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大国做交易,小儿谈恋爱
Thu, 25 Jun 2009 14:55:00 +0800
作者:吴澧 | 评论(5) | 标签:外交, 商业民族, 中美关系
上次在贴了那篇《宁做伪君子,不当真小人》(6月11日)之后,有读者说:"奥巴马纯粹为美国利益着想,对待别的国家是表面上的友善。"遇上有年青同志讲这种自以为眼光锐利、看透了别人"内心"的废话,本人通常笑问你是否想和美国人谈恋爱,而且是未经人事的十六、七岁小女孩谈恋爱,每天抓住男朋友问三遍: "你爱我吗?你真的爱我吗?你真的真心爱我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欣赏的新教哲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曾在一篇题为《笨拙的帝国主义者》的文章中讲:"我们是一个商业民族,我们对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的复杂一无所知。"钱其琛前外长在《外交十记》里不无揶揄地说:"(老布什政府的)贝克国务卿多年经商,又担任过政府财政部长,所以无论办什么事,都如同做生意,喜欢'做个交易'"。詹姆斯·贝克(题头图)的口头禅,"让我们做笔交易"(Let's make a deal),如今成了国际外交界的通用语。
商业民族里两人做交易,需要不需要你浓情来我挚爱,情情爱爱心底来?不需要的。有情爱固然好,但这不是做交易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是诚实,说话算话。发货期限到了就发货,而且不发假货;付款期限到了就付款,而且不付伪币。能做到这两条,美国人就会称赞说:好啊,我可以跟你 do business(做生意)。——注意:说能和谁做生意,在英语里确实有称赞之意。
我们中国人在历史上不是一个商业民族,中美间的这一文化差异,有时令专家也糊涂。去年10月因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而中断的中美副部长级防务磋商,本周在北京恢复会谈。某校国际问题研究院一位副院长曾说:"美国(军方)指责中国不'真诚对话',他们自己还在对台售武,又期望中国如何'真诚'对话?"本人不知道军方会谈内情,但这位副院长对英语的理解尚可磋商。
中文里的"诚"字,按字典解释,似乎只是真心待人、不说假话。但在实际应用中,对"诚"的对象是有所要求的。《说文解字》称"忱"与"谌"通,而"谌"就是"诚"的意思,这三字在某些南方方言中至今读音相同。因此"真忱"和"真诚"相通,中文里两者都用。� �"忱"意味着有情意,人通常只对亲戚朋友和待自己很好的人有情意,因此中国人说到"真诚",其对象通常与自己有相当关系。因为美国向台湾卖武器,所以副院长认为中国无法与美国真诚对话,这在汉语语境里完全讲得通,完全符合我们的文化心理——你待我不好嘛,我怎么能对你有情意呢?
但副院长评说的是美国的"指责",他讲的"真诚"译自英语。对话、谈判时的"真诚",英语常用说法 good faith 只是诚实、不说假话的意思。比如,《纽约时报》专栏作者罗杰·科恩本月16日从伊朗发回文章说,在这次伊朗大选之后,他认为美国仍然应该和伊朗接触,但对这样一个明显偷盗(选票)和撒谎的政府,必须对其是否诚实(good faith)持有更大的怀疑。科恩讲的 good faith,对应的是"偷盗"和"撒谎",而不是心里对人有情或无情。没有人认为伊朗总统内贾德对美国有感情,美国人只要求他谈判时不撒谎。
副院长实际上是把英文里并无感情条件的"真诚",作了一番有中国特色的理解。
三十七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华,当时美国在台湾还设有军事基地。但是,只要他说话算数,承诺越战结束后美军将从台湾撤出,毛泽东同志就愿意和他诚实会谈。两人面谈时,毛泽东告诉尼克松:今后我们的报纸还是要骂你们的,你不要看我们怎么说,要看我们怎么做。出身小店主家庭的尼克松心领神会,他甚至不要求"表面的和善"。主旋律尽管骂(实际上骂美国骂到现在,而且现在变得像一个陷入青春期忧郁的女孩子似的,总在抱怨别人没发现她已长得亭亭玉立),大国间可以言而有信地� �交易,尼克松和很多美国人觉得足够了。
(本文已于今日见报)
历史螺旋式终结
Thu, 25 Jun 2009 10:36:00 +0800
作者:drunkpiano | 评论(8) | 标签:讲政治-世界
《南方周末》
----------------------
在当代政治学家的著作中,有一本可能最幸运,同时也最倒霉。其幸运之处在于它非常出名,被引用率很高,基本相当于流行歌曲中的"泰坦尼克号",人人都会哼几句。其倒霉之处则在于,它总是以靶子的形式被引用,谁提起它都"拳打脚踢"。这本书就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历史的终结》出版于1992年,据说它体现了冷战刚结束时蔓延全球的乐观主义情绪:福山试图论证自由民主制度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最高也是终结状态,其它政治制度,就算一息尚存,也最终向这个方向演进。
当然后来历史证明它不愿就那么随随便便被终结了。苏东剧变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带来繁荣富 ��,亚非拉很多国家的民主化徒有其表,宗教原教旨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高涨显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韧性,而当美国兵把热气腾腾的自由民主给伊拉克送上门去时,伊拉克人死活不肯收下,还坚决要回赠美军自杀炸弹。福山因此也成了学术靶子:历史远没有终结,它还在漩涡中心。
我倒觉得对福山,确切地说对历史,我们需要保持更大的耐心。毕竟,历史的走向往往需要一个较大的时间单位才会显现,今天离《历史的终结》一书出版还不到20年,很难说我们站在判断其对错的一个最佳位置上。
比如伊朗。如果我们站在1979年,看到伊朗人民在推翻巴勒维政权之后,不但没有走向民主自由,反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当然没有理由相信历史正在终结。1997年,改革派哈塔米当选总统,曾带来短暂的"德黑兰之春",但改革很 ��被保守势力吞噬;2005年,内贾德当选之后新闻、集会自由出现倒退;甚至两个月前,美国女记者还因采访活动被伊朗当局判刑8年。伊朗历史岂止没有终结,简直可以说按福山预言的方向背道而驰。
但如果站在09年6月15号的伊朗,我们看到的则截然不同:据说约有一百万人自发涌上街头,抗议选举的不公正、不透明。温和的人高举抗议牌:"我的选票上哪去了"?而愤怒的人则直接高喊:"专制者去死吧"!
不公正、不透明不但体现在总统候选人名单需要宗教机构"监护委员会"的批准,而且体现在"体制内"的竞争也疑云重重。人们难以置信,几百万张手写选票可以在投票之后几乎立刻就被统计出来,而内贾德在所有省份都大获全胜,这不但史无前例,而且与之前的地方选举结果不相符,与后来大规模街头抗议也形成鲜明 ��比。问题在于,由于没有独立的选举委员会,也没有中立的第三方观察,选举结果无从检验——即使内贾德真的得了63%的选票,由于缺乏透明性,这一结果也缺乏公信力。
百万人涌现街头,其实并不突然。追求更多自由、更真实民主的暗流一直在伊朗"螺旋型"前进。且不说体制内的改革派崛起,也不说伊朗社会势不可挡的去原教旨化过程,保守派势力本身也出现权力松动迹象:两个月前被抓的美国女记者最后被减刑乃至释放,就是这种松动的一个小小注释。最令保守派担心的恐怕是,青年是改革派的主要依靠,而伊朗60%人口30岁以下。"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让这么多伊朗人"回心转意"的,显然不是美国兵,而是伊朗的保守势力本身——正是他们政治上的倒行逆施和经济上的一团浆糊将� 多伊朗人扭转成"最后的人"。比如,71到79年伊朗只有100个政治犯,而伊斯兰革命之后的81-85年,伊朗则逮捕了7900个政治犯,直接把巴列维专制比成了"小巫"。内贾德近年民粹主义的经济政策收效不佳,伊朗通胀率和失业率双高。说到底,"最后的人",其实这也是"最初的人":漂亮女孩渴望摘下面纱展示自己的美、人们想住好房子开好车、手碰到鼠标就有点击的冲动……只要俗人继续俗下去,开放社会的万有引力就不可克服。
伊战之后,很多人痛骂福山"之流",认为其盲目乐观是美国"武力输出民主自由"外交的思想基石。对此福山写了一篇文章驳斥,大意是:我虽然认为自由民主是历史的最终形态,但从不认为它可以被武力施加,我本质上是个"结构主义"者,相信制度只能从社会经济结构中逐渐生长出来。看来,他的意� �是,历史虽然会终结,但终结的方式肯定不是"喀嚓"一声。
不是喀嚓一声,所以伊朗绕了一个30年的大弯。"我的选票上哪去了"和"专制者去死吧"这种口号终于大规模出现在伊朗,虽然貌似晚了30年。从这个意义上说,福山的预言也许不是说错了,只是说早了而已。当然很有可能当下伊朗人的斗争只是昙花一现,明天保守派统治还会继续——还会继续,只是又薄了一层而已。
勿大声说话
Thu, 25 Jun 2009 10:29:00 +0800
曾几何时,在几家门户网站的首页头条都能看到外交部"告出境公民书",其标题之醒目,分外刺眼:中国公民在国外公共场合勿大声说话。5000年文明史发展到今天,泱泱大国竟要如此告诫自己的公民——勿大声说话。嗟乎,就差告诫到了国外要像在幼稚园般手拉手一字排开地走路了。
瞧瞧以下的摘抄(为了协助普及),即便不吐血,也让龙的传人们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汗颜啊!"告全国出境公民书"中的13个"不要",怎么看都眼熟,大部分恐怕抄自于《小学生如何防止意外伤害》读本:"在住处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让小孩告诉陌生人父母不在家;出门时尽量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或大量现金,也不要在居住地存放大量现金;不要在私车的明处摆放贵重物品,如车胎被 ��,修车时务必要先锁好车门;不要将文件、钱包、护照等重要物品放在易被利器划开的塑料袋中;不要在黑暗处招呼出租车;不要轻易让陌生人搭乘您的车;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行走;在公共场合要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不要在街上乱捡东西,以防被敲诈;不要在黑市上换汇……"
"告出境公民书"作为指南,愚辈无话可说,但以外交部的名义大肆宣传,其弱智程度让人瞠目。当然,说这话或许是出自不才自我感情和自尊心的考量,有病了,就得扒光了让医生看,没得选择。至于那13个"不要"中的"不要轻易让陌生人搭乘您的车。"此条不用告诫,在国内想拦车送伤员或疾患者去医院太难了,因为我们打小所受的教育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何况在国外,谁敢给狼外婆开门呢� �接着下一条"不要和陌生人一起行走"就更奇怪了,我们又不是到了无人区,国人所到之处要不要清场?老外有见到陌生人向你示善微笑的习惯,难道他是图谋不轨?按"不要"中的劝诫,就该抛个眼白给他?或稍带一句"神经病"?
大国寡民,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趋向,已经根植入我们民族的骨髓,有时甚至猥琐的让人心寒,搞得出国如入虎狼之国?"五讲四美"加起来9条在墙壁之上糨糊未干,13条"告出境公民书"就又张贴到了各个机场口岸,难道国人素质真的就低下到如此之地步了吗?你还别说,真就实事胜于雄辩,在此说出来一样很弱智。
记得曾看过几期北京有线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寻找文明市民。电视台工作人员将摄像机架在隐蔽处,偷拍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时有多少是遵守交通规则的。但足足等了一天,竟没� 等到一个遵守交规的人。无奈,黄昏时分,准备收工,镜头里突然出现了一对年轻情侣。摄制人员似发现了新大陆,欣喜不已,有人说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等到了;有人打赌说他俩不是有意识遵守交规,还是会闯红灯的。
主持人抓住时机,操起话筒兴奋地解说:等了一整天,还剩几秒,今天的"文明市民"就将产生,让我们共同为他们读秒吧!5—4—3……遗憾的是,就差3秒钟,这对情侣冲向了斑马线,与"文民市民"失之交臂。遗憾之余,主持人留下:"我们明天还会在这里守候"的话。
这种守株待兔的努力第二天没有让工作人员白辛苦,他们终于"捕捉"到了一对母子。"文明市民"诞生了。采访中,母亲坦诚,她是看了电视播报后来这里有意为之的。即便这是一则让人尴尬的文明,工作人员还是承认了他们的"文明� 行为,奖励了他们一台29吋的大彩电。唏嘘,倘若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寻找一位"文明市民"都犹如海底捞针,那么在其它中小型城市就可想而知了。
我有个朋友从欧洲留学回来,锁眉扭鼻地大谈欧洲人的文明行为:"我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国内公民的诸多不文明行为,随地吐痰大小便……"但没多久,"红灯时,汽车得给行人让道,经常留下我一个傻兮兮地愣充文明人",朋友被欧洲文明熏陶了四、五年的绅士做派,倏忽间被瓦解得烟消云散。他不得不承认,"这是环境的力量"亦有自身的劣根性。
你会嗤之以鼻,难道他老外就没个流鼻涕放响屁的时候?绝对有,笔者亲眼目睹。一次在公交车上,一北欧老妪上车,打眼就让我看她不顺,喉头巴脑,加之不断的咳嗽,脸涨红的像猴屁股似的,她老人家从手提袋里� �出一卷卫生纸,大庭广众下就那么"哼……哼"地擤鼻子,绝对符合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下以小鸡肠心态暗自窃喜,老外也不都神话般的文明,"我看你怎么处置?"谁知老人家下车前把那濡湿的卫生纸恶心地装进了手提袋。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恶心自己也是一种文明。
古有孟母三迁择良邻的典故,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原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但随着我们物质文明的提高,精神文明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许多常识性的规律怎么到了我们身边就变得如此难于理喻呢?
据悉,中国外汇储备已达数千亿美元,布衣拙见,与其闭门宣科地"五讲四美"和13个"不要",不如将接受过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不文明行为罚单者,轮流送出去"留洋",我就不信5000年的文明大国会为文明发愁!
Banksy 单挑博物馆
Thu, 25 Jun 2009 07:33: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3) | 标签:Banksy, 英国, 涂鸦艺术, 博物馆
Banksy 单挑博物馆:是颠覆正统还是登堂入室?
经济观察网文章 上个星期六,英国最著名的涂鸦艺术家 Banksy 作品展在英格兰西南城市布里斯托博物馆开幕,博物馆前出现空前的观众排长队等候入场的盛况。这个展览,被渲染成为街头涂鸦艺术颠覆正统博物馆的行为,连名字都叫《Banksy 单挑布里斯托博物馆》(Banksy versus Bristol Museum)。观众们进入博物馆,会发现"藏"在博物馆原有藏品中的"颠覆艺术";以及似乎是被"恶搞"过的,在古典风景上添加了现代路标的风景画等等,似乎博物馆真的被 Banksy 入侵了。
但是其实整个展览是一次 Banksy 和布里斯托博物馆合作与策划的 Banksy 作品展,展出超过100件他的作品。这里不仅有博物馆的参与和全面合作,还有精心准备的媒体公关。所以这一次到底是街头涂鸦艺术颠覆了正统美术馆,还是 Banksy 选择步入主流艺术殿堂?
Banksy 是个艺名,在这些作品后面的艺术家,从未透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其身份谜团,一直是 Banksy 效应的一部份。去年英国报纸《每日邮报》声称掌握确凿证据,曝光了 Banksy 的真实身份,但从未得到 Banksy 本人和他的经纪人的肯定或否认。Banksy 虽然匿名,但却不是无名。自2000年以来,他的街头割版涂鸦逐渐在布里斯托、伦敦和其它地方街头出现,受到的关注日增,追随者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颗国际明星。
虽然伦敦当地政府依然把Banksy留在公共场所的割版涂鸦当作"践踏公物"对待,多次以清除和覆盖处理,但是他的作品不仅有价,而且已经多次被人购买收藏,有时还通过国际拍卖行拍卖。Banksy 本人虽然一贯隐身匿名,但在自我宣传上并不腼腆。他的创作虽然不理版权,但却有艺术经纪人代理其作品。他的创作过程虽然一向保密,但却出了好几本书阐述创作理念。他的粉丝们甚至出版了专门图书(Banksy Locations and Tours),象导游手册一样教你到哪里去欣赏他的涂鸦作品。
Banksy 作品的最大吸引力,是其颠覆正统与主流视点的主题,这次从街头走近博物馆,获得了巨大的创作空间,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次的展览中,有些是针对博物馆藏品――古典画、雕塑等等的颠覆;有些可以看作是对现实政治的简单诠释――比如这幅"一群猩猩在下议院进行辩论"的画;另有一些,却是已经在其它地方展出过 ――比如那些"游泳的炸鱼条"、"点着调味料的炸鸡块"、"修指甲的兔子"等等去年曾经在纽约的鱼条店和宠物店展出――搬到博物馆来之后,未免减弱了其颠覆效应。
可以说 Banksy 在出名之后,就面对着继续颠覆还是登堂入室之间的矛盾。这次大规模的展览,赢得了不少掌声,观众也绝不会少,一定将是个成功的展览。然而在聚光灯下,今后 Banksy 如何继续其一贯的隐身和独立的创作方式,以及保持街头艺术的颠覆力,会是个有趣的关注点。
原文链接:
http://taohuawu.net/2009/06/25/banksy-versus-bristol-museum/
为什么年轻就要被质疑?
Thu, 25 Jun 2009 01:54: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12) | 标签:市长, 干部年轻化
质疑年轻市长,折射公民的不信任
日前,在湖北宜城右由人大选举产生新一任市长,年仅29岁。这位市长名叫周森峰,连日来很快成为公众热议的人物,还有人去人肉搜索他的妻子、老爸、老妈,看看到底是什么背景,最后却发现真的是一个穷苦的劳动人民的儿子。
由此可见,很多人所关心的,首先不是这位市长的能力如何,而是去怀疑是否有强大的靠山,是否违反了干部选拔条例,等等。《东方日报》的评论文章说,在这种心态背后,折射出的是民众对当前吏治的不信任。
因为最近几年,各地有很多年轻官员被火箭式的提拔,但都被网民发现其有高干背景或者强大的靠山。08年辽宁本溪提拔的三名团市委副书记,经网友披露,� �是是领导干部子女。
文章说,正是看到了太多的吏治腐败,所以,当有周森锋这样的平民子弟被超常规提拔时,老百姓心中跳出的第一个疑问便是「他父亲是谁」。众所周知,官员子女在提拔时优先得到照顾,优先获得重要职位已经是正常现象。为了掩人耳目,一些官员将子女送到另一名官员手下任职,另一方面又将其子女安排到自己手下任职,形成你提拔我儿子、我重用你女儿的局面,彼此心照不宣。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外皆有不少榜样。当年林彪做军长的时候是20岁出头,胡乔木任职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时年仅37岁,肯尼迪在43岁当选美国总统。文章说,这些人都是经过重重考验,而且真正有本事才脱颖而出,并不是靠父荫、靠分赃上位。吏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吏治不稳,天下大乱,自古皆然。
言下 ��意,公众对吏治敏感到如此程度,甚至年轻干部破格提拔都要被全国热议和质疑,是不是需要当局进行一些思考呢?
– ‐‐——– ‐‐——– ‐‐——– ‐‐——– ‐‐——– ‐‐——
□ 每天乘坐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 全文链接:http://www.v2en.com/2009/06/why-doubt-young-mayor/
负责任的做国际新闻
Wed, 24 Jun 2009 23:36:00 +0800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6) | 标签:国际新闻, 媒体, cnn
国际先驱导报约稿(原文)
---------------------------------------------
当我们在批评某些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国的时候太CNN的时候,我们这些新闻从业人员有没有反省一下,自己在报道国际新闻的时候,也存在很CNN的情况呢?
有没有犯过新闻翻译不准确的错误?有没有有意无意的,把自己想说的话,就塞在了某一家外国媒体,或者某个所谓的外国被访者的身上?有没有在使用图片配合新闻的时候,用错了照片?有没有查证过某一段新闻的最原始的来源?
如果从来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那恭喜,因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新闻的报道者,因为要做到不犯这些错误,需要一种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包括语言能力,新闻触觉,还有足够的见识,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因为报道国际新� �,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从业人员并没有在现场,而是转述其他外国媒体,或者通讯社的报道。即使在现场,也很难保证,会不会因为沟通的问题,或者自己本身的知识限制,或者是理解的能力,而在报道的过程中出现不精确的地方。
不过,最可能犯的错误,就好像那些很CNN的媒体一样,对于国际新闻报道的不重视,或者用一种没有做本地新闻那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态度。这是为什麽?因为这些是国际新闻,不是发生在我们的受众所生活的地方,和我们的受众没有直接的关系,最重要的是,那些有直接关系的人,看不到有关的报道。这一点,CNN的压力要大很多,因为如果那些国际新闻发生的地方的观众懂英文,无意中看了电视,无意中发现了错误,那就可能演变成一件让电视台很头痛的事情,也就有了这句"做人不能太C N",当然,通常来说,这些批评,对这些媒体不会有伤筋动骨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受众来说,确实伤筋动骨的,因为受众对外界的了解,对于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基本上都是依靠媒体,除非自己有机会亲历一些事件,问题是,即便是亲历,往往也只了解一个事件的一个点,或者一个面而已。而受众对于事实的了解多少,会影响他们所作出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积累起来,会形成一种印象,甚至是价值判断。
所以,对于中国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媒体还有媒体的从业人员们来说,责任很重大,因为自己的报道,影响到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影响到中国人对国际局势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也影响到中国人是否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地认识。
而要尽到媒体的责任,在现在的情况下,我想最重要 ��,不是输入怎样的观点,而是尽量准确地告诉大家事实,不单单准确,而且要不进行筛选。因为只有多角度的,足够的,准确的资讯,才能让受众不惑于流言。如果媒体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尽到了启蒙的责任了。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