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疑问
Thu, 11 Jun 2009 12:18:00 +0800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35) | 标签:过滤软件, 绿坝, 花季护航, 工信部, 招标
首先声明,我有孩子,是不是这样才有资格谈过滤软件的问题呢?
为人父母,担心的东西多著呢,色情网站只不是当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政府如此强调,似乎不担心就是不关心孩子,说实话,这个担忧,还没有在脑海中出现过.其实更担心的,还是孩子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面,会不会受到人的不良影响,染上不好的习惯,甚至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比如,最近香港连续一个星期发生了中学生在校园和公共场所吸毒的事件,还发生了中学生打劫出租车司机的事件,但是是不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就索性把他们放在家里面就算了,因为外面的世界,需要过滤的东西太多了.要说诱惑,太多了:网络游戏,那些我们这些大人看起来很白痴的电视节目,疯狂追星......
想想我们当时不也是在父母的担心下长� �的吗?那个时候没有色情网站,但是有手抄本,不过这並不意味著,谁都会有兴趣看,就好像色情网站,並不是每个上网的青少年都有兴趣的.很遗憾,我没有见过手抄本,那个时候,要看的书太多了,要参加的课外活动太多了,大家的话题从来没有这些,反而是后来,为了看琼瑶,还有武侠小说,开始利用上课时间,做了一段时间不听话的学生.
倒是有这样的担心,政府强制推广,会不会传递给家长一个错误信息:以为只要有了过滤软件,孩子们从此就真的生活在一个所谓绿色的环境中了.不愿意花费教育孩子需要的时间和耐心,把希望和责任放在一种工具上面,比如认为孩子沉迷网罗游戏,就送到强制中心,却没有想过,如果家长花多点时间和孩子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孩子上网的时间不就自然减少了吗?就算很多家长不愿承认有这样的心態,这却確实是一个事实.
从 ��人父母的角度,转到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套被要求装在电脑上的过滤软件.原本带著点阴险的心理,从政治角度来看,但是现在,却越发的觉得,这是一种商业行为,打著政治旗号的商业行为.因为既然是可以卸装的,对於不愿使用的人们,这套软件是不存在的.从正面角度出发,有关部门还很周到,担心大家不懂如何从网上下载自己安装,先帮大家提前装好了.这样的好心,还被大家骂,想想有关部门垦丁有点点鬱闷.这种鬱闷香港官员也有过,政府担心民眾从市面上买了过滤软件,但是不会安装,於是建议网络供应商直接提供过滤服务,结果被骂的体无全肤,加上香港政府不能动用纳税人的钱,网络供应商要自掏腰包,增加成本,当然也是不干.
软件可以在电脑上不存在,中央財政的开支却是实实在在的.先不说,这套软件值不值四千一百多万,每一次卸装,不就是多了� �个垃圾软件,多一次公帑浪费吗?
现在再很严肃的说说这四千万,我没有在中国內地纳税,按照开头的逻辑,我应该是没有资格谈论这笔钱的,那好,就提个问题吧.
价格如何定的?通常招标是价低者得,当然也有其他的标准,能否告诉公眾,有多少家参加招标,标准是价格?技术参数?
查了工信部网站,
08.5.20公布5.14的招标结果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372/n11302979/11648170.html
08.10.09启动了用户测试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372/n11302979/11650518.html
08.12.18工信部网站,转登了软件公司自己的新闻稿,表示测试效果理想.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1819069/n11819146/n11819221/11826569.html
09.4.29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安装这套软件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 7/n11368223/12316140.html
工信部网站没有公开招標的资料,考虑到他的前身是信息产业部,08.3月大部制改革,所以没有之前的消息,不过还好有网路,找到了当时的公开招标通知,08.1.21发出,截止期08.1.25,头尾5天.
http://data.6jc.cn/2008-1/2008121102041.html
再看金惠公司网页,原来06年2月,金惠公司参加信息产业部的研讨会,作为重要技术参考标准。
http://www.zzjinhui.com/cpjs.html
大正公司的网页今天上不去
http://www.hncit.com/
於是,又多了两个问题:
1.五天是否太短?
2.如果不能够公布各家的测试结果,能否告知:第三方测试机构是哪家?
请多关注"女生卖淫案"真正受害人
Thu, 11 Jun 2009 11:44:00 +0800
一直关心昆明"小学女生卖淫案"的人,昨天看最新报道时恐怕会有点晕。这桩发生于今年3月中旬的案件,突然来了个"真相"大翻转:6月9日深夜23时20分,昆明市公安局、检察院通报,"3.16"事件是由刘仕华等人有意策划、弄虚作假、暴力抗法、欺骗媒体、误导群众,造成的一起影响恶劣的事件。
当地披露的最新案情,不仅和此前媒体报道出入甚大,也和前几次通报内容存在冲突。在此前新闻通报中,警方已经认定卖淫嫖娼案不成立,且双方就伤害补偿问题进行多次调解(未果),如今当事人刘仕华、张安芬却因涉嫌容留妇女卖淫分别被刑事拘留和取保候审。而致使本案大翻转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公安机关查出存在卖淫行为的另一当事人"陈艳� �。
据介绍,陈艳是刘仕华的女儿(为何使用陈姓化名,颇为蹊跷),而引发舆论关注的刘氏姐妹则为张安芬的女儿。案情由此也变成了这样:刘仕华、张安芬唆使刘仕华女儿陈艳卖淫并从中牟利。案发当晚,陈艳招嫖(本案关键人物之一)"王某某"时被派出所巡防人员发现,刘仕华便让陈艳和张安芬大女儿刘某互换衣服,然后躲藏起来,有意让巡防人员抓错人。
然而,对于这么重要的一名当事人,公检机关并没有介绍案发这二个多月来是怎么找到她,又是如何掌握证据、查实她涉嫌卖淫的。还有,多家媒体一致使用陈艳的化名,或可证明这是当地公安机关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这又让人猜想,陈艳是否也是一名未成年人?遗憾的是,通报对此同样没有作出说明。扭转了整个事态发展的陈艳,正如那个始终隐在幕后的嫖客王� 某,就像一个充满谜团的符号人物,让人既无法忽视其存在,又无从验证其真实性。而这可能让许多像我一样准备相信最新说法的人,不能不对着相关案情通报而犹豫再三。
更让人窝心的是,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普遍关注,和涉案人员中包括两名在读小学女生有着莫大关系。但是现在的情形,许多人似乎更关心当地有关部门是否存在隐瞒行为,而当地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为自己洗清"冤屈"(比如像目前这样,查实当事人涉嫌卖淫嫖娼)上,这当然合乎常理,也很重要。问题是,为什么不能够同时也关注一下本案真正意义上的受害人——刘氏姐妹和陈艳呢?
要知道,当地警方之前怀疑刘氏姐妹涉嫌卖淫,这就意味着她们的监护人即父母已经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为何有关部门当时没有立即采取保护 ��措施?况且,根据媒体报道和现在当地的说法,这对姐妹不仅对父母的违法行为知情,还可能在父母的唆使下帮助隐瞒事实——这能否证明其父母(虽说是同居关系)已不能承担法定监管责任,有必要进行社会或法律干预?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现有法规在这方面尚没有详细规定,这对姐妹的生存状况也该引起有关部门及社会的同情和讨论。
还有,且不论陈艳是否未成年人,她在父亲唆使下从事卖淫,这样的人伦悲剧肯定值得高度关切。无论她的行为乃出于自愿,或是在强迫乃至暴力逼迫下进行的,这背后一定还有不为人知、值得重视的因素,有关部门也有必要查个清楚。此外,据案情通报,当时前往医院检查的刘氏姐妹当中有一人并非本人。那么,这名女性又是谁?她会不会是本案可能存在的第四名女性受害者?上述问题自然也包括 ��权部门是否存在漠视或侵害当事人权益等方面。
所以,我认为在关注具体案情同时,还有必要关心这几位受害人,在社会保障和法律等层面好好反思这一社会现象。也许这只是一桩个案,但也可能涉及近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的"底层沦陷"等重大话题。如果本案没有出现这对未成年女生,没有出现父亲唆使女儿卖淫这样有悖伦理的悲剧情景,这也只是一桩寻常的卖淫嫖娼案件,以及暴露了执法程序上可能存在的一些痼疾。倘若我们不去多关注和思考问题的更大要害所在,这起事件起到的警示作用还能有多少呢?
2009年6月10日
宁做伪君子,不当真小人
Thu, 11 Jun 2009 06:52:00 +0800
作者:吴澧 | 评论(13) | 标签:政治文明, 策略, 同感心
"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是句老话,现在似乎更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处世原则。在国际评论中,这表现在"揭露本质"、政治只讲利益的文字到处泛滥,在主旋律网站国际版的标题里可以占一多半。比如,"人民网"最近有篇文章说,"很多人认为奥巴马改变了美国傲慢和强硬的帝国本质,引领美国走上了外交新时代。本文认为奥巴马的新外交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外交本质,改变的只是手段和策略。"如果将美国的外交本质定义为"维护美国的利益",说这不会改变,只是废话。当然不会改变,有什么可讨论的?可讨论的恰恰是改变了的手段和策略。
遇上有年青同志讲这种自以为眼光锐利、看透了"本质"的废话,本人通常笑问是否独生子女,在家帮不帮老妈做家 ��,去菜场买过菜没有,见过菜场里的讨价还价吗?
买菜的说:你这菜看着这么湿,还卖这么贵。卖菜的说:大叔啊,我一早三点割了菜往城里赶,这是露水哎,菜新鲜,才有露水。菜场的讨价还价有一堆套话,但很少有人会说:本质上这是利益问题,我今天就是要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菜。不信,你用这样的买菜只讲利益的话,去跟卖菜的说说看。同志,接触一点真实生活吧。
男人追求女人的本质,大概跟六百万年前我们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中的雄追雌差不多;但是,六百万年来,手段和策略却改变了许多。学界认为黑猩猩社会仍然保留着我们共同祖先的习惯:雄猩想做就要做,雌猩不干它就打,按在地上霸王硬上弓。但是,像邓贵大那样,在新社会里坚持猩社会的手段,用人民币抽打不服从的女孩,将女孩按在沙发上,却� �国法所不许、民俗所不容。
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这里"智慧"可当文明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不断地用更为温和的手段和策略,来制衡和"掩盖"我们的天性(天猩?)。
再说奥巴马。他最近有个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机会。奥巴马讲:他提名的大法官,必须具有很强的同感心(empathy, 换位思考、设想自己落入他人处境的能力),理解判决对弱势群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为什么他要采取这样的手段和策略?
美国参议院上一次大法官审议辩论,是2005年的小布什提名保守派大法官塞缪尔·阿利托。民主党参议员阻挠失败后,当时身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奥巴马总结道:或早或晚,政治会追到最高法院,这是我们民主党失去白宫和国会多数的直接后果。他说:如果我们继续丢失选举,我们的观点和价值必将更少地体现在最高法院。那时,奥巴马明火执杖地要以党派标准甄选大法官。
四年后,奥巴马当了总统,民主党也很舒服地掌握着国会多数,但奥巴马的说法变了!如今他的身分代表着全体美国人,他不能再像个参议员那样纯是站在党派立场。没有人会认为奥巴马本质上不再是民主党人,但他不再说大� �官必须体现民主党的观点,他改口说大法官必须有同感心。
什么是同感心?笔者前次的文章《常怜农家子,屡输法院事》(5月29日)提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一份分析报告发现,该院受理的农民工申诉案件,多数以农民工败诉告终。败诉并非因为事实上没有道理,而是因为证据不足。"如果法官在判决里建议农民工平时应有意识地收集、保存证据,那么这个法官很有同情心。如果法官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有设身处地的了解,他或许会意识到农民工未必具备很好地阅读、分析法律文件的知识水平,于是他在法庭问了资方很多问题,比如工资是如何决定的,让农民工通过比文件易懂的对话来获知证据的重要,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法官很有同感心。
但这样的同感心,大概要求一点接近或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生活经历� 奥巴马拈出"同感心"三个字(或英语三个音节),已将经历隐含在内,这就掩盖了他要挑选西语裔出身的法官、争取西语裔选票的政治,将提名辩论拖离赤裸裸党派纷争的轨道,转为讨论法律之不偏不倚和法官经历之拘囿这两者间的张力。这是比较文明、比较温和的话题,有助于构建共识,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
这也是很高段的政治。如果一定要揭露其"本质",则不妨说,奥巴马是在文明的"伪装"下优雅地玩政治。
你可以天天给《环球时报》写文章警告国人:美国的本质就是"亡我之心不死";你可以每次在街上见到男人给女士买花,就扁扁嘴说这家伙只是想上床;你可以不相信毛泽东同志的名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然后,某天你也要搞民主了,村子里要 ��举村委会主任了,你怎么办?做个政治邓贵大,掏出一叠人民币敲桌子,宣称"利益,利益,政治的本质只是利益,我们姓邓的就是要选邓家门里的人"?村里的张姓人家和李姓人家会怎么想?
还是古人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可以把"财"字换为"漂亮异性"或"政治地位",不能换的是后面四字。
(本文已于今日见报,这里恢复了报文因篇幅不足而删去的倒数第二段)
苹果梨的怒吼!
Thu, 11 Jun 2009 06:37: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5) | 标签:环保, 民情, 民生, 污染
当飞机飞行在八千米空中的时候,天象始呈现少云,同行者纷纷趴在舷窗上向下张望。那天底下纵横交错码放着黄色的沟壑,有白色小径迂回其间,偶尔有水泡子,因此又有蓝色,与天相应,同机的就总有年轻者惊讶"这下面住的是什么人呀?"
有一年,我骑行在那沟壑之间的时候,北京城里正疯狂制造蓝天,为了达标年蓝天指数,不惜人、财、物力投入,好像舞台上新戏一出,蓝天也会导演出来。而那些天我在草原上走,就彷佛融入在蓝色http://24hour.blogbus.com/logs/8284917.html,大可不必担心走失了那蓝。我在博客上发图片,朋友们说看起来天很假,我后来为图片命名"童话",童话可是真么?不是人们仍然有童话的憧憬么……
那沟壑里有人,是依赖果实繁衍、生存的一群。到旗里市场买水果的人会问:是喀喇沁旗河南东村的果子么?还说了:非这些人所种不买。村民们听了好不得意!这个村子叫河南东村,"河南东村的果子"就此成为招牌。我后来认识了这些人里头的几个,就问:"想没有想过,把品牌打到国际上去,先由国内做起……"这些人里头有杜姓者说:"那自 ��,早早就在想哩。"
和这些人相识,是2008年初的事情。
有一天我在班上,接了个电话,电话那头是陌生人声音:"你是张师傅吧……我们是内蒙古喀喇沁旗的农民……"
我接这样的陌生人电话已是平常,我直接告诉他们可以说问题,越简化越好。因为我在上班……最终我给了他们一段时间,中午饭间,他们来了几个代表,我在楼下的咖啡馆里接待他们。也就是那天,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我听懂了他们讲的故事——政府招商,由云南招来个粗铜冶炼厂,厂址就建在离果园不远处。有一年从厂子里飞来股子烟,山上放羊的躺到了,务果树的躺到了,后来苹果梨的叶子就开始发黄……村民们不明就里,慌张着往山下跑,山下的村子也被烟弥漫着,睁不开眼,直呛嗓眼儿……这样的事情又发生过几回,之后的几年里,村民们发现问 ��不那么简单。以至村里患病的人也多了,周身疲倦无力的壮年劳力也多了,甚至在村里出现了开天辟地首例先天性残疾婴儿……村民们不懂这些,继续着观望,直到见天里天上下起了酸雨,掉树叶,枝干枯萎,以至出现了三十年的老果树一夜变枯木的奇事,村民们才知道了问题的严重……
我那天听农民讲述他们的遭遇,脑子里就一直浮现着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泄露事故。我问他们现在在干什么?村民代表告诉我说"近三年我们开始上 访。"
喀喇沁旗农民的上访很不顺利。先是个人行为,后来就三两个结队而行,却总也不见成效——没人理他们。非但不理他们的问题,旗里还百般阻挠。汽车站,火车站,到处是他们的人。我问"他们的人"是指谁,代表说"不明白为什么公安局也出面了。凡是我们走哪里,他们就跟哪里。不走远了可以,但凡离开赤峰市,马上抓人。"代表们告诉我说这些年为上 访的事情,他们伤透了脑筋,既然我们向政府反映情况,就该算是为政府帮忙啊,可是怎么就成了罪犯呢?怎么就要和警察打交道呢?这些年里,上 访不成,被抓回的倒是集体轮流了一便。有个姓杜的,有点知识,有点文化,专门为大家办这个事情,现在他被却被取保候审,被限制自由,说是听候发落。现在我们那里的打字社、复印社都接到过通知,意思是"凡接纳上 访人的活儿,打印文件啦,复印材料啦你就别再想端这碗饭吃。"
那天听喀喇沁旗农民讲故事,得知此行他们来了三十人,躲在京城南部的一家地下室旅馆里。正值两会召开,北京城里安保很紧,来的人就集体躲在地下室里,大气儿不出,二门儿不迈。投石又无门,后来听说了有写博客的人爱管这事儿,就找上我的门来……
我去了南城,下到地下室,受到最高规格接待——集体站起拍手欢迎。说实在话,那一刻我却只想的是:假如把希望全寄托给了Blogger们,那事情就极其悲哀了!你说不一定?那好,那你说说他们该怎么办呢?
那天我从南城折返回家,晚上就听来消息,三十个人里有十个,禁不住对天安门广场的向往,更想看看毛主席纪念堂,后来就在广场被警察觉察他们是上 访者,被一并拘留,再后来喀喇沁旗里来了乡下的警察,连夜押回了内蒙古。第二天又向北京方向发出警告——其他人要是还不回来的话,就正式拘留被抓的人……这些事情我写过,麻烦去看看。
做了段新视频,请大家也看看,看看这些农民的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在您的眼底评断评断——谁是谁非?(您的留言很重要哟!)
现场视频在这里http://24hour.blogbus.com/logs/40841622.html
新书重新审视诺曼底登陆
Thu, 11 Jun 2009 05:14: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0) | 标签:诺曼底登陆, 二战
经济观察网 今年是二战中盟军诺曼底登陆65周年纪念。上个周末,西方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到法国诺曼底,和几百名名老兵们一起参加了纪念活动。今年因为法国没有向英国女王发出邀请,在英吉利海峡两岸掀起了一阵波澜,最后虽然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皇室参加了纪念活动,但不少人对于英法两国政府的这一疏漏依然非常不满,当英国首相布朗抵达纪念活动现场时,人群中有人对他报以嘘声。可见这一历史事件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了65年之后,当年登上滩头的盟军战士中,能够回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将会越来越少。曾有人担心,随着老兵们的离去,这场被称为二战转折点的重大事件,将会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出。但事实正好相反,近几年来西方各界对二战的兴趣有增无减。就在65周年纪念活动前,英国出版了两本� 关诺曼底登陆的新书,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战役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Antony Beevor 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他的《斯大林格勒》《攻陷柏林》等通俗历史作品史料充分、叙述清晰,拥有大批的读者。他的新书《诺曼底之战》(D-Day: The Battle for Normandy)详细叙述了诺曼底登陆的组织、准备和实施。他在肯定诺曼底登陆的正当性和重要性的同时,在书中揭示了许多过去常常被避而不谈的阴暗面。他发现,在正式登陆的 D-Day之前,就有1万5千名诺曼底平民在盟军轰炸中丧生;在登陆之后,又有2万平民死于战火。法国平民在二战中的牺牲,过去往往被忽略。在这部书中,作者花了许多篇幅讨论这个话题。但是他在书中表达的观点,即盟军在法国北部作战时,没有尽全力避免法国平民伤亡,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诺曼底之战》精装本(hardback)出版后的第一周,既售出超过1万本,高居英国非小说类书籍畅销榜榜首。
如果说《诺曼底之战》是一部采用传统叙述方式的历史读物,那么另一本同时出版的作品,则是一部通过虚构人物来重现历史的小说。这一做法是英国作家 Giles Foden 的一贯风格,他的前作《末代独裁》(Last King of Scotland) 就是通过一个虚构的苏格兰医生的视点,再现了在独裁者阿明统治下的乌干达。他的新作《湍流》(Turbulence)再现了诺曼底登陆中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即天气预报对登陆成功的重要贡献。
《湍流》的故事说得是一位年轻的气象专家梅得斯(Henry Meadows),在盟军准备登陆行动时,奉命前往一个苏格兰小镇,访问一位隐居的气象预报专家莱曼(Wallace Ryman)。莱曼发明了一套数学模型,可以准确预报天气。但是他本人是贵格教徒(Quaker),反对一切杀戮行为,不愿意看到他的研究成果间接地协助战争。小说就在梅得斯一方面试图理解莱曼的模型,一方面希望说服他为D-Day预测天气的过程中展开。据作者透露,小说中的莱曼的原型,是英国数学家和气象学家 Lewis Fry Richardson。他是首位试图用数学模型、而不是历史资料预测天气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贵格教徒。
Giles Foden 在《湍流》中成功地把枯燥的气象学写成了一本有趣的悬疑小说,把历史事实、宗教与政治、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在英国受到广泛好评。
这两本书,虽然一本是小说,一本是非小说类的历史读物,但都具有既严谨细致又引人入胜的特点。虽然目前已经有几百本有关诺曼底登陆的书籍,但这两部新书却成功地为诺曼底登陆这一题材提供了新鲜的角度。
经济观察网稿件: http://www.eeo.com.cn//Business_lifes/yuedu/2009/06/09/139658.shtml
原文链接: http://taohuawu.net/2009/06/10/new-books-about-normandy-landing/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