为,人们就会重新发现,桑兰早已不再是个单纯的前运动员,她正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行动家和公民记者。

    热烈欢迎一个挑剔桑兰的出现。一个挑剔的、积极行动的桑兰将比一个符号化的、听任大众和媒体摆布的桑兰对社会的整体福利增长贡献更大。

    信海光的最新更新:
  • 五百强中何时能有中国的世界级消费品牌 / 2009-09-09 23:00 / 评论数(3)
  • 那场关于档案的黑色幽默 / 2009-09-02 10:45 / 评论数(8)
  • 罗斯福、《时代》以及那些亲华美国人 / 2009-08-21 10:33 / 评论数(3)
  • 政府服务好群众才是最大的慈善 / 2009-08-15 10:32 / 评论数(2)
  • 危险的权力,危险的人性 / 2009-08-07 20:23 / 评论数(4)
  • 返回顶部

    马英九的新班子

    Fri, 11 Sep 2009 08:47:00 +0800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15) | 标签:马英九, 内阁, 国民党, 执政能力, 台湾

    一位台湾名嘴说,台湾媒体太善于过度分析,对于新班子应该给点时间,只是批评挑剔是没有建设性的。我觉得,媒体上的不同观点,只是提供给大家思考的角度,如果和自己不同,就尝试理解造成不同的原因,想想是否有道理,这才是媒体的意义所在,名嘴们存在的意义所在,当然,如果媒体上看到的观点千篇一律,那就是有问题了,媒体需要反省。

    一名国民党立委这样回答我的问题,为何国民党内对新班子批评声浪也不底?他说,这是好事情,证明现在的国民党不再是一言堂,不是谁可以说了算,党内反对的声音更可以起到监督内阁的作用。认同这样的说法,至少,这显示一个老资格的政党进步了。

    下面是一篇退稿,原因是不宜对马英九进行负面批评。这很有� �思,是不是有点自做多情?不过这也透露出一种思维,那就是尽管不断说,大家都是一家人,但是依然内外有别,当然是为了统战的需要,要怀柔,要大方,甚至要倒贴。但是有用吗?看看香港,为何隔阂还是这样大呢?优待,是否造就不平等?

    ------------------------------------------------

    内阁改组,是马英九给台湾民众的承诺,刘兆玄也肯定,会在九月初,救灾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进行,至于改组的幅度,他说,只是微小的调整.因此,当刘兆玄宣布总辞的时候,外界还是觉得非常惊讶,甚至有不少台湾的政界人物表示,事先没有收到一点点的风声,只是看了电视才知道的.

    不过,和刘兆玄关系亲密的朋友就透露,在八八风灾之后,刘兆玄整个人都变了,之前他是一个非常善言,也喜欢说话的人,却变得沉默起来,埋头于工作.这样的转变可以看到刘兆玄所 ��受得来自民意的压力,对于一个温文尔雅,同时也是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来说,当被民众指着鼻子骂,要求下台,看着媒体每天大篇幅的批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承受得住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相信,刘兆玄并不是马英九的替罪羊,而是一个已经无法再在这个位置上做下去的人.一来因为自尊心,二来因为羞耻心,民众媒体刻意批评他的工作能力,但是从来没有人批评过他的为人.学者出身,一直在至少表面上和风细雨的大学里面工作的他来说,当官,直面基层民众,特别是怨气冲天的草根,不是一下子可以适应的.

    而这正是马英九整个团队的问题,除了缺乏行政经验,更重要的,他们都属于台湾的"政治贵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英.看看马英九和他的幕僚们在小林村对着悲痛的灾民,不知道如何应对才是最恰当的表达的时候,忽然明白,民进党当初之所以能够获得� 此多的支持,在于他们本身就是从基层出来的,他们明白如何去和这个群体进行互动.

    所以,马英九的新内阁,虽然吴敦义还有朱立伦和刘兆玄不同,不是从象牙塔里面走出来,而是接受过直选的历练,但是他们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他们同样也是属于政治贵族.他们的出身,他们的家世,甚至他们从政的轨迹,让他们严格来说,和刘兆玄的分别其实不是真的很大.

    和台湾的评论员聊,他们当中的看法比较两极,有些赞成我的看法,担心就好像不少台湾民众所说的,台湾政党轮替,走了一个坏的,结果来了一个蠢的,马英九的新内阁,最终还是换汤不换药.但是持不同看法的则比较乐观,以为他们认为,吴敦义和朱立伦至少有非常丰富的行政经验,一个担任过高雄市市长,一个正在做桃园县县长,而且两个人任期内的口碑都算不错,特别是吴敦义,更是记者出身,熟悉基层, ��此,正好可以弥补马英九的不足.

    不管外界如何的分析,最终还是要由政绩和口碑来判断,马英九的这次大换血是不是能够让他重现活力,把他从现在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支持度当中挽救出来,走出这一场的政治风暴.

    -------------------------------------------------

    补充:用的是tvbs民调,昨天的结果,宣布新内阁之后,上升到百分之29。

    提醒:媒体民调结果只供参考,不要太当真。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 美国中学生向奥巴马的提问 / 2009-09-09 09:02 / 评论数(17)
  • 造谣?泄密? / 2009-09-07 08:39 / 评论数(39)
  • 被遗忘的他们 / 2009-09-05 10:42 / 评论数(31)
  • 聊聊微博客 / 2009-09-02 09:20 / 评论数(15)
  • 罗生门? / 2009-08-31 16:01 / 评论数(31)
  • 返回顶部

    楚文王: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中)

    Thu, 10 Sep 2009 22:08:00 +0800

    作者:何仁勇 | 评论(3) | 标签:梦回春秋

    前面说楚文王好色。好色其实是男人的通病,也是一个男人的本能。毕竟,像柳下惠那样坐怀不乱的男人还是少之又少,否则的话,还轮得到他拉风?可为了一个听其名,不见其人的女人而大动干戈,这样的事情,除了古希腊的那群傻帽,恐怕就只有楚文王这个流氓才干得出来。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中原诸侯国有一个小国叫陈国,位于如今的安徽一带。这个国家虽然小,却以盛产美女出名。陈国国君有两个女儿,妹妹嫁给了息侯,姐姐嫁给了蔡侯。这两门亲事都门当户对,陈国国君相当地满意。但如果他能够预料到后面的事情,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

    有一年,息夫人从陈国回到息国,中途经过蔡国。蔡侯早就耳闻这位小姨子张得漂亮,因此死缠烂打� 以姐夫的名义把她拉到家里来住了一晚。当然,有老婆在家,他也不敢对小姨子咋的,充其量晚上吃火锅的时候讲了两个黄色笑话,趁着酒意在桌子底下勾了几回脚——息夫人很生气,觉得受了天大的侮辱,回去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息侯述说了。

    息侯的第一反应是暴跳如雷:奶奶滴,俺老婆让人给欺负了,此仇不报非君子!

    第二反应是:蔡国实力远远高于息国,这仇可怎么报啊?

    这孙子智商有限,抱着脑袋想了老半天,终于想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金点子"。

    话说蔡侯这边酒意一醒,心里也很是后悔。过了一段日子,息侯的使者来了。息侯的使者不是来问罪,而是来搬救兵的。原来楚国大举入侵,息国危在旦夕,按照息国与蔡国签订的睦邻友好协议,息侯就派人前来求助。蔡侯松了一口气,当即点起兵马,亲自带队 ��援助息国。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蔡侯的部队在半路被息国与楚国的军队包围,全军覆没,蔡侯本人也成了战俘。蔡侯这时才恍然大悟,他看着息侯洋洋得意的脸,冷笑道:"你这蠢驴,你的下场不会比我好。"

    虽然蔡侯当了俘虏,但楚文王对他倒也好好的。一日两顿饭,还有一包烟,偶尔还把他叫来一起吃火锅。这天就在他们一起吃火锅的时候,蔡侯决定要报复息侯一把了。

    吃火锅时,楚文王还安排了美女跳民族舞助兴。一曲终了,楚文王问蔡侯:"你看我这几个妞张得怎么样?"这句话带着自夸的意味,等着蔡侯的表扬。

    蔡侯摇头说:"您这几位舞女确实漂亮,但与息妫相比,就差得太远了。"

    "息妫是谁呀?"楚文王好奇地问。

    "回大王,她就是息侯的老婆,息夫人。"

    楚文王宫中大大小小的老� �也有几十位,虽然不能说个个貌似天仙,却也是人人如花似玉,算得上是阅人无数了。因此,他对蔡侯的话将信将疑。蔡侯说:"您要不信咱就打个赌。您自己去息国看看,如果觉得我在说谎,您回来就可以取我脑袋;如果觉得我说得没错,就请大王放我回家过年。"

    楚文王说:"行。"

    楚文王跑到息国去看息夫人了。息侯见了恩人来访,自然好生伺候,命令夫人作陪。楚文王一见,这息夫人果然生得超凡脱俗,不是一般人物;他心里一个激灵,动了邪念……就这样,息夫人就成了文夫人。

    这下子,就轮到息侯哭鼻子了。

    楚文王抢回,不,娶回文夫人之后,万分地宠爱她。可文夫人却始终抑郁寡欢的样子,楚文王不说话,她决不首先开口。楚文王问:"咋回事儿呢?"

    文夫人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却先后服侍两个丈� �,我应该羞愧不已以死谢之,哪谈得上说这些废话呢?(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楚文王是聪明人,他立即就猜到文夫人还在埋怨自己横刀夺爱的事情。当然,他是不会承认自己做错的,而且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替罪羊,让文夫人的心情好受一些。这个替罪羊是谁?那就是蔡侯了。这时楚文王已按照赌约,放走了蔡侯。那就只好辛苦楚国大兵,跑一趟蔡国,将蔡侯请回来。

    这一请,可怜的蔡侯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楚国;直到9年后,栖栖遑遑地客死在异乡。

    (上)在这里: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b98d2550202be516

    何仁勇的最新更新:
  • 楚文王: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上) / 2009-09-08 23:14 / 评论数(3)
  • 楚武王:楚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 / 2009-09-05 22:44 / 评论数(5)
  • 楚武王:楚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上) / 2009-09-04 23:42 / 评论数(1)
  • 点评QQ签名背后的喜怒哀乐 / 2009-09-02 22:17 / 评论数(3)
  • 周桓王:那一箭的风情(下) / 2009-09-01 21:49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向平凡而崇高的教师们致敬!

    Thu, 10 Sep 2009 22:08:00 +0800

    作者:柔如花 | 评论(6) | 标签:文化

    今天是教师节,我的爱人也是教师,作为教师家属借此机会,我想向为人师表的各位教师们说一声:"衷心祝愿各位老师节日快乐!"刚才看了法学小子写的文章《09年的教师节,想起了我的那些老师》,受他的启发,我也想写一篇文章,谈谈教师,谈谈教育。

    法学小子,确实很幸运,有那么多的老师喜欢他,我估计这跟他确实可爱,而且学习成绩很好有关系。而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记得我小学五年级时,有个数学老师,特喜欢打学生,印象中,我也被他打过几次。但是他没有打过我弟弟。我和我弟弟在一个班,我弟弟数学成绩超好,而我的数学超烂,我弟弟很乖, 我一点都不乖。所以小时候,我弟弟很招人喜欢,我就不同了。印象中我弟弟整个小学阶段就挨过一次打,打他的当然不是数学老师了,而我却不一样了,数学、思想品德、语文老师好像都打过我,呜呜。还说说我的那位小学数学老师吧,有次上课,他喝得醉醺醺的,让我们自习。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他正在摸我们班发育得很早的一个女生的下体。那时我还小,觉得很好笑,我喊我的同桌看,同桌就是我弟弟,我们两个觉得很好笑,都控制不住笑出了声。我桌子后排的两个学生一男一女,都是同校老师的子女,他们看我们笑,问我们什么事情,我指给他们看,我们四个孩子,都笑出了声。后来想想,觉得那时候我真没有多少是非观,傻得很。不知道那两个同学回家有没有和他们父母说,不知他们的父母是否会痛恨同事的这种不齿行为?

    下课后,那位被性侵犯的女同学,找到我,问我上课笑什么?我说:"你明知故问嘛。"那时候的我真的很无知,她一下就哭了,我一下就傻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叫我不要跟别人说,我答应了她。后来,我也跟包括我弟弟在内的三个小朋友打招呼,不准他们把这件事说出去。她哭得很伤心,我无法安慰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她的眼泪激起了我对那位数学老师的痛恨,后来想想,我又何尝没有伤害她呢?只是当时我太小,无心之失。即便如此,我也深感内疚。记得,我当时问她,你怎么不用圆规扎他?她说:"我不敢"。我很郁闷,一再跟她说下次他再欺负你,你就用圆规扎他。后来,这位女同学,五年级读完就辍学了,我还去劝过她,希望她接着和我一起读书,她不干,真的很可惜。我的那位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就是个衣� �禽兽,伤害了一个小女孩。如果她的父母,或者有老师曾经教育过她要敢于反抗强权,要不对的事情坚决说"不",也许她的人生将是另外一番境界。教会女人反抗,比教会男人反抗,更有价值,至少她可以免受性骚扰,免受家庭暴力……

    上初中后,我遇到一位很可爱的英语老师,这个女老师温柔善良,印象中从来不对学生呵斥怒骂,喜欢笑,也喜欢哭。有时侯,会被调皮捣蛋的男生为难得站在讲台上,掉金豆豆。大多数时候,会为每个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高兴得心花怒放。我们都很喜欢她,那时在农村小镇上的学校里,一个年纪有四个班,她负责教一班和二班的英语,我因为喜欢她,而强烈地喜欢上了英语。二班是那时候学校老师和学生们公认的难管班,一个班有好几个小流氓,还罢过好几次课呢。最不可思议的是,二班那个最坏的小流氓,还很服温柔的女英语老师的管教,别人管教他,他不但不听,还与管教者打过几次架。而那位女老师说他,好像他还挺给面子的。不知道,我们的英语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我们很多人都觉得她很可爱。以至于后来,她回家生孩子了,� �校给我们安排了另外一个女老师来教我们,我们不买账,下课还跑去找我们温柔的英语老师,希望她还回来给我们上课。直到得到保证,她会很快回来继续给我们上课后,我们才心有不甘地离开。她让我感受到道德的向心力,她从未号召我向她学习,可是她用温柔化解蛮横的无声力量,让我佩服之至,她也成为我后来学习的榜样。

    高中时,我特别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老师不仅教我们课本上的知识,他还喜欢谈历史上文人的奇闻趣。他口才很好,说话极有感染力,我到现在都记得,他当初说温八叉的故事时,用手比划着叉了好几下的情景。什么柳永啊、陶渊明啊、竹林七贤啊、方孝孺啊等等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品格与学问在他平静的叙述下,悄悄流进我干枯的心田。在他的引导下,我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无限的向往,渴望探寻他们的足迹;在他的教育下,古代文人的高风亮节成为我为人处事的坐标,当然也导致我爱人,嘲弄我,书读的不多,人倒是很迂腐,还酸溜溜的。他这个呆板的法律人,哪里懂得文学女性的雅致呢?我的那位敬爱的老师,为我打开文学殿堂的大门,让我徜徉在文学的殿堂,感受古代文人、文化带给我心灵的美丽和温柔。这种感受终身受益!

    一件小事导致我改变了学中文的想法,立志学习法律。这就让我认识了后来影响我下半生的法学老师。大学时,懵懵懂懂的我,认识了教我们法理学的老师。一进校门,就听学长们说了他的特立独行。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听他的课就发现,这个老师真的与众不同,别的老师都照本宣科,而他第一次上课,就把教材上的法理学批判得一塌糊涂。好像书中那些大学者都不如他似的。我最看不惯狂妄的人了,加之当时我可是满脑子红色思想的好学生,所以我上课认真听讲的目的,就是把他的每句话都记下了,下课找资料,认真地逐条反驳他,不过还不到一个月,我就彻底被他制服了,输得心服口服。网络时代,了解到有些专家教授的人品与学识后,才知道其实那时狂妄的是我。而他,只是没有对大学者的敬畏和迷信心理而已。� �就是他,让我懂得重新审视我曾经接受的教育,让我懂得反思,让我对权益保持敏感,让我接受了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价值观。当然也是跟他学了那么点法理学常识和藐视权威的心态,让我在雅典学园有底气,与梁先生吵了几次架。要是按我刚上大学时的心理,一个半吊子的法律专科生,哪敢接大学法律教授梁先生的招啊。今天是教师节,相逢一笑泯恩仇,祝梁老师节日快乐!

    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确实是个问题,教育的后果,很多时候会超出教育者本身的想象。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有时候就是一辈子的,我非常喜欢那些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而对于老师教授了我多少课本上的知识并不在意。我非常反感将教育仅仅定位在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模式上,那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而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充满了这种功利的做法,甚至是存在着教师潜规则学生的做法。而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会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牺牲品。教育阶段的人格培养,比什么都重要,偏离了这个轨道,不知道这样的教师有什么资格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所以,我要向一切坚守做人底线的平凡而崇高的教师们致以真诚的敬意!

    题后记:几个月前,我抱着年幼的儿子在楼下玩耍,无意中听到一个胖胖的小男孩,也就十来岁的样子,在和他的同伴诉苦,用非常恶毒的语言骂他的一个女老师。当时我很震惊,我温和地问他,你的老师那么可恶啊?起初他不愿意说,我哄哄他之后,他告诉我,那个女老师经常刁难他,想诈他家的钱。有次,他父母请老师吃饭,花了600多块钱,女老师还说,她的小宝没有吃饱。估计那个女老师带了自己的孩子同去,小胖男孩说,600多块钱,她还说她的小宝没吃饱。他说多亏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每人每个月还有5000多元的收入。说着说着,小胖男孩又咬牙切齿地骂了起来。他说他爸爸后来去查学校的帐,查他妈的***,查死他,把学校和老师都查死。具体的话,我已经淡忘,但是当他说他爸爸查账时,他的眼神中夹杂着仇恨与报复的快感,那个样 ��让我不寒而栗,终身难忘。这也让我担心,我的儿子,以后会不会经历这样的磨难?如果教育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不能教会孩子宽容与爱,自尊与自信,那么父母和教师教育孩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不知道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样的父母和教师,我只为他存在的现状感到深深的担忧。很抱歉哦,今天是教师节,本来不该提这种不开心的事情,可惜我就没有《人民日报》报喜不报忧的本领,如果败坏了各位老师的心情,请老师们原谅哦。

    柔如花的最新更新:
  • 裸体权和自由的边界问题 / 2009-08-19 21:49 / 评论数(2)
  • 裸体是女人美丽的权利 / 2009-08-06 10:21 / 评论数(30)
  • 迎战梁剑兵先生的道德杀威棒 / 2009-07-17 10:38 / 评论数(7)
  • 愤青是如何练成的? / 2009-07-09 18:21 / 评论数(22)
  • 谁不具备民主素质? / 2009-06-26 23:03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