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翩然儒将刘瑞龙--江总书记怀念的老革命(附图)

翩然儒将刘瑞龙--江总书记怀念的老革命(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29日10:59 生活时报


 

图为刘瑞龙


 

  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年战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革命先烈为了党的崇高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可以说,共产党80年的辉煌历程是由他们的鲜血铸就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忘我、他们的执著、他们的追求,才造就了我们时代的精神基石,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忘记,这些先烈的精神!

  今年年初,《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解放军文艺》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刘

瑞龙诗稿》一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消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收录了江泽民总书记写给刘瑞龙夫人江彤的一封信及抄录的江上青烈士和江树峰同志的三首诗词。信中体现了江总书记和我们党对革命老同志及其家属的关心,江上青、江树峰的诗词表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和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对许多人来说,刘瑞龙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刘瑞龙诗稿》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他的一生有何壮举,和江上青、江树峰有着怎样的革命情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我们不妨回过头来踏着历史的足迹,追寻这位老革命的一生。

  曲折瑰丽的革命生涯

  1910年10月,刘瑞龙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出生刚刚70天,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生活十分窘迫。1925年,刘瑞龙在南通师范读书期间,受表姐夫恽代英的胞弟恽子强的影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国民党撕下革命伪装,在上海、武汉等地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疯狂镇压,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在这个血雨腥风的多事之秋,刘瑞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漫长而曲折的革命生涯。

  1929年,时任南通县委书记、年仅19岁的刘瑞龙与李超时、何昆、张爱萍、黄火青等同志创建红十四军,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心腹地带组织工农武装。

  1932年秋,因出现了叛徒,刘瑞龙不能继续留在上海,党中央决定让他到苏联学习。虽然刘瑞龙一直向往能到当时世界革命中心――苏联学习,但想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他毅然决定留在国内。1934年刘瑞龙西上川陕,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不幸的是,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推行极左路线,无端怀疑并迫害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刘瑞龙也不能幸免,但他冒着极大的危险,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了一批知识分子干部。

  红四方面军两过雪山、三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刘瑞龙经受了残酷的战斗洗礼,以顽强的革命意志走完了伟大而悲壮的红军长征。后来,红四方面军在甘肃高台与反动军阀"马回子"决战失利,刘瑞龙等数十名红军干部被捕入狱。1937年冬,经党组织的大力营救,刘瑞龙和其他几名将士死里逃生回到延安。

  解放战争期间,刘瑞龙担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华中《新华日报》战地记者徐熊风趣地称他为"空军司令",当时他手下只有一位秘书、两位警卫员和两位副手。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就是这位"空军司令"参与动员和组织起几百万人的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奋勇支前;在淮海、渡江和上海等重大战役中,刘瑞龙直接指挥和组织后勤支前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来电影《车轮滚滚》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民工支前的感人情景。

  翩然一儒将

  刘瑞龙从小就喜欢古典诗词,像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他用枪也用笔投入战斗。即使在环境极其险恶的战争年代,他也经常读诗写词,借以抒怀,翩然一员儒将。《刘瑞龙诗稿》收录了他1929年至1988年创作的近200首诗词,真实地记录了他60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和人民的赤子情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农史。刘瑞龙那些早期"在马背上哼成的"诗作,有土地革命时期用"三字经"的形式写成的布告、通告,有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激烈斗争的真实写照,令读者展卷如见铁马关山,如闻军号战鼓。他那些和平时期的诗词,有对新中国的热情歌颂,有他的人生感悟以及对子女的勉励,充分展示了一个老共产党人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和广阔胸襟。

  十年浩劫中,刘瑞龙在被非法关押长达5年的时间里,写下了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他利用放风时间,从垃圾堆里捡起一片片破烂的烟盒纸,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许多诗词。可以说,《刘瑞龙诗稿》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词集,是一部给予后人以丰富教益和深刻启迪的警示录。

  革命情谊源远流长

  在《刘瑞龙诗稿》一书中,收有江总书记写给刘瑞龙夫人江彤的一封信。信中说:

  江彤同志:

  我抄录了江上青江树峰的三首诗词,其中表达了对刘瑞龙顾民元同志的怀念。乍暖还寒,请予珍重。

  专此即致

  敬礼

  江泽民

  一九九四年四月五日晚

  刘瑞龙、顾民元和江上青、江树峰的战友同志情谊,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早在1927年,刘瑞龙还在南通师范读书期间,就结识了在南通中学读书的江上青。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生于江苏扬州。1927年,在刘瑞龙、顾民元的介绍下,江上青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江上青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江上青以笔为枪,写诗撰文,创办刊物,讨伐魑魅魍魉,传播革命火种。江上青两次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英勇不屈。他创作了大量追求革命理想的诗歌,表达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理想的情怀。其中,《刘瑞龙诗稿》中就有江总书记抄录的1939年江上青寄给其弟江树峰的诗:

  过隙光阴似白驹,十年患难早相扶。

  雄心拼付三期战,别绪全凭一雁书。

  春水绿杨思故里,秋山红叶走征途。

  天涯兄弟成劳燕,互问风尘老病无。

  诗中表达的浓浓手足情谊和战友深情,令人感慨万千。

  1938年11月,江上青成功地推动国民党六安县长盛子瑾抗日。刘少奇同志曾高度评价说:抗战初期,我党在皖东北与盛子瑾的统战,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在率队谈判返回途中,遭反动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当时任豫皖苏省委书记的张爱萍主持了江上青同志的追掉会。他这样评价江上青:上青的殉国,不仅使我失去了位知友,失去位战友,也使皖东北抗日民主阵线失去了位卓越的领导者,使中国革命大厦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栋梁……

  顾民元烈士是刘瑞龙的表弟,1912年生于南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29日,作为启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顾民元在赴掘港开会途中被土匪俞福基部拦截绑架。顾民元在羁押中,正气凛然,他在狱中写下了三千言绝命书,安慰亲人:"莫为江流悲永逝,天光常照浪之花。"当时顾元民所在的中共党组织处于地下,与新四军党组织还没有联系上。2月24日,新四军与俞福基部发生战事时,误杀顾民元。同年4月,新四军在掘港召开追掉大会,追认顾民元为烈士。

  时隔半个多世纪,活下来的同志并没有忘记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在《刘瑞龙诗稿》一书里,收录了江树峰1982年怀念江上青的词《调寄青玉案》以及江树峰怀念顾民元书赠刘瑞龙的词《调寄八声甘州》。《调寄青玉案》写道:

  ……

  碑铭已勒洪湖渡,

  英烈江淮生死处。

  翠柏丹枫千万句:

  青阳春早,

  广陵梅吐,

  嘱我行兄路。

  词中表达了两位革命老人对故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为中国农业走到最后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刘瑞龙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1955年,毛泽东主席接到农民的反映,说是麻雀祸害庄稼,于是批示:麻雀是害鸟,能不能消灭它们?毛主席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刘瑞龙。

  麻雀究竟是不是害鸟?为了慎重起见,刘瑞龙特地找到动物学家钱燕文。钱燕文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在他的印象中,麻雀是吃植物种子的,植物种子多半不是粮食,况且麻雀还吃害虫。钱燕文思忖再三,提笔在报告下边写道:"我不敢肯定是否应当消灭麻雀。"鸟类学家郑作新提出要辩证看待雀害。 1959年,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上书毛主席,毛主席批示:"麻雀不要打了"。

  "文革"后,刘瑞龙回到农业部。80年代初,已是古稀之年的刘瑞龙,先后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作为总编委主任的刘瑞龙,不顾年迈多病,不仅为推进全书编撰作出了重大决策,而且事事亲躬,作出具体部署,对全书的成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8年5月25日,78岁高龄的刘瑞龙,在广州参加全国农史学会学术讨论会时,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不幸溘然长逝,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本报记者张景华

http://news.sina.com.cn/c/289266.html


刘延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刘延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委员
2008年3月 至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03年3月2008年3月
性别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籍贯 中国江苏
出生 1945年11月
江苏省南通
学历
经历

刘延东1945年11月-),女,汉族江苏南通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之一。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毕业,法学博士。196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七届政治局委员。现任国务委员(排名第一),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

[编辑] 家庭背景

刘延东的父亲刘瑞龙1927年就加入中共的"老革命",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创建人之一,还曾是江泽民养父江上青加入共青团的介绍人[1],曾经担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如此的家庭背景和政治渊源,使工人出身的刘延东一步一步的成为了日后中共政坛的高级领导人。

[编辑] 从政经历

1964年,刘延东进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学习;后曾担任政治辅导员。自1970年,她就先后在唐山开平化工厂和北京化工实验厂工作;用了八年的时间,刘延东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地成为了党务领导干部。1980年,她正式进入政坛,在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工作;后又出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两年后,刘延东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

在团中央,刘延东一待就是九年;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主席等职;经历了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三任团中央负责人。1991年3月,虽然离开了共青团组织,但刘延东依然从事中共的党务工作,出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半年后,升任统战部副部长。在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期间,刘延东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完成并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在担任了十一年统战部副部长后,2002年刘延东终于晋升为部长;并在次年三月的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王忠禹廖晖)。在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刘延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继江青叶群邓颖超吴仪之后,第五位女性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8年3月,她又被任命为国务委员;不久,又出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

她还曾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编辑] 参考文献

政党职务
前任:
王兆国
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2002年2007年12月
继任:
杜青林

http://www.rfi.fr/actucn/articles/121/article_18826.asp
=================


香港去年新生儿近半数乃大陆妇女所生

发表日期 16/01/2010 更新日期 16/01/2010  17:34 TU

根据本台香港特约记者郑汉良报道,尽管香港采取多项措施限制大陆妇女到香港分娩,但根据港府统计处提供资料,去年截至10月为止,香港有6万7000多婴儿出生,内地孕妇的婴儿占了几近一半的45%,显示大陆妇女到港生产的热潮并没减退。综合估计,香港去年全年诞生的新生命,预料可破8万大关。

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海啸影响,一般预料2009年的分娩数字将会有所减少,但事实上香港公立医院去年分娩的人数,仍有4万多人,比前一年只轻微减少1%。

为了减轻医院产科部门超额工作负担,以及大陆妇女"鹊巢鸠占",以致香港妇女生产无门,当局规定内地孕妇必须事先取得香港医院的预约,否则在接近分娩期时不得进入香港。当局同时又大幅增加内地妇女的分娩费用,但此举并未减低大陆孕妇到港分娩的热潮。一般动辄需要数万甚至10万元港币生产费的私家医院,更是大陆权贵之偏好。

据了解,中共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香港工作的女儿,去年也在香港一家贵族级的私家医院分娩,诞下一名千金。

随着经济好转,今年产妇分娩人数势必增加,金融海啸影响只属短暂,除部分本地人由私院转往公院产子,不少内地人仍来港产子。有妇产医生认为,与沙士SARS相比,猪流感对港人及本地经济的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孕妇应及早预约分娩,以免一床难求。

-----------------------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女儿杨帆、女婿冯琦,刘延东的老公杨元惺
-----------------------

杨显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杨显东1902年11月23日1998年10月20日),棉花专家、农学家、农业行政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湖北沔阳人。

父亲杨介康,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曾任新会知县。叔父杨会康,曾任民国政府代理湖北省省长。堂兄杨潮、堂妹杨刚均是著名记者。侄女郑光迪曾任中国交通部副部长。

1923年考人南京金陵大学农科,主攻棉花和蚕桑专业。1927年夏毕业后,在河南训政学院任教。1928年,任湖北省棉业试验场技士兼代场长。1934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

1937年,离美途经苏联考察后回国,同年11月参加革命。与陶铸等在湖北应城汤池举办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1938年在襄阳举办鄂北棉业讲习所,1939年在谷城举办茨河手纺织训练所。以后又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本局特派员兼福生总庄樊城分庄主任、行政院农产促进委员会湖北推广专员、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以及重庆美国经济作战局农业顾问等职。1945年10月,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救济总署湖北分署副署长、代署长。1948年,任上海粮食紧急购储会特别顾问。期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新四军和解放军筹集经费、输送物资。

1949年,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同年9月,赴北京农业部副部长,任此职长达40年,为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做出了贡献。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著名农学家杨显东逝世
江泽民、李瑞环、胡锦涛等以
不同方式对杨显东逝世表示哀悼,
对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著名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部原副
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杨显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
于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江泽民、李瑞环、胡锦涛、温家宝、万里、宋平、薄一波、
宋任穷、吴阶平、周光召、王兆国、赵朴初、钱伟长、宋健、
朱光亚和肖克、段君毅、谷牧、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钱
学森等同志以不同的方式对杨显东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对家
属表示亲切慰问。

  杨显东同志是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人,1923年考入南
京金陵大学农科,1934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先后获得了
硕士和博士学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放弃高薪厚禄,毅
然离美途经苏联考察后回国,同年11月参加革命。1937年至19
39年,他与陶铸等同志一起,先后创办汤池训练班、鄂北讲习
所、茨河训练所、手纺织训练所等,他任所长,这些抗大式的
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在任美国经济作战局农业顾问
期间,杨显东根据党的指示,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积极为新
四军筹集了大量经费、医药和物资。解放战争时期,杨显东利
用特殊身份,广泛团结外籍进步人士,为李先念领导的中原解
放区军民输送了大批粮食、药品、器材、被服、罐头食品等物
资。

  新中国诞生后,杨显东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
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担
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名
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荣誉委员等职。1956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

  杨显东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届政府中最早任命的农业部副
部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四十年如一日,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
的发展,为提高棉花质量,增加棉花产量,解决我国棉花紧缺
的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民日报 》1998-11-11 第4版

http://www.people.com.cn/item/ldhd/Jiangzm/1998/qita/qt0202.html





您现在的位置: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 >> 新闻中心
 

光影世界 知性人生 ――我国著名摄影家杨元惺先生莅临我校考察指导
发布时间:2009-12-11 10:12:26.0 浏览次数: 759
王校长颁发聘书
检阅学生
王校长介绍学校情况
听取北区规划和升本目标
摄影课现场题辞
视察航海模拟器
 

  (党委宣传部供稿)2009年12月4日,我国著名摄影家中国科协杨元惺先生莅临我校考察指导。在王舒平书记和王玉潜校长的陪同下,杨元惺先生考察了我校艺术设计系和航海模拟器实训中心。作为一名资深摄影家,杨元惺先生拿起了心爱的相机,走进了学生的摄影课堂,对我校学生进行了现场教学,并与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欣然题写了"光影世界 快乐人生"的赠言。
    在行政楼五楼会议室,王玉潜校长代表学校向杨元惺先生汇报了我校的办学历程和发展思路。杨元惺先生高度肯定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对我校升格为应用型海运本科院校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并高兴地从王玉潜校长手中接受了"兼职教授"聘书。
    12月5日,杨元惺先生看望了我校参加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师生,并现场为我校艺术设计系部分师生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示范课,师生们被杨教授的作品深深吸引并陶醉在他老人家风趣幽默的话语中。大师教诲,终身难忘。
    杨元惺先生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接触摄影,曾15次去云南、15次走新疆,10余次走进青海,自驾10多小时跑西藏,几番驾车穿越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拍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作品被《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等杂志广泛收录,并在国内外举办了多次摄影展。
    自然、风土、人文,是杨元惺先生的光影世界;驾驶、旅游、摄影,是杨元惺先生的知性人生。




http://www.gzhmt.edu.cn/news_show.jsp?id=1531&news_name=%B9%E2%D3%B0%CA%C0%BD%E7%20%20%D6%AA%D0%D4%C8%CB%C9%FA%20%20%A1%AA%A1%AA%CE%D2%B9%FA%D6%F8%C3%FB%C9%E3%D3%B0%BC%D2%D1%EE%D4%AA%D0%CA%CF%C8%C9%FA%DD%B0%C1%D9%CE%D2%D0%A3%BF%BC%B2%EC%D6%B8%B5%B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