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蔡伟一大步,招生改革一小步
Fri, 01 May 2009 14:34:00 +0800
祝大家五一快乐!
——————
获悉仅高中学历的蔡伟被复旦大学录为博士生,不由激动而又感慨万分。同样作为"落榜生",格外能够体会蔡伟的不容易。这么多年来,偶尔想起,还会为无缘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而感伤。所以,蔡伟破格成为著名学者裘锡圭先生的博士生,我等不仅与有荣焉,更仿佛出了一口恶气。
可冷静下来想,这件事情并不证明其他"落榜生"有望咸鱼翻身,更不表示当前高校招生制度的僵化格局已被一举破除。就目前而言,蔡伟的际遇仍然只是一个特例。
蔡伟能够一朝"鱼跃龙门",既得益于复旦大学全方位的破格纳才之举,还在于他十数年甘守寂寞求学问知的毅力。按规定报考博士生必须具有硕� 学位或同等学力,复旦大学为此专门跑教育部沟通。这是非常罕有的破格之举,而这反过来也表明了要成为第二个蔡伟有多难。蔡伟在古文字方面的学术水平,按裘教授的说法,该领域很多教授实际上还不如他,"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这个水平"。也就是说,以蔡伟的真实才学,当博士生无非在于寻求学术体制的正式认可。这一点,也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
由此可见,蔡伟以高中学历、下岗工人、三轮车夫跻身名牌大学博士生,对他个人来讲或许是人生的一大跨越,对于高校招生制度而言却只迈出了很小的一步,甚或只是偶尔闪现的光芒。在现行招生体制下,除少数像蔡伟这样的人有机会被高校正式接纳,更多同样有心向学的人却只能一辈子徘徊在大门之外。
蔡伟的悲剧性一面始于高考。所以,讨论蔡伟被破格招收为博士 ��,不能不正本清源,从高考之弊谈起。有一点可以肯定,从高中起就偏重文科的蔡伟,倘若当时有机会继续上大学,也就没有后面这些故事了。而当年把蔡伟挡在大学门外的高考制度,至今仍然没什么根本变化。"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必须改,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近日有教育部官员谈到,今年将会有十余个省份进行新课改高考。今后的考录方式除高考外还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随后我在《新民晚报》撰文,认为新课改高考的初衷固然美好,却有变高考"独木桥"为"三驾马车"之虞,从而可能成为加重学校和考生负担的一场不彻底的教育改革。
大体说来,高考制度改革有两条可能路径,一是在时机成熟时一举废除高考,正如台湾地区废除联考一样;二是逐渐弱化高考在招生中的权重,使之成为高校招生体� �的其中一项(未必主要的)考核指标,新课改高考走的就是这一条路。可我看来,渐进式改革虽然稳妥易行,弊端也不小。比如在高考仍为主要考核方式的前提下,高考的负担非但不太可能减轻,还会徒然增加别的考试压力。所以我更倾向于前一种方案,选择适当时机让高考寿终正寝。
都说高考是相对公平的招生方式。这话当然没错,况且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绝对公平的招生制度。但这也得看前提。比如在高等教育资源"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所有人通过考试来决定谁上谁下,确实是比较公平的方式。可要是高等教育资源已经宽裕到,只要你想上大学,一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书桌,高考是否显得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
查了一下相关数据,近两年高考录取率最高的省份达80%以上,平均也有40%~50%,而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录 ��率仅为4.7%。这说明,高考的重要性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小。今后高考的作用可能将更多在于决定考生上哪一所高校,而这通过高校自主招生也基本可以获得解决。简单讲,只要高校处于一定竞争态势,那种认为取消高考而由高校自主招生将会带来更多招生腐败的说法,其实是立不住脚的。
所以,我在为蔡伟感到高兴的同时更加地认为,只有进一步彻底改革高考制度,更多的"蔡伟"才有机会上大学、考研读博。那些和蔡伟一样的高考牺牲儿,其悲剧性已经铸成,但愿不久的将来,不用再看到像蔡伟这样特殊的幸运儿。
2009年4月30日
四月所读书目
Fri, 01 May 2009 11:45:00 +0800
不是每个月都痛感时间不够用,而是长年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用白驹过隙、用飞逝如电都似乎不足以形容每天的消失。但人是没办法完全主宰自己的,因为你的许多事与众多的人联系在一起,鲁宾逊一样的生活是有大把的时间,可是时间在他那里反而是个负担。天下好书虽然不是想像的那般多,但读书依旧是有乐趣的。何况我对任何史料及书籍,哪怕在别人看来不足道,而在我看来都有废物利用的价值,这也是我读了不少极左年代专家学者所写书的原因。要知道今天的他们和社会诸问题,看看他们的过去总是有益的。
一:潘大逵《风雨九十年:潘大逵回忆录》(成都出版社1992年6月版)。潘系民盟四川方面的领导人之一,留美习政治,对西方宪法有一定的研究,与王造时、罗� �基等人有一定的交情,故他的回忆录急欲一读,用以了解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转变过程。不过说实在的,读了还是比较失望。大抵是为了证明自己作为民主人士如何与官方相融相契的关系,而忽略了许多我们读者感兴趣的回忆与细节。他对其兄潘大道的回忆,没有使用《吴虞日记》里诸多记载的材料(潘大道系吴虞女婿),显然他不曾寓目,对于一个事务缠身的老年活动家来说,这应该不足深责。
二:余杰《白昼将近:基督信仰在中国》(香港晨钟书局2008年4月)。我现在没有任何信仰,但我非常支持那些虔诚为争取信仰自由而努力的人,余杰就是其中的一个。基督徒要对公共事务发言,要秉持爱心与信仰来促进中国民主自由的发展,不能因信仰而自闭而不问世事。"如果基督徒和教会失去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能力,如果基督� 的圈子和教会成为一个自我封闭、自我保护的系统,那样很可能导致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和独裁的产生"(P182),这样的观点几站贯穿《白昼将近》一书的始终。我认为基督教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做了许多好事,但对于其间的负面影响,亦不应该避讳,如马礼逊不仅对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中西文化交流、《圣经》在中国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马礼逊在中英《江宁条约》中草拟《税饷章程》之曲护英国,损害中国利益,这也不容讳饰的。我认为中国的基督徒不仅要弘扬像"剑桥七子"戴德生所办的内地会一样的精神(其间不领义和团杀其教徒之赔款,尤具爱你的仇敌爱人如己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见艾得理《中国教会长征录》),也要真正担负起研究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的责任,这样才会使更多的人对基督教 ��善爱人有更深的认知。
三:海耶克《海耶克论海耶克——对话式自传》(李华夏、黄美龄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7年1月版)。读过哈耶克的几本书,也正准备读冯克利译的、考德威尔所著的《哈耶克传》,但读这本书却是更轻松惬意。哈耶克对"通往奴役之路"的专制制度与民主自由制度之研究,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在此书中我了解到他还是个收藏家,也有藏书的癖好,有一种油然而升的亲近感。更好玩的是,对中国自由主义者影响颇深的拉斯基,获得他不少"恶评",但拉斯基在中国自由主义者中的影响在彼时却远远在过于他,这实在是值得研究的一件事。另外,关于哈耶克在中国的传播,谢泳兄曾提到潘光旦先生介绍哈耶克的文章,似乎没提到过谢国璋的《哈叶克恐慌学说述评》(《大学》第三卷第二期,1944年2月版)万字� 文,可能算是介绍哈耶克比较全面的文章,以后得便写篇小文章谈一谈。
四:方子奋《南京慧园里6号的母子冤魂》(美国柯捷出版社2008年12月版)。近几年来,承蒙各位前辈不弃,读到了几十种自印或者印数不多的回忆录,使我对四九年后的中国历史有更为感情且立体化的认识。余也生晚,常是人们说自己不及先辈风流而说的遗憾之辞,而我真是庆幸"余生也晚"。1970年12月10南京市五台山体育场召开了万人公判大会,然后游街示众杀害了许多人,其中就有本书主角林舜英、李立荣母子。书中既记述了同为沦落人的右派们如何告密自保的细节,也有一些专政者中人性的光辉,当然更多的是专政者的残酷无情。感谢前辈饶瑞农先生将此书借我阅读,将来我会另撰一文详述读书感想。
五:龚明德《有些事,要弄清楚》(内蒙古教 ��出版社2009年3月版)。明德兄的考证文章,是我爱读的,且常有读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快感。新文学运动至今未及百年,但由于四九年前后的人为分野,也使许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不少到了新朝讳饰在"旧社会"的一切,通过一切办法来掩盖,遇到明德兄这样的探幽发覆者,真可谓欲盖弥彰。且看明德兄如何说:"凡是被人为弄得与原貌有违的史实,一旦被我发现,我就要纠正。不管当事者是谁,我也不会看任何个人或团体的脸色",这正是他秉持的"有些事,要弄清楚"的原则。
六:殷波、王国平撰文,陈维摄影《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4月)。512大地震一周年祭近在眉睫,但我们对512的真相了解多少,我们对那些生还者的内心和苦楚又了解多少?殷波、王国平等人做了一些自己的� 力,他们采写都江堰方方面面的幸存者,使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感受到这场大灾难于人们的深切影响,可惜的是还有许多有意思人物不能或者因为容量原因而未能出版。我尊重每一个幸存者的言说,我也尊重作者记录事实的努力,但我还是要对其中一些于官方救助表达糊涂认识的人并不认同,这书中我特别认同两个人的感情,其一是都江堰殡仪馆的馆长刘良志,其二为向峨海虹村四姐村民任隆富。自然,我是特别不认同释圣智说佛教也是无神论的说法,这实在近乎荒唐。且听他怎样说:"其实,佛教讲的也是无神论,跟我们共产党是一样的,它不存在这样鬼啊那样神啊,也不是崇拜上帝",真是个与时俱进的和尚啊。
七:玛拉.穆斯塔芬《哈尔滨档案》(李尧、郇忠译,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版)。哈尔滨俄罗斯人的命运,此前曾零星看� 过,但没有读毕此书以后的内心震撼。哈尔滨可谓二十世纪一些俄罗斯人命运的交集点,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注定要承载这些逃难求生的家族。他们因十月革命而到哈尔滨,或者因边疆有冒险机会到哈尔滨,也随着苏联对远东的扩张与侵略到哈尔滨(比如中东铁路),有的则因日本的兴起而回苏联。作者的亲人便是回到苏联即遭大清洗和劳改,她通过一系列的档案查证,一层层地剥出苏联大清洗的真相。作者在扉页上引用俄罗斯谚语说:"如果你唾弃过去,它将在未来重现",这对于与许多苏联人有同样命运的中国人来说,读来更有切肤之痛。
八:郭建《中国法文化漫笔》(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1月版)。买不起也无暇读杨一凡先生主编的《中国法制史考证》(甲、乙、丙、丁)诸编,于是买些他人做的通俗研究来解渴。今天的中国法 ��自然是有许多不堪,但也有这样的尴尬,是否其来有自?这是我想了解中国法律历史的一个实用主义动机。郭建这本《中国法文化漫笔》还算比较全面,涉及议题不少,而且几乎每一题都与西方过去的法律有比较,这对我们这样的外行读者可以省却许多翻检之劳。遗憾的是,我想看到的告密与法律的关系,他几乎没有论列。
2009年5月1日8:43分于成都
©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非商业性转载,请全文转载并署作者名。商业性使用,请联系作者。
《窃听风暴》中的灵魂风暴
Fri, 01 May 2009 11:45:00 +0800
作者:王荔蕻 | 评论(4) | 标签:窃听风暴, 灵魂, 民主, 自由, 柏林墙
《窃听风暴》是2006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国内好像没有引进,几个购物网都搜不到,就连盗版碟都没有。我几次到卖盗版碟的小贩那问,都说给找找,但最后都了无下文。我儿子从网上下载后就催我:老王,快看看,特棒!
我看了。看了一遍后,又看了一遍,到现在我已经看了若干遍了。每当觉得天阴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就看一遍。于是心中生出一些晴朗,一点灿烂阳光,一点欣欣然的希望。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解体前的民主德国(东德)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第一个画面是一个长长的通道,一个军人抓着一个平民的胳膊背朝着观众,往前走着。字幕显示这里是"1984年11月 民主德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拘留所"。
进到审讯室,一个面无表情的军官让平民坐在一个铺着薄织物的椅子上,并要求他把手放在腿下,开始逼问平民与他的邻居逃往西德有什么关系。平民解释着……
"我什么也没有做"
面无表情的军官说:"你觉得安全局会随随便便把一个无辜的公民拘押在这里吗?就算你什么也没有做,就凭你刚才不信任政府的言论,我们也可以逮捕你。"
画面切到一个教室,是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高等学院,刚在审讯的军官现正在放着审讯的录音,给学生上课。
"从这录音里不难发现,他以这样傲慢的态度来对抗国家!对付这样的人要有耐心,接下来是长达40个小时的盘问。"教官解释。
接着放录音,这时,经过40小时的审问,被审者已经在椅子上坐不住了,录音机里传出哭泣声,"求求你们,哪 ��让我睡一个小时!"
虽然是放录音,但那声音很有穿透力,令人有点毛骨悚然,使阳光灿烂的教室也仿佛弥漫着一股阴冷的寒气。
这时,一个学生问道,"为什么要审问这么长时间?我觉得这样太不人道了。"教官在这个学生的名字下打了个叉,说:
"……如果你们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直盘问到他认罪。"
审问最后成功了,那个疲惫不堪神魂颠倒的人说出了审讯者想知道的东西。
后面还有一个细节,犯人椅子上的织物被取下,原来是为警犬准备的带有犯人气味的布。教官告诉学生们说,每一次审讯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东西,并将会永远保存在瓶子里。
下课前教官提醒学生们说,"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会采用窃听的手段,请你们永远不要忘记。"
这是片头。
正片开始:一场话 ��,台上的女主角是美丽动人的表演艺术家克丽丝.玛丽亚。在话剧演出后的小派对上,剧作家、诗人德雷曼与主管文艺的部长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部长:"我的确是颁布了很多文化禁令,但是,我还是热爱艺术的。不过,政府会保护艺术家,艺术家也要回报。……"
诗人德雷曼:"你尽可以不喜欢我的话剧,但我是热爱这个国家的。您能不能在看的时候,把您的政治立场放在一边?人们的观念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坚定的信仰社会主义的话,他无论看什么话剧都不会动摇,这不是禁令可以禁得住的。"
部长蛮横地打断诗人的话,威胁道:"那你要不要试试?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可以让你们体验一下。"
诗人坚定地:"我这样跟您说吧,如果我的作品真的好到能让您不安,那即使被禁演,我也在所不惜。"
部长更加阴冷地:"……德雷曼,你可以按你的想法来写,人不是这么容易就改变的——你决定怎么做了吗?"诗人仍然让阳光照耀着自己的内心,说:"人是听从自己的良知的,而不是因为工作需要就改变,人应该有所期盼……"
……
第二天,诗人德雷曼的家里从客厅、书房、到卧室、卫生间都装上了窃听器。执行窃听任务的就是那个国家安全局的教官,那个冰冷的面无表情的审讯者威茨格尔。他在诗人的顶楼安置了他的监听室。
诗人的朋友埃尔伯特是一位伟大的导演,已经被封杀五年,不能进行创作,为此,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在参加诗人的生日派对时,他对诗人说:
"我再也无法忍受这个毫无人权根本不让人讲话的国家了!这个体制让人发疯!
"但正是这样的体制让我们更有创作的欲望,写出人们真实� �生活状态,这才是对得起自己良知的作品……
"我真的不喜欢这样,下辈子我还希望能写作!……
望着在派对上举止优雅的人们,这位伟大的导演绝望地说:
"我想这些人都不渴望自由!……人们渐渐习惯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接受以前所不能容忍的,可能再也不期待改变了!"
在顶楼上,那位窃听者威茨格尔带着耳机在监听着。
这个威茨格尔,从片头他审讯犯人、在安全局课堂讲课、到他主动请缨亲自窃听诗人德雷曼的家、到训练有素地率领技术人员安装窃听设备并冷酷地威胁德雷曼的邻居不许把看到的透露出去,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冷酷无情、心理素质极好如同机器一般的特工。他对审讯对象的冷酷说明他作为权力链条的一个环节,对权力统驭的对象只是当做一个物品、一个工作对象、一个敌人来对待的。
然而 ��这个冷酷的家伙有一个小小的底线:他对文艺部长对美丽性感的女艺术家,德雷曼的妻子克丽丝.玛丽亚的凌辱感到反感,并且对上司让他别管此事的警告不以为然。他有意让德雷曼知道真相:当备受凌辱的克丽丝.玛丽亚从部长的车上下来,整理着凌乱的衣衫和灵魂的碎片的时候,他让德雷曼看到了这残酷的一幕。
他在窃听室听着浴室里压抑的哭泣和没完没了的淋浴声,他倾听着丈夫的沉默和从这沉默中透出的巨大的悲哀。
丈夫走进了卧室:"睡着了吗?"
紧紧蜷缩在床上的妻子:"你能抱着我吗?"
诗人无声地拥住身心备受摧残的妻子……
没有声音
窃听者威茨格尔在倾听着,倾听着静默中透出的这个家庭的巨大不幸。
虽然这个冷酷的卑劣的窃听者平常要靠招妓来解决生理问题,缓解精神压力,但他在窃听� 感受到的诗人和他妻子之间的美丽爱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浸润了他冰冷干涸的心。
他趁诗人夫妇不在家的时候,走进诗人的书房,取走了诗人的诗集。
回到宿舍,他在灯下感受着诗人的灵魂:
"初秋九月的每一天都是蓝色的
年轻、挺拔的树向上伸展着
就象爱情一样茂盛生长
我们头顶着美丽干净的天空
一朵云慢慢移动着
它是那样的洁白无暇
而只要你从心底相信
它就会一直在你身边"
……
几天以后,诗人家的电话铃响了,有人在电话里说,伟大的导演埃尔伯特.艾斯卡自杀了。
静默
诗人走到钢琴前,拿起了生日派对上埃尔伯特送的著作《好人奏鸣曲》,弹奏了起来,……那琴声,那每一个音符象清冽的泉水,洗涤着人们灵魂的尘埃……
在顶楼,窃听者威茨格尔在倾� 着,在他的脸上,流下了一行清泪。
又到周四了,这是文艺部长规定的美丽的表演艺术家克丽丝.玛丽亚去任他蹂躏的日子。
诗人对妻子说,"不要去,你不需要这样做,知道你是为我,还有你不想放弃艺术,相信我,克丽丝.玛丽亚,你是个伟大的艺术家,我深信不疑,观众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你不需要去迎合任何人!别去了,别去找他!"
"不,我不需要这样做,我这样做都是徒劳的。那你呢?你也不需要吗?你可以活在你的文字里,你现在一样可以写出你的真实想法,可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你知道它们会毁了你。人不能靠信仰活着,我们能做什么呢?应该做什么呢?你不想成为下一个艾斯卡吧?我不想!所以我现在必须去……"
窃听者威茨格尔倾听着,倾听着在极端权力的挤压下,在恐怖制造者的蹂躏下,两位艺术家的� �话,一对夫妻的对话,两个痛苦的灵魂的对话。
威茨格尔知道克丽丝.玛丽亚在去部长那的时候,总要到附近的酒吧喝一杯,才能踏上屈辱的行程。他先来到那个酒吧。
看着颓丧而痛苦的女艺术家,他走上前去(这在国安局的纪律是绝对不允许的!)对她说:
"很多人都热爱您,因为您很真实。"
"演员怎么可能是真实的自己?"
"可您就是!我看过您在舞台上的演出,您就是您自己,就像现在这样"
"您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我仅仅是普通观众,……"
"现在的我是你熟悉的克丽丝玛丽亚吗?您会离开一个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男人吗?您会为了艺术出卖身体吗?"
"为了艺术出卖自己?这可不是个好买卖。您是最伟大的女艺术家,您不这样认为吗?"一位卑劣的窃听者在试图为伟大的女艺术家的心中注入信心和力量。
女艺术家说:"您真是个好人!"
第二天,换班的威茨格尔,从上一班的窃听报告中得知,昨天女艺术家直接从酒吧回到了家中,"她说她再也不会离开他了,他说现在我有灵感工作了。……据猜测,将有新的剧本诞生了。爱情再次被点燃。"看到这里,这个往日毫无表情的特工的脸上露出了温暖的微笑。
至此,一个卑劣的窃听者的良知已经复苏,在麻木干涸的心田,已经生长出绿色盎然的人性之花。
伟大的导演埃尔伯特.艾斯卡的自杀,唤醒了德雷 ��,他开始写一份《关于民主德国自杀情况的调查》。
在威茨格尔的窃听报告中,这些商讨报告内容的聚会都被描述成为庆祝民主德国建国40周年准备剧本的讨论会。
德雷曼在调查报告中说:"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政府象社会主义政权一样,中央关注现实中发生的一切,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一个人每年要买平均2.3双鞋,每年平均读了3.2本书,每年有6743名学生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但有一项统计是不能公开的,也许这些数字可以归到自然死亡里去。如果你打电话到安全局去问,每年有多少人因为被怀疑与西德有来往而自杀?安全局的工作人员肯定会沉默,然后会详细记录你的名字,这是为了国家安全,也是为了幸福。死去的人才是为了国家安全,也是为了幸福!1977年起,民德不再统计自杀人数,我们所说的自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因� 他们不能忍受自己那样活着。没有流血,没有热情,他们只能选择死亡。死才是唯一的希望!……只有一个国家自杀人数超过民德:这就是匈牙利,然后殊途同归,我们都会实现社会主义。"
这已经太出格了!并且艺术家们还要把文章发到西方的《明镜》周刊去!国安局特工的本能使威茨格尔迅速写好报告,并亲自送往国安局本部。
在国安局本部的一个办公室里,上司拿出一本书:《关于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的研究》,得意洋洋地对他说:
"我们监视的对象一般是五类人,比如你监视的德雷曼是第四类人——历史性的人物。这种人不好对付,对付这样的人不能一步一步地来,一定要在他意识到被监视之前就把他干掉,或者找出致命的线索来。但是一定要慎重,不要让这类人发现你的蛛丝马迹,不要跟他有任何接触,包括报告里,� �要出现个人感情,不要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不要有任何他以后可以写进书里的东西。……你知道我的经验是怎样的吗?我接触过的第四类人基本上都不存在了。不管是画家或者这类艺术工作者,这样才能产生压力。怎么说呢?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礼物!"
桌面下,报告被威茨格尔悄悄卷起来,汇报艺术家的反叛变成窃听者要求一个人窃听,不需要其他同事参与。
接下来,西德的报刊和杂志刊登了德雷曼的文章,东德国安局和主管文艺的部长恼羞成怒,将女艺术家逮捕。
女艺术家供出了丈夫写文章的打印机的藏匿地点。
威茨格尔抢在国安局搜查队去之前将打印机转移。
女艺术家被放出来了,国安局在她家,在藏匿打印机的地板处撬压着,在丈夫的注视下,女艺术家克丽丝.玛丽亚不胜羞愤,冲出家门,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卡车 ��死。
一切都结束了。
在诗人家里什么也没搜出来,窃听工作归于失败。
威茨格尔被贬到信件检查组,每天拆查信件,上司声称他要为此工作20年。
一个拥有生杀予夺权力的国安局特工,变成了一个"卑贱"的邮差,一个卑贱的灵魂变成了一个站立着的人!
四年七个月以后的1989年11月,柏林墙被推倒了!
两年后,话剧被重排,却已经剧是人非。在剧院休息室,诗人遇到了曾经的文艺部长,他怀着满心的疑问,问:为什么我没有被监视?
"你当然也被监视了,完完全全的,你完全在我们的监视之下——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诗人回到家,搜检出了所有的窃听设备,心中充满疑问;
他来到"民主德国研究纪念馆",找出了所有的窃听报告,心中充满了疑问;
他找出了负责窃听的工作人员的代号"HG XX/7";
在大街上,他看到了仍然在做邮差的平凡的威茨格尔。
……
又两年过去了,仍然拉着小车送信的邮差威茨格尔在路过一家书店的时候看到了广告:著名诗人、剧作家格奥克.德雷曼新书上市——《一个好人的奏鸣曲》。
邮差走进书店,翻开书的扉页,上面写着:
"此书献给HGW XX/7"
邮差威茨格尔掏出钱来买书,店员问:需要包装送人吗?
威茨格尔:不,这是送给我自己的。
一张善良温情的脸,一个睿智的,满足的,完成了灵魂升华的微笑。
剧终
我觉得,我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谁的青春我做主——80后提前的中年危机
Fri, 01 May 2009 11:45:00 +0800
朋友问我:"最近看嘛呢?"
"看《我的青春谁做主》呢。"我说。
"讲什么?"
"嗯。。。。。。"我想了想,"有个唱戏的叫钱进来,钱进来有个女儿叫小样,小样被人开了瓢。"
朋友知道我话痨毛病,谆谆诱导:"本质上讲啥呢。"
"嗨!"我说,"不就是部80后翻身做主人的苦难史么。"
我朋友差不多都60后,一拍大腿苦大仇深道:"该,轮也该轮到你们了。"
赵宝刚拍戏向来不靠谱,这回总算靠点谱了。可他还是弄不明白自己在拍啥,80后和父母之间那点教育问题还需要拍么?那都是过去式了。
时近2010年,最早的80后都快三十岁,整个时代的人都将告别恣意青春,走入地狱般的中年。< P>
《青春》这片子,就是把中年危机提前带到我们面前,让还浑浑噩噩的人们看清楚,责任就这么迫不及待的扑面而来了。
你做好准备承担自己责任了么?
犯了错再没人帮你擦屁股了。你终于告别小屁孩的时代,在家里也能说的上话,甚至父母都得听你的。在单位里好歹也是一号人物,该你办的事情就得办的妥妥帖帖。
看着挺自由挺有地位的,但自个管自个也不是那么好管的。
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该买衣裳,什么时候该和老板套近乎,什么时候该和同事吃饭,什么时候该陪同事而什么时候该陪老公老婆。
这都是决定啊。
一夜之间,无数需要决定的事情就倾泻而下。
你可以自己决定结婚,但离婚时父母只能借你哭泣的肩膀。
你可以自己决 ��买房,但负资产了父母也只能劝你当房东。
你可以自己决定跳槽,但越跳越低还得是埋怨自个。
这就是独立做主的代价,从今往后,任何事情你都得自己去做抉择,而决定完了之后,再有什么后果也得自己承担。
你做好准备承担家庭责任了么?
早几年是,家庭对你不过是吃饭睡觉拿钱的地方,可现在都该结婚了吧,自个小房住着,小娃养着。
突然之间,你就在承担家庭的责任了。
你要交房贷,你要洗车加油,你要接送老婆,你要照顾小孩。
你得交水电费,你得等着抄煤气的上门,你得自己订牛奶订报纸。
同事和朋友的聚会越来越少,各自都有各自的家庭。而你买本时尚杂志还得掰手指算算值得不。
看看四周,那个小窝是完全属于你的,但毫无疑问,� 得亲手打扫。
乃至于亲手洗衣服。
你能负担起十二个老人么?
象噩梦一样的日子,即将到来了。
如果你们两边老人都福禄双全长寿永泰的话,那您就有两个爸两个妈两个爷爷两个奶奶两个外公两个外婆。这还不算有重组家庭的例外,要不爸妈就更多了。
也就是每个80后家庭,有十二个老人需要照顾。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都没有负担这么沉重的时候。
老天生出我们这一代来,难道就是让我们办家庭安老院的么?
说我们80后是啃老族的人,您亏心不亏心啊。
三十岁还一事无成,你危机了么?
到2010年,80年出生的人就三十了。。。哐哐哐哐
谁奏哀乐呐!
我敢保证,绝大部分80后,一直到自己30岁时,才会幡然醒悟。
啊 ��都三十了啊。
过了这年纪,就是三十多了,怎么着也不能挥洒青春了吧。
看着90后噼里啪啦的在街面上溜达,占据本属于我们的位子,心里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而更可恨的是,80后之间还同室操戈。
前几年一起进单位的同事,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成顶头上司了。
本来家境不如自己的闺蜜因为嫁得好都开上马六了。
弟弟妹妹们都一年赚十多万了。
怎么身边所有人都那么出息,而自己就一事无成呢?
中年危机,绝对的中年危机。
就这么不知不觉的降落到我们头顶,这时候看着电视里闹腾的青春剧,再看看身边的奶娃。
别人那是《我的青春谁做主》
到您和奶娃这儿就成了《谁的青春我做主》啦!
(新项目,都市周报专栏)
陆琪作品,转载注明与我联络:luqi888888@gmail.com
汾阳庶民百姓:敦促!【图集】
Fri, 01 May 2009 10:02: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7) | 标签:汾阳, 拆迁, 申诉, 暴力
敦促!
汾阳地面官商勾结,武装暴力对付公民,实施强制拆迁已成世人皆知的不争事实。何以证明官方也曾染指其中呢?本博前次文章早有披露"政府曾公开允诺凡迁出者给予少量土地、廉租房和低收入人群的低保名额为奖励。如此公然将国家补贴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变相而为与开发商利益交换的砝码。"http://24hour.blogbus.com/logs/38429788.html
那么他们是否如实、合法兑现了如上承诺呢?不,据最新汾阳地面传来消息——由于抵抗不过强制拆迁者淫威,部分拆迁户接受了协议。但当他们前往被疏散到郊区的所谓土地上,准备自建房屋时,却发现官方根本不予提供电、水、路三方便,导致被拆迁而来的公民对重建家园望而却步。只好又集体跑去政府要求,却不想政府提供� �一纸合同竟然只有一方公章,却没有任何责任一方签字。公民们大呼上当!
笔者昨日文字提到Z老人于清明期间向中央领导、相关部委及央级媒体发送申诉函《关于山西汾阳市利用行政执法权,官商勾结贪赃枉法,致使拆迁户三死五伤的严重事件》截止26日不见回复。至今日(30日)算来,已经28天,早早超过中央信访条例所规定之20天给予回复。
难道要汾阳地面的庶民百姓一一敦促主席?敦促总理?敦促省长?敦促国务院部委吗?
全部图集在此http://24hour.blogbus.com/logs/38756862.html
"三轮车博士"不该是新闻,"官员博士"才是
Fri, 01 May 2009 09:43:00 +0800
作者:郭宇宽 | 评论(5) | 标签:三轮车博士, 官员博士, 个体户, 复旦
日前解放日报等媒体,以大幅篇幅报道,复旦大学古文学专业招收了一名博士生,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令人高兴之余,倒是感慨,这个事情,本是毫不奇怪的,甚至应该大量出现才对。
要注意到,这位先生到复旦大学攻读的是古典文学专业,这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最传统的专业,一个有才具的人,只要真正用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研究,甚至有了一定基础以后也可以自学,今天在家里种地,明天就成为众人仰慕的大学者的例子,史不绝书。相比之下今天如果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而且平时蹬三轮车的人,能够考上生物化学博士,那在我看来称作奇迹还差不多,因为这样的现代学科,依靠大量的前沿资料和实验室条件,在民间很难独立研究。
再者作为一个蹬三轮车的个体户,能潜心学术,考上博士,也是非常符合常理的事情。蹬三轮车是一个虽然艰苦但是非常自由的工作,如果不为了多赚钱,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每天想干多久,就干多久,闲暇时间很多,而且等客人的时候也可以读书。我还有个朋友在西安叫吕福山,也是个蹬三轮车的,没读过大学,因为受城管欺负太多,开始发奋学习法律,每天一边蹬三轮,一边捧着法律书在看,现在法律知识水平比一般律师还高,很多人打官司都请他去参谋,以他的才华的勤奋,至少法学水平在孙东东之上,所以以后如果他成为北大法学院的博士,我也是毫不会吃惊的。类似三轮车这样的行业,只要有好学者,尤其在人文学科领域,就应该有大量博士涌现才对。真正的读书种子未必一定要口含银匙,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一路读上来,一个� �只要有对学术的热爱,虽引车卖浆者同样可以在知识的殿堂中有一席之地,这才真正体现王国维所倡导的学术精神"心智脱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而得以发扬"。
尤其是中国现在不公平的高校考试制度,向城市倾斜,向经济政治中心倾斜,有些农村地区的孩子,很有天赋,但因为村里的学校,老师都不会英文,所以在高考中无法和北京上海的孩子竞争,被隔绝了通往大学殿堂之路。但他们只要保有虔心向学的精神,我前面说,要成为生物化学的学者是比较困难了,但至少在古典文学一类的人物学科,未尝不可以后来居上,甚至成为有成就的学者。
在我看来,让我觉得奇怪的倒是另一种现象,就是中国大陆现在非常普遍的官员博士,他们成为博士,在我看来是比三轮车夫成为博士更难于理解的。因为当政府官员不像三轮车夫,时间最不自由,尤其是当领导的,每天会都开不过来,他们是宵衣旰食的公仆,怎么还有时间研究学问。偏偏我们现在这种官员博士非常普遍,时髦程度就像二奶就得挎个LV一样。而且他们还不像那个蔡伟,不蹬三轮车了,专门念博士,他们都是一边当干部,还一边念博士。就这样他们还都能顺利完成论文,基本都能顺利拿到学位,在我看来这是比三轮车夫读博士更让人敬佩的事情,这些人是真正的超人。
眼下一些媒体大力报道三轮车夫读博士的新闻,记者们的初衷我是可以理解的,在社会上弘扬劝学之风。一个人能一边蹬三轮车,一边考上博士,这样的事迹当然是令人敬佩的,但这其实就该是社会的常态;但如果能够搞清楚为什么有些人,能够一边当领导,一边考上博士,那里面一定蕴含着更加让人震撼的故事。
病毒全球化传染 也须全球化抵御
Fri, 01 May 2009 07:44: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0) | 标签:猪流感, WHO, 墨西哥, 全球化, 数据新闻
经济观察网
正如张宏在前两天评论中所说(《无辜的猪与"猪流感"》),猪流感疫情的发生,猪不是元凶,是受害者。其实流感病毒一直存在于人类和多种动物身上,"普通"的人类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几十万人死亡。流感病毒本身具有频繁突变的特点,由此产生的抗原漂移(drift)往往造成已有疫苗失效,每次流感爆发都必须重制疫苗,在流感爆发到疫苗制成之间的间隙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如果从其它物种(禽流感、猪流感)"跳转"到人身上,则说明病毒基因突然发生了较大的抗原变异(shift),可以想像,如果这种抗原变异后的流感病毒能在人群间快速传播,将大大增加抵御难度。
这种抗原漂移和变异一直都在发生,但是全球化下人类 ��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特点,是否加剧了这一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频繁的跨国旅行,人员交流,造成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等)能在短时间内散播到世界各地,使控制传染扩散变得十分困难。各国政府采取的对策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全球检控体系,及时通报疫情,发出警告。但是这一体系的成功,参与各国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和强烈的意愿。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学教授,《门口的怪兽:禽流感的全球威胁》(The Monster at Our Door: The Global Threat of Avian Flu)一书的作者 Mike Davis认为WHO的全球监控系统跟不上猪流感疫情的发展。28日他在英国《卫报》发表评论,指责西方政府只顾在国内构筑传染病防护机制,却不愿意花力气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防治工作,后果是当流感疫情发生时,象墨西哥这样的国家无法及时鉴别病毒株,需要把样本送到美国进行分析,延迟了警报的发出。
另一个更有争议的问题是,全球化下,以出口为导向的高密度农业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否加剧了动物流感疫情的发作?Mike Davis 援引一份由美国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高密度的畜牧业生产,意味着被饲养家禽家畜活动空间减小。当病毒感染发生时,就造成家禽家畜被反复感染,加速了基因突变,使得病毒发生抗原变异的机会增加,更有可能出现有向人类"跳转"能力的新病毒。代表英国绿党的欧洲议会议员Caroline Lucas 昨天也撰文支持这个观点,并认为这次猪流感的爆发,与过去禽流感爆发一样,都和大规模高密度的家禽家畜饲养有关。
这次猪流感疫情的源头,因为还没有足够数据,无法肯定。但是据今天《卫报》的报道,一位已确认是因感染猪流感病毒 H1N1去世的4岁男孩,就住在墨西哥一座工业化养猪场附近的村庄 La Gloria 中。在男孩发病期间,村中的许多人都有流感症状。拥有这座养猪场的美国公司已经否认与此有关。
可以说现代化畜牧业的高度密集化生产,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动物病毒的突变;经济全球化下人员和畜禽的频繁大规模流动,则加快了病毒传播的速度。这些都是人类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的副产品。
面对传染性病原体扩散的危机,最需要的就是全球性的合作。但是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却往往不愿意为建立一个高效的全球监控机制做出额外的贡献。这种犹豫不决和斤斤计较,其实同样发生在治理污染、减低碳排放等方面的全球合作上。这次猪流感疫情,是向我们发出一次警告,不管愿不愿意,全球化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任何国家想独善其身都是不可能的。
原文链接� � http://taohuawu.net/2009/05/01/globalisation-and-swine-flu/
附文:
如何展示猪流感数据
现在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和数据和数字有关,媒体的责任,是如何向公众解释复杂难懂的数据,即给予足够的信息,又不置于危言耸听。一门新的新闻分支,数据新闻 (data journalism),正在进入主流媒体。猪流感疫情爆发,每天都有从各地传来的最新数据,《卫报》网站的 Data Blog 设计了一幅猪流感疫情互动地图,展示世界各国的疫情进展。
在4月30日的《卫报》的中间页,以两个整版的空间,在一幅世界地图上,展示了目前所有国家的猪流感疫情数据。蓝色圆圈为怀疑病例数字,红色为确认病例数字,黑色为死亡数字。圆圈的大小与数字大小成正比。每个出现确认病例的国家,都有红线和墨西哥相连,说明患者是从墨西哥来到这个国家。同时在每条红线上,还有引申线说明确认首例病例的确认过程,以及这个国家采取的措施。
大图: http://taohuawu.net/2009/04/30/swine-flu-world-map/
在地图下方,是那些尚未发现猪流感的国家与地区采取的预防措施,其中中国:已经禁止从美国加州、得克萨斯、堪萨斯、纽约和俄亥俄州进口猪肉。国家旅游局下令各地旅行社暂停前往墨西哥的旅游团。在地图左下方,则是猪流感在4月份27天内的扩散,以及一位病毒学教授对"最坏状况"的预测。
英国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报纸和电视播出预防猪流感传染的广告,主题是宣传打喷嚏时要盖住鼻子,可以在这里看到广告视频。
美国见奇景,总统读杂书
Fri, 01 May 2009 00:08:00 +0800
作者:吴澧 | 评论(0) | 标签:布什, 奥巴马, 读书, 基列, 尼布尔, 反恐
年初卸任的美国上届总统小布什,经常忘记身为一国之首的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他最有兴致的话题是棒球和在农庄清马粪;他请来访外国元首吃工作餐,面包夹肉加白水;他讲话用词很少超过三音节,还要停在句子中间想好大一会儿。于是人们有个印象:这位总统是不读书的。偏偏后任巴拉克·奥巴马口才便给,显得腹有诗书,更是把小布什比下去了。以至奥巴马胜选后,《纽约时报》女专栏作者莫琳·多德欢呼道:我们总算有了一位能讲完整段落的总统!
大概觉得这一流行看法于布什太不公平,布什两任竞选的的高参卡尔·罗夫,去年年底送给布什一份别致的圣诞礼物:罗夫在《华尔街时报》发表文章,题目就叫"布什是个爱书人"。罗夫说, ��005年底,布什问他有新年有什么打算。罗夫说他想重拾读书习惯,计划2006年每星期读一本书。三天后,在总统办公室,布什问罗夫:我已经读到第二本了,你呢?两人就此开始一场读书竞赛。
虽然罗夫总是赢,但布什读的也不少。布什在2006年读了95本书;2007年为51本,去年也有40本。罗夫还说布什每年都要重读一遍《圣经》。
罗夫提醒读者:虽然布什摆出内地小镇土男人的样子,他却曾在耶鲁大学修习历史,后来又读了哈佛商学院。而要从这两个地方毕业,不是爱书人决不可能。
罗夫的文章,使得那些讨厌布什的美国时评人必须为布什的"无知"另找原因。称布什"不读书"不准确,那就继续挖掘,考查下一层细节。时评人说:让我们看看布什的书单,他到底读些什� 书。从罗夫举出的书名里,他们发现:布什读的都是强化自己已有立场的书(比如美国有责任在世界各地推行民主制度),而不是挑战自己既定想法的作品。结论几几乎就是布什读书比不读还糟。《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者刻薄地写道:布什的书单,表明他是一个善于寻找机会学习的人,不过学的都是他早已知道的。
某些时评常有的一个缺陷是就眼前事论事,没有理清事情来龙去脉。其实,布什于2005年底挑战罗夫之前,该年夏天,白宫新闻秘书特地透露,布什休假回农庄清马粪时,还带了三本五百页的厚书:《盐的世界史》(书中关于自贡井盐和川菜的两章很有意思),《西班牙流感:史上最致命瘟疫》(在防治猪流感的当前,这本书有特别意义,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和《亚历山大二世:最后一位伟大沙皇》。看来布� 在2005年初就职第二任总统之后,就有意于读书了。布什第二次竞选时,文化界——包括通常不怎么关心政治的科学家们——几乎一面倒地反对他。如今不再寻求普通民众的选票了,布什似乎试图改变他在文化界的印象。
笔者受总统先生感召,跟着读了俄国知名剧作家爱德华·拉津斯基写的亚历山大二世传(Alexander II: The Last Great Tsar)。本人可以负责地讲,至少这本书,不在强化布什已有立场之例。这不是一部思想很深刻的作品,而且作者有意往时事上靠,书中有一章居然叫"反恐战争",但拉津斯基仍然写出了政治改革的不确定性。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在当时被称为"解放者",他解放了俄国的农奴。但他的政治改革,遇到地方势力顽强抵抗。特别是他的"全盘西化"司法改革(建立律师和陪审团制度,由专业法官而不是地方贵族、地方官吏定案,司法独立等),在地方难以施行。另一方面,觉得政治改革步伐太缓慢的激进学生,则以大闹群体事件向政府施加压力。亚历山大二世驱逐了闹得最凶的一些学生。这些学生流向现代民主的摇篮伦敦,听到了在言论自由的英国可以随意流通的种种革命大话,他们更激进了。
� 无政府主义鼻祖巴枯宁带流亡学生去马克思家,和马克思辩论。马克思说俄国现在根本没有无产阶级,怎么搞共产主义革命?巴枯宁说俄国农民政治上幼稚如儿童,一煽动就会杀领主、烧庄园,这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所证明的——这样的血腥暴力可以让国家更快消亡。
后来俄国民意党人组织暗杀沙皇(即书中所谓"反恐"),失败六次之后,他们终于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年在位)取消了父亲一些改革措施,比如大学的教授自治。民意党人继续从事暗杀活动。被捕而处死刑的,有一位就是列宁的哥哥。列宁因此走上比民意党人更左倾的革命道路,并在兄长死后三十年,推翻了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尼古拉二世(1894-1917年在位)。俄国君主制覆灭。
十月革命后八十 ��,苏联解体,俄国重新接上亚历山大二世开创的民主化道路。
不知道布什读了这本传记是什么想法。如果与当代类比,则亚历山大二世有如三十余年前被推翻的两位国王:伊朗的巴列维和阿富汗的扎伊尔。在这种前现代国家,王权并不如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渗入并紧抓社会。一旦国王越出传统,推行改革,就会受到地方保守势力的强大反击;同时,改革也会培养一批激进派。保守和激进势力都自称代表民意,甚至拥护民主,但在一个没有民主传统的国家,政治歧议很容易沦为暴力清洗。阿富汗是激进势力得手后,大肆镇压宗教保守势力,引爆内战,导致苏联入侵。伊朗则是宗教保守势力夺取政权后,立即镇压昨日推翻国王时的共产党"同路人"。
民主改革,至少在短期内,并不能保证这些国家会有一个稳定的政治� �序。布什的第二任,对外政策温和了一些,他是否从这本传记里吸收了一点教益?
我们不能说布什读的书都在明确肯定他的已有立场;但奥巴马读的书确实更为微妙,某些书甚至很难说有什么明确立场:作者讲一些故事,讲一些历史,也讲一些道理,主要却是让读者自己思考。不过奥巴马才上台,我们大概还有八年的时间讨论他。有些论断,现在也不能下,还要看他今后表现。本文只能简单谈谈他与布什的读书不同之处。
奥巴马中学和大学的读书,可以概括为归宗和归教两类。他读了不少黑人作家描写黑人生活的小说,这是融入黑人体验的归宗一路。他也读了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和《忏悔录》,这是寻找信仰的归教一路。归宗一路在黑人中不稀奇,归教一路在信徒中多得是(不少美国人读过圣奥古斯丁),� 奥巴马后来读的书,在政治家里就要算比较稀奇的了——他居然读小说!
布什也读小说,读流行小说,拍成电影后第二次流行的那类。但奥巴马读纯文学小说。他很喜欢的一本是女作家玛里琳·鲁宾逊基所著的《基列家书》(Gilead,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中译本,李尧译),该书曾获2005年普利策奖和全美书评奖。
惊叹其语言之动人,有段时间,笔者逢人就推荐《基列家书》(英文原著)。但不少人说,他们读了一阵就读不下去。看来还是一个阅读传统的问题。我们缺少圣奥古斯丁《忏悔录》那样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拷问自己并思考各类社会问题的作品,读《基列家书》里一位名叫约翰·埃姆斯的牧师写给未成年儿子将来阅读的长信,讲些美国内战后(不是内战本身)的生活琐事,就很难觉察其中意思。而美� 牧师平日写很多反思文章,用作礼拜日讲道的底稿。《基列家书》中提到,埃姆斯书房里有几大箱子讲道稿,或许里面有些值得儿子读读的句子。但埃姆斯一辈子写的稿子太多了,他说他的文字数量都赶上奥古斯丁了。猜想儿子不会全部读,埃姆斯决定还是另写一封长信。美国人有这样一个写作传统,所以《基列家书》在美国可以专家、读者双叫好。
艾姆斯的故事,在时间上从祖父开始。祖父是美国内战前著名废奴主义牧师约翰·布朗的朋友。9·11事件之后,中央情报局有位官员,匿名写了两本畅销书,《透过敌人的眼睛》(Through Our Enemies' Eyes)和《帝国的傲慢》(Imperial Hubris)。这两本书很少有地提出:恐怖分子也是人,受自己文化的制约,服从他们自己的"理性"规则,要反恐就要理解他们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妖魔化。作者说,本·拉登是宗教狂热分子,但不是疯子,美国人要理解本·拉登,可以从本国的历史类比开始——约翰·布朗就是个可供参考的宗教狂热分子。布朗以宗教狂热煽动废奴,以暴力手段袭击庄园主,释放黑奴,最后因抢劫联邦军火库而被判死刑。
不知罗宾逊是否受这位中情局官员的启发。这样往时事上靠,显然比亚历山大二世的那位传记作者高明得多。
埃姆斯的祖父狂热废奴。那时的人很听牧师的话。他把全村的男人都带上内战前线,最后回来的没几个。一个失去了一代男性劳力的村庄,经济衰落不可避免,而且社会影响深远。男孩子在一个缺乏男性的环境里 ��大,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艾姆斯好友的儿子杰克,想离开这个沉寂凋蔽的地方,但他缺少成年男性应有的经验,和女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男人战死、流失和在西班牙流感中病死太多,让艾姆斯娶到了一位年轻很多的妻子。但在很多方面,他已经没有精力引导自己的儿子。当埃姆斯见到杰克教儿子投球时,不由想起自己却是父亲亲手教的。虽然杰克和年轻妻子的关系似乎过于亲近,他也看开了。埃姆斯只能写一封长信,写下那些他认为儿子应该知道的事情。
读完《基列家书》,才知道开头艾姆斯说儿子给他一个眼神,那种他只有在妻子脸上见过的眼神,他在天堂必然怀念的眼神,其实也表达了某种忧虑。一个男孩子,怎么会有女人的眼神呢?埃姆斯知道儿子不太可能像自己一样,出于家族责任而留在村庄。他在信中告诉儿子, ��好日子有很多方式。埃姆斯并不要求儿子继承自己的方式,但字里行间有一种忧虑,只是他说得那么婉转,娓娓道来,既不警告也不训导。
可以设想,对于父亲从小不在身边的奥巴马,他会被《基列家书》的父性深情所吸引。但书中也暗示,在历史面前要谦卑。见到内战这样的大事件就投身进去,很激动地以为自己能改造世界?——思考一分钟,手脚不要这么快!急于求成,暴力过度,后果难料。
这就接上了奥巴马所喜欢的另一位作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尼布尔是新教哲学家,像鲁宾逊笔下的埃姆斯一样做过牧师,文字也优美如鲁宾逊。他曾写过一本很有影响的书,《美国历史的反讽》(The Irony of American History)。该书出版于"遥远"的1952年,读来却是旧义如新。书名中的"反讽",指美国是个年轻天真的民族,二战后处于权势和威望的顶峰,或许以为自己有能力创造历史、改造他人,从而铸下大错。尼布尔警告美国人:要尊重"缓慢并时而矛盾的历史进程"。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戴维·布鲁克斯去年采访奥巴马时,奥巴马说,我从尼布尔那里学到的是:这世界有着严酷的邪恶,有很多艰难和痛苦——我们相信,我们应该消除这些东西,但我们的态度要谦卑,行动要适度,虽然这也不能成为玩世不恭和无所作为的借口。
这大概也是其他国家的人希望美国做到的。布什似乎没有读过尼布尔的句句引人思考的书;奥巴马读了,然后就要看他是否会用了。
(本文已于4月23日、即"世界读书日"见报� �
一个理想主义者对评论行为的希望
Thu, 30 Apr 2009 23:19:00 +0800
作者:刀 | 评论(5) | 标签:言论自由, 评论, 发掘, 理性, 重建
两千年前可能会有人自信能解释一切,而如今的时代,越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面对一些终极的问题时,越是频频感叹人类愚蠢的永恒,我们唯一自信的就是我们并不自信。
当然总还是会有人认为,我们有相对论,有基因科学,我们的观察范围,既细致入微,又翱翔太空,坚信当下的知识结构已经牢不可破,不需要再颠覆。这样的想法,显而易见的,只是再次走回了人类愚蠢自大的迷宫之中而已。科学可以说是当代绝大多数人的信仰,而科学精神之中恰恰有一条:自我怀疑精神。
这些就是言论自由的动力之一,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站出来说他知道什么是真理。也没有人能够断定自己能判断什么事是永远是对的,什么事是是永远错的。因此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以免在错误的路上走得太远。
从怀疑出发,当下的任何都是可以反叛的,而对最基础内容的成功反叛,才是对人类的最大拯救,言论自由给了这样反叛以空间,同样也是给予了人类自救的空间。于是乎,肯定有人会站出来说:那宣扬纳粹呢?又或者反对自由本身呢?
我这里给出一个我个人认为非常明确的答案:自由保护纳粹的表达行为,自由也保护污蔑自由的人。如果说美国更加接近一个自由社会的形态的话,那有几个美国司法的案例,可以作为例证。
其中包括1989年的得克萨斯州诉约翰逊案,当事人约翰逊当众焚烧美国国旗,由于美国国旗在很多人心中是自由的化身,人们认为自己的感情受到的伤害,于是约翰逊遭到起诉。这场官司闹到了联邦法院,在开明派大法官与保守派大法官的激烈交锋之后,开明派以微弱地优势战胜了保守派,约翰逊当众焚烧美国国旗的行为被宣判为无罪。大法官肯特在投下了多数票中关键的一票之后,说出了以下意味深长的话:"一个严酷的事实是,有时我们必须作出我们不喜欢的决定。我们这样作,是因为他们是对的,在宪法和法律决定结果的意义上,它们是对的。本� 最能显示运用司法权力所经常遇到的困难。国旗历来表达着美国共享的信念—对法律、和平及维系人类精神的自由的信念。本案的决定迫使我们承认坚持这些信念所要付出的代价。"而关于宣扬纳粹问题,美国司法中同样也有保护纳粹游行自由的案例,如有兴趣可以搜索。可以看出,这样的判决并非意味着法院支持他们的行为,而是对于任何言论行为的一视同仁。任何禁止纳粹游行或者焚烧国旗行为作为表达的人,其实只是想要维护自己说话的权利和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维护真正的言论自由,因为言论自由究其本质,是保护一切言论,保护一切价值观的表达的,说穿了,需要保护的是少数人。
当然,他们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我们同样拥有对少数人观点批评的权利,这样的权利也是属于自由言论体系的自我过滤机制。我想就批评的问题多说几句。
言论自由对批评的保护范围相当可观,你可以对他人的人身进行攻击,可以用言辞激烈的语言,从美国司法,包括国内司法的实践来看,一些失实的指责同样也是受到谅解的,因为评论毕竟是存在误差的,过于苛刻的惩罚对整个言论体系也是一个打击。但法律的保护之下也造就了一个问题:宽容状态下产生出的一些批评的方式,对于荒谬的内容是不是一个真正有力的打击,一些批评的内容是否真的有价值。
我们先对评论这个行为的本身做一点浅薄的探讨。叔本华认为所有赞扬和批评都是"别有目的"的,我赞同这样的观点,但这里的别用目的不能以贬义理解。我以为,批评一个人,本质上是要通过对一种行为的批判,来打击对方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宣扬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来进行重建。任何只打击,而不重建的评论行为并没有任何价值。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时,有80%的科学家签名反对和99%的民众不同意他的看法。爱因斯坦说,何必麻烦那么多人,只要有一个人证明我错了就行了。80%的科学家和99%的民众都的反对行为,都只有打击,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证明爱因斯坦是错的,这就不具有任何说服力。爱因斯坦的理论目前为止还很难被证明是错的,但那些的确错误的理论呢?我们在这里假设一个极端状况,如果没有一个人愿意在打击之后,能� �平静下心情,冷静地进行重建的话,也就会使很多人在等待理性声音的人觉得这个理论真的是不可驳倒的,那么错误很快会充斥整个世界。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但是这样的辩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所以,我相信一个具有说服力同时具有价值的批评行为不仅仅只有打击,更重要的是理性与重建。
有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就该知道在反对的内容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是重建,而重建的核心是理性。想通了这点未免就觉得有一些苦恼,因为我们当下社会中,互相批评的声音里往往是打击多于重建,宣泄大于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真确的方向。而且毫无理性的言辞,不仅对谬误不是一个打击,反而更为它进行了传播,更有可能使一批摇摆难决的人倒戈。
我不能要求任何人做任何事,但我看着众多的人,无休无止的互相攻击,我只是想在这里说一点自己的,对评论者的希望,作为对以上思考之后的总结。
我相信,一个普通的头脑,如果结合了自己的经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即使得出的思考结论有部分错误的内容,但其中必定有值得研究的部分,甚至造成错误方式的本身也是值得思索的。一些显然谬论的部分,不会改变社会的看法。对于评论者而言,如果不去研究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而是抓住错误的内容死死不放,那只能是为垃圾而产出更多的垃圾,并且并非是善意,而只是为了证明你比他更高明,来寻求优越的快感而已。
对于评论者真正伟大的时刻,在于发掘被社会埋没的真理,在于对一些正确事物的坚强捍卫,在于为那些处于众人指责辱骂之中的人送去支持。老话说伯乐难寻,而真理的伯乐更是难上加难,若不是自由言论为其撑腰,可能一些千里马永无出头之日。
注:由于文章稍显啰嗦,最后截取部分理清脉络,也算符合碎片化的网络文字趋势。
-我们唯一自信的就是我们并不自信。
-对最基础内容的成功反叛,才是对人类的最大拯救
-言论自由给了反叛以空间,同样也是给予了人类自救的空间。
-自由保护纳粹的表达行为,自由也保护污蔑自由的人。
-一个具有说服力同时具有价值的批评行为不仅仅只有打击,更重要的是理性与重建。
-抓住错误的内容死死不放,那只能是为垃圾而产出更多的垃圾,并且并非� �善意,而只是为了证明你比他更高明,来寻求优越的快感而已。
-对于评论者真正伟大的时刻,在于发掘被社会埋没的真理,在于对一些正确事物的坚强捍卫,在于为那些处于众人指责辱骂之中的人送去支持。
麻生试探"最最底线"[港媒直通车:第18次]
Thu, 30 Apr 2009 22:32: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3) | 标签:中日关系, 日本, 猪流感, 禁烟, 股市, 麻生太郎
每天一班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1] 奥运禁烟成果遭破坏
根据香港《经济日报》驻北京记者林美芬的观察,奥运过后,在北京不少餐馆,"禁止吸烟"的标识已经形同虚设。
有律师说,内地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属于行政规章,不属于法律,没有法律约束力。更重要的是:没有执行部门负责。
去年11月在南非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的一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与会放的非政府组织代表评选出的"烟灰缸奖"。这个奖项是专门颁给控烟不积极的国家。
至于大而刺眼的警告标语,烟草公司还不太愿意因为这个影响"中华"、"中南海"、"红塔山"……等美好外表的形象。
我们还无法预知一场大流感能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在我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二手烟。
– ‐‐——– ‐‐——– ‐‐——– ‐‐——– ‐‐——– ‐‐——
[2] 麻生访华试探邻国"最最底线"
《信报》刊发卓南生的文章,分析麻生访华前前后后的中日关系动态。
首先说两个背景消息,
1,4月21日,麻生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献奉供品(注意:不是参拜)
2,日本共同社近日放出消息,说在今年2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日期间,日本防卫大臣向其提议制定新的日美安保共同宣言,以便应对恐怖主义和日益崛起的中国。希拉里并未直接回应。
文章说,麻生献供事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这是日本第三个在职首相向靖国神社献供;二是,麻生对于献供,不像以前的首相那样遮遮掩掩,而是毫无顾忌、直截了当的承认有这样的事。从中韩的反应来看,也是"可以容忍"。
文章认为,此举含有公开试探邻国所能容忍的"最最底线"� �用意。
5月1日,日美日美防卫首脑会议将举行,共同社放出上面的消息的用意之一,是向美国吹风,其二就是想北京表明:东京不会因为"战略性的互惠关系",而停止对"中国军事扩张政策"的警惕,当然更不会因此而停止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 ‐‐——– ‐‐——– ‐‐——– ‐‐——– ‐‐——– ‐‐——
[3] 对猪流感不要怕,对"猪市"莫狂热
猪流感疫情继续扩散,并且出现了墨西哥境外感染死亡的第一例。《信报》社评认为,猪流感传播快速,并不表示该种病毒威力特大。当今世界有四大武器——专家知识、药品、资金和讯息——来对付猪流感。美国依家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称,猪流感疫情的确让美国经济面对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但目前还没有达到动摇美国经济基本因素的地步。股市亦有"稳步上扬"。
A股市场中"猪流感概念股"逆市飙升,其中包括多家医药股。社评提醒,国内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疫苗或治疗药物,股市的异常表现只是炒作行为,投资者不要盲目跟风。2003年SARS疫情期间,没有任何一家医药企业靠短期的产品热销而促成持续增长,反而有不少企业由于过量生产造成产品挤压,自食其果。
全文链� �:http://www.v2en.com/2009/04/aso-visit-beijing/
港媒直通车最新文化评论:http://www.v2en.com/2009/04/pop-lyrics/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