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2008江河十年行之七——怒江边的大字报田

Sun, 26 Apr 2009 14:59:00 +0800

作者:汪永晨 | 评论(3) | 标签:所见所闻

2008江河十年行之七——怒江边的"大字报"田

文图/汪永晨

怒江的水,在怒江边的人眼里有多美不像我们城里人似的只用华丽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是比喻:冬天的怒江,就像我们这里的姑娘,那么温顺,清亮;夏天的怒江,就像我们这里的小伙子,那么剽悍,勇敢。要说我们会唱多少歌呀,树上的叶子有多少,我们就会唱多少歌,要问我们会跳多少舞呀,江边的沙子有多少,我们就会跳多少舞。这就是怒江人眼里的怒江,这就是怒江人的生活。

这两年主张在怒江上建水电站的一个理由是,怒江已经不是原生态的了。江边有很多大字报田。可是我们此行的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员蒋高明却不这样认为。

2004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江开发十三级水电站的项目计划书上作了"慎重研究,科学决策"的批示后,蒋高明作为生物多样性小组的带队人参加了对怒江的考察。回来后他的报告上写的是零方案。

在蒋高明的眼里,怒江不能开发水电的重要理由是,那里峡谷上的土太珍贵了,如果修了大坝,这些土将要被冲到大海里去。

蒋高明说,一厘米土的形成,需要2000多年。怒江峡谷边的土壤,是生物多样性得以留存的保证。虽然农田会影响到原生态的植被,但只要有土,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是很强的。可要是"高峡出平湖"了,怒江峡谷边成千上万年形成的植被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就都要被淹没,被冲走,永久地消失。

这些年的采访经历,特别是在怒江的采访和调查让我对刀耕火种有了新的认识。我的朋友北师大副教授田松曾在《中 ��读书报》上写过一篇文章,在这里我全文抄录下来,希望和更多的人一起探讨,看田松说的是否在理。文章的题目是《刀耕火种的生存智慧》。

说起刀耕火种,很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幕远古洪荒的景象,一群人身穿兽皮、衣不遮体,挥舞着大刀长矛,砍树放火,然后用根木头锥子在地里扎眼,随便撒点种子,不耕地、不施肥、不除草……,与之相关联的是落后、野蛮、愚昧、生产力低下之类不大好的词。当环保、生态的话语进入主流意识形态之后,刀耕火种又被作为生态与环境的大敌而遭挞伐。比如这次关于怒江建坝引起的争论中,就不断有人作如是之论,还有人把刀耕火种与裹小脚相提并论,认为它不具备文化多样性的资格。而实际上,这些自居先进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被他们称之为落后的人们究竟是怎样生存的,被他们称之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又究竟是怎样生产的。

我在年轻时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种社会达尔文的无知狂妄,本能地也会觉得刀耕火种会破坏环境,当我在这样想的时候,我同样既不了解刀耕火种,也不知道什么是生态。然而,农民怎么可能不爱护自己的环境,不爱护自己的家园呢?作为农民的后代,我常常本能地从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刀耕火种真的会破坏环境,从长时段考察,刀耕火种的民族所生活过的地区,应该是满目苍痍、一片狼藉才对。然而,恰恰相反,这些民族所生活的区域都是郁郁葱葱的大山。正所谓"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81)

所谓传统,必须要能够传下来。无论其形而上的文化传统是巫术、神话还是宗教,在其形而下的层面,它必须有足够的生存智慧,能够解决好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样,这个民族才能够持续,能够传承,才能够成为传统。

西盟的佤族,或者怒江流域的怒族、独龙族,他们的刀耕火种已经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如果这种生存方式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早就被自然淘汰掉了!

到底刀耕火种是怎样耕、怎样种的?云南大学的尹绍亭教授对景颇族、佤族、独龙族等村寨的刀耕火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得到了一系列颠覆性的结论。他认为,刀耕火种是一整套极为复杂极为成熟的农业形态,其文化生态内容远比灌溉农业丰富。(57)

最典型的刀耕火种形态尹绍亭称之为"无轮作轮歇类型",一块地只种一季就抛荒休闲,休闲期长达十年左右,这种类型的地被很多民族称为"懒活地",意思是不需要怎么费尽儿,就可以获得收成,所以是各个民族的首选。(59)只是在人口增加,土地不够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轮作轮歇类型"——这时他们也会用锄用犁。刀耕火种并不是在原始森林里漫无目的地放火烧荒,而是有着长时段的精心规划。所以这种农业方式还要有相关的社会制度予以保证。比如,他们会以村寨为单位,把全村的懒活地分成比如十份,这样就能一年种一份,十年一轮回。在正常情况下,所烧的也不是原始森林,而是他们的"地"。山民们在当值的山地砍树、烧荒、播种、收获,每项工序都有成熟的成为传统的规则。比如烧火前要清理防火道,专人把守,以免山火� 界。砍树时大树留桩,小树留根,耕地时尽量保护树根,以便来年春风吹生。(62)

烧荒有很多好处。云南的红土多为酸性,草木灰为碱性,可以改良土壤。大火把草籽和虫卵烧熟,几乎不需要除草治虫。所谓刀耕只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如果真的耕了,反而有害。因为深耕会把草木灰埋到下面,并把土壤深处的虫卵和草籽翻上来。烧地的时机也是专门的学问。烧晚了会误农时,烧早了不能马上播种,反而让杂草得到机会。一块地又砍又烧,只种一年,外人会觉得可惜。而尹先生则认为,耕种时间越短,树根越容易复生,植被越容易恢复,水土流失越少。每年新烧的都是已经恢复了近十年的懒活地,可以保证地力常新。这样,山民总是有地可以种,有山林可供采集、狩猎,与自然形成良性的循环。(212)

种地当然也是学问,很多民族实施着不同的套种方案,一块地里既有空中吊的(陆稻、豆、粟等),又有地面爬的(南瓜等),还有地下钻的(山药等),多达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充分地利用了阳光和土地。故又称"百宝地"。尹先生指出,百宝地远的综合收益远比固定耕地要高,同时所需的工时要比轮作的锄耕和犁耕田要少一半儿,主要省在除草和杀虫上。(91,219)"从事刀耕的农民,并不是不知道和不能掌握锄耕的原始人,而是不愿意选择锄耕和犁耕。把刀耕说成原始农业,其实是不懂得免耕的奥妙。"(246)在尹先生看来,刀耕、锄耕和犁耕并不是三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方式,而是三种不同场合的农业方式。后两者并不比刀耕火种先进,反而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一个后果。

很多民族都知道在懒活地里种植水冬瓜树,水冬瓜树是一种速生树种,落叶多,并有根瘤菌可以固氮,有利于土地加强肥力。西盟佤族是在粮食收割播散树种,盈江卡场的景颇族是将树籽与陆稻种子同时撒播,怒江的独龙族和怒族则是栽种树苗。(63)这种丰富的多样性表明,刀耕火种并非是由于愚昧无知,恰恰是对于其所生存的自然有着深厚的"知"。

农民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家园,也没有人比农民更爱他们的家园,因为他们只能在土地上生存,他们必须要善待给他们带来食物的大地。他们的禁忌、他们的自然崇拜,都是其传统生存智慧的表现形态。

毫无疑问,在当今这个有限地球时代,传统地区也遇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固然有传统本身的缺限,但更多的时候是受工业文明所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工业文明为了获得日需其多的资源和能源,不断地开疆拓土,把一片片传统地区纳入到现代化和全球化食物链之中,作为自己的下游,成为自己的附属品,这才是当今时代传统地区生态恶化并且难以恢复的罪魁祸首。

如果传统地区的生态开始恶化,首先一定是有外来的不敬畏自然的力量强行闯入,并且喧宾夺主。而如果那里的农民自己也加入到破坏环境的队伍中来,一定是那里的传统失去了阐释本地事务的话语权——传统被消灭、被遗忘了。

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贫穷"地区。一种是加入到了现代工业文明体系,依附于城市,作为其下游和边缘而存在的那些地区;一种是如西盟佤族和怒江流域这样的传统依然相对完整,尚未被工业文明完全吞噬的地区。同样的低GDP低,低年均收入,对于前者,我们需要扶贫,需要在现代化的框架内为他们寻找出路。但是对后者来说,年人均600元也可以日日欢歌。如果按照我的建议,把人年均唱歌多少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准,把月歌一首作为新的贫困线,西盟和怒江都是富裕地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自以为是地用冥尺的逻辑"发展"他们,而是要退出对他们的干预,恢复传统对本地事务的话语权。

传统具有足够的生存智慧,也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如果真的有好心人,真的出于善意,要帮助西盟或者怒江这样的传统地区,我认认真真地请求他们,先老老实实地做个学生,学习传统的生存智慧。而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念过牛顿力学,知道克隆和转基因,就掌握了一个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文化传统的冥尺,就可以用抽象的"先进"对传统地区进行格式化,这就如我们当年把大寨作为冥尺,全国造梯田一样荒谬。所有的生存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环境之中会产生具体的传统,不可以用一把冥尺一概而论。尹先生指出:贸然取消轮歇之法而固定耕地,名为改革,实则盲动,自以为以进步取代落后,实际上是在走回头路,好心办坏事。50年来,在刀耕火种地区曾多次推行固定耕地的运动,然而在很多地方其结果是固定一块破坏一块,固定一片恶化一片,几年之后固定不下去,仍然� 得不将其抛荒,而像这样经过固定而抛荒的土地,由于过度垦殖,很难再生树木,大都变成了荒芜不毛之地。(350)

十几年前,云南还曾大力倡导"两化"上山,推广作为先进科技标志的化肥和农药,最后以土地板结、生态恶化而告终。后来又有专家声称发现了一种新型农业——栽种水冬瓜林而改善生态的混林农业。这种所谓的新方法根本就是山地民族刀耕火种的传统技术,完全不需要重新发明!(352)不想作学生,就要当先生,这种无知的狂妄必然导致荒谬的后果。

中国依然拥有传统尚存的地区,是中国的幸运。作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能力和远见去保护这些传统,是一种耻辱。强行把这些地区拉入到工业文明体系中,无异于把古董用做了劈柴。这些依然存活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今天的财富,它们对于未来人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方面,我们得以从中学习传统的生存智慧,那种利用本地资源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并且获得快乐的� 存的智慧。另一方面,当日疯一日的工业文明体系崩溃的时候,那里才是人类文明最为可能的方舟,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新文明的星星火种。

(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文中有关刀耕火种的内容均根据此书整理。括号内的数字为该书页码。)

现在怒江边有这样一些空着的新房子。当地人告诉我们是地方政府为了帮助家住山上的人脱贫,免费为他们盖的,希望他们下山来生活。可这通常被我们认为是生活会容易得多的江边,人家山里人并不喜欢。住了没多久,就又都回到大山上的家中了。空留下江边的新房。

这些年来让我们重新认识的其实还有游牧。我在车上问江河十年行的同行者们,你们知道游牧人要不停地搬家,除了牛羊可以吃到新鲜的牧草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吗?有人回答了我的问题,为了防止生病。

牧民们知道,如果在一个地方住上一个星期,细菌的繁殖就会让人和牲畜生病。所以他们通常是住上七八天就搬走了。这是牧民们在荒野中防止生病的好办法。人到了新的草场,细菌留下来给老的地方以营养。他们认为,这是草原得以健康的保障 ��不是吗?

牧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与智慧,曾被我们认为是落后、愚昧,细想想,真的是太遗憾了。

昨天还在想今年怒江第一湾边的雪山上会有雪吗?今天看了,和去年一样,还是没有雪。已经是十二月底了,这里还没有好好地下过一场雪,当地人告诉我们。

让我们惦念的除了怒江第一湾,还有怒江深处四季桶小学的那六个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不过来之前我们已经知道,老师终于满足了心愿,调到镇上的小学去了。新来的老师,家就在离四季桶不远的地方。他也是怒江州师范毕业的。在这里教书教到什么时候他还没有想。

和孩子们一起听课的两个人,一个是中科院植物所的首席研究员,一个是身价不菲的企业家,在一旁录像的则是中央电视台的资深导演。南方周末的记者给孩子们的,是用我� 来之前,参加去年江河十年行的记者史江涛托我们带来的钱买的学习用品。

前两年我们来时见到的那六个小学生已经升到完小了。新的小学生对我们还有些陌生。不过从他们的眼神里,我们这些城里有身份的人,看到的也是那么的发人深省。

学校外面的一个背着小妹妹的六岁男孩让同行的几个大男人流下了眼泪。中外对话的易水去了旁边的他的家,知道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孤儿,在这里相遇结婚生子。可是这个小男孩一生下来,眼睛就有问题。他还没有上学,就已经开始帮助家里干活了。对于我们的同情,对于连我们的司机也掏出10块钱给他,他都只是冷冷地看着。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同行的一家公司的老总宋军对抹着眼泪的香港中文大学的诸娟说,要想帮助他,自己首先要有实力。

在� �们要把带来的书、儿童电影光盘和衣服送到秋那桶小学时,宋军问站在路边的小姑娘:"爸爸妈妈呢?"得到的回答是:爸爸死了,妈妈走了,和奶奶一起过。我们走进了小姑娘的家,看到了她的奶奶。

在这样的地方,家里要是出了点什么事,他们是没有能力应对的,只能陷入贫困。我们追问了半天你们靠什么生活,可是没能得到回答。孩子听说我们要帮助她上学,笑了,老人却一直什么也没有说。

这些年,每当我碰到这样的人家,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些钱,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我给钱,也拉着朋友们一起给。有人开玩笑地说,下次要是知道我去,口袋里少带些钱。也有的朋友们说,这不是办法,你不能帮助所有的人。可是我想,宋军在从口袋里掏出钱时,他想过我帮不了所有的人吗?他一定和我每次一样,只是� 为,要帮助眼前碰到的有了困难的人。

江河十年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帮助碰到的生活上有困难的人,我们是要记录江河的段代史,我们是希望通过传递我们看到的问题,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关注自然,关爱住在大江大河边,用他们的文化、他们的传统留住了大江的自然风貌的人。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对信息的传递,能影响到公共决策,能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和自然交朋友,和用自己的身心与自然相处的人交朋友。

汪永晨的最新更新:
  • 2008江河十年行之十二——生物多样性 / 2009-04-26 16:12 / 评论数(1)
  • 2008江河十年行之十一——移民补偿单价表 / 2009-04-26 16:05 / 评论数(1)
  • 2008江河十年行之十——卫星测算移民田地 / 2009-04-26 15:54 / 评论数(2)
  • 2008江河十年行之九——公示的环评报告 / 2009-04-26 15:32 / 评论数(1)
  • 2008江河十年行之八——怒江两岸江山田家 / 2009-04-26 15:11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读书:靠不住的历史

    Sun, 26 Apr 2009 13:29:00 +0800

    作者:魏武挥 | 评论(3) | 标签:谢泳, 自由主义, 知识分子

    这是一本很清秀的书。

    作者谢泳是一个研究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学者,文笔平实温和。基本上算是从"故纸堆"里看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短文集。书中隐隐约约是有一些犯忌的文字的,出版者自然也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个出版社我历来认为是国内最好的出版社之一)。

    早两年我看过谢先生的另外一本书《逝去的年代》,当时看得我热泪盈眶。后来又看过他的《储安平与<观察>》,对这位中国杰出的知识分子有了更好的了解。谢先生的文笔会流露出旧式文人那种不躁不火言之均有根有据的气质,我一直以为是个老先生撰写的作品。

    看了此书扉页,才得知谢先生是61年生人。厉害啊,五十岁都不到便有这样的文字,我真得是� �当佩服。学问功底也很好,虽然自传里说自己不过中专毕业。到底是厦门大学——这所大学是建国后少数几所不曾改名的大学之一——,敢于打破体制之规,请了他做中文系教授。就这几本书所展现出来的谢先生的才华,当之无愧。

    能看得出来,谢先生受自由主义影响颇深的人。虽然治史要尽可能客观,但言语中不免是有倾向性的。我一向以为,只有受自由主义影响很深的人,才能写得出没有火气的文字。在今天中国的学界,谢先生当属异数。

    中国学界有个习惯,逢人要叫×老师,或者尊称其头衔,比如×教授。我以为,还是叫一声先生来得更为尊敬。是故,

    谢先生,学生这厢有礼了!

    BTW:这样的封皮才叫有品味,简简单单,没有什么人在那里推荐,作者、书名、出版社,仅此而已。简单中透出的,是自 ��。这才叫"大家风范"。

    魏武挥的最新更新:
  • 千名儿童 一夜之间么? / 2009-04-20 00:16 / 评论数(9)
  • 读书:绝版魏晋 / 2009-02-10 23:06 / 评论数(2)
  • 形式的意义(下) / 2009-01-28 16:07 / 评论数(1)
  • 形式的意义(上) / 2009-01-27 16:34 / 评论数(2)
  • 千里送鹅毛 / 2009-01-26 13:09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维权遭遇记录:愤怒的喀喇沁旗【视频】

    Sun, 26 Apr 2009 11:57: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3) | 标签:环保, 民情, 民生, 污染

      4月8日的博文《人民群体万岁!》里,我描述了内蒙古喀喇沁旗农民秘密上 访的事情。http://24hour.blogbus.com/logs/37614075.html

      2009年3月的一天,正值两会会期。我在班上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在电话里稍带内蒙口音的殷切话语中,我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那个周末,我应三十多位从内蒙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河南东村来京上 访的农民之邀,去了南三环木樨园附近的一家设在地下室里的旅馆。那是两间约莫各15平方米大小的空间,原先只容四个铺位的房间里床铺已经重新摆设成东西两大排通铺,男女老幼三十余口人就此"济济一堂"。带队的老杜告诉我按每铺位一天15元计算,这样省了很多,加上我们是俩人挤一铺,真的划算。

      三十多口人拥挤在地下,整日里就盘腿坐"炕",大气不出、二门不迈,老乡们说:从来没有到过北京,听说开会期间抓的很紧,我们也不敢回家了,赤峰车站当地的公安也在配合政府抓我们,就连我们到打字社打印文件,到照相馆办理证件照都被怀疑是要上 访,打字社和照相馆都接到过通知,禁止和我们打交道……最近听说中央通知不让截访,这下子好是好,可是我们派代表去国办接待室排队,领到的号竟然排到2800以后,今天还能有指望吗?

      我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这让我很紧张,我说:"我不是媒体来的,我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很好。"乡亲们却一致认为我是谦虚,口口声声对我以"张记者"相称。

      采访完毕,我离开了那里,当日下午十名(五男五女)没有来过北京的喀喇沁农民出于向往之情,去了天安门广场,不想被北京警方当场抓捕并移交给了赤峰来京的截 访人员。

      话从另一头说起:这边躲在南三环某地下室的其余20个农民左等右等不见去广场的人返回,电话也失去联系一小时左右,直到被抓的人打来电话说"我们被警察抓了……"其他情况不明。躲在家里的农民一听更怕了,一是怕警察找来,二是担心被抓的农民遭遇莫测。这样在踹踹不安中等了一天后,却接到的是千里之外的老家,喀喇沁旗政府的电话,电话里对他们说:"你们回来吧,那几个人已经都被押回来啦。"人是回去了,却被关押在赤峰市公安局看守所里,并以此为人质提出其余20人返回的要求。还在京城僵持中的其余20人不得不返回老家。老D告诉我说"此行京城,一事无成。"

      回去后,赤峰市公安局并没有放人的意思,乡亲们一商量,就集体去了市公安局要求放人。第二天公安局先放出了五位女性,又过了一天� �余五个男性才被取保候审。

      内蒙古喀喇沁旗善良的,被人欺负的农民们的一次维权行动,在来自政府和公安局的一片打压势力下,就此宣告失败。

    【去看视频】http://24hour.blogbus.com/logs/38505705.html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 城市拆迁中"奖励低保名额"竟成交易条件 / 2009-04-24 16:09 / 评论数(7)
  • 从汾阳暴力拆迁看《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过时 / 2009-04-23 10:07 / 评论数(3)
  • 历史上的今天 / 2009-04-23 06:20 / 评论数(4)
  • 汾阳拆迁:何以要动用打砸抢加高压水龙? / 2009-04-22 08:22 / 评论数(3)
  • 公民想活得明白 / 2009-04-21 16:43 / 评论数(7)
  • 返回顶部

    桑下漫忆书店之死

    Sun, 26 Apr 2009 10:45:00 +0800

    作者:冉云飞 | 评论(5) | 标签:书店之死, 淘书之乐

    冉按:这是应《文景》杂志李颖华兄所约替"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专辑所写的专稿,想必已刊于该刊第四期。今天周末,且有微恙,故特贴出来以飨众位喜欢读书和思考的朋友,并祝大家周末愉快!2009年4月26日9:09分于成都

    我家书房旁边有些花草树木,随便给它们浇点水是有过的,但说莳花弄草,未免把自己打扮过于风雅。树都是不上品的杂牌货,迅翁的枣树是没有的,离周二先生的桑下也很远。无桑树却非得要来一篇桑下忆某某,犯这样的神经病是何苦来哉,你就不怕别人趁机办你的学习班吗?六十年来,学习班大家都不陌生,但最顶尖的学生毋如黄永玉先生。他说:一副手套之所以显得特别伟大,是因为它可以办十个指头的学习班。不过手套再伟大,也只能办十个指头的学习班,似乎与光荣、正确无缘。浮屠到处乱窜,传播"有害"思想,不三宿桑下,故意居无定所,还不怕进收容所,也算是有胆量。

    胆量或许我也还仅存一点,但不动情恐怕就无法做到。浮屠主张不动情,我们寻常人玩不来这种淡定功夫,常常未免有情,无法破除我执。别人的我执我不清楚,自身的我执是对买书过于用心。新旧古今书籍皆在搜罗阅读之列,进书店尤其是逛旧书店成了我业余生活持续不断的最大嗜好。既然各处淘书,自然会发现书店的生生死死、荣枯盛衰,且拿成都的一些消失的书店作为言说的靶子,以见不动情是艰难的。

    一:卡夫卡书店

    用卡夫卡来招览爱书人,只要有点文青经历的人都难以抵挡其诱惑。全国不多的几家著名书店里,用名家招揽顾客的广州博尔赫斯书店似乎尚存,但卡夫卡书店已然于数年前寿终正寝,结束了一家书店的短暂历史。

    书店经营自然是一桩生意,是生意当然首要的问题就是应在恰当的地点选址。而选址当然也就要涉及到周围居民的消费水准和生活习惯,而卡夫卡书店所选地点仁厚街,似乎有天然的不足。仁厚街是少城一条普通的街道,比较偏僻,而少城周围并非文化单位云集,周围消费者的购买力并非很强旺,不能像成都玉林小区那样可以持续维持对书籍的消费。但卡夫卡书店之所以能在如此不利的情境下支持几年,是另有其他原因所致。

    卡夫卡书店是由艺术家康健邦和诗人唐丹鸿夫妇打理的,这注定他们的经营与文学艺术家的圈子有着不小的瓜葛。从招贴的设计到看片会、座谈会、画展等,无一不打上文艺活动的色彩。书店的图章是由K字上面站着一只鸟所组成,很有特点,不知出自何人之手。K是卡夫卡笔下的著名人物,而一只鸟或许像征着自由与传播吧。招贴则是出自名画家何多苓之手,是一幅很得卡夫卡神韵的钢笔素描,依旧有早期深受怀斯影响的画风在里面。在成都的文艺圈里,何多苓有着大家都认同的昵称叫何多,就像诗人翟永明大家都昵称为小翟一样,而这张招贴几乎可以随便领,我自己就领了数张分赠友人,至今仍保留两张以资纪念。除了小翟、何多外,来得最勤的应算诗人、随笔作家钟鸣,钟鸣是个在文体实验,日常行为上都比较好玩的家伙,且性喜藏书� �曾与我多次在九眼旧书摊相遇。另外来得比较多的,还有我的朋友中茂、洁尘夫妇,雕塑家朱成,这些人聚在一起,不仅因为他们是书店老板夫妇的朋友,而且因为这些人互相之间往来也比较多,容易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口味和爱好的趋同,这也就给书店进书带来了一定的自我限制。

    也就是说,卡夫卡书店所进新书品种不够多,书籍品味不够杂,过于强调其小资和文青色彩,最终使得喜欢杂读食物的人远离了它。我记得在该书店买了不少很小众的书籍,如实验性很强的小说,如中国电影和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伯格曼、爱森斯坦、波兰斯基的传记等,为我打开了了解西方电影之门。不过由于地偏,加之书店也不打折,随着圈子里人们于此处的购买热情淡去,读者慢慢减少,直至关张了事。开书店虽然很雅,但也是不折不扣的生意,做生意建立在朋友热情襄助之上,自然不是长久之计。生意得用生意的做法,仅仅靠情感的联络是不够的。

    卡夫卡书店关张后,唐丹鸿到了西藏拍片,后来婚变远嫁以色列。丹鸿的诗我没有太大印象,但她去年在以色列所写的一篇谈西藏的文章,其识见与看法,令我大为叹赏。卡夫卡书店本来有望成为成都人文地标性的书店,可惜的是,它的生命力不够。一座城市,没有一间像样子的书店,就像一个徒有躯壳而少灵魂的人一样,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二:三一书店

    稍有《圣经》知识的人,就不难明了"三一书店"的名称,所蕴含的基督教意味。事实的确如此,三一书店的创办者罗坚先生就是基督徒,他所请的学术主持人查常平兄也是基督徒,使得该书店除了一般人文社科书籍之外,还有宗教书籍特别是基督教书籍比较多,这是三一书店区别于其他书店的一大特征。

    三一书店也坐落在少城的栅子街,比前述的卡夫卡书店所在仁厚街还偏僻。成都的街名重复的不多,但因相近而致人误认的却也不少,栅子街就是其中一条,因为在桂王桥附近还有条双栅子街。我费时许多年编辑的一小册至今尚未印行的《成都历代名人行迹年谱》里记述了许多街道上曾经住着的人民和名人,自然知道栅子街上也曾住着"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吴虞日记》里记述栅子街的故实不少,也成了我即将出版的《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一书里主角吴虞的重要生活空间。所以每当我去那条死巷子栅子街买书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面想着吴虞曾经在这条街上的生活,让我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也想起时空接续所带给我的美好回忆。

    书店老板罗坚先生我并不熟识,只能算是点头之交。但店员之一查常明却是查常平兄的弟弟,算是与我有点缘分的人。查常平是我读川大时的朋友,其时他读外文系日语专业,我就读中文系,但我们在学校搞事的能力却是不低的。办讲座、发表演讲、疯狂辩论、写文章等,都是我们常干的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原是八十年代大学生可以通用的一个标签,我们两个只不过是更加能折腾而已。后来查常平兄成为基督徒,比较内敛,很少做此前那些无谓的争辩,除了年龄的增长外,我认为信仰是改变他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平做三一书店的学术主持,请我去讲过两次庄子,其目的是发挥拙著《庄子我说》里的见解。讲座在书店二楼的阁楼上举行,听讲的人还不少,但争论并不踊跃,大抵许多来听讲的人,只不过是想看我怎么说庄子,而不是他 ��自有定见在胸,故尔缺少于我受益的沟通。

    三一书店的关张不知是经营困难,还是与罗坚决意去北京发展有关。书店关闭后,查常明后来又与人在八宝街开了一家星期六书吧,我去过一次,印象不深。后来又到在科华路上的一家名字我已搞忘的书店里帮忙,再后来他就自己于二医院旁边的四圣祠街开了一家专门与基督教有关的书店叫"荒漠甘泉",因为旁边就有教堂兼神学院,只是不知他经营得如何。对于这家书店我记得的是买了一册启导本的《圣经》,对于我这样的非基督徒学习《圣经》有不小的帮助。

    三:精品书店

    精品书店是国营成都新华书店的派生物,它座落于庆云西街,紧邻二医院和成都晚报,其开始的经营势头颇不错。经理是一位名字我已搞忘的女性,记得后面名字有个"虹"字,与作家洁尘颇熟。因为那时洁尘还在成都晚报上班,所以成了那里的常客。

    说句不怕得罪新华书店的话,自从有打折的民营书店诞生以后,我就很少进新华书店去购书了。新华书店无非是靠着国营企业不怕亏损这一狠招,在死撑硬做而已。新华书店是意识形态搞文化垄断的产物,要想他们在经济上有太大的作为是不现实的。我现在一年会有一两次去离我家较近的西南购书城买书,其主要原因是我的朋友、新华出版公司的吴鸿兄年节送书券的缘故,这实在有点对不住朋友就职的同属文轩集团的新华书店,但好在吴鸿兄从不以要我去新华书店贡献力量来要求我。

    精品书店之所以起势迅猛,购书者踊跃,不在于它的书籍品种齐全。主要在于其选址不错,紧邻报社、广播电台、作协、文联、医院等单位,都是书籍购买的主力军。比这个因素更重要的是,精品书店多有打折书,有的基至打到三至五折。书店当然不会把热卖的新书作打折销售,所售销的都是滞销品。市场上的滞销和读者相对稀少的书籍,并非就是质量不高的东西,有的往往因为曲高和寡。我曾于精品书店买过不少好书,至今记得挂名版本专家雷梦水编的《中华竹枝词》几大册,以很低的价格买来的欣喜。再者新书出版一、两年后,要想再大规模的销售,非打折不可。我因为不趋新赶时髦,不急于买新书以应和市场,常常买滞后品,所以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折扣书,自然就成了精品书店的常客。也许是有的读者知道精品书店常打折,故也不去 ��新书,等着书籍打折时再来买,与新华书店销售新书形成了一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利益冲突,到后来精品书店品种越来越少,最终只有关闭了事。

    事实上,作为国营新华书店应该有像精品书店这样的打折书店,以作为日常经营新书的一种有效补充。精品书店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回收资金,并且使库存书大大减少,减轻仓储压力,缩减管理开支,是一种利店利民之举。可惜国营企业有贪大求全的毛病,其激励机制很成问题,很难满足读者的个性化要求,以致于再也没有像精品书店这样的折价书店出现。当然没有这样的折价书店出现,是因为成都火车站旁的四川图书音像批发市场和梨花街的四川书市里的所有书店,都做批发兼打折零卖的生意,将精品书店的蛋糕瓜分所致。市场的力量伟大到可以聚集每个角落里的读者,以便满足他们的需要。

    四:南牖书铺

    南牖书铺是一间不折不扣的旧书店,新旧书店的生死,我在成都经历甚多。从九眼桥的旧书摊到建设路的旧书铺,从猛追湾的旧货市场,再到二仙庵文物市场,到如今的送仙桥和草堂旁边的成都文物古玩市场,我无不追着它的脚步而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与现代文学版本专家龚明德兄,是成都所有新旧书店开关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说我们是成都书店业的活字典也是不为过的,因为我们是两个发烧到一般人望尘莫及的书虫。

    我到全国各地都喜欢逛新旧书店、吃当地美食、打望各地美女,并且搜集当地政协所编的文史资料与新旧方志。我认为用以上方式进入一座城市,是最佳切入口。正因为如此,我也见过不少做书生意的人,曾起意写一系列的"书贾闻见录",在写了两篇后,终因其他事情而中辍。自然因为久住成都的缘故,我在成都新旧书店见过的书贾之多,比我在其他城市所见总和加起来还要多,从行商到坐贾,可谓无一不识。有趣的故事的确多如牛毛,实难细数。比如有位陈姓小贩,说到成都东郊那些厂矿图书馆的书籍被他们蚕蚀已尽时,用一句很自豪的话来说:这些图书馆都是我们搞垮的。至于如何搞垮,以后我会细细写来,以便让读者开眼。单说南牖书屋也开在仁厚街,紧邻卡夫卡书店,老板是一位常咳嗽的傅姓老者,他的咳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仿佛他咳嗽的时候比不咳嗽的时候还多。傅性老者略有文化,他贩卖的书籍后面常有他专门写上的定价,非常醒目,但往往因此破坏书籍的品相,颇受我们这些买者的批评。不过他很倔强,你批评你的,我照旧于书籍后面定价不误。当时我买《隶辨》上下册的时候,看他定价十五元,颇为愤愤,但也因那时不能在其他书店买到,而咬牙买下。

    旧书业与新书业最大的不同之点,就是可以讨价还价。老傅定价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阻止你与他讨价还价,这一违反旧书业操作常规的做法,或许也是他书店关闭的一个原因。旧书业的不贰价,使得旧书经营的灵活性大为降低,比较容易丧失读者。当然你如果定价像全国最大的民营旧书店淘书斋一样定价比较低(当然现在淘书斋在价格上可能没有当初的竞争力了),定价自然也是有竞争力的。可怕的是,老傅书籍定价偏高且不贰价,这便有给人一锤子买卖的嫌疑。有次看到一小册民国的抄本,是一法官抄录的,上面有老傅的远亲、川大教授张放兄一个考证式的跋语,故尔买下,多少钱,我已经搞忘了。但我记得最深的是,于老傅那里所买的钱泳《履园丛话》的清代刻本,八册齐全且刻得还不差,品相经修补可列中上,九十年代中期他定价三 ��元,也发狠买下。

    不过,在这书店最令人难忘的奇遇,都不是我的购书经历,而是发生在雕塑家朱成兄身上。朱成是那种做什么就像什么的家伙,他的感觉极好,说话也常有神来之语。有次我与他和巴蜀民居研究专家季富政先生一起讨论旧建筑的保护问题,他发明一个"瓦全理论",至今让我记忆深刻。朱成兄除了雕塑的本行外,对钱币、古书收藏和品鉴都有一定的造诣,现在有一仓库的古代石雕尚待整理。有次我与朱成兄于南牖书铺见面,他刚买到一残册医书,医书倒也没有什么好玩,好玩的是里面有封信,完全是追杀仇家的语言,可以写成《尼罗河上的惨案》之类的侦探小说。朱成兄于是在那里得意洋洋的想像一番,大过福尔摩斯之瘾,以至于我们现在每每见面,会拿这段书缘来调侃,这实在是非常好玩的买书轶闻。

    南牖书铺终因老傅去世而关闭,但南牖书铺有个传人,即老傅的儿子小傅傅化龙。小傅颇精明,经营新旧书籍的同时,特别经营文革和抗战杂件,时常小有斩获。因他与同样经营旧书的舍侄们关系较好,所以得闻一些旧书经营的内幕,只有待以后写"书贾闻见录"时再来专门写他了。

    2009年3月13日至23日凌晨2时,中有河南之行,时断时续作毕。

    冉云飞的最新更新:
  • 我们再也不害怕政府了 / 2009-04-25 11:10 / 评论数(38)
  • 冯翔之死与"官造堰塞湖" / 2009-04-24 11:01 / 评论数(18)
  • 邓永固案的无耻与隐情 / 2009-04-23 10:55 / 评论数(23)
  • 妈妈去世五周年祭 / 2009-04-22 10:23 / 评论数(23)
  • 四川信息掮客周刊(48) / 2009-04-21 22:01 / 评论数(6)
  • 返回顶部

    奥威尔奖与奥威尔日记

    Sun, 26 Apr 2009 07:46: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0) | 标签:乔治·奥威尔, 英国, 政治, 博客

    以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命名的奥威尔奖(Orwell Prize)是英国最重要的政治新闻和写作奖,奖励清晰优雅的表述、独特的思考和经得起锤炼的论证,对政治写作的要求是既要有内涵也要有风格。这里的"政治"采用较广的定义,包括政治、道德困境、思想、历史、以及在公共政策、社会和文化中的议题等。虚构和纪实类的写作都可以参加。

    这个奖的发起人,都是和乔治•奥威尔有关的人士,他的朋友、传记作者、支持者和崇拜者等等,通过捐款、捐献稿费和讲课费等方式,在1980年建立了乔治•奥威尔纪念基金,为奥威尔奖提供财政支持,这个奖现在还得到路透社赞助。

    奥威尔奖传统上只有两个基本奖项,分别奖励年度最佳图书和最佳新闻工作者。

    今年的图书奖授予了《卫报》编辑 Andrew Brown 的新书《垂钓乌托邦》(Fishing in Utopia: Sweden & The Future That Disappeared),故事讲的虽然是作者对瑞典的方方面面,包括钓鱼,的热爱,但其中讨论的是瑞典的社会民主主义体制的社会和历史根源。在本年度的图书奖候选名单中,还有华人女记者白晓红的《华人耳语—英国隐形劳工的真实故事》(Chinese Whispers),是她在调查中国非法女移民被迫在英国卖淫之后写成的作品。

    今年的新闻工作者奖授予了《独立报》记者 Patrick Cockburn,奖励他对伊拉克的报道,他为《独立报》和《伦敦书评》撰稿。

    今年的奥威尔奖,还第一次增加了博客奖。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许多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人,一个自称是警察的匿名博客 Night Jack 脱颖而出,获得了奥威尔奖的第一个博客奖。Night Jack 不仅视角独特,而且观点清晰,表达上既直接了当又富有反讽和幽默。Night Jack 的首页题头图片是Vanity Fair 为电影演员 Peter Lorre 拍摄的肖像,也许作者是想借此表示作为警察,被多方指手划脚的心情。

    从去年开始,奥威尔奖特别建立了一个新博客:作者是乔治•奥威尔自己。他70年前写的日记,将在70年后的同一日期,以博客形式发布。这些日记,从1938年8月9日开始,一直写到1942年。这个博客已经被提名2009年 Webby Awards 中的网民投票奖 (People's Voice)。

    原文链接: http://taohuawu.net/2009/04/26/orwell-prize-and-diaries/

    newlight的最新更新:
  • 什么是英格兰特质? / 2009-04-24 05:53 / 评论数(2)
  • 严肃新闻存在的意义 / 2009-04-22 07:59 / 评论数(1)
  • 《太阳帝国》作者J.G. Ballard 去世 / 2009-04-21 01:37 / 评论数(2)
  • 欧洲10个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 2009-04-19 01:28 / 评论数(5)
  • 名著改编的时代特征 / 2009-04-16 20:57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裸奔男,让我拗弯你

    Sun, 26 Apr 2009 00:27: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2) | 标签:Gay, 分级, 同志, 永久居留, 裸奔

    每天一班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对不起大家又写了一个标题党。所有被这个标题吸引进来的人,一定要去看看《永久居留》这部片子。推荐不是因为拍的好,而是很值得一看(大家自己注意分辨两者差别)。看完后,最大的印象就是各种裸奔和一个坚决的小零如何想要拗弯一个直男。全片的两个亮点在我看来一是男主角长大自己买屋后,走进房间脱了个精光,各种角度的全裸(从此片中的男人都在全裸而女人连一点都没露,可谓正宗的Gay片)。二是片尾幻想出来的未来情景:例如第一位黑人同性恋当选总统,中国共*党上市(这个简直把我雷死了),最后在一个非常山寨的场景里,棺材们飘在海面上,工作人员们的名字从棺材里纷纷指示出来。

      

       片中的男演员们样貌都还算不错,起码身材是一等的,标准模特身材,要胸肌有胸肌腰腹肌有腹肌。以至于我一度觉得该片应该叫做"Gay men 健身指南"。出演的时候统统裸露毫无顾忌,尽管演技还有很大的空间提升,但他们的敬业精神还是让我佩服。

      

       于是又要感谢一些香港的影片分级制度,可以让18岁以上的公民正大光明的YY,不仅尊重了电影人也是给观众一个放松的良好途径。反而有助社会安定,二来裸体和做爱并不缺乏美感和腐坏人心,同志电影也不应该受到歧视。否则只看到看到无色的戒,甚至是最近看到的新闻,连《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都要禁,是不是太低估了本国人民的自律和接受能力?

      

       回归影片,整个片子从香港拍到日本,从伊朗拍到泰国,澳大利亚,不是一般的大制作。日本雨中的温泉,隧道尽头的樱花,死海的阳光,泰国的男色表演,都是要靠钱砸出来的,可见此片是导演的亲生经历改编,也必定倾注了心血。而其中出现的几套服装也足够夸张和具有时代特性,比如跳拉丁舞的白色流苏衬衫,最后的长发造型等等。总之看此片的过程中我一直狂抓旁边人的手,感叹雷片的黄金时代终于来到,并将成为主流。这从《赤壁》的对白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雷人"正在大片化。

      

       据说首映当天导演携所有演员上台还唱了主题曲,顺便还出售写真集。写真集的前半部分是剧照,后半部分是导演和助手的各种角色扮演裸照,于是我万分后悔没有去看电影节的首映。后来有个朋友问我此片如何,我说你一定要去看啊。她说还是不要了,原因是她与男主角相熟,实在不想看到他的裸体在大屏幕上晃来晃去。想来也是,要是我身边哪个同学忽然演出这么一出戏,我也会犹豫再三要不要观摩的。

      

       字幕完后我对旁边一起看的朋友说,早知道这个片子拍摄的话,不出给我工钱我都愿意出Crew帮忙!满眼裸奔帅哥,全世界跑,何等的幸福啊~~~

    作者:Molly Zheng

    全文网址:http://www.v2en.com/2009/04/permanent-residence/

    港媒直通车的最新更新:
  • 兵阅完了[港媒直通车:第14次] / 2009-04-25 03:38 / 评论数(6)
  • 白领陨落,黑领升起[港媒直通车:第13次] / 2009-04-24 05:23 / 评论数(5)
  • 舆论的航母如何打造 / 2009-04-24 01:46 / 评论数(5)
  • 总是歌词更叫人念 / 2009-04-24 01:20 / 评论数(1)
  • 小阳春还是小阳痿?[港媒直通车:第12次] / 2009-04-23 06:53 / 评论数(7)
  • 返回顶部

    再见青岛

    Sat, 25 Apr 2009 23:14:00 +0800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10) | 标签:青岛, 房地产

    阴天,雨天,终于在离开青岛的这天,天气放晴了.虽然风还是很大,但是阳光灿烂.

    经过中山公园,门口人头涌涌,穿着校服的学生,带着不同颜色帽子的旅行团.看到门口的大招牌,公园里面正在举行樱花节.不过不需要到公园里面,青岛的路边,种满了樱花,深红色,粉红色,有的开得正旺,有的已经开始凋谢,走在路上,还有随风飘来的蒲公英,春天的气息正浓.

    有些想念北京,这个时候的北京,太阳也是暖暖的,那几条常去的小街,地上应该铺满了飘落的黄色花瓣.下午的时候,坐在路边喝一杯咖啡,人会有一种慵懒的舒适,而这种感觉,只有在四季分明的地方才能够感受,特别是在经过了刺骨的冬天之后.

    八大关很安静,偶尔有一些来拍摄婚纱照片的新人.蒋介石住过的小楼,是这里� 一对外开放的建筑物,虽然不断有旅行团经过,但是眼前所见,都是在门口停留一下,进去参观的人并不多,也许是因为十块钱的门票 经过那些老建筑,很好奇现在到底是怎样的人住在里面,向出租车司机打听,她只知道原来是大官们住的,"现在的大官,都住到东边去了."

    这个东边,就是奥运风帆中心那边,五星级的酒店,豪华公寓,还有一座售卖顶级名牌的商场,尽管很大,但显得有些孤零零.每次经过那里,依然好奇,到底是做那些顾客的生意?过去几天因为工作的关系,只能够在那座五星级酒店里面吃饭,诺大的西餐厅,客人只有十来个,第二天去中餐厅,算上我们一共两桌.忍不住为酒店担心,到底如何维持,何时能够收回成本?

    满城都是房地产广告,到了快到机场高速的地方,密密麻麻的都是新建的住宅,不过仔细一看,有很多只有外壳,有的甚至只造到了一半.但是看不到一个建筑工人.没有一点点正在开工的迹象.

    有些觉得可惜,看了一圈,青岛的景色一流,但是这些新造� �住宅,包括那些标榜的豪宅,设计的并不精美,特别是从外观上来看,用料也不讲究,当然,价格并不便宜.倒是市中心的那些旧房子,如果能够好好的修缮一下,反而能够显出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味道.只是,外墙看得出来重新涂刷过,但是仔细看看那些门窗,这些房子肯定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

    .这样的房子过去在上海也很多,一栋小楼里面住着很多户的人家,从那些晾晒的衣物就可以看出来,不过这样的房子如今在上海身价百倍,因为不少被买下之后,内部重新装修.旧区改造如果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从恢复的角度来做,花费的金钱可能更多,因此很多政府不愿意这样做,因为无利可图.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很多时候,旧城区,才是最有价值的地方.除了历史,还有风格.就好像上海,在快速拆迁之后,终于明白到旧房子的价值,有一些弄堂和老建筑被保留下来,至于北 ��,虽然新前门是些人得很自豪的地方,但是文化遗产保护,不是这样做的.

    虽然有些老房子年久失修有些可惜,但是青岛的老城区依然迷人。经过天主教堂,刚刚完了礼拜,即墨路还在那里,只不过比印象中的要窄小了很多。看到育才中学,也就是原来的青岛一中的红砖尖顶,当年的夏令营,就是住在一中的教室里面.晚上睡在门板上,女生们聊着各自的心事,一个晚上就不知不觉地过去。

    栈桥的人很多,小贩也很多。一块布铺在地方,一箱子的货,就是一个小摊子。被小摊子上面蹦跳的小玩具吸引,摊主很认真的示范,随着叫声,小公仔会跳起或者坐下,煞是可爱。结果,当然,回到酒店,拆开包装,小公仔无论怎样叫都不会动弹。怪不得,十块钱三个,看的人多,却没有人买。想起来掏钱的时候,看上去很老实的摊主的笑容,看来� �方正在心里面暗笑:这个人真好骗。

    知道我们来自香港,出租车司机非常兴奋,因为她27号要去香港旅行了,我告诉她,要购物,就去商场,千万不要去那些专门做游客生意,看不到当地人的地方。她很疑惑的看着我:"为什麽你说的和导游说的相反?导游说,一定要到他们领我们去的地方,要是去了别的地方,受了骗他们概不负责。"

    怪不得,香港那些一看就很不靠谱的所谓的免税店,总是旅游车一辆接着一辆,中国太大,沿海地区的民众觉醒了,还可以向内延伸。唉!信息不对称,总有人在当中混水摸鱼。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 地震一周年快到了 / 2009-04-23 23:48 / 评论数(26)
  • 向大家汇报见闻 / 2009-04-22 08:07 / 评论数(17)
  • 青岛的记忆 / 2009-04-20 23:08 / 评论数(22)
  • 一些人和一些事 / 2009-04-19 00:33 / 评论数(31)
  • 又到一年博鳌时 / 2009-04-17 00:21 / 评论数(10)
  • 返回顶部

    《南京!南京!》好不好

    Sat, 25 Apr 2009 22:54:00 +0800

    作者:alpacino | 评论(7) | 标签:电影

    4月22日专程跑去看《南京》的首映,这在我的观影历史当中绝无仅有。想以这种方式作为一种纪念:告诉过朋友,从种种迹象表明,《南京》将会是内地电影的一次飞跃。现在看来,说出这句话本身,就是再一次被媒体的诱导性宣传给忽悠了.直到亲眼观看影片,我才真正做出了自己的评价:挺好,但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值得一看,却也称不上是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无可避免的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历史,民族,仇恨,谅解,以及乌七八糟由此演化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东西。那些盲目的排斥与仇恨,不是真的排斥与仇恨,是形式化的东西.它存在,它产生作用,就像你放了一个屁,终究还是会被闻到,只是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变革。所以我并不想过多述及。

    我所想说的,是真实的感情。这种东西,是身体力行耳濡目染之后的必然结果。它产生于物质的作用,结出虚幻的果实,最终也必将走向被遗忘与释怀的坟墓。关键在于,物质的印记会在人的内心深处停留多久。昆德拉的这段话我一再引述:"......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它象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某次战争,某次未能改变世界命运的战争,哪伯有十万黑人在残酷的磨难中灭绝,我们也无须对此过分在意......"我们现在说反省,说警惕,无非是建立在对一个历史事件的反复推敲上面。这种推敲能够持续多久?现在过去了七十多年,已然有人提出听着都荒唐的问题,到七百年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 �情况?回头看看学生们对历史课程中的某个案例的态度就可以清晰的预见到了。它终将被遗忘,终将被化解。我们渴望从历史当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只会被单纯的应用到眼下,绝不可能涉及未来。这种所谓反思,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产物,它被掌握话语权的群类所控制,今天说出黑的道理明天说出白的道理,看似很有道理,幻想着受众会产生他所希冀的反应,结果得到的也只能是一种形式化的反应,当不得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这些经验与教训就会突然间灰飞烟灭,我以为。

    陆川用镜头讲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导演讲过无数遍,没人在意,因为事不关己。所以以1937年的南京为背景讲述的时候,人们就会突然的在意,因为这好像是发生在我们祖辈身上的事情,多多少少有些关联。有关联,就要有反应,而且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调的反应,那毕竟是30多万条人命,不能让周遭的人觉着自己会显得无动于衷,那是与传统的道德相背离的。人们会在荧幕前掉下几颗真挚的眼泪,会看着传媒中引述刘烨高圆圆等人沉入角色无法自拔的沉重而感动,接下来是什么呢。没有了,你会发现什么也没有了,如同那些多如繁星的不关己的事件。

    "精神"是一种似有若无的东西。当你看见它的载体或是伪载体,接受某种旁加定义的时侯,它已经走了模样。类似这样的似有若无,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妙。大可不必用慷慨激昂的口号进行标榜,口号具有煽动的气氛,尤其当成千的败兵即将受到屠略之际,你让他们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个时候我看见的是传统政治宣传片的影子,感受到的也是一种外界强加的激动,脑子里蹦显出的是三个字:不真实。我当然知道也相信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的事实,这跟不让你乱喊口号并不矛盾。顽强的基础建立在求生的本能上,求自生,求亲人生,求朋友生,求同类生。那是一种朴质的情感,与伟大的民族主义情怀相比虽上不得台面,也只有一步之遥,却真实的存在于绝大部分生死之际。

    继续联想:当抵抗完尽,束手就擒,丧失战斗意志的中国士兵被像羊群一样驱赶进入未知境地,如果是你,你会喊什么。我觉得直到子弹射入你身体的一霎那,你会恍惚,你会茫然,会惊愕,你却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喊的或者可以做的。孟烦了也是在经历了殊死拼杀的恶战之后,才惶然觉呼出这个道理:你的命金贵,别人的命也金贵,谁都希望发点光散点热,但不能把人当劈柴烧。这话换到今天讲述的话题上面就是:我不想死。不可否认,我们缺乏东部隔海相望的邻居所具备的一种群体性精神气质。这东西也无所谓好坏,完全产生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压力。上层建筑的把这种恶劣演化成为一种催化剂,使民众具有凝聚行事的潜质,并随时准备为之迸发。这种东西放在文化上是绝对的精益求精,放在商业上是觉对的利益最大化,放在战争上,就� �彻底的胜利。极端的精神。

    诚如陆川所言:战争是魔鬼。战争把人性当中阴暗的一面毫无遮拦的揭示出来并让它发扬光大。而与那种群体性气质相结合之后的作用,就是三十几万条人命。就是三百万条人命。就是亿万万敌人的命。庆幸我们没有这种精神。我们没有,我们也喊不出来口号。致死生于不顾的群类在面对死亡时可以喊出高于生命概念的口号,因为归根结底,还是会怕的。那振聋发聩的口号,与其说喊给敌人,不如讲是喊给自己。

    陆川评价《朗读者》后半部分失去张力,这种说法源自于陆川对人性感知的缺失,以及对法律理论的不甚了解。我特意找过一些不同性格与不同教育背景的朋友一起观看the reader,总会发现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比较极端的是认为这是什么狗屁片子,前半部分在床上粘粘糊糊,后半部分几个人对着唧唧歪歪;也有人认为这部片子主题深刻,意在赎罪。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无不表情严肃,以示对自己所发表的看法的一种双重肯定。

    这都可以理解,我总是在说,任何人都认为自己说的和做的完全是正确的选择,否则言语与行为绝不可能实施,除了傻逼。我还认为种种不合逻辑(我认为正确的逻辑)的思维模式,抑或是简单的思维模式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不足为奇。但是如果把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电影作品当中,反映出来的结果必然会是运用简单化的影像表述方式,这种方式无法还原真实。仅仅是通过对于感官的刺激来达到其所希望表现的效果,令人泪如泉涌,心情沉重。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所有人从影院出来的时候都是不说话的。这个效果他确实达到了,但并不代表作为一部以此种题材为背景的影片发挥出它原本该有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讲,《南京》非但不是中国影业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是遗憾地错失了开拓大众视野的机会,这样讲,我认为是公正的。< P>

    我一直在说《南京》不像销售者形容的那般好,但并没有否认它是一部好作品。的确,无论是从剧情构架或者是演员塑造以及场景道具等诸多方面,他让我看到了用心与仔细,那是对待艺术的态度,而不单纯是对于利益的追逐。尤其要提及的是影片结尾的祭太鼓:在传统日本影片或者北野武的黑色幽默当中你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鼓槌敲击鼓面,鼓声气势磅礴,整齐划一,却都没有产生如在《南京》当中这样的效果,对观影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那阵阵鼓声已经意化成为一种民族特质的象征,犹如一个巨大的车轮承载着民众的行动步伐,可谓精到至极。虽然我对于陆川多次重复这个场景源自于他的一个梦这种说法将信将疑,并且把其认为是一种炒作的噱头,但并未影响到我对其作用的认可。以后我可以指着这段情节告诉小孩子,这就是日本� �子。懂不懂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alpacino的最新更新:
  • 动物园欢迎你 (半年前的文章) / 2009-02-28 22:57 / 评论数(0)
  • 旧文章晾晒 love at any cost / 2009-02-28 22:57 / 评论数(0)
  • 人生的摔跤手 / 2009-02-27 22:54 / 评论数(0)
  • 杀手的假期 / 2009-02-27 10:35 / 评论数(1)
  • 在影像世界过活的阿尔帕西诺 / 2008-06-25 22:47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淘宝没毒

    Sat, 25 Apr 2009 22:54:00 +0800

    作者:经典中华 | 评论(9) | 标签:大学生, 淘宝, 创业, 有"钱途", 没毒

    学生不能天天的三点一线,教室、餐厅和寝室,学生不能天天含情脉脉,学生不能把"无聊"这样经典的语录天天挂在嘴边,学生不能眼睛一闭一睁四年就过了,学生不能天天长得那么委婉。大学时学大艺,履大节的地方,不是打油酱,做俯卧撑的地方,这是大学的定位。而且大学需要推崇元配先生那种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大学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本身就是个大锅炉,在这样的环境其实就在培养大学生要的思考力,实践力和交际力。同时作为学校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做到灵魂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大学的灵魂石独立,借用闽南话:"你魂掉到哪里去了,你要死了";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解放,以图兼容并包;提倡大学无为而治,让大学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而且"美国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认为,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创业在中国开始站稳了脚跟,甚至完全可以比其他国家走得更快。在中国存在着非常多的创业机会,中国应该从战略角度和方法层面上认识这个问题,政府、社区以及所有相关的组成部分都应该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存在的机会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所以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再次想想蒂蒙斯所说的话,对于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了一个不错的处方药,在中国现在的大学教材处在改教的不教,不改教的讲了一大堆又没有人去听的尴尬局面目前,学与用有很大的脱钩,其实美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课。在美国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都有创业教育这一正规课程,而且在美国近17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且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 ��体系。而国内在这一块还很缺乏,据统计中国在创业教育上的平均水平低于全球创业观察(GEM)统计的平均水平。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就需要社会和国家所要重视的领域。

    淘宝网,中国创业史上的奇迹,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让大学生在淘宝网上进行一些相关性的摸索就不行吗?现在社会上看不起大学生没有经验,没有社会实践基础,而且没有一个可以实践的好平台,现在淘宝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不是很好吗?大学生是喜欢点点鼠标的!他们的心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概念,喜欢有成就感,喜欢在网络上那里逛逛,这里逛逛的。这是现在很多大学生还有社会年轻人所热衷的!对于淘宝创业不能说明都要一棍子打死,有时候就应该"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的信念。

    关于价格问题,市场就是这样,没有竞争就没有生机,也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社会也就不能更好的发展,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也能学生更好的懂得社会的生存法则。而且让学生更早的明白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社会生活不是桃花源,不是李白的浪漫生活!大学生并不要人人都是商人,但是这样的经历对于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的人,都是光荣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水手》中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道路是曲折,但前途是好不光明的。世界上没有永远成功完美的事物,都有缺陷!还有需注意的是,这是"淘尽万沙始到金"的过程,这样鹤立鸡群的人便是赢者,他们就能成为大学商场上的精英,这一段经历将是他们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与在社会上获得的经验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再者大学时人生旅途上修身养性的地方,难道这样一做学生的道德性就变丑陋了吗?这太以偏概全了,中国的学生还是有儒家的特性的,还是有道德的修养的,作为80后的一员,我们看到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藏独,钓鱼岛等等问题上的表现,显示了鸟巢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的伟大。而且大学生现在缺乏经验不代表着所有的人都缺乏,大学生有愈挫愈勇的精神,谈恋爱就是例证!大学生有激情,可能有人会说"激情不等于能力",但请记住,激情不是永远的,错过了人生的季节,就不会再回来了。激情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显得特别明显,而且只有在年轻的时代人的思维性相比更具有开阔性,更具有创新性。大学生不是盲目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不是人人都要当商人,在淘宝网创业不是所有的大学生,而是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 加,这样与相关专业挂钩,避免了盲目性的创业,难道他们都不懂得市场的规律吗,就不懂得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吗,就只懂得人云亦云吗?不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家。

    还有有人可能会问学生创业失败了这么办,网络创业资金怎么解决,有没有相关的指导等等问题,这个可以解决,而且可以好不好的解决:

    第一,创业强调的是实践力和效用性,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在创业教育中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多方配合才行,学校内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创业园区,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场所。

    第二,创业也要强调思考力。思想有多远,梦就有多远,那成功就不远。在创业,就需要学生边学边创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是创业的基础,这样才能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第三,创业的师资问题。学校跟企业要很好的开展配合,政府可以作为媒人从中引线搭桥,双方开展经验的合作交流,老师到企业,企业到学校,所谓互利双赢吧!还有可以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尤其聘请成功的网络企业家作为创业的客座教授,传经授教。

    第四,创业的资金问题。学校,个人或团体、企业和政府四方共同出资成立一个基金,一可以解决学生的资金问题;二以免学生在创业失败后没有后顾之忧,减少对于学生在经济上的压力; 三让学校乃至社会看到学生的创业失败不是可笑的,而是充满希望的。毕竟失败是暂时的!

    第五,创业的舆论问题。这一方面在国内开展较晚,人们对于这一领域的认识有限。特别是政府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舆论宣传,让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充满创业人氛围不是什么不务正业的是,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只想提醒同学们一句,淘宝没毒,淘宝有途,充满前途,阿里巴巴就是解药。

    经典中华的最新更新:
  • 丰收的南瓜要多少代价 / 2009-04-26 23:12 / 评论数(0)
  • 中國領土爭端錄 / 2009-04-26 10:46 / 评论数(4)
  • 中國不應該與西方國家有條件決裂! / 2009-04-25 22:55 / 评论数(2)
  • 海军阅兵之于钓鱼岛感想录 / 2009-04-24 22:48 / 评论数(4)
  • 别让官本位渗透到天堂 / 2009-04-11 10:23 / 评论数(1)
  • 返回顶部

    凯美瑞——在人命与金钱间核算

    Sat, 25 Apr 2009 22:54:00 +0800

    作者:王鹏程 | 评论(7) | 标签:企业责任, 丰田, 凯美瑞, 企业

    在人命和经济利益面前,你会选择哪个?如果你是广州丰田的CEO,你会选择哪个?

    当这个问题真的摆在了广汽丰田CEO葛原徹先生面前时,他选择了后者,8亿元实实在在的人民币,而将26万车主和无数路人的生命抛到了九霄云外。

    凯美瑞终于召回了,不过是在隐瞒了设计缺陷导致刹车失灵1年1个月之后,在众多车主自费2亿元更换了分隔皮膜之后。

    "2009年4月23日,广汽丰田正式发表声明,承认凯美瑞刹车真空助力泵存在质量隐患问题,并于4月22日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提出主动召回申请。据央视报道,凯美瑞由于刹车助力器皮膜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刹车制动距离过长,超出正常范围,从而造成汽车追尾事件。"

    召回范围涵盖从2006年5月到 008年3月之间生产的批次。这也就是说,2008年3月之前,丰田已经发现了设计缺陷,并做出了产品改进。但是,广汽丰田并没有按照行规和国家规定对产品进行召回,而任由这些随时可能刹车失灵的汽车在马路上驰骋。

    我只能说,丰田,你的胆子真大,你们真看得开。我想问问广汽丰田CEO葛原徹先生,你的座驾是否是凯美瑞,你是否在知道产品存在缺陷的之后依然不闻不问,载着您心爱女儿在广州发达高速公路上飞奔。您是否会在家庭聚餐的时候告诉家人——"看到我们出的凯美瑞,离远点啊,别人刹车能停住,我们的车停不住,会把你们撞了。"

    企业是的存在目的是单纯的,就是为了盈利。企业之所以塑造出一个美好的形象,是因为这个形象能够有助于消费者接受这个品牌,以期创造更大的价值。然而就是企业这个单纯的目 ��,造成了企业性格的扭曲,一个必须要限制的逐利怪物。

    我在公司相关品牌的会议中会谈到这个观点,便会有些同事不认可。的确,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在寻找新的价值,各方面能够共赢的价值,如果你将环境破坏得无可救药,那么企业自身也就失去了发展空间,为了长期盈利,似乎企业在改变自我。

    然而今天,在奶粉事件之后不久,凯美瑞事件再次证明了企业之邪恶的观点是天大的真理。企业就是如此的畸形,为了逐利可以放弃一切,企业就应该严加管制。

    这件事太容易让人们想起美国一桩有名的通用汽车案件。通用汽车(GM)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地雪佛兰马里布(Chevrolet Malibu)汽车。如果把该款汽车的油缸放在尾部,一旦尾部被撞,会有引起大火和爆炸的高风险,另一种方法则是把油箱放在车中部的安全位置,并用金属撑架来加以保护。1993年,一位受害者对该公司提出起诉。这位妇女的马里布型汽车尾部遭他人酒后驾驶撞击,引起大火,她的全家人都被严重烧伤。法庭调查发现,通用汽车存在一份成本评估文件,通用汽车委派其一位工程师来计算两种设计之间的成本差异。通用汽车的工程师预测,如果把油缸放在汽车尾部,将会有大约五百例火灾直接引起的死亡;他还预测,对每一例死亡,通用汽车将应付给亡者家属大约20万美元的法律赔偿,平摊到每辆车上就是2.4美元的成本。而把油缸放在汽车尾部,则给通用汽车省下每辆车8.59美圆的成本。所以,即使把死亡赔偿算在内,通用汽车仍能在每辆汽车上省下6.5 美圆。通用汽车选择了省钱之计,在此后的二十年里,导致了多起死亡事件。

    法官判决,通用汽车赔偿受害者50亿美圆,这在当时是前所未闻的大数目。通用汽车不服,上诉,这个案子至今还由于程序性的拖延,而在加州的上诉法庭等待重新开庭。这是大公司面临起诉时又一个典型的应付策略。它们发现,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花钱雇最好的律师,把案子尽可能地拖延,以此使受害者不胜疲惫而寻求庭外和解。这样,他们只需付法官所判数额的零头就可以逍遥法外。(《企业》巴肯)

    大家不知道丰田汽车是否存在这样一份评估文件,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如果丰田汽车按照规定召回,要损失8亿元人民币的利润,相当于每辆问题车降价3000千元销售。而依靠目前的拖延方法,有2亿损失已经有车主自己承担了,因为有很多人已� �更换了问题部件。不清楚丰田汽车有没有因为刹车失灵造成车祸的赔偿损失,如果有,也不稀奇,因为企业进行任何成本核算都是保障股东权益的法律的要求,哪怕他在人命与金钱间核算,而且赔付费用一定远远小于8亿元。

    既然企业如此邪恶,我们靠什么限制这个怪兽?

    第一就是严刑峻法。

    然而在凯美瑞时间上,我们看到相关法律对企业知道产品缺陷而不主动召回的,罚款高达3万元人民币。立法者、政府和法院存在的目的就是保护公众的利益,但如果您制定出对企业如此震动的法条,是否在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只能说严刑峻法在俺们这指望不上。

    第二就是社会监督。

    监督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问题出现一年了,各位大人在哪呢?

    监督包括媒体的监督。电视台已经曝光此时,但是如此严重 ��违反刑法的行为,是不是播一条消息就过去了。再看平面和网络媒体,我只能说丰田的品牌危机处理得相当好。媒体控制是一门品牌经理的必修课,但是控制吧,早晚控制出三鹿那样的事件出来,倾家荡产。

    监督包括社会组织的监督。奥,我们很难成立一个合法的社会组织吧,3.15是个民间组织吗,据说是的,在丰田这样的企业面前,他们真的保护消费者利益么,我不太清楚?

    靠什么挽救你,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让人们既爱又恨的企业?

    或许是员工吧?

    一群可靠地员工,有责任心,尚能存在一丝理想,在关键时刻能够不站在上级的立场上,不站在股东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良心和公众的立场上,在关键时刻似乎不仅可以拯救很多车祸下的亡灵,也可以拯救这家企业。

    企业为什么搞公益活动,不是做秀,� 是为了给品牌增加价值,最有价值的,就是教育你的员工保持一份良心,在关键时刻可以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

    可惜的是,这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它是无法通过制度保证的,所以,稻草太容易断掉。

    我手边就是一份凯美瑞的广告,一如既往的精美别致——"为什么短短的两年,全国30万精英选择凯美瑞?"答案是"品牌、品质、安全、制造工艺、安心服务……""广汽丰田——品质感动世界。"

    不要忘记曾经有这样一家企业,产品连续15年全国销量第一;2006年位居《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同行业第一位;很多类产品属于"国家免检";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特别节目"中国制造"称,其产品出厂前要经过1100道检测检验;他们的产品是中国航天本类产品唯一生产企业,特供"神舟"七号飞船;汶� 大地震发生后,该企业向四川灾区捐款近千万元……这家企业就是因生产毒奶粉声名狼藉,走向破产的三鹿集团。

    企业,不能在人命和金钱之间进行核算。

    王鹏程的最新更新:
  • 为了不忘却地震 / 2009-04-19 00:08 / 评论数(3)
  • 影评这点事 / 2009-03-26 21:54 / 评论数(0)
  • 我的团长我的团——事情该有的样子 / 2009-03-20 10:20 / 评论数(4)
  • 房产消费券 / 2009-03-15 22:23 / 评论数(1)
  • 电子刊物一定节能么? / 2009-03-10 10:15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