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十字架(寓言)
Wed, 29 Jul 2009 13:56:00 +0800
公元一世纪的一天,耶路撒冷城的每一寸空气中,都充满着火药味。但这对于居住在城外的木匠西蒙来说,好象一切都不存在,因为对他而言,手上的木头比整个世界还要真实。
西蒙干上木匠这个行当也有些年头了。由于在耶路撒冷城里,从事木工这个行当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对于刚迁居到此的他来说,要很快找到客户,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天, 西蒙正无精打采地在家门口做着活计,听见邻居们在议论着什么,并且,纷纷朝村口蜂拥而去。
"他大婶,听说了吗?村口来了些人,有人说其中领头的就是我们天天盼望的弥赛亚,叫什么来着···呃,想起来了,他叫耶稣。"这是个妇女的声音。
"是吗,我早就听人说,弥赛亚快来了,可这种事,谁说得清?前些年不也是有个弥赛亚吗?不还是被处死了。但愿这回这个是真的···嘿!西蒙,你不去看弥赛亚吗?"
听见女邻居的呼唤,西蒙冲着她笑了笑,低头继续干着他的活计。对于周遭发生着的那些个事,西蒙不太关心。他似乎更关心怎样更好地养活自己一家人。毕竟,找他做家具的人不是很多,这已经够让他心烦的了。
一天中午,知了懒洋洋地叫着,日头象火炭般烘烤着大地。西蒙照常做着他的活计,这时,院子外来了一个人,三十来岁,象是个拉比,白袍子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师傅,有水吗?"那人问道。
"有",西蒙将来客请到屋子里坐下,然后去缸子里舀了一碗水递了过去。那� �喝了水,开始端详起他做的木器起来。
"您也会这个"?西蒙问。
"我曾经是个木匠"。来人回答道。西蒙听了,很是高兴,他正想着找了懂行的人指点指点,看是否是自己的手艺不到家,以至于业务不太好。
"木工活儿不错,可是,这种做法不是耶路撒冷城所流行的做法"。来人说道。
"您能告诉我,耶路撒冷城的做法是怎样的吗?"
"耶路撒冷的人们害怕他们不熟悉的东西,对于木器,他们不需要考究的做工与精良的材质,他们只需要在他们看来是继承了传统的、被大家所公认的、看上去和别人用的没有什么不同的东西,简单地说,他们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者与形式主义者,只接受即定的一切,拒绝一切新生事物,这似乎可以让他们不必去承担� 变革所带来的焦虑。所以,他们崇拜大而空洞的东西,符号化加情绪化的东西,却仇视任何内容丰富、有活力、但超乎他们想象的东西。而您做的这些东西呢,坦白地讲,有些个人化,太注重您个人的个性表达和审美追求了。这会让您的顾主们感到不安"。来人说。
"那请您告诉我,我是放弃我自己的想法而迎合大众的口味好呢,还是坚持自己内心的追求好呢"?西蒙忙问。
来人笑了笑,说,"这地上,有不变的东西吗"?
来人走后,西蒙久久地琢磨着他说的话,感到似懂非懂。但他还是决定专门去研究研究耶路撒冷城的时尚,以便让自己的手艺更吃得开一些。果然,在他的努力下,他的顾主渐渐多了起来,他的生意也好了许多,他心里暗暗感激那个指点他的人。
西� 的手艺越来越有名气,以至于大祭司该亚法也慕名请他做家具。一天,该亚法打发人来请他去一躺,他于是急忙收拾收拾往城里赶。他走在街上,发现今天的气氛和往常很不一样,人们在纷纷议论正在发生的一件大事。他听见旁边一个人说:"嘿,你知道吗,明天要处死一个人"。
"谁"?另一个人问道。
"就是前些日子骑着毛驴进城,被大伙当成弥赛亚的那位"。
"怎么?要处死他?哎,看来又是个冒牌货,我们又算是白等了"。
"据说他的门徒们都跑光了,哎,我当时还跟着人喊'和撒拉'来着,现在想起来,真是难为情。看来,要是今后又出个什么弥赛亚,我们可要多长个心眼,别又被忽悠了"。
西蒙不知不觉间到了大祭司府,见到了该亚法。该亚法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西蒙� �弟,今天请你来是给你一个活儿干。就是向你定做一个十字架,做大气一点,要很远就能看得见的那种。明天就要用。"西蒙听了,马上答应说:"好的。我今天就送过来"。
第二天,西蒙出于好奇,想去看看自己做的十字架上到底钉死的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来到城外的各各它,这里早就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远远地就能看见三个十字架高高地竖立在那里,上面是三个血淋淋的身影。人们在纷纷议论着中间那个被钉死的被认为是弥赛亚的人。
"他不是行了很多神迹吗,他为什么一定要死?他自己的性命都不保,听他说的那些话,有好果子吃吗?"一个人说。
"无论他是谁,他就是救活了我生病的儿子"。一个妇人接过话说。
"被他救活的人,都是恶棍,你没听说,有个被他救的人,转过身来� �告发他吗?"另一个人说道。
西蒙努力往前挤,终于,他来到的十字架的下面,他抬头望去,不禁大吃一惊,这不就是那天到他家里讨水喝的那个人吗?他还记得他们谈论到了木工活儿,并且,全靠他指出了耶路撒冷人喜欢的木器风格,他才借此受到启发,打开了自己做的木器的销路。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这个点化过自己的木匠竟然死在了出自自己手的木工活儿上。他感到十分内疚,十分地羞耻。他跌跌撞撞地跑回了家,把自己关了起来。他有想起了那天和耶稣的对话———"······这地上,有不变的东西吗"?忽然,他觉得脑门好象有一种被拍了一下的感觉。他好象悟出了耶稣所说的耶路撒冷人的爱好的真正含义。
此后,他把他积累的钱财散给了周围的穷人,并把木工活儿交给了儿子后� 便离家出走,寻找那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弥赛亚的门徒去了。
几百年过去了,耶路撒冷的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帝国皇帝将基督教奉为国教,于是陆续有许多基督徒到这里来朝圣,并寻找耶稣遗留下的东西。
这几百年来,西蒙的后人一家仍以做木器活为业。由于有人风闻钉耶稣的十字架的制作者就是西蒙,西蒙的后裔家里不断地接待了许多虔诚的来访者,他们表示不惜重金,也要找到当年西蒙做的十字架。并希望在这里得到线索。当然,西蒙的后代并不能满足来访者的要求,但来访者实在是太虔诚了,他们久久不愿意离去,这让西蒙的后人一家不胜其烦。终于有一天,西蒙的后人灵机一动,想出了个主意。于是找来了些老木头渣,告诉来访者说:"这就是当年做十字架时剩下的边角余料,想要的可 ��拿去,每块一个银币"。很快,西蒙后人家的老木屑被抢购一空,而西蒙家也继当年西蒙和耶稣交谈后,再一次富有起来。
又过了一千多年,发了财的西蒙的后人一家早已迁居到了欧洲,并且,专门做起了宗教用品生意,并靠此又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当然,他们家族都受洗成了基督徒。毕竟,他们的发家致富全靠当年西蒙和耶稣的一席谈话,他们是忘不了的。但这些西蒙家的基督徒们渐渐感到单纯做宗教用品生意已经赚不了大钱了,他们开始涉足军火贸易,并且支持对外战争,以打开他们的宗教用品的海外市场。那么,对外战争不是和基督信仰相冲突吗?他们自有说辞,说那是为了把福音"传遍地极"。
到了21世纪,西蒙一家已经发展成了生产宗教用品的跨国公司。现在,这个公司已经不屑于生产十字架� 类小玩意儿了,他们把这项加工十字架的生意承包给了中国的商人。就这样,中国成了十字架的最大出口国。而商人们也因卖十字架提前奔了"小康",当然,这些商人由于尝到了甜头,个个都狂热地加入了基督教。并且,他们还成立了一家名为"骆驼穿针眼"的"十字架批发总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地。这就是为什么在欧美宗教用品的市场上,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十字架的后面,都印着这样一行字:made in china。并且,有人就从美国给我买回来一个这样的十字架,当然,比起当年西蒙的后人兜售的木屑,可要精致多了。
不过,近来情况可有些不妙,欧美正就中国"骆驼穿针眼"公司出品的十字架存在"含毒超标"以及"倾销"等问题正要和中国打官司呐。
小邱父子京城寻亲结局
Wed, 29 Jul 2009 10:20: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3) | 标签:民生, 司法, 执法
为了给上级交差,为了所谓表面升平,不惜动用一切国家行政资源,越界行事,为非作歹,戕害一方人民,已经成地方政府维持政绩良好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丢失了妻子、母亲,且在地方政府欺骗说"不知道你妈妈去向"的谎言下,小邱父子千里赴京寻亲,耽误了工作,耽误了小邱暑期返校时间,在京城十分艰苦的临时居住和饮食条件下,度过了难熬的十多天,最终等来的结果却是——你妈妈就在你们老家。
小邱愤怒的说,我若是知道妈妈在老家,何苦来京辛苦?而俺妈不在老家的消息也是当地信访办孙书记亲口对我所说。可是现在他又在电话里确凿地说"你妈就在老家。"还说之所以当时不告诉小邱的原因是"怕影响他们对李春华(小邱妈)开展工作。" 就此,在泱泱华夏之大地上,一个公民可以任意被政府领导异地劫持,并对妇女大耍流氓,强押回鲁,然后被失踪长达一月,却言曰"做思想工作"!而此间所有知情者,包括警方却一再声言此举为地方政府的"正常工作行为","是正常截访,不属刑事犯罪"。
小邱和老邱就此在北京空耗多日,直到今日方才获取如此犹如搞笑一般结果。更可憎的是,地方信访办主任竟然在电话里开出释放非法拘押公民李春华的先决条件来:小邱父子必须明天——不到24小时——以内返回当地才可以商谈释放李春华一事。
我们无意披露山东一个地方所发生的这些个龌龊,揭露出来,是想惊醒我们的人民,还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在这个神州大地上正在发生着,且愈演愈烈呢?!
让我们在本消息结束部分重新刊发去年7月25日奥运会前夕,刊发在人民网-《人民日报》上的由国家颁布的《关于违反信 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8)23号]全文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559778.html。看看巴掌究竟打在了谁人脸上?!(全文在下)
关于违反信 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年07月25日05: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为严格执行处理信 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责任制,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惩处信 访工作违纪行为,维护信 访工作秩序,保护信 访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就信 访工作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一、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对信 访工作违纪行为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共产党员,依照本解释追究责任。
二、本解释所称违反信 访工作纪律,是指违反党和国家有关信 访工作的规定的行为。
三、本解释所称领导责任,是指有关领导人员在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时,承担的与领导工作职责相关的责任,分为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处理:
(一)决策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引发信 访突出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
(二)主要领导不及时处理重要来信、来访或不及时研究解决信 访突出问题,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疑难复杂的信 访问题,未按有关规定落实领导专办责任,久拖不决,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处理:
(一)拒不办理上级机关和信 访工作机构交办、督办的重要信 访事项,或者编报虚假材料欺骗上级机关,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拒不执行有关职能机关提出的支持信 访请求意见,引发信 访突出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
(三)本地区、单位或部门发生越级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后,未认真落实上级机关的明确处理意见,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或引发重复越级集体上 访,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四)不按有关规定落实信 访工作机构提出的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给予处分等建议,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处理:
(一)在处理信 访事项过程中,工作作风简单粗暴,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对信 访事项应当受理、登记、转送、交办、答复而未按规定办理或逾期未结,或者应当履行督查督办职责而未履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在处理信 访事项过程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对重大信 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应到现场处置而未到现场处置或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社会影响的。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处理:
(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导致信 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导致信 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导致信 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或者滥用警械、强制措施,或者违反规定携带、使用武器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处理。
九、在信 访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引发信 访突出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处理。
十、有本解释第四条至第九条规定的行为,可同时建议有关机关给予组织处理。
十一、有本解释第四条至第九条规定的行为,但未造成较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可以责令作出深刻检查或给予通报批评。
视频采访在这里http://24hour.blogbus.com/logs/43136004.html
书展结束了
Wed, 29 Jul 2009 09:48:00 +0800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5) | 标签:香港书展, 作家, 写真集, 出版社
香港书展结束了,最开心的当然是举办单位香港贸发局,入场人数超过九十万,创下新高,每人二十五元的门票,加上平均上万一个的摊位,一个星期的收入,非常可观.推出少女模特("口靓"模)写真集的出版商当然也异常高兴,一场上升到道德层次的爭论,反而刺激了销售,其中一本总共售出了二万本,卖断市了.
一本书卖两万本,在香港可算是天文数字,因为通常一本书,能够售出二千本,已经算是畅销书,要再版了.在香港,一个歌手的专辑能够卖出这个数字,也要开香檳庆贺了.当然,写真集算不算书,还是归类到娱乐產品,见仁见智.
不过也有不高兴的,有台湾的出版商表示,这是最后一次参加香港书展,理由是,过往都被安排在人流比较多的一楼,这次被安排在人流比较少的三楼,影 ��了销售情况.这倒是实情,週末的时候去了一次书展,为的就是去看看台湾出版社的书,结果因为入场的人太多,在一百多米外的天桥就要截流分批进场,上了一楼展厅,看了指示牌,还是不太清楚如何到三楼的展厅寻找台湾书籍,向工作人员打听清楚路线,沿著一楼展厅向三楼进发,中间几度准备打退堂鼓,因为人实在太多,向前移动变成很困难的事情.看看周边,绝大部分是青少年,为他们确实为书而来,不过大部分是为了(口靓)模和明星的签售.
终於上了三楼,人流至少少了一半,而经过一楼的拥挤,已经没有了找书的兴致,隨便看了两家台湾的出版社,並没有惊喜,反而在北大出版社有了不少收穫,买了不少名家隨笔,比如胡风,冯友兰等等.读书的时候,学的都是別人总结出来的內容,毕业之后才发现,读原著是多么的重要.
同样是在人流少的三楼,但是內� �出版商的销售情况不错,书展最后一天,大部分都能够清货。这和內地的书本身价格便宜有很大的关係,香港出版的书动不动八十多港元一本,而內地的书籍,人民幣标价,然后按照和港幣一比一的兑换,再加上打折,价格实在吸引.不过一位內地的朋友这次来参展,她说很失望,因为她很认真的挑选了她认为质量最好的书,结果发现,场內根本有谈版权的地方,其他的参展商对谈版权毫无兴趣,书展不是图书交易的平台,而只是一个卖场,就好像北京的地坛书展,到处都是减价促销的广告.
而且看看周边展位的书籍,她马上发现带错书了,因为读者需要的不是品味,而是实用.结果,他们这些大出版社的摊位,很快被周边的小出版社用这样的方法吃掉了:出版社花钱买下大出版社的书,然后在他们的摊位放上自己的书做起了生意,很有点嫌这些严肃书籍不合时宜却霸占 ��间的味道.
贸易发展局的调查显示,文学类的书籍是这次书展售出最多的,似乎港人的阅读习惯还是不错,不过如何看看那些算是文学类的书籍,至少从我自己来说,需要对於文学这个词重新定义.很佩服那些香港作者,其中一位在书展前推出十五本书,写作能力和速度也应该创下纪录.有趣的是,那些平时在电台节目评论时政的严肃人物,出的书一点也不严肃,比如教你如何吸引女生,如何学好潮爆英文等等.
贸易发展局说,香港书展是一个国际盛事,也因为这样的宣传,自己到书展逛,也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外国的出版商,因为在香港买英文书除了几家书店,如果在亚马逊上订的话,运费往往要比书价还贵.转了一圈,除了在香港开分店的page one,算起来不超过五个.在牛津出版社找到Jane Austin的五本小说,很遗憾还差一本"爱玛",其他的则主要都是字典等工具书.也有比利时,菲律宾领事馆的摊位,推广本地作品,但是基本没有人驻足.去年的时候,一些领事馆曾经积极参与这个"国际书展",西班牙领事馆还特別请来了西班牙的名作家,结果受到冷落.今年人家不玩了。
到书展的人多,並不意味著爱读书的人多.这一点还是贸发局的发言人讲的最精准:"逛书展就好像买GUCCI,LV,如果不来会觉得自己落伍." 一年一度的书展確实让不少的小型出版社赚到了钱,他们为了书展而推出的新书,一个星期下来,营业额往往是全年的一半.对于读者来说,最后一天的散货最为吸引,不少人拖着箱子来扫货。书展也吸引不少內地游客,今年统计到的就有一万多人,比去年的七千多人多,对於这些內地游客来说,书展最吸引的地方,是可以买到內地没有的书,也算是一国两制让香港书展可以保持的特色和吸引力。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