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在不可能和不可能之间

Thu, 21 May 2009 12:28:00 +0800

作者:drunkpiano | 评论(3) | 标签:电影书评音乐

新周刊,早前

------------------------

当意识到为了看这个话剧,我已经花了30镑票钱、35镑交通费和15镑额外的午饭钱之后,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千万别让人失望啊,这80英镑本来可以用来买30盒鸡蛋或两顿火锅或一条连衣裙的呀。

《Burnt by the Sun》没有让人失望。

看到一半的时候,还是有点失望的。当Mitya义正词严地讥讽Sergei的时候,我又看到那种熟悉的"正义者谴责堕落者"的黑白分明。但是该话剧的第二部分戏剧化打了一个U-turn,整个故事骤然立体了起来。

故事发生在1936年的苏联。Sergei是个苏联将军,Marousia是他的年轻妻子,Nadia是他们可爱的女儿。他们一家,以及Marousia的众多亲友,到湖边渡假。快乐的假日被一个突然的来访者打断:Mitya,Marousia的旧情人,在消失了12年之后突然造访。他指责Marousia背叛了他们的爱情,卖身求荣投靠了将军。Marousia则指责他当年不辞而别。一个丑陋的事实逐渐浮现出来:当年Mitya不辞而别是Sergei暗下的命令:为了得到她,Sergei秘密将他派往巴黎做情报人员,Mitya为了"回到故乡的机会"而接受了任务,却一走12年。然而Mitya真的 ��"不得不"做特务吗?Sergei质问他:你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你出卖朋友,做秘密警察,双手沾满了鲜血,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回到故乡的机会",你才是卖身求荣的刽子手。然后一个更丑陋的事实浮现出来:Mitya此行,是以秘密警察的身份来逮捕Sergei的——1936年,正是斯大林党内清洗的前夜。

如果说该剧有个中心思想的话,它可以用Mitya和Sergei之间的这段简短对话来概括:

Mitya: 你比任何人都清楚我是被迫的!

Sergei: 不存在所谓的被迫,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只要你愿意为之付出代价!

"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也就是说,不是,或不仅仅是,斯大林的邪恶,不是,或不仅仅是,克克勃的淫威,不是,或不仅仅是,古拉格群岛的恐怖,造就了肃反清洗的恐怖,是每个人——每个普普通通的人——当时作出的选择。专制能够得逞,不可能靠一个人的伎俩,它一定是成千上万人合力的结果:是他们的"协助",或至少他们的沉默,为专制者铺好了台阶。

就是说,虽然Mitya当初无奈做了特务,他不是无辜的,因为12年的浸染已经使他成了制度本身;虽然指控Sergei是"德国间谍"完全是污蔑,他也不是无辜的,因为清洗之前他是那个制度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之一。甚至Marousia和家人也不是无辜的,正是他们十几年的沉默让这个制度越来越坚固。当Mar usia的奶奶不断追忆"解放前"的音乐多美好时,Sergei问:如果你们真觉得过去的时光多么美好,你们为什么不站出来捍卫它呢?你曾经有机会选择。

"你曾经有机会选择",道出自由主义的要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自由主义是关于政府角色的理论,但是另一方面,它也是关于个人责任的理论——因为正是个体在其日常生活中对自由的实践,使得限制政府专权变得可能。一个自由制度就象一条公路,没有无数清洁工、修路工持之以恒的清扫修补,它将很快在风吹日晒中退化为荒野。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最小政府"的前提恰恰是"最充分的个人"。人类通过左翼或右翼极权主义逃避自由的冲动也由此可以理解,因为越大的自由意味着越大的责任,因为一个自由的人注定是一个精神上的孤儿,他无依无靠,除了自己的头脑和� �灵。

看这个话剧,不能不想起中国曾经的残酷政治运动。从80年代到现在,"伤痕文学"层出不穷。上至老右派,下至红卫兵,几乎人人都自称是牺牲品。也许所有这些人都应该去看看《Burnt by the Sun》,那么他们也许会明白:如果你曾经在文革早期曾积极批斗过别人,那么你在文革后期被赶下去就不再无辜;如果你曾经在大跃进中强迫农民交出不存在的藏粮,那么你在四清中被批斗就不再无辜;如果你曾经暴力剥夺"地富反坏右"的财产,那么你在公社化运动中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粮食被村干部抢走时就不再无辜;如果你曾经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委员称号那个职务待遇,那么你被打成右派时就不再无辜……如果你在这一切运动中一直保持沉默,那么当你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机器中血肉横飞时,你要知道,不是别人,你,你自己,是你的掘墓人。

当然,今天去苛责历史人物也许太奢侈。在肉体毁灭和精神毁灭之间的选择,也许根本就不是自由。专制制度的残酷,就在于它让个体在这种"不可能"和那种"不可能"之间进行选择。从� 个角度来说,生于长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人未必更好,只是更幸运而已。也许任何时代的人可以做的,只是在"可能"变成"不可能"之前,及时地说不。

drunkpiano的最新更新:
  • 南周评论存档之六: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信息 / 2009-05-20 09:58 / 评论数(17)
  • 南周评论存档之五:绞死银行家 / 2009-05-18 11:09 / 评论数(4)
  • 南周评论档案四:罗宾汉在21世纪 / 2009-05-13 11:18 / 评论数(12)
  • 南周评论档案三:奥巴马会成为罗斯福第二吗 / 2009-05-10 12:03 / 评论数(4)
  • 南周评论档案二:让政治变得家常 / 2009-05-08 00:16 / 评论数(5)
  • 返回顶部

    《南京!南京!》观众的信心如何被摧毁!

    Thu, 21 May 2009 12:16: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4) | 标签:南京!南京!, 陆川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在开播二十分钟就让我彻底想吐的电影,倒不是说开始的剧情和表演问题,而是镜头晃到让我生理反应得想吐。

    一直以来我都不太去用技术来评判一部电影,一来觉得内地影片技术不如他人是有客观因素的,再来毕竟电影是要讲故事的,故事才是电影的灵魂。可是我不得不申诉一下,观众再宽容也不能让大家生理上产生不适吧。由此又想到中国的摄影总是不知道器材和拍摄手法都是为了交待故事而设,应该用手持才用手持,需要用摇臂才用摇臂,不是为了风格而风格。

    也因为镜头的关系,也让我很难进入剧情。一开始我还在愤怒身边的观众肆无忌惮得讲电话,后来我感激他讲电话能让我分散一点注意力。有人说陆川把大屠杀拍成了风光片,有人说� �是一部四不象电影。我认为全中!

    故事分为三段,国民党军官,拉贝的秘书和角川的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不完整,所有重要情节交给又小又快的卡片和字幕解释,逃避交待重要情节对于一部打着民族历史旗号的片子来说简直是硬伤。

    主线不清晰,打着刘烨是主角还把名字放在第一号,才发现最多算个重要配角,戏份和心理描写还不如小豆子多。范伟的角色也是,这是一个可以描写很多可以很深入的角色,但是这样草草带过,无端端加在故事中间。只能说这电影想说的东西太多却都没有说清楚。除了角川对百合子的感情有几处还比较真挚之外,实在找不出什么点让大家感动。倒是对于日本士兵的生活进行了很多描写,那么长一段跳着怪舞敲锣打鼓的场面,为什么不多匀一点时间给人物?我们又不是来看日本民俗学的。� 于慰安妇的情节也是,为什么这么大的篇幅在关于强暴妇女?不是说为了描述当时的情况多么残忍,懂点电影的人都知道这是吸引票房的手段。

    因此我觉得倘若片名叫做《角川君的一生》也许比较贴切,或者叫《角川和慰安妇的生死恋》之类。再加多一些角川在战前的生活说不定还真是一部好电影。中泉英雄也确实很帅,总算此片还有些养眼之处。可这部片子偏偏叫做《南京!南京!》,英文名还叫做《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要处理这么大的题目本来就不容易,外加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观众们怀着多大的希望来看此片啊,电影人除了商业收益,是不是应该想一想如何对得起金融危机之时还掏钱来电影院来支持你的观众呢?

    – ‐‐——– ‐‐——– ‐‐——– ‐‐——– ‐‐——– ‐‐——

    (此文可能偏激,纯属个人观点,对此片万分喜爱者请绕道)

    □ 每天一班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 本文作者:Molly Zheng

    □ 全文链接:http://www.v2en.com/2009/05/nanjing-nanjing-destroy-audience-confidence/

    港媒直通车的最新更新:
  • 财富存储流向房地产[港媒直通车:第27次] / 2009-05-21 02:02 / 评论数(3)
  • 一系列事件的启示[港媒直通车:第26次] / 2009-05-20 01:43 / 评论数(5)
  • 香港,打翻了的醋坛子?[财经专列:第4次] / 2009-05-19 14:15 / 评论数(7)
  • 阴霾的东北,振兴不易[港媒直通车:第25次] / 2009-05-16 04:48 / 评论数(6)
  • 机舱内最安全[港媒直通车:第24次] / 2009-05-14 23:59 / 评论数(3)
  • 返回顶部

    [关天网刊] "罗宋汤"散漫谈

    Thu, 21 May 2009 11:51:00 +0800

    评论(3) | 标签:所见所闻, 关天网刊

    ernie

    一.

      年初路过上海南京路外滩,看到历史悠久的东海咖啡馆挂出了"停业"告示牌,不免一怔,心头随即翻滚着"罗宋汤"的甜酸百味。

      "罗宋汤",也叫"乡下浓汤"。"罗宋汤"是上海传统叫法,"罗宋"即是"俄罗斯"(Russian )。东海咖啡馆的 "罗宋汤"和"炸猪排",过去一度驰名沪上,家喻户晓。  

      上海旧式西餐的"罗宋汤",就是番茄肉汤。浅浅的盘子盛着,奶白色中漂浮着金鱼黄偏红的油光点点,汤里面就有点红肠丝和卷心菜(甘蓝)丝,不稀不稠,着腻恰到好处。外观诱人,口感甘美。  

      过去,沪上人家也会不时自己烧烧"罗宋汤",买点面包馒头之类作主食,for a change 改改口味。家里烧"罗宋汤",一般用牛肉或猪肉,加上番茄、土豆熬汤。红肠丝和卷心菜丝则像熬中药那样"后下"。土豆熬久了,自然"着腻"。也有烧上一大锅,再调生粉胡乱"着腻"的。还有再考究点的,会加些奶粉,混充餐馆"罗宋汤"中那白色的奶油。不过,吃过不少人家的(包括自家的)"罗宋汤",都似了无当意者。除了调味,要害恐怕端在这"着腻"上。  

      曾经在废品摊里淘到一本40年代的西餐菜谱,才知道这西餐汤的"着腻",有点复杂。依书直说,先用少许黄油( butter )起锅,慢火中放入干面粉,要很有耐心地缓缓拌炒,至色泽微微变棕,便成了"汤粉"。西餐的汤,必须用这样炮制的汤粉"着腻"。只是,汤里的奶白色,是不是用"掼奶油"( whipped cream )?书中没有分说。我试着炒过一次 "汤粉",自己感觉不大成功,也就作罢。有机会还是得到东海咖啡馆朝贡。  

      两年前"罗宋汤"的价钱,是每碗5元,不是go on a diet 的"健怡"者,绝对吃不饱。当时在苏州,一碗鳝丝面不过5.5元,相形之下,"罗宋汤"多少有点奢侈了。  

      东海咖啡馆座落在南京路四川路附近一个路口转弯角,已经超过大半个世纪。经典的外滩老洋房,里面环境优雅。靠墙是火车式卡座,当中桌椅,仍是英国式深沉厚实的古色古香,而且间距宽敞。柜台上陈列有各种本店自制的西式糕点,如:水果攀(fruit pie 水果馅饼)、咖喱角(咖喱饺子)、小方奶油蛋糕等等,陶融在淡淡的咖啡香味中,在在构成诱惑。要是外滩南京路逛累了,到这里小息,性价比似乎还不算太低。其实,这里只是东海咖啡馆的"快餐部"。二楼还有点菜的西餐呢。上海好些大饭店都有这种格局,如福州路的杏花楼,楼下是点心小吃,只算得个"窗口",楼上才是点菜和筵席这种真正赚大钱的干活。  

      对于旧式西餐和"现行"西餐之间差异悬殊的原因,我曾冒昧作过悬揣:二、三十年代时候欧美的西餐,大概和我所说的"旧式西餐"很接近。1949年后,西方经济发展快,饮食方式变化也大;而我们闭关锁国,不是"西风东渐",而是"东风压倒西风","旧式西餐"没有能够跟上变化,遂沿袭保留至今。这就有点像地方方言,跟不上中原语音发展变化,还保留着大量� "古音"一样的道理。然而,我如今惊讶地发现:这种猜想竟似是而非!

    二.  

      罗宋汤和旧式西餐,可以牵扯到太多的故事,场景不妨由近而远。  

      物质匮乏的年代,吃西餐,毕竟是希罕事。特别是孩子,会长久记住当年长亲带自己去吃西餐的情景。N 多年后,在东海咖啡馆二楼,一起吃旧式西餐。"某哥,当年您请我们在国际饭店楼上吃西餐,吃冰淇淋,还记得吗?这么些年来,我们还常常念起呢。"闻者动容,思绪,彷佛又回到了他的青春岁月。  

      小夫妻带着孩子逛淮海路。走过上海西菜社,橱窗里五彩缤纷那么多诱人的西式点心,孩子馋了。妈妈使个眼色,进去。男孩,是妈妈的宝爱,恨不得把天下好吃的物事一咕脑儿端到面前叫他尝尝。一家人,留下了雪泥鸿爪;小家庭,记住了上海西菜社。  

      女孩儿永远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不是"最小",也要"偏怜",更何况从小体弱多病,显得特别的娇。尽管家境不大好,父亲兜里只要有点钱,会带上女儿,来到淮海西餐馆,叫个汤和牛排,坐在一旁看着女孩儿吃的甜。终于,小女孩哭着撒娇:"爸爸,你不吃,我一� 人怎么吃得下去?你不吃,我也不吃了,咱们就耗着"。没有办法,爸爸老大不情愿地为自己叫了个汤,才看到孩子破涕为笑……父亲去世多年后,当年这一顿顿的西餐,还老挂在女儿的嘴上,说个没完。  

      读徐訏先生的《风萧萧》,不少场景都在旧上海的咖啡香气和"西餐"中展开。是上世纪太平洋战争期间,书中的几位男女主角,似乎终日无所事事,睡醒了就相约吃饭跳舞,更多的是在西餐馆会面,喝咖啡,吃"大餐"。上海当时所谓的"大餐",多指西餐,如"法国大餐"、"罗宋大餐"等,分别表示法国菜、俄国菜。一部《风潇潇》,开卷便平平无奇但颇有悬念,不由人不追着看下去。书读到一半,谜局才逐渐开朗,原来是祖国的英雄儿女和国际友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特殊的战线上,和侵略者进行顽强殊死的搏斗。 ��越悲壮,哀感顽艳。据说这部书在当时风靡全国,学生们争相阅读谈论,文学当年,被誉为"徐訏年"。1955年,徐訏先生的《风萧萧》被作为"反动、淫秽、荒诞图书",荣登首批,作没收处理,罪名是:"宣扬美蒋特务活动,内容色情。" 徐訏先生此前已经去了香港。但也许因为不愿意适应港式"西餐",没能"融入",始终郁郁不得志。

    三.  

      上世纪初叶,十里洋场的上海,有不少西餐馆和咖啡馆。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四川中路南京路附近的东海、德大;虹口四川北路海宁路交界处的燕记;等等。咖啡馆供应西餐,西餐馆卖咖啡,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知道,连那时的大学,都还没有把专业分得那么细。"商科"一个词,就可以囊括如今几十个专业。  

      据说当年四川北路上还有众多小型甚至迷你型的西餐馆和咖啡馆,是白俄或者落难的犹太人所开,门面虽小,却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歪人政客;山人木客,为四川北路的日夜繁华,作出相当大的贡献。我猜想,虹口这些西餐馆,大概以经营"罗宋大餐"为主,其余的,可能还有"广式改良西� �"(当年虹口有不少百粤人聚居)或者日式小巧西餐(当年虹口是日租界)。不管怎样,想来少不了罗宋汤。而一盘罗宋汤中,又兴许掩映着许多笔墨官司,商场纠葛,官场勾当,甚至国际风云。罗宋汤大矣哉!  

      不过,我从来没有兴念怀疑,当年的罗宋汤,和我前两年在东海咖啡馆上吃到的,会有什么不同。更是做梦不会想到,当年虹口的罗宋汤,是原汁原味的正宗"罗宋",还是"汉化"过的东东。

      忽焉一日,我的概念罗宋汤遭受"颠覆"。那是昨晚。

    四.  

      昨天晚上,和一位回来寻找"经典西餐"的海外来客聊天,自然说到罗宋汤。忽然,他脸色凝重地说:我们以前吃的罗宋汤,都是西贝货!我在海外吃过,差别很大。而且,它当然不叫 Russian Soup ,而是叫做Borshch!  

      我吃惊不小。看到我不像愿意相信的样子,他怂恿我马上做肉汤搜索。我毫不犹豫,键入Borshch ,马上看到了正宗的罗宋汤详细介绍,还有包括配料及烹调方法的图片。

      在家父母,出门兄弟 —— 我靠!却原来,正宗的"罗宋汤",本质上是甜菜头烧的汤!( beetroot is an essential ingredient.) 在上海,罗宋汤又俗称"红汤",而最道地的罗宋汤,其红色不是源自番茄,而是来源于甜菜头。( It is traditionally made with beetroot as a main ingredient which gives it a strong red color.)  

      下面资料转引自维基百科的中文:

      "罗宋汤的制作过程 罗宋汤(俄语, 乌克兰语: Борщ (Borshch), 波兰语: Barszcz Barshch))是一种东欧或中欧的浓菜汤。"罗宋"这一名称据说是来自Russian soup的中文音译(罗宋 = Russian,源自早年上海的洋泾滨英语[1]),Russian Borscht(Borshch)是另一常用的名称。

        所有罗宋汤都以甜菜汤为底,然后可以加入别种蔬菜。最简单的罗宋汤只有甜菜、盐、糖、胡椒粉和一点柠檬汁。别的经常加进的蔬菜包括包心菜、番茄、马铃薯、芹菜和洋葱。成分由各地不同。波兰人经常加包心菜和马铃薯,乌克兰人常加番茄。偶尔也有加牛腩或用清牛肉汤作的。成汤以后冷热兼可享用。欧洲和美洲人经常加一点酸性稀奶油。  

      正宗的罗宋汤(Борщ)是指来自俄罗斯的红菜汤,由于俄罗斯的东欧国家如波兰、乌克兰也流行这鲜甜浓郁的杂菜汤。亚洲的不少西餐厅亦有供应。"

      维基百科的Borshch词条,中文远不够详细。不过,关于正宗罗宋汤的技术细节,我们会放到最后讨论。

    五.  

      看着Borshch的图片,有点似是而非、"面熟陌生"的感觉� 芭蕾舞剧《白毛女》有这样一段唱词:

      "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来又面生。他好像,是亲人。他好像是……他,他,他是大——春!"

      "山洞里,遇喜儿。又是喜来又是悲。喜儿啊喜儿啊,你一头黑发,怎么变了——白?!"  

      一颗一颗甜菜头,艳红发紫的汤。当年上海滩的"俄国大餐",恭奉的是这样的罗宋汤吗?我倾向于猜测不是。一来南方不产甜菜,二来要受季节影响,三来,本地人估计不会欣赏。当然,可以用罐头的材料,所以,起码在"俄国大餐"输入的早期,又似乎不能完全排除供应Borshch的可能。然则当年那些咖啡友西餐客,看到吃到的,是正宗的还是本土化的(domesticated )罗宋汤呢?十里洋场,五光十色,他们吃过欧陆的continental 大餐,法式大餐,美式快餐,后来又是因何或者如何转向并留驻在罗宋汤里的呢?是不是因为通过英语把Borshch转译成Russian soup,再洋泾滨为罗宋汤,最后把内容诗意化成了牛肉番茄奶油汤,而且门槛较低,于是流行开来呢?个中因缘,不易分说。

    六.  

      不久前,偶然听说上海还有一家至今经营得很不错的旧式西餐厅。尽管厅堂狭窄,满地油腻,服务员都是"上海老阿姨"而且服务态度绝对国营,上菜只需一分半钟……还是食客不少,常常排队。从点评看,食客找寻的是"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吃西餐蛋糕"的怀旧。里面当然有洋泾滨罗宋汤供应,同样当然的是:谁也不会探究真正宗主的罗宋汤会是什么样子。  

      最近,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得悉曾在我国大力宣传、组织学习的"少先英雄巴甫列克",其实是个告密者。  

      "巴甫列克的父亲特罗费姆是一个很勤快的农民,日子算是村里的中等水平。在苏联内战期间,他受过两次伤。� 里的人都很敬重他。1931年8月他儿子揭发他的时候,他已经担任了三任的村苏维埃主席。巴甫列克向警察检举说,他父亲把假证件卖给特别居民点的富农。"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巴甫列克那大义灭亲的英勇壮举就已经成为苏联报纸宣传的英雄和人民学习的榜样。"1933年秋,高尔基呼吁为少年英雄巴甫列克建立一座纪念碑。高尔基说,巴甫列克懂得,"你的血亲可能是你的精神敌人,不能放过这样的敌人。"巴甫列克成为一位完美的少年英雄,电影、故事、诗歌、传记、歌曲都称颂他的高度觉悟和对党的忠诚。  

      "巴甫列克的事迹宣传影响了整整一代苏联儿童的道德意识,由意识形态规定的国家利益高于变得高于一切家人朋友间的亲情和信任关系。背叛和出卖这些关系不但不再是羞耻的事情,而且更成为公共精神� 政治先进的表现。

      "揭发家人,断绝与他们的关系,换取荣誉、信任和光明的未来,巴甫列克式的"大义灭亲"成为苏维埃儿童的新精神,也成为苏维埃人的新精神。在那些揭发者心里,除了功利的考量和生怕被连累的恐惧,不能不说还有一种真实的羞耻感和荣誉心。他们以"坏蛋"父母为耻,以努力争取"进步"为荣;以旧家庭为耻,以新集体为荣。"  

      翻译出版的有关"少先英雄巴甫列克"儿童读物大概有过不少,其中的封面、插图、故事,对于少年儿童大概也曾显得很是可爱。

    关天网刊的最新更新:
  • 纪念"五四"九十周年的感言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0)
  • 六部委叫停"无抗奶"是在瞒天过海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3)
  • 5.12,一些碎片与爱相关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2)
  • 权力不理会墙外的喧嚣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2)
  • 关于成功标准问题的碎言 / 2009-05-10 18:16 / 评论数(3)
  • 返回顶部

    [关天网刊] 权力不理会墙外的喧嚣

    Thu, 21 May 2009 11:51:00 +0800

    评论(2) | 标签:读书, 关天网刊

    陈丹青

    熊丙奇此前几本书,我曾勉为其难,写过两次序,私下巴望他可以休矣:作贱教育的"好汉"谁在乎批评?谁­读这类书?且看过去数年他所揭示的种种问题,只见得变本加厉,愈演愈烈,然而丙奇不知吃错什么药,他对教育的批评也竟变本加厉了。这不,新书《教育熊视——中国教育民间观察》(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7月版)又写成了,20多万字,电话里要我再来说几句。  

      我讨厌丙奇的书。从清华大学辞职那阵,我多少是在愤怒中,看了他的书,转为惊异与恐惧:原来大学教育这笔烂帐烂到这步田地,大学还算是大学?教育还能叫做教育?可是再三再四翻;阅这等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烂账,无异于苦刑,说实话,我不打算阅读这� 书。这书虽是新写成,其中列举的罪孽还不都是教育的旧病与顽疾。

      好在教育界另几位同志对此书先有了评论:刘道玉、杨东平、顾海兵、张鸣,我一一读过,从中或可找点话来说——

      譬如张鸣教授指出:"熊丙奇先生是内行人,不出手便罢,一出手,便点中要穴死穴,让对方反驳不得。"这末一句,其实不然。诸位可曾见全国上下层层叠叠的教育主事者曾在公开场合、大小媒体、各种文本中对任何批评观点与批评者予以反驳么?没有。这教育界的庞大"对方"不是"反驳不得",而是不屑于反驳。为什么?因为真的权力乃是怡然沉默。你有什么权力?"对方"又是什么权力?且看2006年张鸣闹事,言语不好听,2005年笔者辞职,态度很嚣张,除了若干媒体网络出现过零星同行的议论、问难甚或嘲笑,不见一位教育官员出面反驳 ��而权力之外更有势力,这势力不仅指盘根错节的权力集团,更兼广大无边的无权者:家长、孩子、职工、社区,密密麻麻都是些靠教育利益链吃饭的卑微者,他们也参与这大荒谬,构成这大势力,目的不是为了教育,而是讨生活。  

      所以,"逆种"如熊丙奇者尽管叫嚣吧,但休想得到一句反驳。  

      资深教育研究者杨东平先生是温和的批评者,尤擅观察与评析:"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备受关注","充满着夺人眼球的新闻,具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这一层,怕是比"没有反驳"的处境还要美妙—— "观赏",即围一堆袖手的公众看你叫嚣,看你跳,他们可能喝彩,心里以为解恨,但现实肯定改变不了。媒体则作为围观的场所,每天需要"猛料",隔三差五发出教育圈负面报道"娱乐"大众。是的,如今所有严肃的问题均被精心划分为两端:一端给闷在体制里,动弹不得说不得;一端,是经过筛选而扔给媒体去放大,供大众尽情观赏、消费,形同"娱乐"。中国教育没人反思批评吗?请看媒体多么热闹!舆论能监督体制、革除积弊吗?请看校园内何其平静。权力的齿轮运行无碍­,根本不理会墙外的喧嚣。真的,权力不反驳,甚至比没有批评还要糟糕。 

      刘道玉先生的长篇评论,读之令人肃然起敬。他曾是教育界高层主事者之一,亲历其中30年,彻底看穿。看穿者不少见,而凛然说破者几稀,刘道玉先生正是有胆魄、更有资 ��说出真相的人。他直斥当今主掌教育的高官"不懂教育",戳穿教育部宣称"义务教育"的"巨大成功"是"地地道道的伪命题",是"有意误导",是"欺人之谈",是对义务教育的"亵渎",因为他很清楚——人民也很清楚—— 我国的"假义务教育"推行了20年。他提醒众人:早在23年前的1985年,中共中央就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必须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而今天的现实是什么呢?"教育部集权超过了过去任何时期。"有谁会反驳这位教育界的老上级、老校长、老同志么?我相信教育部后任对这类党内异见的良策,还是世故而有效的沉默。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反问、追问、诘问道:"中国有真正的大学吗?"  

      以顾海兵列举的历史标准与世界标准,他有理由质疑。但我忍不住想反驳他—— 有没有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有没有真正的教育和教育者。抗战八年,西南联大失去京津两地庄严体面的校舍,论规模、论条件,根本谈不上一所现代国家的大学,可是教育者的意志和教育自身无可遏制的能量,不但不曾挫败,反而发扬光大,不然,哪来日后出自西南联大的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再看"文革"十年,大学停办,然而出于对教育的渴望和最后的那点尊严,教育,曾以无法置信的潜在方式顽强潜行于遍地浩劫的中国,多少人私相传授种种思想、技术、学科、文艺,不然,哪来 1977年恢复高考后那群迄今最优秀的考生?  

      有没有大学,没关系,甚至是不是大学,也非要点——中国从前遍及民间的私塾和书院,并不是今日的中学大学,而一代代文人士子便从那里走出;欧洲中古守护知识传递文化的修道院,全归僧侣把持,也不是今日的大学,而顾海兵列举的西方大学正脱胎于无数寂静的寺庙——不消说,顾先生强调的是对当今大学教育的普遍质疑,即学术行政化、大学衙门化、权力市场化……于是问题来了:当所有大学的实质蜕变为政府架构,教育的主宰分明是官僚阶层,行政管理的模式无异于党政机关,招生办学的宗旨演成公然的利益游戏,那么,大学之所以是大学的神圣职能,已在大学校园内被就地亵渎;教育之所以是教育的价值核心,已在教育过程中被粗暴遞夺。然而这还不是最荒谬的事相,事实是� 如此畸形、劣质、有名无实的大学,仍被称为堂堂"大学",如此劣质、敷衍、滥竽充数的教育,仍行使着国民的"教育",一如北大清华南开中山,早已不是历史所铭记的名校,但仍然号称北大、清华、南开、中山,而这些大学的"名",这些大学的"牌",被无限夸大、被刻意抬高、被无耻利用,以之吸引考生、申请经费、占据资源、换取利益。谁都明白不再是行政官僚为大学服务,而是大学为行政官僚服务——这样的大学,真不如没大学。没有大学的时代,渴望教育的人们还有营造大学的可能,一旦遍布这样的"大学",则当前罄竹难书的伪教育便只剩一项是"真",即过去的校名。  

      所以顾先生的诘问"中国有真正的大学吗?"似应改为"中国有这样的大学"。如今中国只有"这样的大学"——怎样的大学呢?我想不出名目 ��倘若我将要投考大学,我别无选择。这才是"真正"沮丧的事实啊。

    关天网刊的最新更新:
  • 纪念"五四"九十周年的感言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0)
  • 六部委叫停"无抗奶"是在瞒天过海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3)
  • 5.12,一些碎片与爱相关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2)
  • "罗宋汤"散漫谈 / 2009-05-21 11:51 / 评论数(3)
  • 关于成功标准问题的碎言 / 2009-05-10 18:16 / 评论数(3)
  • 返回顶部

    飚车+吸毒=财富的象征?!

    Thu, 21 May 2009 11:51:00 +0800

    作者:文聿笑笑 | 评论(2) | 标签:飚车, 满文军吸毒, 信仰, 法制, 遗产税, 杂谈

    "杭州飚车案"风浪未止,"满文军涉嫌聚众吸毒" 再掀波澜,两起事件,看似毫不相干,但却同时指向一个群体:富人!

    "杭州飙车案":再燃仇富火焰

    "杭州飚车案"之所以引发巨大"民愤",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媒体不断强调的"富家子弟"的"富"字。

    我们对财富的心态,永远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羡慕、嫉妒、恨的的心路历程是旁观财富的普世态度。仇富,这是老话题了,可没办法,这几乎是我们的文化无意识,不是说几句漂亮话、读几段"心灵鸡汤" 就能平复的小情绪。

    我个人,第一次看到"富家子弟飙车撞死人"的新闻标题时,不看内容,心里已经在暗骂:"这帮有人养、没人教的富家子儿!"

    财富,未拥有时,如同拉斯维加斯的音乐喷泉,是心驰神往的梦幻;一旦拥有,又仿佛闹市里失控的跑车,悲剧注定要上演。

    "满文军吸毒案":又是"财富"惹的祸

    名人吸毒案不是第一次听说了,人们可能早已见怪不怪。可"满文军"的名字,还是能让我们不禁唏嘘。

    为什么?因为他不但不是所谓"富家子弟",而且是"根红苗正"的农民的孩子,算不算贫下中农不好说,但根据他个人的以往宣传,肯定不是殷实的小康之家。

    如果说,他的家庭开始有了所谓财富的积累,他就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虽然他人气下滑,但在大众心目中,还是留下了一个"淳朴厚道"的"健康形象" 。

    这样的人,也逃不开毒品的诱惑,敢于在北京最知名的酒吧里"聚众吸食摇头丸",人们很难不联想,"吸毒",在这个圈子里,似乎早就是普遍而正常、无伤大雅的行为了。

    看报道,抓捕过程,简直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感觉这种违法行为,简直就如那个哭笑不得的"好消息":"牛粪有的是!"

    当然,具体到满文军吸毒案,我们局外人,可以有很多茶余饭后的八卦猜想:比如炒作、陷害、恩怨等等,这些细枝末节、不着边际的大众娱乐,可以暂且抛开,单就媒体曝光的着重点,显然不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而是一个有了钱就学坏的男人遭遇,一个被金钱打倒的典型,显然,又是"财富"惹得祸!

    飙车+吸毒=财富的象征!?

    杭州飙车案的事故现场,最令网友们愤慨的,是那张照片:"富家子弟"们面对悲剧,若无其事,嬉笑如常的状态。

    满文军吸毒案,最令人反思的,也是那种肆无忌惮的知法犯法。

    "飙车"、"吸毒"早就成了某种财富的象征,绝对危害公共安全、触犯法律的行为,在这些"富人"眼里,是"无可厚非"的炫富的方式。

    就连一直高举"聪明、智慧"的大旗在娱乐圈、电视业战功赫赫、所向披靡的陈鲁豫,也会高山仰止的、利令智昏的追捧飚车一族,视之为时尚先锋的经典造型。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陈鲁豫被网友们翻出老账,正好应验了这句话。

    罪魁祸首是"财富",还是观念与体制?

    可我们真正该思考的是"财富"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为什么很难造就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样的"神话"故事。

    信仰,很多人已经学会不加思考的给任何事情都扣上信仰的大帽子。这没什么错,一定有这个层面的原因,但我看,真正能约束财富走向畸形的力量,还是法制。

    毕竟,就美国一地,决定遗产税产生的前因后果,绝不仅仅是信仰的力量,而是政治原因,或者干脆说是战争。

    但不论原因几何,我们至少看到了,即使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美国人心目中,用法律的形式,尽可能保障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财富回报社会的观念,早就不仅仅停留在信仰、道德的精神层面上,更被各种严格的不断完善的法律条文,逼成不得不作的行为准则。

    当然,具体到"遗产税"� 在美国也颇多争议,废止与否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反对者和支持者立场鲜明,争论不休,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可放下个隔岸观火的旁观心态,让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争论双方,虽然观点对立,但出发点竟然有着惊人的契合,那就是要维护所谓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要让法律本身更健全、更有效的制约、预防人们因私欲膨胀而危害社会、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当然,这没有绝对完美的法制,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本来就是对立而统一的两极,人类的智慧恐怕永远无法达到所谓绝对的公平、公正。

    但起码,美国社会,的确造就了比尔盖茨式的慈善神话,就算我们酸溜溜的偏执的判定,他就是为了逃避遗产税的征收,但你同时就等于在认可这个体制的优越。

    毕竟,一个富豪无论自愿与否,结� 是,他的确把大部分资产,用于社会慈善事业,并作的有生有色。而不是仅仅用于其个人的享乐,更不是荫蔽子孙。

    当然,美国的"富家子弟"里也不乏帕里斯.希尔顿那样的"丑星"。

    可这样的例子,正好说明,如果像减轻、甚至避免"财富"对一个人成长的负面影响,绝对不能单单依靠所谓信仰和道德,必须有法可依,而且是有尊严的法。

    2001年,美国120名顶级富翁联名在《纽约时报》的社论版以广告方式刊登请愿书,要求国会继续保留遗产税。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参与其中,巴菲特更在请愿书中强调:"取消遗产税是个大错误,是极其愚蠢的。取消遗产税会造就一个贵族阶级,等于挑选2000年奥运会金牌得主的最大儿子充当2020年的奥运选手。我们认为,就运动会的比赛而言,这是绝对愚蠢的做法。废 ��了遗产税,将使国家出现财富贵族,意味著某些人将根据世袭而不是根据才干来掌握国家资源。"

    我们可以继续酸溜溜的偏执判定,这些富可敌国的家伙是伪善的,但我却由衷地希望,中国能多一些这种伪善的富人,少几个撞死了人还不知羞耻的嬉笑打闹的富家子弟;多几个不得不把遗产捐出来的顶级富豪,少几个刚刚脱贫,就开始学人拿吸毒当玩儿酷的满文军。

    归根结底,罪魁祸首,似乎不是财富本身,病根儿,还是在我们的体制和观念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合情合理,可也别忘了教会后人如何养树、护树,别您一归西,人家不但不懂得如何"乘凉",反而急赤白脸把树砍了,当劈柴烧,您泉下有知,多烧心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51d300100dcr4.html

    文聿笑笑的最新更新:
  • "甲型H1N1流感"让我很迷惑 / 2009-05-14 17:17 / 评论数(1)
  • 我爱八卦:遭遇明星 / 2009-05-08 22:27 / 评论数(1)
  • 南京大屠杀:莫谈反思,先学正视 / 2009-04-27 22:40 / 评论数(8)
  • "奥数"是我童年的阴影 / 2009-04-20 22:15 / 评论数(2)
  • 我的青春谁也做不了主 / 2009-04-20 22:15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满文军不宜继续担任爱心大使

    Thu, 21 May 2009 11:36:00 +0800

    作者:魏英杰 | 评论(4) | 标签:满文军, 吸毒

    眼下的国内娱乐圈,怎一个乱字了得。某明星经纪公司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的丑闻尚未消散,这边又传出满文军夫妇聚众吸毒的闹剧。在生日派对上被带走的满文军等人,做笔录时已承认吸毒的事实。

    可想而知,前面等着满文军的将是什么样的刑罚。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事情的终结。作为公众人物,满文军吸毒并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除了法律上的账要算,他还必须对公众有一个交代。明星要比一般人有着更高的自我道德担当。当一个明星明显有负于公众信任,违背了对公众不言自明的道德承诺时,他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这也是为什么,谢东当年吸毒被曝光后,必须出来向公众道歉的原因。

    据悉,满文军还是中国社工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简称"儿助会")脑瘫康复项目的爱心大使。出了这件事情后,儿助会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还会继续让满文军担任爱心大使。理由是,满文军并不像有些明星那样,担任爱心大使只是为了炒作,他为儿助会做了大量工作,"没有满文军,我们根本做不起来这个脑瘫康复项目"。

    而我认为,在目前事实已经基本认定的情况下,不宜让满文军继续担任儿助会的爱心大使。儿助会当时邀请满文军担任爱心大使,在于借助他的明星效应和道德形象,给社会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现在满文军作为一个瘾君子的形象,是否还有助于推动这项社会福利事业,至少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儿助会不忍抹杀满文军以前所作贡献,这一点值得肯定;问题是继续让他担任爱心大使,势必连同 ��己一起遭到公众质疑。这不仅影响儿助会的形象,还不利于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就算满文军曾对儿助会有过贡献,这么一来也随之化为乌有了。

    说得更明白一些,除非儿助会愿意把自己的形象和满文军捆绑在一起,否则在这问题上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尽管吸毒在国内娱乐圈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违法行为值得人们同情和谅解。何况满文军的吸毒行为既有负于儿助会和公众对他的信任,也伤害了那些他曾帮助过的孩子。儿助会也许真心想帮助满文军,让他从这场形象危机中站起来,但这么做不能不考虑到公众的切身感受。

    事实上,无论商业公司还是社会机构,面对这类情况的时候,更好的办法就是和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切割。前几年,美国著名球星科比涉嫌一起强奸案,当时和他签有代言合同的麦当劳等商家宁愿损失巨额广告费,纷纷宣布中止合作关系。最近,成龙在博鳌论坛说了一番不受欢迎的话后,香港特区旅游发展局马上收到数十份投诉,要求取消成龙的旅游大使身份。这就在于,明星代言活动的成败取决于公众的认知度,一旦明星成为众矢之的,很少会有机构还愿意冒险"患难与共"——儿助会自然也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声誉和命运做赌注。

    对于满文军,走错了一步,做出和自己形象和身份不符的违法行为,当然并不意味着一辈子就完蛋了。如果他真心悔过,以后还可以继续为社会福利事业做贡献。就此而言,儿助会如果认为这时候抛弃满文军显得不厚道,不妨声明暂时中止他的爱心大使身份,等到满文军以实际行动取得公众谅解后再作决定,这或者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2009年5月20日

    魏英杰的最新更新:
  • "开心辞典"何时成了招生办 / 2009-05-20 11:14 / 评论数(2)
  • 流感"受害者"为何还要道歉 / 2009-05-19 10:20 / 评论数(15)
  • 大学无自主权招生谈何去本地化 / 2009-05-15 12:24 / 评论数(0)
  • 音集协哪来教育媒体的底气? / 2009-05-15 12:24 / 评论数(1)
  • 90后贱女孩:黑色想象中的惨淡"明星梦" / 2009-05-12 15:02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