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扉客 来源:黄亭子
柏林市中心弗里德里希大街的城市宫殿歌剧院,四月下旬的这几天基本被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德国博客作者们占领了。
这次聚会的博客作者们希望能尽力折腾出更大的动静,他们为此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并策划了从3月中旬直到4月中下旬长达一月的各类活动。所以这次在歌剧院的聚会,其实既是高潮,也是尾声。
这些前来参加聚会的博客作者们,人手一个上网本或者手机,在这些五颜六色的多媒体终端上尽力展示着包括音频、视频、iphone等博客技术新形态,赢来了此起彼伏的喝彩声、掌声、口哨声以及乐队伴奏。按照《法兰克福汇报》的描述,每根敲打键盘的手指,都被各类稀奇古怪的摄像和录音设备包围着,而站在舞台中心的主持人嘴里蹦出的每句话,也都会响起好像是伴奏的快门声。
这个颇具自由主义气质的盛会,实际上已经是第三次在柏林召开了。第一次是在2007年,有700个人赶来此地,到2008年增加到了950个人,这次则比第一年翻了一番,达到了创纪录的1400人的规模——毫无疑问这是有史以来德国博客作者们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这次聚会的主题是:RE:PUBLICA09。实际上从07年开始就这么叫了。每年都这么叫,只好在后面加上一个年号。
按照德国媒体的估计,全德国大概有五十万人每天在博客里记载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WEB2.0时代,和德国近 9000万人口相比,这个数字实在不算太多。这1400个人顺理成章的被当做这个50万群体中的活跃分子,但让这个群体失落的是,这个看似热热闹闹的盛会里,却很难摆脱自娱自乐的边缘心态。
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尽管已经是第三次聚会了,看上去也是盛况空前。德国的主流媒体基本没怎么像样地关注他们。柏林本地的报纸大部分是把它当花边新闻一带而过,《法兰克福汇报》不过在事过境迁后的5月一篇轻描淡写的报道里,以略带嘲讽的口吻,对这个聚会做了白描式的速写。而公认最牛逼的《明镜》则正忙着关注当下德国最牛逼的新闻,那就是德国内阁成员的微妙分歧:关于是否接受关塔那摩释囚问题上,默克尔的两员爱将外交部长和内政部长意见相左。
倒是《德国之音》花了一些篇幅记录了参会博客作者们颇为好玩的心态:有的将这归咎于于德国人的处事哲学:"德国人总是有些矜持,先观察,被动的等待着看个究竟。"有的则解释为是博客作者的边缘化:"人们写博客越多,消耗的时间就越多,而因此到其他地方赚钱的时间也就相对减少了。"还有的自我安慰,"写博客只是顺手的事情,因此没有像正式写东西那样经过足够的认真思考"。当然也有言不由衷的辩解,"我觉得博客现象在德国并不完全像人们说的那样被人冷落。你首先要认识它并从中发掘有意思的东西。"
连这次博客大聚会的组织者也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在德国博客很少得到公众的关注,在德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中也很少起到影响。
同一时段里,离弗里德里希大街三站路的EUROPEAHUS大厦里也很热闹,这里是IIJ(INTERNATIONAL INSTITUE FOR JOURNALISM)即记者国际培训中心所在地,这是一个专门为各大德国媒体和媒体性质的NGO提供培训的机构。尽管公民记者(Citizen Jouranlist)也是培训的内容之一,看上去这些媒体记者们不怎么在乎这个近在身边的博客大聚会,显然他们更愿意通过这种更加专业和科层化的渠道去获取网络表达的训练。
在德国,这些博客作者们,既不可能有明镜那样去动辄采访到内阁部长们的资源和能量,也不会更不愿进入像IIJ中心这种科层化的传播体制里去。于是只好越来越游离于时政和社会话题,更多关注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最后他们中的时尚博客就成了最受德国民众追捧的博客种类。
在距离弗里德里希大街不远的柏林另外一处地方,每年11月,另一场博客大赛的颁奖仪式会在这里举行。这场一年一度的博客盛会,之所以影响要远大过前者的博客聚会,一是有《德国之音》这个德国政府强势传统媒体介入的外宣因素,二是它的有名其实也不过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网络上下,关注这个大赛的人群,也是德国以外的人远超过国内。每每获得大奖的,大部分也是来自德国以外的博客。
当地一位媒体同行分析,越是新闻不自由、表达遭到禁锢的地方,记者越喜欢开博客,民众也越乐于通过博客的民间舆论场来讨论和分享信息。在俄罗斯,尽管只有四分之一的人使用互联网,但有上百万的人在博客网站 LiveJournal写博客。反对派的政客与记者,学生和工人,在那里兴高采烈的讨论在媒体上看不到的敏感政治话题。
这种民间舆论场的兴盛,其实就是在延续了苏联时代的"厨房政治"——在公开场合憋得难受的苏联人,习惯在自家厨房的餐桌上表达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各类抱怨。只不过现在表达的载体由厨房变成了博客而已。按照媒体的描述,不少俄罗斯人幻想着能像乌克兰一样爆发一场博客革命,因为当时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支持者就经常通过互联网进行组织的。
一个粗浅的观察结果是,博客在德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也许和德意志的民族性格、文化传统有关(必须得承认这一点,否则很难解释博客在美国等地的同样活跃),但这个国家成熟的民主宪政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职业共同体的卓著声誉以及媒体精英们对政治生活和社会发展毋庸置疑的主导力量,应是主要原因。
从这点看,德国博客大会的作者们的抱怨,实在是幸福的烦恼。
时代周报2009年5月域外观察专栏。
--
Posted By GFW Blog to GFW Blog at 5/22/2009 07:28:00 PM
--~--~---------~--~----~------------~-------~--~----~
GFW Blog又被封了,您可以通过以下网址翻墙访问:
https://meme2028.appspot.com/chinagfw.org/
https://soproxy.appspot.com/chinagfw.org/
https://proxytea.appspot.com/chinagfw.org/
https://quick-proxy.appspot.com/chinagfw.org/
https://free4internet.appspot.com/chinagfw.org/ 。 您也可以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我们,订阅地址:http://chinagfw.org/feeds/posts/default。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gfw-blog+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fw-blog?hl=zh-CN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