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为公益摄影师刘浚作品做序
Wed, 17 Jun 2009 15:51: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4) | 标签:流民, 自救, 摄影, 刘浚
2008年12月,北方天气开始变冷,天安门广场流民救助活动已经为北京,乃至全国关注。
有一天,我接到一位女士发来短信——不能再让广场死人了!后来根据这个理念,大家开始在位于大兴区的某地开办流民公房,用于天安门广场流民避寒之急。
除了从全国募集来的房款外,又有许多网友亲往流民公房出力的。他们有的帮助寻找老旧家具,有的帮助残疾流民寻找闲置不用的残疾人轮椅,有的给送来了旧电视、旧洗衣机,有的干脆担责公房的卫生环境及起居条件改善。一大窝子人哩,吃喝拉撒睡,方方面面,细枝末节都得有人想到和关顾,可真不是件简单事情。我为此在流民救助网站"帮帮手"上向社会发出"有车出车,有力出力,凡此对流民救助有利的事情,不拒。"的征集 ��。
刘浚这时候来了。
刘浚在邮件里对我说——我是一名公益摄影爱好者,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参与流民救助活动,并且用镜头记录所见所闻……
刘浚就此成为救助队员其中一员。
刘浚是生于北京,长于此地的小伙子,岁数不大,却经历不少。这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他似乎从来不满意按部就班的去过任何看起来安逸的生活,专"找"苦吃。在最初的交往中,我得知他赴外省参与过聋儿生活的拍摄,北京的太阳村因为就近,他和他的一帮志愿者就成为那里的常客。刘浚开博客好像时间不长,我却从那里发现了令人感动的一篇篇,一幁幁,又多是反映人间弱势群体的生活细节。
对于刘浚的摄影艺术我不敢妄加评断,我却敢肯定说刘浚的拍摄基于人物静态下的细微表情捕捉,心理活动成为主要。我一般是用一架DV连录像连� �片一锅烩,抓的是为我的博文所需,就新闻至上,刘浚却不同,他往往要于静态画面上的平淡刻画来传递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动感。这就很难把握,因此见刘浚抵达现场就往往不再吱声,有的只是咔嚓、咔嚓的机器动静,很是专注,有意思的是流民们面对他那高深莫测的专业机器镜头却没有谁会感觉别扭,非常配合。
刘浚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流民老年妇女的一幁,那副照片后来发表在《南都周刊》。[见下图一]
高峻华,原解放军舟桥部队战士,因病半身不遂,妻子离异,后家境败落而出走,流落天安门广场找食儿。高氏人却是快乐的,这从他那常常乐开大嘴的表情里一目了然,乐观、豁达、不计旧怨成为高的标志性形象元素。刘浚把这个做到了,在他的镜头里。我后来是把刘浚所拍摄高的形象去做了流民形象用图[见下图二];小张 ��贵州来的苗裔后代,自小患病,父母双去,眼见到而立之年,不甘"被活着",却又百般无奈,最终失望至极而来天安门寻死。而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小张因公房其他流民的救助被安排到流民公房,从拥有网友捐献的轮椅,到有人协助他创业,卖书、卖玩具、卖香烟,短短时间里经历了重重的人间大爱。现在的小张正在静静等待由网友们捐献的医疗款来治疗自己的20年陈伤。小张的内心该是一番如何感受呢?刘浚所拍摄小张的一副照片,就此成了我们为流民收卖旧书的商业标志性图案[见动画小图]。其间种种人间酸甜,相信尽在刘峻照片其中[见下图三]。
说刘浚的作品,的确是我所不能胜任。刘浚提起要把近期公益作品在他的博客上发布,由我来说点什么,我就欣然下笔,写下了上述。而就在我写作的时候,接到了刘浚的电� �:什么时候启动对小张的治疗呢?这样的电话,近些日子我已经接了他的几个。我亦为有这样的80年代出生的孩子关注社会比关注自己更为重要而感欣慰!
老虎庙写于北京北四环寓所
刘浚的博客 http://liujun7.blshe.com
Taming the beast
Wed, 17 Jun 2009 11:37:00 +0800
作者:謝國忠 | 评论(1) | 标签:通脹, 美國經濟, 謝國忠
The US could benefit from inflation as long as it doesn't push the government into default
Andy Xie
Updated on Jun 16, 2009
A tide of inflation fear is sweeping financial markets: the oil price has doubled in three months, the US Treasury yield has surged by a third in one month, gold is nearing its record high again an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are all soaring. The rising prices are taking place amid weak demand. Inflation fears are driving the surge.
The market is getting it right this time. The US is targeting a 5 per cent-plus inflation rate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t is the only way to speed up relief for indebted American households. Inflation works well when debts are locked into long-term fixed rates and don't need new financing. The recent wave of mortgage refinancing, for example, has put many American households in an excellent position to benefit from inflation. If inflation surges, American household income will rise with it, but the debt will remain locked into the previous low rates. Of course, the people who lent to American households will be robbed by inflation.
However, the US government isn't quite ready for high inflation. It has US$11.4 trillion in outstanding debt, and that is growing by over US$6 billion per day. The average maturity of the federal debt is only four years and, hence, a quarter needs refinancing every year. With US$2 trillion net financing for 2009, the federal government needs to raise about US$10 billion per day. If the Treasury yield continues to surge, the expected interest burden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may spiral out of control. At some point, the market may stop lending to the US government, if it expects it to go bankrupt.
The government bond market is usually a Ponzi scheme. Governments rarely run budget surpluses to pay off old debts. They almost always borrow new money to pay off the old and spend the difference. A check of modern history will show that most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a government debt crisis. These were about defaulting government debts accumulated over decades. Government bonds are usually viewed as safe, as they rarely default. But, that is only the case as long as investors are willing to lend. When the bonds do default, they do so on all the debt they have borrowed. The safety of government debt is a self-fulfilling market expectation. Hence, when interest rates are high and government financing need is great, the expectation bubble can burst.
When the market stops giving money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he Fed can step in and print it, to monetise national debt. However, that will almost certainly lead to a dollar crash and hyperinflation. Russia did it in 1998: it did wipe away the national debt but, with investors shunning Russia afterwards, it remained poor for many years. Only surging oil prices have brought prosperity back. Is the US ready to "do a Russia"? I think not. America still has enough credibility to charter a more profitable path that would impoverish its creditors slowly.
The Fed will probably talk tough on inflation soon and may raise interest rates before the end of the year. Though its action may calm bond vigilantes, it could spark panic over liquidity among commodity and stock market speculators. A market crash is likely. The Fed may need to respond to the liquidity panic with soothing words and more purchases of Treasuries. It will have to skilfully navigate between bond vigilantes and liquidity junkies. The idea is to fool both: they should be made to believe in the Fed's determination to fight inflation and later to support growth. The reality will actually be stagflation.
The ideal path for the Fed is for interest rates to stay well below inflation - keeping the real interest rate negative - and for the US dollar to decline gradually. The former minimises the US debt burden and transfers it to foreigners. The latter draws manufacturing back to the US. It won't be easy to pull off such a feat. The liquidity junkies are easy to manage. They speculate with other people's money and desperately want to be fooled. It takes little to make them jump.
Bond vigilantes, however, are not easy to pacify. They are ardent wealth preservers and will run at the first sign of inflation. However, they may not be as tough as before. Everything else is inflated already. Whe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inflates, to devalue money, there are no places to hide. If the Fed performs well, the bond vigilantes could become pussycats too.
"Feeling lucky" must be hard-wired into the human psyche. When Homo sapiens evolved on the African Savannah, the ones with a penchant for trying new horizons prospered. It was the right strategy in an underpopulated world. One group that felt lucky left Africa for Eurasia and got really lucky; they got the ultimate free lunch - the rest of the world for nothing. We are all their descendants. We are all born with the "get lucky" gene.
Today, however, the world has 6.6 billion people. Everything is taken. So we have created financial markets to satisfy our "get lucky" urge. In this virtual world, central bankers play god and print pieces of paper for us to fight over.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governments and central banks will suck investors into subsidising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volatility. We have seen this in the tech world before. Nasdaq attracts people with its ups and downs. Volatility creates the illusion that one can get lucky and become rich.
Over the past 20 years,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have been poured into tech space. The money has spawned many technologies to benefit mankind. But investors as a whole have not made money.
The same will happen to the stock market in general. A weak economy needs low-cost capital, preferably negative, to maximise employment. No one will put money into a sure loser. Volatility creates the possibility of winning. Nothing turns Homo sapiens into willing losers like a chance.
Andy Xie is an independent economist
怨憎会,爱别离
Wed, 17 Jun 2009 10:52:00 +0800
作者:毛茸茸 | 评论(3) | 标签:哈金, 等待, 香港书展, 小说
一部优秀的小说里,作者以双重身份出现,作为讲述者的人性和作为创造者的神性,可以创造一个笔下的世界和许多个性独立的人物,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一个纷繁复杂几乎可以逼真的社会环境,可以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令人不得不相信,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命运本该如此。犹如福楼拜为之哭泣《包法利夫人》,写到最后,他哀伤到痛哭的说:包法利夫人要死了,她不得不死,又如千红一哭的曹雪芹,他一手安排了人物的风光一时,也不得不亲手毁掉一切,让她悲惨的死去,仿佛人物已经脱离作者而在虚构的世界里有了自己的宿命,作者首先打动了自己,然后才能打动读者,这样的小说读起来总是很过瘾,令人久久难忘。
哈金的《等待》就是这样一部小说,我前后读 ��两个月,读了两遍,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常常会在不经意时想起它,挥之不去。
他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在特殊时期的一桩离婚,军医孔林打算和原配离婚和同事结合,因为是军医,因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因为本人的软弱,这场离婚用了整整十八年,在十八年的等待中,每个人都耗尽了青春、热情以及最重要的:爱的能力,终于,十八年后,婚姻自然解除了,爱情变了,他老了,等待中该到来的一切都随岁月飘走了,他开始怀疑一切曾经坚信不疑的信念,绝望的开始另一场等待....
孔林性格是软弱的,注定了一生的悲剧,他无条件的屈服于时代,屈服于命运,害怕做一丝一毫的抗争,有时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往往以痛悔告终,软弱的人通常都是善良的,懦弱的,以至于他不配享有爱的幸福,只受尽了漫长的爱 ��折磨。在懦弱的等待中,他女儿长大了,情人被人奸污,自己身体也垮掉了,终于等到的梦幻情人因为漫长的折磨而变成凶悍无趣的中年妇女,十八年来,他都在想象美好生活,到头来却两手空空,怀疑一切之后,又开始另一场等待--等着情人死去,他可以和原配安度晚年。读完小说有种无穷无尽的悲哀,但又是如此的真实。
历史的车轮隆隆而过,将若蝼蚁般无足轻重的个人生活一个个碾成碎沫,俗话说,『拧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在我个人阅读经历中,没有比破坏剥夺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尤其是爱情,更能激起我对某些时代的愤怒了,而我又最讨厌两类『文革文学』,一种是『忆苦思甜型』一种是『强烈控诉型』,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那会把批判降到和被批判者同样低级的程度,严重削弱批判的力量,在《等待》这部小说里,哈� �甚少交代和时代有关的背景--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他笔下的体制和人的互动没那么强烈,这场悲剧初看像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自我的画地为牢,掩卷稍加思索就会感到,在那个时代无孔不入的控制下,个人生活在一件件小事中被体制撕成碎片的恐怖与悲哀,善良而软弱的人,虽不会有耀眼夺目的人生际遇,但也绝不该被剥夺平凡的小幸福,而事实却是循规蹈矩的弱小者悲剧一生,胆大妄为泼皮无赖者却一路青云直上,赢得金钱美女,无需多说,这是畸形社会才有的必然。
哈金平静的叙述,甚少用长句和华丽的辞章,却激情暗涌,你看着他一步步的把生活展开、一步步把它送上悲剧的征途,一切的转变是如此自然、逼真,人说爱情可以永恒,《等待》告诉你,在漫长的等待和折磨中,人会失去生活的激情、失去爱的能力,会对一切� 诸四海皆准的信念,产生强烈的错愕和怀疑,爱会转化为无尽的怨恨,彻底改变一个人,终于可以合法的和曼娜结婚,孔林感到若有所失的空虚,曼娜则将过去的等待化作一腔怨愤,变成一个庸俗无趣的女人。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变化不是戏剧性的一朝一夕,而是融于每日每夜每分每秒的生活中,聚沙成塔,一点一点形成的。这不是如张爱玲所说成功来得晚,欢乐会减半,而是欢乐会全部的消失化为空虚和怨愤,所以,生在一个不用为爱情等待的时代的人们,没有时代要求的必要,不要再互相折磨彼此了。
我更能欣赏这样反思时代苦难的作品,它的力量是巨大普适恒久的,远远胜过咒骂控诉式的宣泄。故事发生在中国某个特定时期,哈金用英文写作用英文思考,很显然在这部小说里,这表现为一种优势,从而令这部小说超越了时代� 那个时代的特定语言曾经铺天盖地,以至于从那个时代生活过来者,想用中文表达时就很难逃脱那个时代语言风格的印记。
去年的香港书展,请到哈金做了场报告,谈到创作,他说好的小说开头犹如一束强光贯穿全书的前半部分,而好的结尾则从后向前与之汇合,《等待》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写作技巧,小说的开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梁文道在介绍哈金时说,没有中文小说是这样开始的:
『每年夏天,孔林都回鹅庄和妻子淑玉离婚』
小说的结尾也很棒,用了两个段落,就轻松的跳出了『文革时代』的苑囿,将『等待』升华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变得格外意味深长。
在漫长的等待结束时,他终于离婚成功,娶了一同等待了十八年的曼娜,但他已经开始怀疑人生,开始拷问灵魂,感到等待的徒劳之余怀疑爱情是否是 ��幻觉,那种感受,既不是收获的快乐,也没有成功忽然到来的失落和空虚,比这两者都可怕,他开始怀疑自己半生以来对人生的判断,开始后悔自己走过的人生---这是多么可怕,他已经快要五十岁了,开始怀疑人生怀疑爱情,而这种怀疑就算三十岁开始都有些晚 了。终于等来的曼娜和他结婚后,变老,变得庸俗,从青春少女变成一个泼妇,而且,高龄而生完孩子后,诱发了她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时日无多。文章的结尾,孔林去探望前妻,感受到一种平静的天伦之乐,他又开始等待,等着曼娜死去让他能够重新回到前妻身边,过一种宁静但麻木的晚年生活,你会眼睁睁看着一个生命的逝去,虽然他肉体依然存活,但已经没有了爱和热情。
这个结尾太震撼了,对此你可以做许多理解,可以理解为时代造就了他和两个女人的悲剧,也可以理解为是他性格的悲剧,和时代无关--不是有很多王八蛋都过得很好吗?时代悲剧暗含着对不合理的制度的强烈愤慨,而性格悲剧更能唤醒大多数人的共鸣,这样小说就很丰富很立体也很显功力了。
哈金的语言很特别,用的都是最平常的词和句式,表达出� �种举重若轻的气魄,例如小说的开始,有这样一段:
『如今,他父母早已故去,女儿孔华也中学毕业了。他寻思着,这个家已经不需要他来支持,他该去开始自己的生活了。无论如何他应该把自己从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中解放出来』
读下去你会发现,全书都是这样的语言构成的,英文原版亦是如此简单明了,这样的作品超越了时代和国籍,可以畅销许多国家,备受欢迎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二王流民修鞋合作社
Wed, 17 Jun 2009 00:12: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8) | 标签:流民, 自救, 创业, 修鞋
"得有一个对外的称呼",我对老王如此坚称。
老王争执不过,就只一笑:"叫啥还不一样,都为了糊口,为了吃饭。"
救助队员们一合计,同意了老王的意见,既然有这个手艺,为甚要去天安门广场担惊受怕?老王用网友的捐款买了五百元的工具和机器,又用五百元买了辅料。老王同意我们的意见:此款项为借款,当然是无息。最终仍为流民公房租房储备金。老王说:"我还可以带两个徒弟。"出口出手一律大气。后来和小张商量未成,和河北蔚县的流民王运则一拍即和。这可好,二王——以老王为中心的"二王流民修鞋合作社",又有紧紧围绕在老王周围的王运的大力支持,"二王流民修鞋合作社"就此开张。
开张那几天,我还在西部宁夏,后来回北京半日又去了� 东,我对老王说:"别计较,走到哪里都惦记着你们。"老王在电话里说:"你们搞大事,我就糊糊口。"
因此有了本周六看望"流民修鞋合作社"的安排。同日要办的事情还有启动为小张治病程序……
视频记录了"二王流民修鞋合作社"的情形,还很小,有点临时的感觉。老王说做做摊子就大了,想小都不成。看得出老王干这个才算找到了点子上。
视频在这里http://24hour.blogbus.com/logs/41109215.html
伊朗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Tue, 16 Jun 2009 22:58:00 +0800
伊朗大选投票日当天,我刚好专访了伊朗驻华大使贾瓦德·曼苏里,并凑巧成为唯一一位见证在京伊朗人前往大使馆投票的中国记者。此番经历,使我对伊朗国内民主以及美伊关系未来,多了一层感性认识。
首先想说的是,尽管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但民主选举在伊朗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贾瓦德·曼苏里大使在接受采访的开场白中就说,此次总统大选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以来的第三十年,也是伊朗第十届总统选举,"总统选举对伊朗对世界都很重要"。
纵观这次大选过程,我们将发现其中浓厚的"美式民主"色彩,演讲、辩论,乃至互相攻击,选举手段五花八门,和美国没有什么区别。
当大使先生说"在结果出来之前,谁也无法确定他会获胜� �时,我本来以为这只是一句外交辞令。在我看来,神权国家伊朗的大选只是一场被最高宗教领袖操控的秀而已,投票当不得真的。没想到转天形势的发展令人吃惊,穆萨维及其支持者竟然敢提出舞弊质疑,并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并逼着哈梅内伊表态要对大选计票进行调查。
尽管媒体预测,重新计票的结果不会有不同,但这个过程向世人显示了伊朗民主的力量,它并不是完全听命于神权的。在人们的内心里,宗教和民主具有了几乎相等的分量。也就是说,哈梅内伊并不能掌控一切。
这个推理导致的结论再次验证了我近年来的观察:民主无分东西,它是普世价值,源于人性。很多诡辩中国不适合民主的人士在伊朗大选面前应该脸红,结舌了。一个宗教至上的神权国家,都在实行民主选举,其许多民众心中都有着民主的信仰,像� 国这样一个世俗国家,又哪来抗拒民主的理由和力量?
关于伊朗民主,暂且说到这。接着谈变化中的美伊关系。奥巴马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外界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对美伊关系前景表示乐观。但这次和大使先生的一席话,令我有新的思考。在他看来,美国至今未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去改善美伊关系,而伊朗也很排斥美国在中东的存在。
大使颇为得意地讲,美国在世界上包括在中东的外交政策完全失败了,所以奥巴马要讲"CHANGE",并称美国对伊朗以前的错误政策和错误做法,只会对其自身有害,"你看,伊朗现在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比美国打击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前要大。而美国自身因为打击阿富汗和伊拉克,其影响与声誉都消失了"。
如果考虑到大使以前做过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又和内贾德的私交不错,� �么我们基本可以将他的讲话视为伊朗强硬派的态度。在开始采访的时候,大使就肯定地说,不管谁上台,伊朗的核政策是不会改变的。
从中可见,美伊关系的改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美国退出中东,不和中东之狮伊朗较劲,可是,这可能吗?
行知学校美术班
Tue, 16 Jun 2009 22:01:00 +0800
昨天下午去了行知学校谷老师的美术班,遇到的也是类似的问题,专业的实干的人,缺乏支援,虽然给艺术节,给新公民学校增了光,至今为止,任何NGO并没有认真地支援过他们任何东西。我在面包店门口听见放着一首老歌,how many times a man turns his head and pretend he does not see?多少次一个人转过头,假装没看见?谷老师的这个班存在一年半了,成绩明摆着,NGO把他们创作的画挂在网页首页,但是也有点故意转过头不去看的意思。
昨天我才知道,这个学校的初中部解体了,二十名美术班的学生不愿离开,自动放弃到别处继续学业,选择仍然在一起学画、创作。
谷老师说这些孩子画画的花费,是他们从午餐费里省出来的。我不信,正在发育长身体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干,学校看不见,家长看不见?NGO看不见?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趣的画书,跟谷老师从五点谈到八点多。我果断结束,怕女生回家太晚。一群人边走边聊,我说你们午餐怎么解决呢?这些可爱的女生说:"我们不吃!"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我和白净可人的刘颖等车,她忽然对我说:"我决定不再上中学了。"我听了心里发紧,她却很轻松的 ��,家长不理解,只知道让孩子上高中,上了高中就可以考大学,但是通过画画,她觉得自己成长了,她的作品父母看到,确实觉得惊讶,也就不太坚持要她继续上中学了。不知你去那儿看过她们的画没有,我喜欢刘颖那幅画了八个月的画,《我在绘画中成长》,是工笔彩墨的树林,密密的绿的红的叶子,我愿意陷进去,让它们埋起来。
画画班十二三岁的这群孩子,就像一株株青春的小树,健康的长。他们选择留下,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画,这是对的,可是对孩子们提供完整的教育,是我们大人的责任。一个学校的初中部怎么就像公司的一个部门似的说裁就裁了,公司对员工还得有交待呢,学校怎么对学生交待?听说这所学校接受的投资高达一千万,是不是学校管理的透明度不够呢?在西方,学校董事会是叫做家长教师协会,由选举出的代表� �任董事,任何财务方面的事情,都可以公布,让大家讨论通过。即使是教会,每月都会有收支明细给会众过目,说明收了多少钱,做什么用了。
把美术班与解体的初中做对比,它没花过学校一分钱,坚持了一年半,成绩菲然,行知的深义,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彰显。不用什么钱,也能做好事,不但要有决心,还要有专业的水平,这两样,美术班的谷老师都具备。我头脑也被感动得发热,愿意负责这二十个初中孩子的文化课的教学,语文、数理化、英语,社会(政治、历史和地理)回头会比照西方细细列出各科教学大纲。
我请求基金会为这个美术班的孩子做一点实事,把他们的教室保留下来,为他们提供学习、创作的材料费用,活动经费,配置专职的老师,配置足够的书籍,我再去教他们,是以专职的身份,而不是志愿的,一时兴起的身� �。美术班的实践对改革现行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谷老师对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完全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而不是现行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通过绘画变得健康成熟,有热情,有追求,愿意承担责任,一个曾在精神科就医的学生,通过绘画而得以康复,我以为刘颖不断跟我联系,是美术班的外联,谷老师说,并非如此,这里的任何学生都会像她这样,自觉的为美术班的前途负起责任。美术班的孩子受到的教育与众不同,可以说初步成材,有作品为证,更有奇事,初中部解体后,有个美术学校校长要聘美术班的一位男生当老师,小伙子考虑之后拒绝了,说工资不太理想,不如继续跟谷老师多学一些。
艺术节上不是表示要促进美术教育吗?从这个美术班做起吧。
看过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替王子在城 ��探访的燕子,回来告诉哪家哪家有困难。别嫌烦呵。
中国接不接金正日抛来的疑似"红"绣球?
Tue, 16 Jun 2009 22:00:00 +0800
正当联合国制裁朝鲜的举措甫出炉、朝鲜誓言研制核武与国际社会相抗衡、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之时,诡谲的是,朝鲜《劳动新闻》15日发出了这样一则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近日在咸镜南道的咸兴大剧场,观看了朝鲜血海歌剧团演出的根据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歌剧《红楼梦》。金正日视察时说的话,听起来,好像完全是"对内不对外"——该剧显示了朝鲜劳动党文艺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命力;说明朝鲜劳动党有关培养艺术后备力量的方针是正确的,也说明朝鲜艺术后继有人。实则,这可能只是一种适度的遮掩、一种点缀(新华社6月16日电)。
尽管金正日的讲话,始终围绕着《红楼梦》剧目本身及朝鲜国内事务,但在此非常敏感时刻,其视察军事前线之举,方属正常。而,一反常态、悠哉闲适地观看中国的古典言情剧《红楼梦》,即不能不令人猜测其内里高深的涵义。毋宁说,在中国多年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其放肆、攻击、恩将仇报、得寸进尺而终于与联合国、与世界主流、正义力量站在一起,支持联合国出台谴责决议之际,金正日悄然是无奈地放软了身段,暗地里向中国抛出了示软、回旋的"红"绣球。或者说,至少是疑似主动向中国抛来了信号明显的"红"绣球。
果如此的话,下一步,关键就看中国接不接,以及怎么接了。中国的当不当回事,肯定是重要的。这步棋,其实不好下。
笔者在前一篇有关朝鲜问题的博客里,曾言及"朝鲜拜的是中国师傅"。此番金正日公开、高调、正式对外报道观看《红楼梦》的做派,更是印证了笔者的这一判断——捋直了说,这招数,其实不新鲜,根本就是从中国师傅这里学来。
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
1970年10月1日,中国北京。参加庆祝共和国成立二一周年的各界民众,一大早就汇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令他们奇怪的是,天安门城楼上,出现了两个特殊的人物——在延安时即已成为中共高层朋友的美国记者斯诺及其夫人。刚从陕北参观返回北京的斯诺及夫人,是应周恩来的邀请,在国庆节这一天,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典活动的。对于斯诺来说,能登上天安门城楼,肯定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毋宁说,这是一种他有些难以承受的殊荣。
大有深意的是,毛泽东与斯诺亲切交谈、两人亲密无间的大幅照片,翌日便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头版。
中国政府发出的这个强烈而明显的暗示,再明白不过了——毛泽东在此告知美国人,他和他的中国,欢迎尼克松来来访。此前,美国新任总统尼克松曾多次公开表示,欲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遗憾的是,中国政府抛出的这个绣球,喜欢耸肩摊手的美国人无法领会,不知其深意。如果尼克松后来在其自传中的说法,不是遮掩的话,则中美结缘,亦可以说好事多磨了一道。
现今,朝鲜很有可能是在步中国的后尘,以中国曾采用过的模式,在茕茕孓立、行影相吊、处处是敌、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向中国抛出了这么一出剧,这么一个"红"绣球。一则《红楼梦》是中国的特有、特殊的符号;而则,"红"更明显,绣球的意味更浓。
退一步说,朝鲜即便只是为了庆祝中朝建交多少年而单纯是文化、感情上的交流,则金正日二度莅临"指导"、观看且如前所言,在此敏感时刻,大事报道,全无旁意,显然说不过去。
当然,目下的世界局势以及智慧、"国商",较之几十年前,又不知提高了几多倍。不管朝鲜的方式多么落伍、多么落巢臼而少有"创意",其透露出的实际内涵、实在的内容,还当引人深思的。就是说,对中国而言,接不接,怎么接,的确是一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金正日的这个"红"绣球,是否具有诚意,是否为朝令昔改、遮人眼目的烟幕弹。
朝鲜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金正日是个什么品行的国家领导人,历经几十年的交往、交流,估计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不难做出判断。如此,这个"红"绣球的属性、可信度以及含金量,都很值得商榷。毋宁说,这个"红"绣球,是绝望中的稻草,抛不抛,其实对救命的意义原本就不大。可死马当成活马医,有枣没枣打一竿子,那是人家的自由。可以肯定的是,对一些人来说,你掏出的是一颗心,种下的则是仇恨;怀上了龙种,生下的没跑是跳蚤。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金正日手里的筹码是否硬邦、顶用?需要厘辨接住其"红"绣球的积极、消极意义以及不接的积极、消极意义。
先说接住的积极、消极。我们不排除一千次、一万次"狼来了"之后,第一千零一次、一万零一次"狼来了",是狼真的来了。如此,则前功也算没尽弃,付出再多,终有其改邪归正的收获,是为值得。但是,可以说,如若认真到接住其"红"绣球,把这家伙当回事,则最大的可能是,乾坤定转,推倒再来——你一开始没看出来吗?人家逗你玩呢!而如若置之不理,大不了他就这么僵硬着,残喘生不如死,饿孚遍地,死难更多的本国民众。
再说不接的积极、消极。对于一个极端、极至、专断、独裁、愚蛮、世袭到无以复加的国度来说,发展至此,已被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眼睛看了个明白,当此,你不接,又能怎么样?或者,至多令既有的恩将仇报更加深几分。万分之上加几分、加几十分,其实可以忽略不计的。
还有,依中国现在的内政外交政策以及渐强大起来的实力,以及中朝之间的交流历史、彼此的了解、熟悉程度,对于这样一个老朋友的任何举措,实际上已无任何过度反映之必要,一切都宜冷处理,淡然以对。历史和现实将持续证明,你握住的手总是被掰了手腕,你贴上去的热脸总对着噘起的屁股,你西装革履我没辙,我至少可以有恶心你的夹克杉,你的好心,原本就是对方眼里的驴肝肺。你的任何示好、友善、忍让、妥协、付出、同情、体恤、怜悯,实则,都已被当成下一步抗衡、博弈、要价、狮子张口的筹码;一轮结果,就是下一轮的起点。可以说,江山、秉性都难移。
对于目下的中国而言,应本着国家利益、长远利益考虑,在本质、原则问题上,绝不可妥协、拖延、延宕、幻想。应自始至终秉守正义、公正、道义的政治节操,不交易、不侥幸、不幻想,公开透明,一视同仁。否则,必自酿苦酒,自食苦果,贻害无穷尽,麻烦无止息。
金砖四国峰会成果或有限[港媒直通车第43次]
Tue, 16 Jun 2009 21:45: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2) | 标签:金砖四国, 领导人, 会晤
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会晤即将在俄罗斯举行。作为四个有着全球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这次的领导人会晤备受关注,更被诸多人寄予厚望。但是《明报》今日发表评论,认为:
"此次峰会象征意义居多,实质成果有限。......不应对金砖四国合作前景抱过于乐观态度。"
综合分析,文章指出四点原因:首先,对金砖四国概念的不同解读和期待是影响四国合作的最主要因素。巴西希望借此融入世界政治新秩序;俄罗斯希望拢住其他三国以增加与欧美竞争的筹码;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印度则无意因为与其他三国的过度接近而引起美国疑虑;中国则立场相对超脱,也不愿因此影响到与欧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其次,四国之间在很多问题上存在不同甚至相反的战略考虑。以能源问题为例,俄罗斯作为能源富集国希望进一步提高能源价格,而其他三国都是能源消费大国。
再次,尽管欧美深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其在金融体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远超金砖四国。虽然金砖四国整体实力不俗,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以及地缘政治各不相同,很多方面还存在变数。
最后,金砖四国只是新兴发展中国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在四国之外,还存在其他非常有实力的发展中大国,例如墨西哥、南非等。"如果过度强调金砖四国的合作有可能导致忽视或者影响与其他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合作,有损于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但是,不可否认金砖四国的合作是一次很好的开端,因此作者建议未来的四国合作应当将经贸关系放在首位,拓展彼此经贸合作规模和深度,以减少四国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并增加彼此间的政治互信。
– ‐‐——– ‐‐——– ‐‐——– ‐‐——– ‐‐——– ‐‐——
□ 每天一班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 全文链接:http://www.v2en.com/2009/06/cooperation/
小学!小学!
Tue, 16 Jun 2009 21:42:00 +0800
作者:小人物 | 评论(6) | 标签:北京, 小学, 教育, 捐赠, 收费
6月13日和14日,是北京市小学正式公开招生的日子。但在很多小学校的门口,却见不到有多少家长报名,看起来小学入学并不紧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也许有深不可测的暗流涌动,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结论。
一天之前,6月12日星期五,是王小满替儿子到小学报名的日子。自从今年4月提前在A小学预约和面试之后,他接到了今天到学校报名的通知。王小满一直在等这个日子,因此一大早他就带好户口来到了学校。学校里已经来了几位家长,有一位老师热心地安排大家坐到会议室填表,随后逐一到校长室面谈。谈什么内容,小满不知道,看样子别人也不知道。但他听说过有些重点小学连家长也要考试,因此心里并没有多想。在漫长的等待� 后终于轮到他了。小满走进校长室,一位40多岁的女校长接待了他,简单的寒暄之后,校长开门见山,说:"有些费用需要交一下。"
"什么费用?"小满不解地问。
"捐资助学费。教育也需要社会的捐赠。"
"多少钱?"
"四千到六千。"
听到校长的话,小满的心里格登一下,不好的预感应验了。
A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市里有重点,区里也有重点,除此外还有潜在的重点,但A小学什么都不是。在网上基本查不到相关的资料,而稍微好一点的小学早已经被关注和评论过很多次了。在小满居住的小区附近,还有一所B小学和C小学,同样都是普通小学。小满的经济条件尚可,但因为是外地户口,所以他不打算花高价在北京上重点小学。毕竟上了重点小学也没有多大用处,初中还是要� �老家去读。北京的家长们之所以拼命选择重点小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上重点中学。
这几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显现,北京市户籍幼儿人数连年下降,随着小学招生人数的减少,学校的数量也随之减少。从2004年到2008年,北京市小学的数量分别为1504所、1403所、1310所、1235所、1202所,除2008年仅减少33所以外,其它各年几乎每年都要减少约100所小学。从这里的数字可以看出,在北京上小学应该越来越容易。至少如果不是非要挤进为数不多的那几所重点小学以外,进入普通小学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既然上小学容易,那么为什么小满选择的这所普通小学还要收捐赠款呢?难道这只是个案?小满心里很不服气。2004年,北京市教委取消了来京务工农民子女在公办中小学的借读费,让很多农业户口的父母们得到了实惠。到了2009年,北京市连城市户籍外地来京借读生的借读费也免了。这样,在小学里外地孩子就可以享受� �与北京孩子一样的收费政策。当小满最初看到这个消息时,心里也高兴了一阵子,尽管钱不多,但毕竟节省了一笔开销,也算享受到了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但经过13日到附近的B小学和C小学报名之后,小满发现向外地学生收捐赠款的并不只是A小学一家,而是全都一样。甚至价码差不多都在4000元左右,区别只是有的公开有的隐蔽而已,看来他们都已经串通好了。
在外表看来,北京市连续取消外地学生的借读费,减少了外地学生的负担,这也非常符合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但实际上,明处的借读费却变成了暗处的捐赠款。原本每学期200元连续六年也不过2400元,在政策免除之后却变成了暗处的4000元,这种情况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小满亲眼见到很多人在交钱,但他自己却不甘心,因此他打算向学校的上级单位区教委求助,希望教委可以制止� 种腐败行为,可事实却让他改变了看法。
起初,小满认为收费只是学校私下的作法,收到的捐赠款极可能进入到学校的小金库。但是他从学校发给他的交款地址条上却看到这样的内容:
交款通知:
银行:北京银行
全称:北京市**区教育委员会
帐号:010903414001201051704**
款项来源:捐赠款 300*
看来家长的"捐赠款"都进入到了区教委的指定账户,很显然这样的做法教委是清楚的,这笔钱也将会由教委进行分配。这种猜测在小满向教委的咨询中也听出了一些端倪,至少教委是知情的。这是一种打擦边球的做法,曾经在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中学中普遍使用,没想到现在已经却被应用到普通小学。没有一所学校声明外地学生不交捐赠款就不允许入学,但实际情况是不交钱就会以各种理由被拒绝。
以前,只有重点小学有资格收捐赠款,因为它们是稀缺资源,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即便收费很高,但交费的家长都是心甘情愿的。但这种方式已经普及到普通小学,这次刀口一致对外,全都面对外地户籍学生。对于普通小学而言,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因为这已经成为除上级拨款以外唯一的赚钱机会,因此各校� 校长们都在进行各种努力。早在3、4月起,各学校都在对前来报名的学生逐一甄别,看看哪些是本地哪些是外地,哪些学生有"钱力"可挖,这些学生的家长将有可能获得与校长一对一面谈的机会,就这样小满被不幸地选中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取消了公开的收费,又变成了暗地的收费呢?虽然这其中有教育部门上下合力创造"合法"发财机会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腐败么?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2008年北京市小学在校学生共659500人,其中本市户籍420210人,非本市户籍239290人。外地户籍学生竟然占了学生总数的1/3还多,这也就意味着每3个小学生当中就有一个是外地户籍。对北京市小学稍微有些了解的人就会知道,现在几乎每所小学都会有很多外地学生,而且比例不小。也就是说,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北京市有23万多名 ��以进行收费的外地学生,当合法的借读费取消之后,捐赠款是一个很有益的补充。而从2400元提高到4000元,也符合近年物价上涨的比例。
如果经过进一步了解,我们可能会更加清楚事情的真正原因。2008年,北京市小学总计招生110440人,其中本市户籍65467人,约占总数的60%,其余的40%均为外地户籍。我们再看看北京市小学历年的招生情况:
学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招生人数 91230 86406 82631 73577 71020 73138 109203 110440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6年,北京市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逐年减少(2006年有小幅增加),这也与北京市教委每年减少100所小学的政策相符合。但到了2007年和2008年,招生人数却有了极大的变化,07年比06年增加了近36000人,差不多增加了50%,08年的情况与07年差不多。也就是说,原本已经足够并正在逐年减少的教学资源(学校)突然遭遇到了极大的生源增加,这就如同越来越窄的河道遇到了百年难遇的洪峰,学校资源紧张也就不足为奇。在这种背景之下,就给有些人创造了暗箱收费的机会,因此捐赠款在普通小学的出现也就变得即合情又合理。按北京市2008年外地户籍学生44973人计算,若每人交捐赠款4000元,总数将达到1.8亿元,即使打个5折,也有近9000万元之巨。按北京市小学教职工总数60944人计算,这样每人就可以增发1500元的奖金� �有了这种利益驱动,上下一齐努力就很好理解了。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但请不要忘记,这只是普通小学收到的捐赠款,重点小学逐年上涨的巨额捐赠款并没有包含在内。今年,很多重点小学的费用都在3万元以上,有些学校甚至已经达到了6位数。
在这里我们不想讨论外地户籍学生增加的原因。因为这即可能是有一些父母对于北京良好教育资源的向往,也可能是对父母在京工作子女在家乡就读两地分离的解脱,或者是其它的原因。但我们想说的是,在北京市政府良好政策的背后,有的是对生源增加估计不足导致的决策失误,有的是在机会面前及时准确捞钱的英明判断。这两者相加不但让有美好初衷的利民政策失去了光彩,反而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又一次解读。
小满最后仍然选择了A小学。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捐款额由4000� �调整到1000元,对他来说,有这样的结果他已经很满足了。
对于单个个体而言,这件事的结论,是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讨价还价;而对于国家而言,要反思的内容就很多了……(q5226@foxmail.com)
旅行(六)
Tue, 16 Jun 2009 21:42:00 +0800
作者:陈骁 | 评论(1) | 标签:旅行, 乌镇, 书, 东栅, 西栅, 桐乡, 浙江
晚会还是结束了。
其实想来很奇妙,我们总会知道一些事情必然发生。但当它真的发生时,我们还是很激动。仿佛突如其来的惊喜。
空空的散着纸屑的舞台也算是惊喜吧。至少它见证了你的青春和你的挥霍。
21号才考试,离校回家,懒懒地坐在电脑前,涂些文字,作为卖弄或是装点,顺便期待二十几天后的华南之旅。
上一次像模像样的旅行该是去乌镇。深秋节气,东栅西栅。
其实那不过是一个镇子,很小,算是有些繁华。从杭州去往桐乡的高速上已经标明乌镇距此还有多少公里,却找不到桐乡。可见桐乡却不及它底下的小镇出名。
对乌镇最初的印象来自六年前黄磊的《似水年华》。那年我初中毕业,出奇的文艺,对片子里千山万水的爱情很懵懂。不像现在,说什么都跟情圣似的。
到了乌镇,才知道这儿也只不过是江南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不过是因为京杭运河故道穿梭于此,倒也曾是个商贾云集之地。而现在,却也算破落了,只剩下了拱桥、乌篷船和景区附近纷拥而至的商贩。"辉煌如过往烟云",总是这样。
虽然很多人说西栅更值得去,但我觉得其实要走乌镇还必须得去东栅。因为乌镇之所以为乌镇,根子在这儿。
在东栅,并没有觉得这是个景区。因为你会看到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样的乌篷船,一样的拱桥和商贩。不同的是,你看不到原来江南真的像水墨画儿一样,留在氤氲的墙壁上、水波里、石板上。
在东栅,你会看到《似水年华》中的书院,原来不过是一个破落的小院子,朱迅老先生在片中翻阅的古书只不过是报纸装订的道具。而那凄美的爱情不过是一部戏而已。
茅盾在这里出生的,于是,这里便有了林家铺子的原型。可爱的商户们在茅盾故居对面开了一家"林家铺子",游客便以为自己有了两个景点,真是可爱。
有人说西栅是洗涤灵魂的地方。我却觉得白天的西栅更像是一个影视基地。所有的东西都仿佛是21世纪建筑师的杰作,那么整齐,那么规矩。像一个大公园,只不过这个公园是要门票的。而且不菲。
这儿大多都是旅社,但因为木制的外形让人觉得很是可心。
走在西栅,我看到了一个花白头发的老摄影师捧着相机收来晚霞。还看到了孩子们穿梭在旅馆和小巷里。
西栅有一所昭明书院,相传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这里筑馆读书。现在,这个昭明书院成了一座图书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林达,也可以找到木心。刚上市的书、海外的杂志,已经陈列在书架上。如果休息,这里是个好去处。
昭明书院的门口是一家旧书店。很小,书也不多。和诺大的昭明书院没办法比。不过在这人工的公园中加一点书香,倒也让西栅的流水更有了一沫温馨和诗意。
走出书院,走过拱桥,便是茅盾纪念馆。馆后是茅盾先生的墓地。附近没有卖花儿的。我和静儿沿着台阶走上去,读着碑文,向先生塑像鞠躬。旁边有几株青葱的柏树,那是一周之前三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共同植下的。其实,我不喜欢麦家的《暗算》。虽然电视剧拍得很好。
暮色渐近,摇摆在塔下的秋千上。这时,灯一盏一盏地亮了。西栅仿佛换了一个模样。静悄悄地,鲜有人影。灯火阑珊,借着流水和人家到让人觉得置身世外。
夜中的西栅才算是洗涤灵魂吧。我们又沿着走来的路一路走去,才知道一点点的灯光汇聚起来,真的能打动一个凡人的心。
你真的应该去走一走映着点点昏黄的青石路,或许那种体验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离开乌镇时,汽车里放着刘若英的歌。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