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星期二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少学鲁迅少愤青[直通车:50次]

Tue, 18 Aug 2009 13:02:00 +0800

作者:港媒直通车 | 评论(2) | 标签:时事观点

[1] 水灾冲走小马哥民望

马英九在台湾八八水灾之后的第七天才召开国安会,又拒绝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被指救灾不力,受到各方批评。《信报》社评指,一场政治风暴可能来临,成为左右台湾政局的一大变量。

文章说,在台湾,每逢有大灾发生时,通常是中央、地方政府分别设立应变中心,地方负责第一线抢救,中央作为支持。但是八八水灾是一场五十年未遇的特大水灾,"总统"已经可以颁布紧急命令,这样就可以调动军队协助救灾,令救灾更有效率,也有利于建立政府的果断形象。可是马英九迟迟按兵不动。

九九年「九二一」台湾大地震,时任总统的李登辉在事发后第一天已经召开了国安会议,并亲临灾场指挥。在台湾媒体的一片"贬马扬李"声中,李登辉将更加振振有词,小马哥的政治压力将会更大。

文章说,失误之处不仅是在决策上,在救援工作里也闹出不少笑话,包括曾「拒绝」外国救援协助,包括向外国要求提供可吊重三十二吨以上的直升机,但目前全球吊挂能力最强的是俄制M1-26直升机,只能吊重二十吨。

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人类猪流感爆发后第一时间封酒店及大隔离,虽遭批评,但民望上升。《信报》余锦贤先生的文章作此对比,认为政治人物最重审时度势,处理灾难情景宁可肉紧,绝不可放松,应是千古不变定律。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民进党乘势反攻,马英九的一些内阁成员将会"牺牲",他开拓的与大陆友好路线还能否行得通,也成为一大疑问。

– ‐‐——– ‐‐——– ‐‐——– ‐‐——– ‐‐——– ‐‐——

[2] 年轻一代将和鲁迅说Byebye

我们也在不断的改革教科书。在新版的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作品大幅减少,原因是:

1,「生涩难懂,学生不好学」;

2,「鲁迅作品与时代发展有隔阂」;

3,鲁迅是当代愤青的重要思想来源。

《东方日报》评论文章说,真正的原因是鲁迅对社会、人生、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批判,以及对邪恶势力不屈服的硬骨头精神,与「和谐社会」并不「和谐」。文章说,

1,如果"生涩难懂"就可以删除,基本上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诗经》、《离骚》、《楚辞》都可以不必再学了。高考太难,学生不好考,高考也可以取消了。

2,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明史,一脉相承,鲁迅作为「五四」先进文化的旗手之一,其作品及其思想始终走在时代前沿,感召鼓励民众投身反封建求民 ��的斗争,为何时至今日,国力强盛之际,鲁迅作品反而落伍了呢?

3,鲁迅杂文如匕首,横眉冷对千夫指,用辛辣笔触无情揭开人世间光鲜无比的外衣,但决不似恐吓、辱骂那么简单,而是勇于担当民族责任,凝聚着理智思考,而且鲁迅爱憎分明,对百姓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可能成为「愤青」的精神领袖。

鲁迅骨头最硬,没有奴颜和媚骨,一度是"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如今建设"和谐社会",斗士显然难逃厄运。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 ‐‐——– ‐‐——– ‐‐——– ‐‐——– ‐‐——– ‐‐——

[3] 图说

http://photo2.bababian.com/upload1/20090818/0D3AACDF1AC6642A03F6FA31E112DFE1.jpg

– ‐‐——– ‐‐——– ‐‐——– ‐‐——– ‐‐——– ‐‐——

□ 每天乘坐港媒直通车,带你了解中国更多。专注有思想的时事评论,和原创有新意的文化评论

□ 全文链接:

港媒直通车的最新更新:
  • 理想的特设城市[直通车:49次] / 2009-08-12 21:55 / 评论数(3)
  • 外语新政,标新立异 / 2009-08-07 01:53 / 评论数(3)
  • 口惠而实不至 / 2009-08-01 21:19 / 评论数(3)
  • 一次真正的G2大会 / 2009-07-30 23:40 / 评论数(5)
  • 自强不息是宇宙的永恒之理 / 2009-07-21 16:53 / 评论数(1)
  • 返回顶部

    伟大的大裤衩

    Tue, 18 Aug 2009 11:58:00 +0800

    作者:纹丝不动 | 评论(16) | 标签:时事观点

    在互联网上火了几次的央视的大裤衩最近又成了热门,设计师库哈斯在他的书《content》(注一)中的插图明白无误的告诉了十三亿中国人这样一个让人深囧的事实:那不是什么官方说的代表思维的"智商低下之窗",也不是坊间流传的什么"美人出恭图",那个大裤衩以及其副楼的灵感,说到底还是印证了让中国人足以羞得满脸通红的猥琐想象。库哈斯,这个来自世界性都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人,他盖的不是楼,而是盖出了所有人类共有的寂寞。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的建筑界精英和民族青年们是不是又要以头擂墙,争相吊颈了?伟大首都的新兴地标建筑,被一个老外用来充分表达自己的黑色幽默和情色造诣,这对中国人来说早已足够尴尬� 如今,他还把这个事实在新书里公之于众,这样的罪大恶极,如不把其抓来喂三鹿送黑砖窑,怎解国人那心头之恨?其实对于讲究风水,喜欢研究建筑象形,而且意淫无极限的中国人来说,在民间得到这样的答案其实并不困难。即使我们对现代主义,对波普艺术,对建筑学中所谓的异质同构一无所知。中国建筑界曾经也早有人隐晦的指出了央视大楼在造型上的不妥之处,只可惜因为话语权和决策权的问题而没有得到重视。当年央视副台长说:"肯定没有那样的意思。"而如今"智窗事发",我知道有关领导们肯定难圆其口,忐忑不安,是不是琢磨着又该找人去放把火了?

    一张在皇城视野里的天地交合之图,在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里的确不太美观和谐。然而交合又不是竖中指,这其中原本没有一点侮辱国民的意思,除非我们过于自恋,觉得堂堂华夏礼仪之帮,外人胆敢造次。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艺术家出于自身艺术情趣的热烈表现,而那些口口声声被这种猥亵观感伤害到民族感情的同胞,难道你不是这种情趣下的美好产物?一个国家的国民,能够容忍一个世界公认的杰出艺术家在在自己的土地上随意施展甚至撒野,表达出本民族的审美观中不太靠谱的作品,是他们国民性中宽容自信的一种表现,更何况我们连国家歌剧院都忍了——那个鬼东西活像长在北京这张老脸上的一颗青春痘,看着都让人觉得蛋痛。

    当年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在修卢浮宫的入口金字塔时,有人断言说,那将是巴黎脸上的一道疤。时间证明,巴黎并没有因此被毁容,那座精致的玻璃金字塔也逐渐在世界人们的心里变成了巴黎风物的一部分。一个城市的气质不会因为一座孤立的建筑所破坏,没有城市会脆弱到这样的地步,即使它表达的意境在我们的传统价值观中被描述的足够让人感到心神不宁,很黄很暴力。更何况,城市气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在一些新兴的事物里自我修正,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逐渐充实,难道如今的希腊还到处都是加特农神庙似的建筑?北京城古老文明的背后是一座广厦三千,宅地奢华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一个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政治权力中心,在这样严肃而不折腾的气氛中,竖起这么一个春意盎然的建筑,隐晦的点出了世界人民心中日� 夜想的共同愿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年之后,那句奥运口号终于在北京被严重的切题了。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建筑在建造初期是命运多舛,坎坷不安,大师艾菲尔修艾菲尔铁塔时,塔下非议的声音即使站在塔尖都能听到。一些巴黎市民看到那个庞然大物后几度昏厥,有人专门绕道而行,这其中还包括几个著名的大文豪莫泊桑和小种马。事实证明,文科生们常常很难理解一个理工科学生善美的心。建筑的伟大在很多时候,除开这个建筑本身的建筑精神和结构,更多是被在其背后这个城市里居民的叽歪,咒骂甚至过份解读中表达透彻和修成正果的,这几乎是一座建筑不朽的必经之路。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个既成的事实,与其像一个少女失身一样的捶胸顿足悲愤交加,整日以泪洗面,还不如在茶余饭后对此神迹意淫调侃,插科打诨。这有利于世界重新认识北京,认识这个国家和它在很多年里都假正经的人民。说到这里,我想起我当� 报考大学时候忍痛放弃的建筑专业,如果当时努力坚持一下的话,那么我现在的理想恐怕就是去华尔街修一座天安门了——这下那些资本家们该老老实实了吧。

    我们常常在美国的灾难电影里看到倒塌的艾菲尔铁塔,自由女神,断裂的大笨钟和旧金山大桥,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在看到在洪水地震原子弹爆炸等世界末日中上下起伏翻飞的大裤衩了——前提是这样的镜头不被广电总急的话。当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鱼窜在北京的大街上,随便抬一下头就可以瞅见那灿烂的明媚春宫,人类的心心相印会在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相视以一种默契的坏笑,想想那都是多么让人意气风发和世界人民大团结的一件事啊。假以时日,我相信我们必定会赞美这个大裤衩对于北京和中国独特的贡献,赞美这蹲有伤风化的央视美臀,以及从这片土地里雄雄勃起的美妙阳根。

    注一:此书出版于05年,不过只到近日其意图才被库哈斯的学生核实。

    纹丝不动的最新更新:
  • 躲不开的中国制造 / 2009-08-12 10:22 / 评论数(2)
  • 英雄的摇篮 / 2009-08-12 10:21 / 评论数(5)
  • 世界是他妈的 / 2009-07-22 16:02 / 评论数(0)
  • 食日谈 / 2009-07-21 10:21 / 评论数(0)
  • 我和上帝的那些事儿 / 2009-07-03 09:57 / 评论数(3)
  • 返回顶部

    台北人•白先勇

    Tue, 18 Aug 2009 11:58:00 +0800

    作者:老虾米 | 评论(8) | 标签:读书看电影

    從青春版《牡丹亭》知道的白先勇。後來知道是白崇禧的兒子,出身名門,所以小說多是回望上海往昔繁華的題材。很自然地將他和蔡康永聯繫起來,然而蔡康永該是晚輩了吧。

    看了著名的《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終於解開心中多年來對這個題目的不解。有人評價白先勇的小說藝術成就之高,用了很多華麗的溢美之辭和專業術語,說是能出其右者寥寥數人,其中有張愛玲和魯迅。對於寫文字的人的地位,我向來是不在乎的,只要寫得好看就行了,其他的什麽藝術手法多么高超完全是評論家爲了保住飯碗說的話,誰都沒有資格評論誰,判定誰。若是寫的時候滿腦子都是技術,也不見得有好作品了。會寫字的人都是感性而敏感的。

    白先勇很有些名篇,《遊園驚夢》什麽的,我以為王祖賢和吳彥祖的《遊園驚夢》是由此篇改的,一看才知道是另一個故事,頗有些失落,我倒很有趣味知道一下南京城的往昔繁華和台北的秋後落寞。這是第一次看白先勇,一氣讀下來,總也有十來篇吧。其他官宦人家的故事和底層娼妓的故事,都覺得隔了一層,是其他人的故事,唯有一篇《冬夜》,在腦子里刻下了印象。看白先勇的履歷,旅居美國三十餘年,吳柱國多少有些他自己的影子在,旅居海外不過是爲了逃避自己無法達成的文化理想,無力回面過去。理想,對於讀書人是最重要的。

    我這一向對五四生出頗多反感,主要是基於對傳統文化流失的痛楚,但看了《冬夜》之後,我突然對那些九十年前的學生群體多出了一些歷史書之外的認知。他們是真正在為理想而活,吶喊,不顧一切地前進,毅然斬斷腐朽的過去。這樣的勇氣再不會出現在現在的學生群體里了。他們的理想是整體的,虛幻的。虛幻不是貶義,理想的本質就是虛幻,務實的是目標,是明天早上的柴米油鹽。現在的人很難有理想了,只有用不完的目標。這一刻我突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什麽有越來越多的人懷念知青時代,那也是一種理想,紅色的,狂熱的理想,有理想的人很幸福,即使盲目都是帶著喜悅的勇往直前。我不復古,但我不得不羨慕他們的有理想的青春。

    我很愿意聽老人談古,那樣充盈的人生必須付出歲月的代價方可獲得,因此是無價之寶。不論現狀落魄還是得意,老人無一例外都是懷念過去的,過去比現在好,是每一段迥異的故事的統一結論。因為再沒有那樣的人,那樣的事,那樣的流年,那樣千回百轉的青春可以重來一次,過去怎么會不好?

    畢業兩個多月,我才遲緩地意識到畢業這個事實。有一天晚上和浩芳去吃燒烤,照了很多相,好幾張都是我清晰浩芳模糊,楊茜開玩笑說我是故意的,我笑。又有一天晚上,很多人在206玩殺人遊戲,平時很不喜歡的人當時看起來也不那么討厭了。最記得是我們宿舍集體去吃燒烤,曉茜請的客,祝賀她錄取香港,那天的主題照片是夜宴,阿楨,爍和浩芳都在照片上,我又把浩芳照花了。我離開學校那天,大家送到宿舍門口,大聲說我們會想你的。

    我都記得的,可惜不會再有了,那最好的時光。

    原來人生是這樣殘酷無情。

    老虾米的最新更新:

    返回顶部

    吴华英的现代"奇婚记"

    Tue, 18 Aug 2009 01:36:00 +0800

    作者:老虎庙 | 评论(5) | 标签:吴华英

    还是幼小时,我读匈牙利人写的《奇婚记》[匈·卡·米克沙特(1847~1910)],我曾为亚诺什和比罗什卡的恋情悲剧所动容,尤其在小说结尾处,两个少时相恋却到六十岁上不能婚配,以至鬓发都已花斑时的俩老人邂逅相遇时,那情景真可谓是"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令人难以自禁。《奇婚记》里的故事我从来相信只有小说里才有。因此演戏的演戏,看戏的自当是傻子也还心甘……

    可是,小说里的事情就真的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是出在我的一个朋友身上。

    吴华英,这个名字大家最近不会不熟,因为发帖谈论福建严晓玲轮奸案而被马 尾区人民检察院逮捕,并且顺嘴给定了个"诽谤罪"的六位嫌疑人之一。关于这件事情刘晓原是受托律师,自有文章叙述。我只想说的是因了我与吴是朋友而大家尚不知晓的一些话题。为此,我在吴被拘前后写过数篇文章——《当我面对以命赴死的女人时……》、《撞大运的访民生涯》、《刑警队的笔供纸后面发生了什么?》、《向"警察博物馆"荐宝一件所记》、《京城:七月流火杂记》、《周末图说:恶人是一种发疯》、《京城传出访民打油诗<上 访难> 》、《在北京最后一天的日子里,她们……》、《信访管理:纠正错误 为时未晚》、《南方女士答应为北方男的我做一顿鱼菜》、《软禁日记:人民在长大》、《12岁小女孩儿为什么要拍警察》……吴华英弟弟的案情简单归结起来看,连一些警员都认为是天下奇冤,以至至今警方无法最终定案,但人却关押在非监狱一类的戒毒所、看守所等临时地方。吴女士的弟弟好端端一个年轻有为人儿,一坐牢狱便是八年……

    为了叙述的明白,有必要三言两语说说案件经过——2003年在福建福清市纪委门前发生一次邮件爆炸案,被炸死的是机关的司机吴章雄,当天吴章雄被纪委副书记林惠泉传呼唤回。吴章雄看到纪委某个办公室门前放着一个邮包,便顺手去拿,邮件炸弹瞬间爆炸,吴章雄当场毙命。福建公安在省委某些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两个月内迅速"破案",弹冠相庆,请功受奖,并全体参与破案者赴武夷山一游。案嘛,虽说是"破"了,可是招来舆论一片质疑声,以及媒体纷纷报道。严刑逼供、张冠李戴、栽赃陷害、无中生有,案情陈述牛头不对马嘴,以至宣判吴华英弟弟吴昌龙"死刑"却迟迟不得批准。从此开始了对吴昌龙漫无边际的超期羁押,至今已八年。

    话分两头,且说一头是吴华英胞弟吴昌龙无辜被陷,另一头则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死者家属,原来就连死者家属王惠珠也很难相信此案结果。一个突出的理由是,整个办案过程,无论是在法庭还是在其他任何相关场合中,那个给王惠珠其老公打传呼的纪委副主任林惠泉却始终没有再出现过……这个朴素的认识让王惠珠始终心怀疑窦。然而,随时间的推移,王惠珠亦对此案真破不再报希望。此间八年,参与破案者升的升,调的调,甚至连办案的公安副局长也因涉黑被抓入狱……王惠珠也因此不再追究此案,更对拉了个替死鬼为自己老公报仇做了默认。

    难道就真这样吗?2009年5月15日,一件意外事情发生,吴华英在日记里遭遇写道"今天到省城上访,从省人大信访部门送交完材料后,再来到福建省检察院信访部门。今天特别的巧,遇到我所诉求案件里被炸死的福清市纪委司机吴章雄的妻子王惠珠。王惠珠向省检工作人员所哭诉过程,说出自己的困惑,其中有矛盾的一面,但也提出鲜明的观点:是林惠泉副书记打传呼叫其丈夫到福清市纪委单位即被炸死,要从这里查起,她希望省高院公开开庭,到时一定要让林惠泉也出庭,把话说明白,把案子查个清清楚楚,她不想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想放过一个坏人,并希望领导为她这个受害者主持一个公道,早日结案。"

    原来按道理冤屈已伸,愁云该解的死者家属王惠珠也开始醒悟了!吴华英在省检察院信访部与王虎珠意外遭遇的一幕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奇婚记》里亚诺什和比罗什卡的爱情悲剧。虽说不是爱情主题,却也差不多够上"悲喜交加"。

    还有更不堪联想的事情在继续发生,7月1日,在检察院信访部遭遇按说该是仇人的王惠珠后仅一月余,吴华英及游精佑、范燕琼、郭宝峰(此人16号被拘)等人就因在网上传播了严晓玲"遭轮奸致死"的文章和视频,被检察院逮捕。26天后又被宣布正式逮捕。且不说吴华英等人出于同情而发网帖不该获所谓"诽谤罪",单看吴华英女士八年来放弃职业而全身心投入弟弟死刑冤案的申诉和上访工作一点,就会联想到吴华英已经由一个伸冤的小我进步而为一个为民伸冤的大我,因为在她多年的申诉生活中已经深刻认识"若没有全人类的解放,又何谈一个吴昌龙的解放呢?"这样一个大义之理。这样的被教育难道我们还看到的少吗?不是有许许多多的中国访民正在由奴隶变成为将军,由不会打字,成为上网高手,由不懂电脑,成为计算机专家,由大字不� �变成为文牍处理的完美主义者、录音录像的高级专家、跟踪和反跟踪的神探高手吗?这样的司法教育培训运动对中国人民的法制教育来讲,实在是功不可没啊!

    【附件】王惠珠与仇人吴昌龙胞姐吴华英的遭遇对话(根据录音)

    地点:福建省检察院信访部

    人物:

    吴——吴华英(爆炸案被错判,而由公安刑讯逼供屈打成招的"杀人犯",后死刑被驳回却至今超期羁押8年的无辜青年吴昌龙之胞姐)

    王——王惠珠(爆炸案死者吴章雄的妻子)

    检——福建省检察院信访部门工作人员

    保安——福建省检察院信访部

    旁人——福建省检察院信访部里的路人

    ……

    检:(指着吴华英道)你不要说了,好不好?这是她(指被炸死死者家属王惠珠)的事。

    王:谁(给我老公)打的传呼?我告诉你, ��我们单位(纪委)林惠泉(纪委副书记给我老公)打的传呼,你们去找他,要把真凶抓出来,我等了8年,我受害者的痛苦你们知道吗?你也要站在受害者的位置想一想,看一下,会怎样。你们要拷拷自己的良心。

    【接下来受害人两方先掐起来】

    王:(转身对吴说)你去找公安局,检察院(是他们把你的家人抓进去的)。

    吴:你不要搞错对象好不好,你总不能把我们这些人当做爆炸案真凶。

    王:现在公正在哪里?你要找公安,检察院找吗?

    吴:我是跟检察院讲的,我不跟你讲,你的处境也很可悲,我心里都很清楚。

    王:所有的人都是可悲!

    吴:冤有头,债有主,你心里应该很清楚。

    王:我比你清楚,如果不是的话,我就不会到检察院来,我想请领导,我不想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想放过一个坏人� 我也不想跟你吵,这个案子是公安局、检察院抓的你们几个人,你们几个人拷拷自己的良心,让我等到现在。8年来了,我这个受害者,你看看,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又要上班,又要打零时工。里面也不安排一个工作,我走在自己的单位,还被人说贪心,还说炸药放在那个(纪委)门口,每个人走过去都没事,就我丈夫被炸死,说明我丈夫贪心,你们这么残酷,还这么污辱我们。你看看一个受害女人,没钱没势没官……

    王:(转而对检察院工作人员说)你们这个是不是太残酷,是不是太过份了?

    保安:你该找福州检察院。

    吴:(对保安说)你们省检察都作不了主,还要把她(王)推到福州检察院?

    王:看看她(手指吴华英)她的老公和弟弟都被公安局抓进去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你去纪委里面,为什么这样� ,我也不知道,你看看让我等了8年,是他家里人干的,你们无冤无仇,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你去纪委,让我等8年了,叫他们去查,我跟你讲,传呼是林惠泉打的,你去找林惠泉。林惠泉我去骂他……你说你老公和你弟弟为什么这么做?

    吴:(杜捷生)已不是我老公了,我们早就离婚了。

    王:为什么这样,你要炸方书记,跟我驾驶员有什么关系?

    吴:最根本的原因是真凶在哪里?假如说,这个事是我弟弟等人做的,早就毙掉了,还会等8年?

    王:无冤无仇的……谁,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了?实在我听了无法接受,公安局里面的人跟我说……炸药在门口,还说高书记要炸方书记,方书记办公室的所有东西都炸坏掉了,你以为我没去告(闹),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贪官,我老公是林惠泉打传呼进去的,叫他去出车,走到门口, ��还没打,还没进来就是那个打传呼的人,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找打我老公传呼的人。

    旁人:没错,问题就在打传呼人身上。

    吴:说实在,我弟弟连炸药是什么样子都不懂,怎么成了爆炸杀人?(吴章雄)他是冤枉的,我弟弟也是冤枉的。

    王:真凶要抓出来,我去找他们,检察院都说案子现在高院里面。

    吴:检察官,你们看了,今天死者家属也这。

    检察官:你们是两个码事。

    吴:不是的,她所诉求的目标跟我是一致的,要揪出真凶。她是冤的,我们也是很冤的,真凶老是掩盖着。

    王:我请求省高院开庭,我就要林惠泉出来,林惠泉也要出庭,那你(指吴华英)和林惠泉怎么纠葛,大家一起看看,暗害我老公,要还我老公的命,随你方裕开书记,什么市长?我现在不怕你了,我就一条命要的话也拿去,让你们去� �灭,有枪也拿来,我跟你说,暗害我老公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要杀人灭口?你和林惠泉当庭辩个分明,你们一个个都没有责任,我要追究你的责任,你有钱我赔你,全部都是黑暗,我相信这里有一个包青天,没有一个都被你收买过去,都是贪官。一个一个贪官,我信老天爷应你们都倒霉,你看看,哪一个贪官污吏敢吃这个凶手的黑钱,全家都死得光光,不但他本人要死,要他后一代死得更惨,比我更惨。你害得我 36岁当寡妇,我让你一代一代比我更可怜。你当你们也是人,天地都会替我流泪,方裕开书记,我老公被炸药炸死了,你一个纪委书记都没责任?你纪委一个书记都没责任?叶书记、什么林书记、方书记,你们一个一个全部都是贪官污吏的人。他妈的方书记我说他是短命鬼,短命鬼你躲起来呀,你的驾驶员被人家暗害死了,你躲在家里,你现在还在上班,你是不是人呀?(王惠珠与方裕开通话)

    吴:你们今天也上了深刻的一课,我们告了8年都告不下来,这个案子一直拖在哪个地方?

    王:我是说我们都没钱,他们都有钱,我一个律师都请不起,跟你们讲,我8年来一个受害者的家属,今天第一次来这,我儿子,我老公被他炸药炸死了,很痛苦一个 12岁,我要上班,我要打工,又要流泪,还要抚养两个孩子,我有一个婆婆,我我我公公前年死了,你说我这个人,做什么人呀,你说呀。进去纪委里面,一个个领导骂过,一个个骂过,我说你们领导自己凭良心,我的一个孩子135元,够不够你老婆买卫生巾,你们这么残忍,工作也没有安排,你什么意思?你2001年 6.24找我老公,叫他进去在门口被炸药炸死了,你不找人我老公怎么会被炸药炸死,这等于你就是凶手,你是策划人,气的说话,还说我老公贪心去捡炸药,你说那么多人走过去都不去捡,你们为什么把我老公骗进去,去捡炸药把我老公炸死了,我老公在里面上班19年呀,也不是一般的一年两年呀。

    旁人:原来从来都没有上班,原来从来就没有上班。

    王:这么对待我,我受害者受害8年了,我都没来你们这里,想象自己心里的痛苦,我生活没有着落,我希望老天爷有天眼的,你要有一个清官,还我一个公道,我家里没有一个亲人,替我伸冤报仇,我也不想害一个人,不想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想放过一个坏人,让你们领导早日让我这个案子结下来。查个清清楚楚,为什么这个凶手这么残忍,为什么跟我家人冤仇这么深,为什么这个炸药偏偏� �死我老公。别人住了几十年,我们住了30多年,都没见过别人被炸药炸死的这么惨。我到底做了什么孽,我不想活了。

    吴:谁在造孽?

    王:你跟你家里人没冤没仇,你为什么这样子,你弟弟炸药拿进去,炸死人。

    吴:是你搞错了,这不是我弟弟做的。

    王:我什么事都做过,帮人家洗地板,帮人家洗厕所,我要求领导安排一份工作,一直都没有,那个方书记简直就是无道,你知道吗?

    吴:我知道你很苦,我们也想揪出真凶。

    王:你去炸有钱有势的人,为什么要炸我们没钱没势的人?我比你们更惨,我跟你们讲这个伤害。你们都说要查个清清楚楚。

    吴:我也希望能查个清清楚楚。

    王:我看你们还怎么害我?方书记在家里,躲在家里,我老公根本没有,我这样子,被人家欺负惨了。

    吴:首先你要清楚,冤� �头,债有主,你丈夫是被别人炸死了,这个事情也是很悲惨的事情,我们知道,我们也理解。

    王:你还说我老公去捡炸药,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呢?

    吴:是谁这么说的?

    王:是公安说的。

    吴:我们没有这么说,你现在还相信公安说的话,你这个事情要搞清楚,你不能听公安怎么说就怎么是。公安还说我弟弟搞的炸药,公安还说这个案子就是我们做的,为什么这个案子拖了8年还判不下来?

    王:我真的没办法,我的眼泪都哭坏了,为什么会炸我们没钱没势的人,我请领导,我真正一个什么都没拿。

    旁人:真正凶手没抓到,抓到了就该千刀万剐。

    王:你们领导太过份了,为什么这样,要炸我们没钱没势的,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平时人家都是叫我小姐,我都不爱去骂人。现在我老公被人炸死了,我也学会骂人了。本� �不想骂人,骂人也有罪,但是,你们太过份子,我们全家都靠我老公养活我,你看看,被你们炸死了,我现在亲戚上也没有来往,人又死了,你看看,我是不是太残忍(惨),简直太过份了,你们这样子。

    吴:我把材料拿一份给你们看,我们从来都没有对你的遭遇说过风凉话,都是很同情你,我只希望我们的冤情,真相揪出来,其他没有什么。

    吴:你要拿钱赔我,我就不要你们的钱,你们有这么残忍,我要你们赔命,你们要还我一个公道,我毕竟不是那么贪心的人,我宁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做人要有情呀。你知道,我不象有些人贪官,害得人家受害者,你们却大吃大喝,你自己想想看,一个受害者的人,心里多么痛苦,我们跟你们有什么冤仇。

    吴: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法律,如果有公正了,这个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王� 马上结案,都是说,你们给我查个清清楚楚,早日结案。也不想我惠珠,今天自己,我老公死得这么惨,也希望这个凶手给我查个清清楚楚,不能让他逍遥法外……,说我老公捡炸药,还要污辱我老公。为什么在不上班的时间,把她老公叫进去,被炸死了。

    吴: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你老公贪心才去捡炸药之类的话。

    旁人:这话是里面的人说的,她老公捡不捡炸药,你们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情况。

    吴:这是我弟弟经历过程的材料,打印好的给你一份,这个案子怎么弄出来的,这个是官方的报道,这个案子怎么"破"出来,都在这些材料里。

    王:我不想三天两头吵吵闹闹的,我王惠珠受害者的家属,我希望也相信领导给我查个清楚。

    吴:现要求检察院,你们去看守所见我弟弟,到现在还是压在那边,上次问那个领导,他说还在� 调,那到底是怎么个协调?就是,你应该真凶这一块要去抓,不能限期耗下去,死者家属有家有多么冤,讨不到一个公道,苦了她。作为蒙冤的我们也很苦,天天都为这个事情在诉求,我相信那些的刑讯逼供……

    王:我们走了,我相信你们领导要还我们一个公道。

    我:你就是看一下,这个案子是怎么"破"出来,整个过程都没讲你老公,是讲公安局怎么"破案"的经过。

    王:反正你们自己,走后门把这个案子压下来,你回去也是个不好的下场。

    吴:你是信上帝,我也是信上帝的,我们对天发誓,对上帝发誓,你们命运都是一样的。

    王:他领导走后门,人家受害者给害死了,他经过走后门判了15年,后来回来,最后自己回到家里,那个冤魂不散苦缠着,我相信,如果一个凶手有钱到处摆弄,如果想回家去,如果真想把有些 ��官都吃过,如果你放到家里,你的命也不长。我相信这个老天爷,人算不如天算。你知道,我这个受害者怎么办,没有钱去摆弄,没有找到一个清官,但是,天也不会放过你,谢谢!领导帮我传一传。

    吴:你看,今天你们也都看到这个事,如实向上面倪英达检察长反映一下,大家要的是共同的目标,作为检察机关监督这一块,也是希望说,真正的凶手,不能这样子,就像她弄成今天这个样子,也很悲惨,也很累。外面一直说她的老公贪心才被炸死。你要还人家清白,每个地方的清白都要还。作为你们的放在,今天有义务把这个信息往上传递。我也是很凑巧,每个月都来,这个月来了,恰巧碰上,8年来第一次在信访部门碰到她(死者妻子),听到她这么说的,因为以前的话,我们只知道自己很冤,其他也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我知道那个被炸 ��的司机绝对冤的,公安抓人抓错了对象,对不对,这个消息对你们来讲很重要,你们不能无动于衷。

    检察官:省高院还在审理,高院还在审理,审理了两年了,你们的监督都到哪里去了?

    检察院:我们也要有个时间限度。

    吴:有个限度?法律也有个程序呀,不是说知道吗?你知道8年来我们是怎么过的,你们也要尽义务和职责,我希望今天这一切大家有这么多人在这里见证,都记录在案,向省检察长汇报此事,我就这个事情会整理一份材料送给省纪委,省检察长,还里省里的所有领导,我看现在是早上几点,9点半,大家(检察官四个、保安两个、访民五个)都在场,作个见证。

    王:我说方裕开,你这短命鬼不得好死,我老公在你那儿开车,连累我老公被炸药炸死。方裕开衣领被的拎起来,任凭我打,我又能奈其何?办案室� 斧头去砸,我让他去报110来抓我,你若不叫110来抓我,你方裕开也不得好死。你让我老公今天的这样的下场,工作也没了,什么都没了。我到底做了什么,你们这样没天良,用炸药把我老公炸死了。为什么这样做,我老公的死对头

    旁:你想想,苦是有炸药,那个炸药的人已放出来了,无罪了。

    吴:那里他没受到刑法讯。

    王:你这边抓进去这么多人,我惠珠也够善良,你嫌疑,惠泉躲进去了,不走出来,惠泉就是那位打电话的叫她老公进去的那位领导,你们抓的这么多人,这次开庭,我让林惠珠出庭,在法庭上,你当什么屁官,你们这么没天良,我和你无冤无仇,你怎么可以这样暗害我,你这样做,

    吴:如果有需要,我可以介绍一个报社给你?

    旁:纸在哪里,笔在哪里?

    吴:我有一个渠道,福建内参。

    王:我都 ��了。

    老虎庙的最新更新:
  • 芦头镇"政府偷拍门"最新视屏爆冷【视频】 / 2009-08-17 00:10 / 评论数(5)
  • 山东芦头镇"政府偷拍门"最新续图 / 2009-08-15 14:29 / 评论数(5)
  • 国庆前的流民 / 2009-08-15 12:00 / 评论数(2)
  • 山东农民李春华家里安上了监控头 / 2009-08-14 18:50 / 评论数(11)
  • 一个当了15年马桶的村庄 / 2009-08-13 23:32 / 评论数(6)
  • 返回顶部

    《教父系列》:克里昂家族的三个纯爷们

    Mon, 17 Aug 2009 22:58:00 +0800

    作者:有意为之 | 评论(6) | 标签:教父, 爷们, 克里昂, 男人

    一直知道《教父》经典,但却不知道到底有多经典,是什么让它变得如此经典。下定决心,花了很长的时间把《教父》三部曲都看完了,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做经典。

    就像《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不夸张的说是中国小说历史中的经典,那么《教父》就是世界电影史中的经典,一座电影上的丰碑,就像我们对钻石的称谓:钻石很久远,一颗永流传。它就是电影中的最璀璨的一颗。

    《红楼梦》的经典让几代人对之迷恋,并产生了红学。《教父》同样让人迷恋,让无数的电影人对之顶礼膜拜。它里面的很多手法,很多经典画面,被不同的电影所继承学习。它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部《教父》电影的拍摄历时18年,在那略显黄色的色调中, ��我们看到了三代教父的不同性格,不同境遇,和同样的价值。

    维多·克里昂:王者之风的老虎。

    马龙·白兰度的演技,令教父不朽,这种气度,他似乎天生具备。

    人格的魅力。教父是很绅士的,不轻易发怒,却自有慑人的威严,令人不敢正视。这是他人格的魅力,学是学不来的。不是么,即使麦克以凌厉强势的作风赢得了家族的中兴,但康尼生日时的盛状和人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却不复存在。教父的取胜和发家之道是帮助别人,帮助弱势群体,如阳光雨露。《教父2》中,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年轻教父孤身从西西里逃到纽约,打工养活自己,和后来的老婆孩子。如果没有压迫所有生意人的黑手党出现,如果维多不杀了他,那么生活还会安静地继续下去。可契机偏就出现了,为民除害的同时,维多赢得了整个意大利居住区人们的爱护和尊敬,他成了及时雨和保护神。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也。

    影片开始时,一只虎斑小猫乖乖地卧在他身上,教父轻轻抚摸着小猫。说到重要事时,教父伸手作了个手势,手于是从猫身上拿开了。可小猫不愿意,瞄瞄叫着,伸开两只前爪去捉教父伸开的左手。教父也颇有些惊讶,低头看了它一眼,把手伸给它……他的温婉细腻,给亲人,给美好的事物。

    教父和夫人感情很好,默契,相爱。夫人的脸上洋溢着健康阳光的笑容。男人和女人是一对整体,一个男人能让珍爱的妻子幸福,让家庭和美,才是终极梦想。维多年轻时,说过我心中最美丽的还是我的妻子。直到老去,去世,他们都很和睦融洽。这男人实在不简单。

    麦克·克里昂:目光犀利的头狼。

    麦克不像他的父亲,天生充满着一种让人畏惧而又敬畏的力量,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他参过军,所以他虽然看上却温雅,但亦坚强,并且将智慧与坚韧合为一体,目光犀利,动摄人心。

    麦克有过两个女人,意大利女孩是一见钟情的,另一个是相爱已久的。他一次只和一个女人生活,不和其他女人胡来。多处发散的性欲,容易影响食欲的满足。为何女人喜欢钟情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更专注。这点,他和教父还是很像的。

    麦克一步步被逼上绝境,父亲被刺,自己被打,兄长被扫射,全身中弹而死,老婆被信任的人炸成碎末……一个接一个的厄运袭来,克里昂家族在风雨中飘摇。男人的使命是什么?如今的麦克,肩负着家族中兴的重担。家族所有的压力,瞬间全部压在了这个原本完全不顾问家事的大学生身上。

    填饱自己肚子的同时,填饱家人的肚子,让亲人们过得衣食无忧,幸福和美。当这个危机出现时,能够奋起为保护家族而战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在整个生物界,都是如此,只有最优秀的雄性(有些是雌性)才能够担任这个使命。

    麦克是一个优秀的家族长,在竞争惨烈,朝不保夕的时候,头狼注定要目光锐利,心狠手辣,城府极深,心思慎密,深思熟虑,动作迅速。然而教父所创造的世界已是很好,要想超越他的时代很难。第一代创 ��者总是比较随性和轻松,第二代就负了压力。

    和教父不同,麦克心狠手辣,铮铮有力,连说话都斩钉截铁,不留回旋余地。同样是劝退汤姆,教父含情脉脉,话语温婉,拉家常一般,而麦克则直接说NO。他心里是排斥这个"事业"的,志不在此,不得已而为之,所以不会像教父一样处处留心。

    文森·克里昂:智勇有谋的猎豹。

    文森是桑尼的遗孤,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文森的性格和桑尼一样性格激烈,从他当众在教父前面咬伤对手耳朵这点就可以看出,并且他也和桑尼一样喜欢女人,并且很受女人欢迎,但是此时的他并没有结婚,因此我们不能说他和桑尼完全一样,从后来和教父的女儿交往的过程中,其实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对于家庭观念很安分守己的男人,自从他与教父女儿交往后,就没出现过别的女人。

    文森虽然拥有激烈的性格和火爆的脾气,但是他却并不完全像桑尼,他是桑尼与麦克的加强版,他同时拥有自己的智慧,从他躲过暗杀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他比他的父亲更加的聪明,或者说能够控制自己,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丧命,对于在他们这种环境中生活,桑尼的性格是有很大的缺陷的。

    桑尼的致命的缺点,是性情急躁,没有城府,极其容易暴露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他的那一句话,父亲被行刺。父亲说,男人是不能粗心的,女人和孩子可以,但男人绝对不可以。山尼的早逝,完全是性格所致,令人惋惜。或许,连作者和编剧都不能原谅他这个致命缺点带给整个家族的厄运。作为一个家族的继承者,山尼是不够格的,必须要死,让更为强大的继任者崛起。然而他的儿子具备了这种性格,也许这跟自己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桑尼一出生便是教父家中的长子,人人都会对他报以容忍,这也导致了他的性格的无限止放大,而他的儿子,从出生变失去了家庭强大的呵护,需要靠自己打拼,需要拥有智慧让自己生存,这也练就了他的性格,粗中有细。

    如果一开始的桑尼也有如此性格,我想麦克也不会走上这条道路,现在文森的出现给了他走下的机会。电影中的文森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大事,因为他还年青,因为出现在电影的最后,但是他的性格在当今的社会是否适合成为教父也是值得商榷的,毕竟时代不同了。

    同样的价值观

    我不能肯定文森的家庭观年,我只是推测,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同样会说这句话"我以我的力量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一些罪恶,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这是他们之所以受到别人尊敬的先决条件。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家人和朋友的安全。

    维多为什么拒绝毒品,因为他知道毒品会使他的家族深陷泥潭而不可自拔,他知道毒品挣钱,但他考虑的更加长远,他不能用家庭和朋友去与一时的利益做交换,这是坚决不允许的。在他由于不同意家族参加毒品后,受到暗杀,身中五抢,后来还失去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大儿子桑尼克里昂,他并没有选择报复,不要以为他懦弱,维克的名字就代表着坚强,因为他知道仇杀是永无止境的,会让他失去更多,他不想再失去家人和朋友了,所以他选择了和谈,他托汤姆召开了五大家族会议,会上他用略带沙哑却充满威慑力的话语,阐明了立场,取得了和解。他告诉大家,我维多·克里昂,什么都不怕,只是继续下去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如果大家还想继续,我会奉陪到底,到时你们会� �悔的。这是坚强。

    麦克为了使自己的家族产业更加合法,想方设法让家族产业漂白,因为他答应过凯,他会离开这种黑暗,虽然最终他没有成功,有时侯这是身不由己的,但是我们看到了他的尽力。最终他靠自己的智慧和计谋,将家族的产业成功转化成了合法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他却发现,虽然他想离开黑暗,离开暗杀,但是所谓的光明又是什么呢,其实光明更加的黑暗,光明让他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他又不得不用老办法来维护家庭的安全。最终一个橘子的掉落,宣告了他生命的结束,其实麦克的一生是比较悲惨的,我个人觉得。因为他并不想进入他父亲的领地,但是出于保护家庭的男人的责任,他又不得不从事这项事业,因此他失去了最最心爱的妻子。大家以为他想在这项事业中得到那些虚荣吗,其实不然,他什么都不想要,他最想要的生� 是:安静的度过一生(我个人认为),但是他又不得不走进了这个漩涡,充当那最坚强的角色。就像他一直对他的妻子说的:"我以我的力量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一些罪恶,只是为了保护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但是他的妻子却一直没有理解,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最终他在一无所得的情况下,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从他身上看出的更多的是悲剧。

    文森我不能看出他很多东西,他在结尾出现,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他想主动担当起保护家族产业的责任,他不想自己家族的产业被外人所占据。他觉得这是对家族的不敬,最终他也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家族的继承权。他的性格其实和他的爷爷有点相似,但是时代已经不同了,在他的带领下家族能够获得成功其实确实是个很大的疑问。但是他们都热爱家族,热爱朋友。

    最后借用其它地方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是什么让男人们如此迷恋《教父》?"《电子情书》里的梅格.瑞恩疑惑不解地问。汤姆.汉克斯诡秘地回答她:"它就是我们男人的圣经,那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教父》就是向我们提出的一个不可能拒绝的条件。

    地址:http://wangxiao1019.blog.163.com/blog/static/110210236200971410135508/edit/

    有意为之的最新更新:
  • 《寂寞钢琴师》:天才总是寂寞 / 2009-08-06 22:22 / 评论数(1)
  • 返回顶部

    [凯迪周刊] 卡罗,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儿

    Mon, 17 Aug 2009 22:37:00 +0800

    评论(2) | 标签:读书看电影

    作者:俗士

    去年,我从网上知道《浪潮》(Die Welle)这部德国电影,在看了几篇相关影评后,就感到这是一部必看的影片,而且坚信能写出一篇观后感。然而,在看了两遍以后,竟无从写起。那些震撼我的元素和情节,早已被许多人写入评论了,我竟跳不出他们的框框。于是就打算放弃写的想法了,然而,想写的冲动挥之不去。

    随着对这部影片持续的关注,看了很多有关影评,有些写得很深刻,有些则泛泛。久而久之,有了一种异样的不好的感觉——似乎大家都在重复一种调子——极权主义的起源,恨不能把《浪潮》当成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电影版。保持审慎和独立思考是我一向的原则,当一种思潮达到极致就自然会警觉起来,疑惑也随之而来。为此,我又一次把影片找出来看,并对影片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一些点感想(一点说明:本文意不在批判极权主义,并不是我不想批判,而是因为,批判极权主义是很多《浪潮》影评的主要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一、被忽视的寓意——对"人"的反思

    电影《浪潮》是改编于一个真实的事件。1967年4月,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在"第三帝国"的课堂上,无法回答一个学生的提问: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独裁,罗恩•琼斯进行的一次实验。那次实验给人们这样的警示:其实纳粹离我们很近——从自由到独裁只需要5天,即使是在热爱自由的美国也一样。

    最后罗恩•琼斯对他的学生说:"和德国人一样,你们也很难承认,竟然做得如此过分,你们不会愿意承认被人操纵,你们不会愿意承认,参与了这场闹剧。"

    35岁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将这一事件发生地移植到现代的德国,但他不是对事件简单地重复,而是做了提升——成功的将这一事件引向对在那个"恐怖而疯狂的年代"(虽然故事是现代)德国人的反思,而不仅仅是机械的对极权主义进行批判。影片刻画了反叛者——莫娜和觉醒者——卡罗两个人物,以告诫人们:即使在那种"疯狂思潮"下的盲从和狂热之外,同样也有反叛和觉醒。她们反叛和觉醒的深层原因,源自于她们对自由的热爱和对自己根本权利——自由权的捍卫。

    我们知道,当年,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和德国一样面临经济危机。但德国却从一个民主政体(虽然还不长久)一步一步走向独裁。然而,美国却战胜了走向独裁的种种诱惑,日益强大。这里,导演似乎想告诉人们,究其根源,或许就在于,德国人当时没能意识到自己失去自由的恶果,因而盲从、狂热,或者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最终,或成为狂热份子、或助纣为虐,当然大多数是所谓的"平庸的恶"——由"普通德国人"变成"普通法西斯"。如果,当时的德国人能像莫娜那样反叛、能像卡罗那样觉醒,那么德国就一定不会有那个"恐怖而疯狂年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德国人深思的,也是《浪潮》真正意义所在。

    我认为这是《浪潮》这部影片对"库柏莱高中纳粹实验课"的升华,但很遗憾,这恰恰是被大家忽视的(在我看过的影评中,没有一篇提到这点)。似乎大家更愿意从对影片中寻找制度的原因,或许"制度之恶"可以成为个人行为之恶的借口,至少可以为"平庸的恶"心安理得。却忘了,从自由到独裁只要五天,恰恰不是对制度的批判,而是对人的警示。

    如果,人们不对一些看似正确的事保持警惕、如果,人们为了利益轻易放弃自己的自由权,即使,有民主制度的保障,也遏制不了别有用心的人,践踏法律制度,最终走向独裁。

    二、卡罗,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儿

    开始,所有的学生都是自由和具有叛逆精神的,而且也讨论值观之类的问题,对社会上和同学中那种颓靡之风深感到担忧。对纳粹也是深恶痛绝的,只是这种深恶痛绝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所以,赖纳老师用集体意识和"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等说辞一下子就让大家痴迷和盲从——走向"通往奴役之路"。

    但是,作为智者和勇者象征的莫娜,在赖纳要求大家穿统一服装后,选择了反叛——换课。之前,她总是很敏锐的发现赖纳的问题,并曾多次挑战过赖纳的权威。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其实,第一个离开教室的是凯文,但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叛,他对自由的理解也是模糊的,所以,他后来又重新加入了"浪潮"。凯文的离开只是自己感到自己受到限制——不自由了。但是,这只不过是个人主义,虽然,个人主义看上去有许多自由主义的元素。

    卡罗没有莫娜敏锐,开始她对赖纳的课程很认同、很投入。所以第一天,回家后她很兴奋地向母亲讲述课堂上的所学。而且,她还活学活用地想让母亲用纪律约束自己那个不学好的弟弟,她说:"纪律对利昂绝没害处。"而她母亲的答复很令我这个为人父的非常震惊,她说:"你弟弟应该自己发现他的底线。"(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但不便在这里讨论)。第二天,她也积极参与了制服的讨论。

    促使她觉醒的是,她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对自由权利——"女孩子爱美的天性"的伸张。

    这一天,她穿了件红色的上衣去上课。路上,他男友马尔科说她自私;课堂上,在一片象征圣洁的白色之中,她的红衣服像一团火。她遭到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指责,以及老师的冷遇。不过,在别的同学都为集体取了很激进的名字的时候,她还是试图用"变革者"这个温和的名字,希望集体保持某种温和的姿态。不过,在整个集体都已开始步入疯狂的时刻,她的意见显然不会有人响应。集体最后用了"浪潮"这个看似中性的名字,而且,命名过程似乎是民主的。然而,这个民主,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方式,我把他称作:被民主(原因后面详述)。

    随后,她越走越远,终于决定用行动制止这场闹剧。她和莫娜一起撰写、印制,并到学校发放揭露"浪潮"的传单。在她们去发放传单的时候,整个校园黑暗(是晚上)、压抑而有些令人恐惧。看到这里,我竟想起《希望与抗争》中绍尔兄妹发放传单的镜头,也许是导演有意这样安排的。

    一般来说,莫娜的睿智和勇气是我们无法效仿的。而卡罗从盲从到觉醒,最后到抗争的经历,也许使她更贴近我们。正是这个原因,我给本文取了现在这个名字。其实,无论绍尔兄妹还是林昭,他们都经历了"盲从——觉醒——抗争"的历程。

    三、几个有意思的细节

    1.谎言

    一般认为,专制和独裁的统治基础是:暴力和谎言。然而谎言并不都是统治者别有用心的宣传,有时它产生于普通参与者某种高尚的行为。影片中就有这么一幕,延斯为了大家都能穿统一制服上课,主动对一位不愿意花钱买白衬衫的同学说:"我家里有两件衬衫,可以给你一件",实际上,他一件也没有。他的谎言为他赢得了一个表扬,赖纳说:"这就是团队精神,延斯!"

    而莉莎,在商店买白衬衫时,看到延斯买了两件同样的白衬衫时,并没因意外察觉延斯撒谎感到惊讶,反而,会心地一笑,克服了穿白衬衫不漂亮的心里障碍,下定决心买下一件白衬衫。

    这里是个隐喻:在独裁政体下,人们为了某种看上去崇高(高尚)的事业(情),撒谎是自热而然的,并不需要统治者进行强压。你心中的神圣感会有一种魔力,让你去为了个人荣誉和集体利益撒谎。所以,独裁者只需要不停地宣扬某种荣誉和集体主义精神就可以了。

    2.制造歧视和仇恨

    在第二天,赖纳将调整座位的原因说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团体。你们都有要好的朋友,这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团结力量大。……所以我让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坐在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边上。"歧视是很明显的,但他的理由却是团结。而且,在莫娜提出质疑"我无法相信,所有的坏学生现在像是被拎出来展览一样"的时候,他抓住莫娜一个用词狡辩说:"莫娜,我从没提到过什么坏学生,只提到过成绩差。对于我来说,不存在坏学生,比如你,我的课你成绩很好,但数学课成绩差,利萨数学很好,你们可以相互帮助。"将两个人的缺点明白的指出(这点我们中国人可能并不在意,因为从小就这样,习惯了),借口却是很光鲜的。

    顺便,他还认可了作假(抄袭)行为,当有同学问:"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互相抄袭吗?"时,他回答说:"如果这意味着,你们最终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是的。"

    在大家还没醒过味来的时刻,他紧接着话锋一转,说:"整件事还有另外一个好处,我们班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会更好,起码比楼下的无政府班好!"成功的制造了一个假想敌,把大家带到一种兴奋地状态,于是,"仇恨开始了"①。

    利用集体意识掩盖歧视、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敌制造仇恨,一气呵成,几乎没有痕迹,学生们完全失去了判断。其实,只要稍微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已经颠覆了人类最基本的善、恶价值观——尊重他人、诚实和友爱,但大家非但对此毫无警惕,反而随之疯狂。正如:"纵然希特勒的行动是在颠覆一个法制国家,他仍然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护。大多数人相信这首先可以摆脱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极端分子。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错误。"②

    3.被民主

    在给这个集体命名的过程中,程序看上去是民主的,最终"浪潮"以最高票胜出。然而,整个过程都在赖纳老师的掌控之中。他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对名称表示出了明显的好恶,在马尔科提出"浪潮"后,他说:"就知道你会起这种名字。"这时他已明确的把自己的意识传达给学生了,所以"浪潮"胜出其实是他操纵的。这就是我说:"被民主"的原因。

    谈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英国,为了不让女王(国王)的好恶影响大选,英国女王成了英国唯一没有选举权的成年人。而且,她也不能对候选人表示自己的立场。虽然,她的好恶究竟会对选民有多大影响很难说,英国人还是怕"被民主"。

    4.告密

    告密在《浪潮》中并没有真正出现,但片中赖纳老师关于告密的话很值得深思。在蒂姆想向他表功,准备告诉他市政厅大楼上的"浪潮"标志是自己刷上去的时候,他以为蒂姆要向他告密。他马上制止了蒂姆,因为这不是课堂,而是现实生活。

    蒂姆:"文格尔先生,我知道市政府大楼的涂鸦是谁做的。"

    赖纳:"蒂姆,我要求告诉我是谁干的了吗?我不想知道是谁做的!因为要是我知道了,我就必须告诉校领导和警察,这是损坏公物。我希望这一周的经历教会了你要团结,而不是相互出卖。"

    同样一件事,蒂姆说出来是告密、是出卖,而赖纳报告校领导和警察则是职责。

    四、一点反思

    我觉得,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需要审慎对待,即:对专制和极权主义制度的批判过于消极、机械和片面。似乎一谈到这个方面,就全将责任推给制度,完全不对人的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以至于,对个人的批判和反思会被批为伪道德,或者"五毛"。

    人们把一切都归咎于制度,有一个深层的潜意识,那就是:把"制度之恶"当成"个人行为之恶"的借口和挡箭牌。所有的"烂桃子"都往"制度的破筐"里扔,什么:"集体无意识"啦、什么"平庸的恶"啦,甚至"清官比贪官更坏"啦……

    对于这些无意再多说,最后,用另一部反思二战的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的女主角(希特勒的秘书),在结尾的一段自白来结束本文:"在纽伦堡审判期间,我听到那些可怕的事情——600万犹太人、持不同政见者和其他种族的人惨遭杀害。他们的死深深震动着我,但我没有将这些与我的过去联系起来。我一直安慰自己,作为个人我并没有过错,对此毫不知情,也不知道问题如此严重。直到有一天,我经过竖立在弗朗兹•约瑟夫大街的苏菲•绍尔的纪念碑时,我看到她我看到她和我同年生,她在我开始当希特勒的秘书那一年遇害。我这才认识到,年轻并不是借口,反而,更有机会经历一些事情。" ③

    注:

    ① 《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

    ② 《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英克•罗布德森、卡洛拉•施特恩

    ③ 这段话是我结合了影片的两个版本的字幕整理的,因为单独看其中之一,发现有些不连贯,让人疑惑。

    凯迪周刊的最新更新:
  • 溆浦超员的根子是财政政策松弛和不透明 / 2009-08-17 22:38 / 评论数(0)
  • 合法表达渠道不畅,煽动才有作用 / 2009-08-17 22:38 / 评论数(2)
  • 民权伸张方能保障民众利益 / 2009-08-17 22:38 / 评论数(0)
  • 我们为什么拍不出好的抗日题材影片 / 2009-08-17 22:38 / 评论数(5)
  • 请记住开胸验肺的张海超 / 2009-08-10 10:21 / 评论数(6)
  • 返回顶部

    大盛魁商号的国家镜像叙事

    Mon, 17 Aug 2009 22:07:00 +0800

    作者:赵卡 | 评论(0) | 标签:读书看电影

    ——读邓九刚大盛魁系小说之《大盛魁商号》

    《大盛魁商号》一开篇发生在哈拉沁峡谷的突发灾难,邓九刚先生是把它作为一个国家命运的灾难寓言来讲述的:不可一世的庞大驼队在经验丰富的牛领房带领下步入死神的口袋,转眼之间"整个大山整个世界全部在那恐怖的轰鸣声中颤抖起来。尘土把整个峡谷淹没了。人、狗、驼、马的惨叫声在轰鸣中挣扎着,显得极其微弱、渺小、可怜。"与其说这是描写一个商队的瞬间覆灭,还不如说是对一个无可挽回倾覆命运的逝去帝国的追忆。

    从小说的若干线索我们大致可以辨析出,《大盛魁商号》讲述的是清同治到光绪十年间,著名旅蒙商大盛魁商号所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商战故事,因邓九刚� �色的结构技能,将一个民族商号的命运无可挽回地置于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语境中,实质上,以大盛魁商号为代表的民族商业其不可逆转的覆亡和它的国家一样,都是一种无奈累积的结果。

    在邓九刚的大盛魁系小说中,《大盛魁商号》以其独一无二的对偶叙事彰显了小说的结构力量,在叙事张力上虽弱于邓九刚的另一部大盛魁系小说《驼道》,但更显丰实厚重。

    通过一个不重要的人物古海为线索,串起了整个小说的结构,这个结构的视角基本是以对偶框架决定叙事效果的,是一种容纳在商号/国家的大对偶框架结构叙事,因小说中商号/国家互为镜像的关系,我称之为大盛魁商号的国家镜像叙事。

    首当其冲的是商号和衙门的博弈。无疑,《大盛魁商号》中最出色的篇幅之一就是关于商号和衙门的对偶叙事了,其博弈� �复杂和张弛隐喻了商号/国家的镜像关系。衙门作为一个官僚系统,我们看到在《大盛魁商号》中的运转本身就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戏剧性。大清帝国的衙门不同于卡夫卡小说的衙门,卡夫卡小说的衙门充斥了荒唐、昏庸、愚蠢、低效率和伪正义,而大清帝国的衙门却充满了中国式的狡诈和智慧,推委、贪婪、冷酷和必要的高效率。恰恰是面对这样一种衙门,在其他商号勉为其难的境况下大盛魁却能够如鱼得水,特别是对胡、张两任道台的性格揭示,十分具有布莱希特式剧场效果。小说不动声色地梳理了这样一种寄生强权和屈从金钱的逻辑:钱权交易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不合法的,但它却充满了合理性。这就是一个时代商号和衙门的博弈结果。

    弱国强商的对偶叙事是整个小说隐藏的主线。《大盛魁商号》令人称道之处就在于它非常特别的 ��示了一个弱国强商的博弈叙事。大清帝国积贫积弱,却怪胎般地产生了像大盛魁商号这样的商业巨擘,在中国、蒙古、俄罗斯的跨国贸易中纵横捭阖,而大清帝国却为俄罗斯无足轻重的商人或居心不良的探险者赔款道歉,甚至有官吏为此丢掉乌纱帽。以至于归化二十八家通司商号领袖大盛魁都不得不铤而走险"暗房子"。大掌柜也是实出无奈,"同样是商人假如你是俄国人,在喀尔喀做生意就可以免税的优惠,并且官府也不敢欺负你;可是你是中国人就会被课以重税,随时还会遭到官府的欺辱,弄的不好就会把脑袋丢了。如今在大清的土地上做中国人难哪!",这是一个深刻的悖论!所以大掌柜的感慨"朝廷挺不住的,总有一天顶不住的",与其说是预言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毋宁说是感叹自身这个商业巨无霸飘摇的谶语。

    大盛魁和俄 ��的对偶叙事可以说是一种非对称力量的角力。观察大盛魁和俄商的非对称力量的角力其实就是观察大清帝国和尼古拉俄帝国的角力,当然,那更是一场众所周知的非对称角力,大清帝国常以令人难堪和屈辱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印证了自己的软弱角色。那么,大盛魁等一干民族商业力量的地位和命运可想而知。小说几次借大盛魁大掌柜王廷相之口表达了这样一种愤懑,也就是作者满怀的不无忧虑和一腔悲壮:"俄人是官商一体,是以整个国家在和你做生意,……不惜动以刀兵……。"当然,大盛魁也不是弱到任人随意宰割的地步,和俄商的小麦贸易就等于是一次淋漓尽致的大快朵颐,为积弱成疾的大清帝国在中俄商战中挽回了一丝可怜的面子。

    掌柜和财东的对偶叙事从哪个方面说都更像是一种猫鼠游戏,其核心问题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东们竭力想在大盛魁商号中挣得一席话语权,可惜,其众所周知的博弈结果肯定是代表财东一方的落败而告结束。在这个博弈叙事里,以大掌柜为代表的经理人老谋深算,发挥了中国传统的"道"与"术",极尽诡诈,使以史姓财东为代表的财东力量以无可奈何的疲倦而宣告失败。但大掌柜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暗房子"事件几乎使大盛魁这个百年商号差点因此毁于一旦。所以说,大盛魁掌柜和财东的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

    归化和外埠的对偶叙事则是真正彰显了大盛魁无与伦比的商业智慧。无论是茶厂,还是草原深处,抑或俄罗斯,以大掌柜王廷相为代表的中国商人的确纵横捭阖,将中国式的商业智慧发挥到了极致。由于以大盛魁为代表的二十八家通司商号的叱咤风云,加上作者不无偏爱对归化城行云流水般的描述,归化在某 ��时候甚至具有了一种被信仰的力量。

    《大盛魁商号》以一种罕有的却时见收敛的气势磅礴在当代中国可谓独树一帜,这得益于邓九刚先生从容不迫的叙述和信手拈来的史料穿插,以归化城为中心,将各种故事辐射到包括了乌里雅苏台、库仑、恰克图、山西祁县、喀尔喀草原等;以大盛魁归化城柜为中心,则涉及了广袤的草原、清纯的乡村、热闹的市井、腐败的衙门、遥远的戈壁和壮观的驼场;以大掌柜为中心,在人物上描写了学徒古海、总帐房郦先生、野心勃勃的祁掌柜、史家财东、沙王爷、胡张道台、将军、各色俄商等等不一而足。秩序井然而不显凌乱,可见作者叙事功力之深厚老辣。

    《大盛魁商号》的商号国家镜像叙事在一种对偶框架内完成的一个时代的商业传奇,已经不是一般故事所能承担的了,颓势难以扭转,但� �歌慷慨,它更像是一种民族商业样本生存于草根发展于乱世的悲剧性史诗。就这一点,我敢说《大盛魁商号》在中国当代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民族寓言文本。

    赵卡的最新更新:
  • 重复叙事:从事件到文本的迷案 / 2009-08-18 11:58 / 评论数(0)
  • 7月的变形记 / 2009-08-17 10:56 / 评论数(1)
  • 深处在更深处 / 2009-08-16 11:08 / 评论数(0)
  • 含混的本雅明 / 2009-08-16 11:08 / 评论数(0)
  • 我们记忆里的傻逼青春 / 2009-08-15 23:04 / 评论数(2)
  • 返回顶部

    v形反弹?

    Mon, 17 Aug 2009 16:12:00 +0800

    作者:謝國忠 | 评论(10) | 标签:美国经济, 股市, 中国经济, 谢国忠

    The V Mirage

    Andy Xie/August 15, 2009

    The US economy is beginning to report strong growth data. Analysts are upgrading their outlook for the US economy. It is now expected to grow at annualized pace of 3-4%. China showed quick rebound in its economic data in the second quarter. Now the US is doing so in the third quarter. Is the global economy staging a V-shaped bounce? In the past three months the buoyant financial market has been expecting this. Is the market right?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I expected global stock market to stage a big bounce in the spring of 2009 and the global economy to stage a rebound in the second half. I also expected analysts to upgrade their outlook at about the current time. I warned then that the economic pickup was due to inventory cycle and stimulu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would have a second dip in 2010.

    In a normal economic cycle inventory-led recovery would be followed by corporate capex, which leads to employment expansion. Rising employment leads to consumption growth, which expands profitability and more capex. Why wouldn't it work this? The reason, as I argued in this page before, is that the big bubble distorted the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The re-matching of supply and demand will take a long time. The process is called Schumpeterian creative destruction. The Keynesian thinking ignores structural imbalance and focuses only on aggregate demand. In a normal situation the Keynesian thinking is ok. However, when a recession is caused by the bursting of a big bubble, the Keynesian thinking no longer works.

    Many policymakers actually don't think along the line of Keynes vs. Schumpeter. They think in terms of creating another bubble to fight against the recession impact of a bubble bursting. This type of thinking is especially popular in China and on Wall Street. The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though they haven't been deliberate, have created another liquidity bubble. It has manifested itself in surging commodity prices first, stock markets next, and lately in some property markets also. Would this strategy succeed? I don't think so.

    How long a bubble lasts depends on its impact on demand. The most lasting are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bubbles. The multiplier effect of a property bubble is multifaceted. It stimulates both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in the short term. The supply chain that it impacts is very long. From commodity producers to real estate agencies it could stimulate over one fifth of an economy on the supply side. On the demand side it stimulates credit growth and financial sector earnings, and often boosts consumption through the wealth effect. Because the property bubble is so powerful, the negative effect from its bursting is very damaging, because the excess supply during the bubble takes time to consume, and it destroys the credit system.

    A technology bubble happens when investors exaggerate its impact on corporate earnings. A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like the internet improves productivity enormously. However, most of its benefit goes to consumers. Competition eventually shifts temporary high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to lower consumer prices. Because the emergence of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brings down consumer price, central banks often release too much money that travels into asset markets and create bubbles. As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leads to an economic boom, the bubble feels real. More and more capital pours into the technology. It leads to overcapacity and destruction of profitability. The bubble bursts, when speculators finally realize that the corporate earnings wouldn't come. The cost of a technology bubble is essentially the overinvestment. Because a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expands the economic pie, it makes it easier to absorb the cost of a technology bubble. Economy can recover relatively quickly.

    A pure bubble in one or multiple financial assets due to excess liquidity doesn't last long. Its multiplier impact on the broad economy is limited. It could have some impact on consumption due to the wealth effect. As it doesn't stimulate the supply side nor boosts productivity, whatever story it is based on will have holes apparent to speculators. It doesn't take long for them to flee. Further, a pure liquidity bubble without productivity support can easily lead to inflation, which causes tightening expectation that triggers the bursting of the bubble.

    What we are seeing now is a pure liquidity bubble in the global economy. It has manifested itself in several asset classes. The most prominent are commodities, stocks, and government bonds. The story that supports this bubble is that the stimulus would lead to a quick economic recovery and the output gap could keep inflation down and, hence, central banks can keep interest rates low for a couple more year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is story, investors could look forward to strong corporate earnings and low interest rates at the same time, sort of a goldilocks scenario for stock market.

    What have occurred in China in the second quarter and the US in the third quarter seems to lend support to this view. I think the market is misled. Th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current bounce are inventory cycle and government stimulus. The follow-through from corporate capex and consumption are severely contained by structural challenges. These challenges have their origins in the bubble that led to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fter the bubble burst, the mismatch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limits the effectiveness of either stimulus or bubble in creating demand.

    The structural challenges arise from global imbalance and over expanded industries due to exaggerated demand that cheap credit and high asset prices supported in the past. At the global level the imbalance between deficit Anglo-Saxon economies (Australia, the UK, and the US) on the one hand and surplus emerging economies (mainly China and oil exporters) on the other. Roughly, the imbalance was $1 trillion or 2% of global GDP. The imbalance was supported by (1) the willingness of the central banks among surplus emerging economies to hold down their exchange rates and recycle their surpluses into the deficit economies by purchasing their government bonds, (2) the willingness of consumers in the deficit countries to spend with borrowed money, and (3) the Wall Street's ability to dress up high risk consumer loans as low risk derivative products. I am describing these factors to show that it is unlikely that central banks could revive yesterday's equilibrium.

    The recent data point to sharp increase in the household savings rate in the US. In two years it has risen above 5% from -2%. The current level is still below the historical average of 8%. If normalization remains on track, it should rise above 8%, probably above 10%, to bring debt level down to the historical average. Some argue that, if the low interest rate revives property market again, American households may become willing to borrow and spend again. This scenario is possible but not likely. The US has not experienced serial property bubbles in the past. The reason is that its land is privately owned and plentiful. The supply overhang from one bubble takes a long time to digest. And, American culture tends to swing to frugality after a bubble. One's outlook either for a normal recovery or a bubble-inspired boom depends on the outlook for the US household savings rate. Unless the US household sector is willing to borrow and spend again, emerging economies can't revive the export-led growth model.

    If one accepts the US household savings rate will continue to rise, the emerging economies must decrease their savings rates, increase investment, or decrease production. The best choice is to decrease the savings rates. But savings rates are hard to change. They depend mainly on demographics and wealth level. The quickest possible way would be to create an asset bubble that inflates household wealth and decreases savings. Many advocates for inflating property and stock market in China have this effect on their mind. Japan's bubble after the Plaza Accord in 1985 had its origin in the same dilemma. This approach, if it works, has catastrophic long-term consequences. Japan remains mired in stagnation two decades after its bubble began to burst.

    Some analysts are expecting that China would repeat Japan's bubble experience in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At the time Japan's export-led growth model was stymied by the doubling of its currency value after the Plaza Accord. It tolerated a massive asset bubble to stimulate domestic demand to stabilize its economy. China's export-led model is facing rising savings rate and declining import demand in the US. Asset inflation could be a way out in the short term.

    China doesn't need to repeat Japan's experience. First, in 1985 Japan was a developed country. It couldn't divert its vast savings into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hina's urbanization still has 20-30 percentage points to go. If the right mechanism can be established, China could divert more savings into urbanization.

    Second, China can decrease its savings rate substantially through structural reforms. Half of China's gross savings are from the public sector. The government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decrease their revenue raising and increase borrowing for funding investment. For example, China's high property price is due to the need of local governments to raise revenues for funding investment. If China's property prices are cut by one third, the national savings rate could decrease by two to three percentage points.

    Third, Chinese government could give its shares in the list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the household sector. The increased household wealth due to this factor could decrease national savings rate by 3-4 percentage points.

    China's exports are roughly down by one fifth. It needs the national savings rate to drop by about 6 percentage points for the economy to function normally. Otherwise the economy would experience either recession or bubble. The purpose of the bubble, as mentioned above, is to decrease savings rate temporarily.

    The above discussion sounds like digression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recovery. Its purpose is to bring out two points: (1) the old equilibrium is impossible to return to, and (2) there are many structural barriers to a new equilibrium. The current recovery is based on a temporary and unstable equilibrium in which (1) the US slows down the rise of its national savings rate by increasing fiscal deficit and (2) China boosts its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inflates an asset bubble to decrease its savings surplus. This temporary equilibrium depends on government actions. It doesn't have the market foundation to support sustained and rapid growth.

    Nevertheless, the improving economic data will excite financial markets. China's stock market is cooling becaus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jawboning it down, fearing the downside of a bigger bubble, and the economy is beginning to slow. Markets elsewhere will likely do well for the next two months. The diverging trends reflect that China's market recovered four months before others' and adjusts before others also.

    Financial markets will turn down again when investors realize that the global economy will have a second dip in 2010 and the Fed will raise interest rate soon. The turning point may well be sometime in the fourth quarter. By then it would become apparent that (1) China has slowed down, (2) the US employment hasn't improved and, hence, its consumption has remained stagnant, and (3) the production data that are pushing expectation now have cooled after the inventory cycle has run its course.

    Most analysts would argue that central banks wouldn't raise interest rates if the recovery isn't on solid ground yet. As I argued above, the problem is that monetary stimulus couldn't solve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that are blocking a sustained recovery. Liquidity is the wrong medicine for the global economy now. Overusing it brings out its side effect-inflation.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says that inflation wouldn't happen in a weak economy: 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 is low in a weak economy and, hence, businesses cannot raise prices. This one dimensional thinking is not applicable when there are structural imbalances. Bottlenecks could appear in a few areas first. Excess liquidity tends to flow to where there is shortage. The prices in those areas could surge, which would bring up inflation expectation and trigger general inflation. Another possibility is that expectation alone is sufficient to bring about general inflation.

    Oil is the most likely commodity to lead inflation. Its price has doubled from the March low despite declining demand. The driving force for its inflation is liquidity. Financial markets are so developed now that retail investors could express their inflation fear by buying exchange traded funds in a single or a basket of commodities.

    Oil is uniquely suited as an inflation hedging device. Its supply response is very low. Over 80% of the global oil reserves are with sovereign governments. They don't respond to rising prices with more production. Indeed, when their budgetary needs are met, high prices may decrease their desire to increase production. The demand doesn't drop quickly against rising prices either. Oil is essential for routine economic activities that its reduced consumption has a large multiplier effect. As its price sensitivities are low on both demand and supply side, it is uniquely suited to absorb excess liquidity and reflect inflation expectation ahead of other commodities.

    If central banks refuse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as long as economies remain weak, oil price may double from here. I think that central banks, especially the Fed, will begin to raise interest rate early next year or even late this year. I don't believe that they are willing to raise interest rate. They just want to cool inflation expectation by showing that they still care about inflation. Hence, they will raise interest rate slowly, i.e., deliberately behind the curve. The consequence is that inflation would rise faster than interest rate, which is what the indebted US household sector needs.

    This fool-the-market strategy may work temporarily. Its effectiveness must be reflected in oil price, i.e., the Fed needs to target oil price in its interest rate policy. If oil price runs away from the current level, it means that the market doesn't believe the Fed. It would force the Fed to raise interest rate quickly, which, unfortunately, would trigger another deep recession.

    Instead of a V-shaped recovery, we may get a W instead. The dip next year, though may not be deep statistically, will deliver a profound psychological shock. Financial markets are buoyant now because they believe in the government. The second dip will demonstrate the limits to government power. The second dip could send asset prices down and keep them there for a long time.

    謝國忠的最新更新:
  • 又瘋狂了 / 2009-08-03 12:59 / 评论数(16)
  • 我们又来了 / 2009-07-22 16:49 / 评论数(1)
  • 夏天的下跌还没有结束 / 2009-07-20 11:53 / 评论数(2)
  • 下一次革命 / 2009-07-06 11:40 / 评论数(8)
  • 放款热的黑暗一面 / 2009-06-22 18:51 / 评论数(1)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