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9日星期三

一五一十部落头条

来自"一五一十部落头条"的最新文章,如果您不希望再收到此邮件,请退订;如果您需要更换其它邮箱接收邮件,请点击这里

没有马英九的救灾也挺好

Wed, 19 Aug 2009 15:10:00 +0800

作者:沈宇哲 | 评论(2) | 标签:马英九, 道歉, 慈济, 扑浪, 媒体

8月18日下午,在全台民怨沸腾、舆论严词挞伐的背景下,马英九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出现在人民面前,带领政府高官深深鞠躬,为在莫拉克台风中台湾当局多项失策、迟缓的救灾行动道歉。

然而,回顾自8月8日灾难来临之后的历历往事,台湾社会民间救援力量空前凝聚、网络web2.0手段引领灾区资讯传递并成为中介集散地、传统媒体的记者频频深入灾区一线等等,都在证明天灾或许无情,但人们在这场世纪磨难之中的表现仍然有很多值得嘉许之处。

政府有错,但不应夸大

编号 502的救难直升机11日下午在执行雾台搜救运补任务时发生事故,飞机坠毁,全台震恸。马英九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及此事,一度为之哽咽,媒体认为,这是马英九政府在为自己未能有效救灾寻找感性借口。但如果就事论事,在台风造成的洪水淹没了大半个台南地区之后,台湾空军出动救难直升机的速度并不算慢。

在18日下午以英语为主的国际记者会上,马英九受到了史无前例地"围攻",唯独日本朝日电视的记者认为台湾出动官方救援力量速度还是很快的,只是在中央与地方的指挥协调上出现了诸多不可原谅的疏漏,最终导致愤怒的民情喷涌而来。

在此次台湾社会普遍称为"八八水灾"的巨大灾变面前,效率是被反复提起的词汇。而对台湾民众而言,最近一次令他们刻苦铭心的灾难莫过于1999年的9•21大地震,时任"总统"的李� �辉与如今的马英九形成了鲜明对照。

此次台风造成的水患,严重波及南台湾,在一片泽国的绝望声中,台湾社会出现了请求"总统"颁布紧急命令来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投入到救灾行动中去的强烈呼声,只是马英九拒绝了。他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已经有了一部《灾难防救法》,且该法是在9•21大地震后,充分吸取了当时没有法律带来的不便,并从李登辉时年颁布的紧急措施中,挑出了11条紧急命令纳入《灾害防救法》,故此一向秉持法律高于一切的马英九,选择了依靠法律来解决棘手难题,即便招徕如潮般的怒骂也在所不惜。

同理,在美国经历过的那场卡特里娜飓风给新奥尔良市带来的创痛中,人们总结后发现,时任总统布什既有不情愿调动军队的主观故意,但也有1878年《民兵法》严禁派驻联邦军队在美国领土上进� 执法行动的掣肘,如果总统违法调动军队,那么国会将启动追查甚至弹劾程序。

不仅在调动军队上如此,在编列救灾的财政计划时,政府也时刻受到议会的强势监督,按照台湾政府本年度的"中央政府总预算"编列计划,行政部门在"立法院"许可的范围可以支配的预算是有限的。所以面对庞大的灾后重建用度,"行政院"被迫需要提出"特别预算条例"报请"立法院"审查核准。

民间社会表现异常出色

据台湾媒体报道,为救援八八水灾灾民,慈济功德会由创始人证严法师下令于慈济花莲总部成立救灾总指挥中心,动员慈济位于全台湾的所有人力物力向灾区立即供给逾20万份热食(香积饭、面)、发动志工(志愿者)15,000多人在全台灾区关怀。慈济志工从11日开始就中南部灾情持续全面性帮助高雄、台南、屏东、台 ��等重灾区,并针对12,000户灾民,发放五千到一万元新台币不等的慰问金。

不仅是慈济,以台湾红十字会、法鼓山、佛光山、世界展望会等慈善组织为代表的民间力量都在起着抚慰灾民、协调救灾物资的作用。凭借各机构多年赈灾的经验,他们已经抢先政府好几步启动灾后重建计划。

据台湾知名网络人工头坚的说法,台湾网友获悉南部水灾蔓延成灾的渠道是一个类twitter的微博客工具——Plurk(扑浪),因为他们发现,现任台南县长苏焕智正在利用这一新兴技术手段向外界传递着台南县正在遭受淹水之苦的最新消息。

其后,通过绘制Google map版本的"莫拉克台风灾情地图",众人合力搭建起网上民间版的"莫拉克台风灾情支援网",而随着灾情通报趋于恶化,消息迅速被网友自动自发地转载到台湾最大的网络社群——台湾大学PTT讨论版上,并引起主流电视媒体的关注。

就是这样自觉的使命感,使得他们快速组建起了一支资讯接受、传递的临时队伍,在紧急的时刻,不仅担负着各路信息的入口(各种管道的信息来源、汇集讯息露出的平台)、更需要有承受信息的出口任务(尽速告知正确的单位,进行查证、救援与处理)。一点都不亚于马英九政府的那个"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而由于网友的有组织性,及办事透明高效,迅速赢得了网民的信赖。难能可贵的是,在数日艰辛努力后,得益于两位"行政院"政务委员的帮助,该网络救灾临时机构的核心成员,以民间组织的身� 进入了"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获得官方承认。

媒体上天入地,对政府虎视眈眈

马英九好友林火旺在2100全民开讲节目中爆料,马政府的刘兆玄、薛香川等高级官员在台风期间,还有时间和朋友在饭店聚餐。而被点名的薛香川也迅速向电视台打电话澄清自己,这或许也是别具台湾特色的媒体监督场景了,并且也真正超越了蓝绿门户之见。

由于马英九本人的英语素来不错,加上此番台湾受灾引发的政府信任危机,迫使马本人多次接受世界主流媒体的专访,试图打消非中文媒体对其能力的广泛质疑。但是从CNN越俎代庖做起全球民调一事,足见国际媒体在美国介入台湾救灾后的热度一直不减,也想努力揭开一个民选政权为何在一场自然灾害之后,会受到民众如此多的怨恨与鄙夷。显然,这个答案是马英九目前给不了的。

人们在安定时期希望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危难来临时则希望政府无所不能,实际上,政府救灾也是花纳税人的钱,只不过一般来说其动员能力更强,组织经验更丰富而已。在台湾水灾中,政府的表现或许无能,而民间的表现则可以打90分,也正是民间社会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动员能力,让人们看到"小政府大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taiwanjiuzai090819.html

沈宇哲的最新更新:
  • 马主席上位,台湾的明天不会更好 / 2009-07-27 11:02 / 评论数(8)
  • 横琴岛划归澳门 珠海官民恨从心中起 / 2009-06-27 20:56 / 评论数(11)
  • 拔高连战形象,矮化两岸人民 / 2009-05-07 10:20 / 评论数(17)
  • 两岸关系何时才能礼尚往来 / 2009-04-27 21:31 / 评论数(1)
  • 一个高级外省人 VS 2300万台巴子 / 2009-03-17 20:00 / 评论数(15)
  • 返回顶部

    有了"维基"还需要《辞海》吗?

    Wed, 19 Aug 2009 13:44:00 +0800

    作者:魏英杰 | 评论(4) | 标签:辞海

    小时候在玩伴家见过一部繁体字《辞海》,那真是让人垂涎三尺。这么好一部书,朋友家却丢在柜子里不管,惹得我经常借故去翻翻。后来到书店买书,总想着抱一本回家,只因价格太贵,不敢下手。直到多年以后,有朋友以折扣价买下送我,这才了却一桩心愿。

    可这部缩印本《辞海》,从此也躺在书架上睡觉了。到现在为止,我使用《辞海》的机会不超过十次。我不像有些人那样拿《辞海》当书读,而且有了维基百科等在线辞典,就更加用不上了。我在手机上装了维基百科的在线版和脱机版,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随时查询。

    以维基百科为主的在线开放式辞典,实在给了《辞海》等传统辞书沉重一击。相对于《辞海》,维基百科收录词条不仅全面,而且更新。这是� �统辞书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的。比如季羡林先生刚逝世,一会儿就有人写入维基百科相关条目。(据称旧版《辞海》还没有收入季羡林)还有,维基百科的很多条目特别是人物类,也要比《辞海》的解读更为客观。不错,《辞海》也是有"意识形态"的。这使得《辞海》对一些人物的评价跟不上"时代变化",因而不得不一再修订。

    这么来看,对于《辞海》这次的修订出版工作,似乎没必要过多关注。有消息称,这次《辞海》的修订,词条改动幅度超过全书的三分之一。显然,新版《辞海》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和时代接轨,以保证其作为工具书的实用性。不过,新版《辞海》在收录"鸟巢"、"水立方"等大量新词汇的同时,并未收录"超女"等时尚词语。这件事情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有观点批评《辞海》不够"海纳百川"。

    这就是说,《辞海》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对时代变化有所反应,否则就丧失了其作为工具书的主要功能;另一方面,《辞海》还不能过于赶潮流,否则其稳定性会大打折扣——不断地收入新词,就意味着要不断修订辞书。从这个角度看,《辞海》方面所说的"(超女)这些词汇能否长期流� 还要继续观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基于同样理由,似乎也不必急于收录"动车组"、"鸟巢"等词语。既然《辞海》有只收已故人物的惯例,在对待其他词条上,不妨一律采取"冷处理"办法。这些问题,反映的是《辞海》的编撰原则,其实只要明确的话并不难解决。

    面对信息时代,传统辞书的工具性无疑会受到影响。但这并不是说,有了维基百科就可以把《辞海》扔掉。至少在许多人看来,《辞海》等传统辞书的权威性还是维基百科等网络辞典所不能及的。所以,新版《辞海》所要做的是强化其优势,而不是拿自己的弱点来和维基百科比拼。当然,《辞海》还可以推出电子版、在线版(据称已有类似计划),以解决"数字化生存"的困境。特别是,《辞海》电子版应当完整地保留旧条目,使之成为一种历史和时代的记忆� 不定到了哪一天,这反倒是《辞海》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的最大理由。

    2009年8月18日

    魏英杰的最新更新:
  • 海外飞来的"举报信" / 2009-08-17 16:04 / 评论数(6)
  • 给官员权力市场化构筑一道法律红线 / 2009-08-17 00:53 / 评论数(3)
  • "溆浦乱象"源于行政失控 / 2009-08-14 14:00 / 评论数(3)
  • 星巴克出去,"故宫面"进来 / 2009-08-14 14:00 / 评论数(1)
  • "越女争锋"大有看头 / 2009-08-13 11:42 / 评论数(1)
  • 返回顶部

    必须重新审视中国的南海政策

    Wed, 19 Aug 2009 12:58:00 +0800

    作者:章文 | 评论(13) | 标签:中国, 南海, 有所作为

    中印新一轮边界谈判刚结束,中越海上谈判就接踵而至。同样地,是说了一通高调的空话外,没能取得任何实质进展。这倒在我意料之中。

    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可能连邓小平本人也未料到,当年(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之后,中国20多年来在南海一直谋求和他国"共同开发"而不得,他国却个管个地埋头开发起来了。

    今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南海上空灯火辉煌,一派繁荣景象,1000多口油井在忙碌地工作着,其中没有一口井属于中国!

    去年光越南一家就从南海钻取了约1750万吨石油,其产值占越南国家GDP的30%之多。如果再加上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南海石油储量在快速递减,留给中国的越来越少了。

    必须� �讨中国的南海政策了!我们固然要展现大国的负责任态度,和南海其他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争端,不诉诸武力。但现实情况是,越南、菲律宾等国拿到了"中国不动武"的保证,放心大胆、得寸进尺地侵犯中方海洋利益,而中国则自缚手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确表现出了大度,尽管这被某些专家批评为"缺乏海洋意识"。《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沿海国家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关国家的主权诉求出现重叠现象。但只有中国恪守"共同开发"的诺言,其他国家纷纷抢占南海地盘,独自开发。

    中国驻越南前大使就和我讲,"越南人对共同开发不感兴趣,他们说,共同开发可以啊,那得到你的地盘,在我地盘可不行。"

    同样是越南,这个曾经的革命同志和兄弟 ��为了国家利益不惜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以前,越南是认同南沙和西沙属于中国领土的,越南总理范文同曾给周恩来总理写过一封信,承认这一点,而且有外交照会为证。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逐步提出并实施"海洋战略",主要想以海洋的渔业及石油资源发展本国经济。之后,越南矢口否认以前的承诺,还把占领的中国南沙岛屿划归为一个省,即福绥省,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划入其版图。

    今年来,更是变本加厉,动作频频。4月25日,越南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主席任命该市内务厅长邓公语担任"黄沙岛县"(中国西沙)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邓公语随后在接受越南国家广播电台采访时称,要捍卫"主权"。5月,越南不顾中国反对,联手马来西亚向联合国提交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7月24日,越南庆和省人民委员会主席武林飞正式签署决定 ��批准任命越南海军第4区146旅副旅长阮曰顺任"长沙县"(中国南沙)副主席一职。

    可以说,越南玩得是"两手政策",一边谈判,一边侵权。更为可恶的是,越南还把一些区域外的大国引进南海地区,如美国、日本和印度等。通过和西方大的石油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使南海问题国际化,以制衡中国。

    越南的手法被其他国家效仿,致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陷入越来越大的被动,海洋权益受到越来越多的侵害。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划定标准,中国在南海海域内拥有岛屿有1700多个,都位于一条被称为"九段线"的国界线内。然而,这条"九段线"已经被蚕食,30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海域中我们实际控制的不到一半。其中,光越南一家就非法侵占中国南沙岛礁29个。

    有位研究南海问题20多年的专家,对我发牢骚,"我真的不能理解�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也去打个井,哪怕只是宣示一下主权。"另一个专家则点出问题的关键,"陆地上我们为了一寸土地不惜流血牺牲,但是那么多岛流失,却无知无觉。这就是重陆地,轻海洋。没有认识到海洋的本身价值。"

    现在,也许是该警醒的时候了。今年3月底,外交部成立了边界和海洋事务司,让人看到了一丝有所作为的希望。但令人郁闷的是,外交部极力否认该司的设立和近年来南海日趋激烈的争端有关。某副司长更是在电话中表示上面有纪律,"不炒作"。

    我也真的不能理解,这么谨小慎微,到底是怕什么呢?一个大国,该出头时就不该当缩头乌龟,否则你所谓的"负责任"在外人看来,就是软弱可欺了。

    章文的最新更新:
  • 力拓案处置失当令中国被动 / 2009-08-13 16:28 / 评论数(18)
  • 律师只需听"法"的话 / 2009-08-08 22:22 / 评论数(10)
  • 克林顿去朝鲜探听虚实 / 2009-08-04 21:03 / 评论数(8)
  • 王金平将被马英九借重 / 2009-07-28 10:31 / 评论数(6)
  • 亚洲时代,亚洲人能够自治么? / 2009-07-23 12:54 / 评论数(7)
  • 返回顶部

    不怕"热钱"就怕不负责任的钱

    Wed, 19 Aug 2009 12:16:00 +0800

    作者:郭宇宽 | 评论(6) | 标签:热钱, 中国

    我刚看了中央二套一期雷人的节目,是介绍热钱涌入中国的形式如何严峻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2008年一场关于"热钱"的中国癔病。在我看来热钱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定义什么是"热钱"?就好像要规定一个人三围尺寸是多少可以被算作是"美女"一样是没有意义的。而偏偏这个伪问题就能养着一帮学者拿了很多课题费,煞有介事的在那里研究已经有多少亿"热钱"涌入了中国。有些学者和一些无知的新闻记者配合渲染得好像让中国得家家户户放炮竹,在门口插茱萸,洒狗血,才能赶走"热钱"这个怪物。我们有些政府部门,也配合着忙得不亦乐乎,好像在和一条有鼻子有眼,要在中国进进出出的恶龙搏斗。更有专家发表高论:"既要防止热钱流入,又要防止流出,因为两者� �经济都有危害。"

    钱热了真的就有这么可怕么?要我来划分,钱就是钱,就是用来流通和投资的,都是一点就着的。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热钱定义"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及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但这个定义稍作推敲就会给人带来疑惑,除非过去土财主把钱存成金元宝埋在地底下,当你看到中国的银行发行比存款利率高出百分之零点几的债券都会让老百姓都要排队购买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哪一人手里的的货币不在追求"最高报酬以及最低风险"呢?哪个货币的持有人不在寻找本金安全并能避免通货膨胀的避风港呢?至于"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更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怎么定义叫迅速和短期呢,是一天叫迅速,还是一个月或者一年叫迅速?而且投资常常就是一种依赖对于局势做出的适时判断的行为。当一个外国� 金经理,买入一只中国股票,他最初也许设想这个公司有10年的持续发展,准备长期持有这只股票,想必不该算作"热钱",也许过一段事件,他发现产业形式发生了变化,或者这只股票价格有一次比较大规模的波动,让他的判断产生了调整,他决定套现这只股票,一念之间,钱就热了?这种分析有意义么?

    钱的区别不在于冷热,而在于负不负责任。每一个老百姓哪怕不识字都会在自己的理性范围内的判断尽量保障自己的资产安全甚至增值,这样的投资者哪怕有时会犯失误,也是负责任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们也是同样,投资失误了他们会心疼。而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垄断企业则不然,名义上它们是中国人民的资产,但实际上被寡头利益集团控制,拿着中国人民的钱糟蹋,自然不像自己的钱那么操心,像那个在广渠路拍下地王的国企就是 ��型案例,中国老百姓的钱在那些国企经理人手里,很难指望他们负责任。所以中国当前经济最大的风险,不是"热钱"多,而是不负责任的钱太多。

    而且在经济危机阴影还没有消退的当下,"热钱"非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能增加流动性,只要保障社会开放健康的投资渠道,"热钱"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中国当前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服务性行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难于得到资本支持,国家投资总在通过国有银行渠道不断喂肥不健康的垄断国企,如果能让民间渠道的"热钱"给这些民营企业"解渴",不要说"境外热钱",哪怕火星来的"热钱"也该敞开欢迎。

    与其像寻女巫一样到处去寻找"境外热钱",不如多花些精力,去改革中国体制不合理的地方,那才是造成我国金融市场常像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的病灶所在。

    /P>

    当然渲染"热钱"的危害,对一些利益集团有利,一是他们可以让中国老百姓的注意力转移,以为中国经济的问题,老百姓的不安全感,都是"境外热钱"惹得祸;二是可以让一些由纳税人养着的"公仆",找到事情做,他们可以以"围剿热钱"的名义,四处打打杀杀,没收上很多"非法热钱"。很多人有这种爱好,先把一只蚯蚓描绘成一条恶龙,接着把自己包装成和这条恶龙殊死搏斗的英雄。

    有一个常识是中国老百姓应该知道的,钱比水的渗透性更强,扭曲市场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报复,没有一个要走开放道路的国家,一个号称要融入世界经济体的国家,可以阻止境内外资本的相互流通。管制除了带来一些寻租的机会,长久而言必然是无效。当然有像北朝鲜这样的国家是非常"金融安全"的,不用担心"境外热钱",也不用担心� 国际金融炒家",不过要不要学这样的国家,除了一些"中国新左派",大多数中国人应该有明智的选择。

    郭宇宽的最新更新:
  • 透明治理和自主选择是人民产权安排的关键 / 2009-07-26 12:16 / 评论数(3)
  • 对话林浊水 / 2009-07-24 09:29 / 评论数(44)
  • 大地块上市是政府不负责任的表现 / 2009-07-21 09:40 / 评论数(14)
  • 被误解和被利用的宗教 / 2009-07-13 14:32 / 评论数(1)
  • 从强者的土地到公民的家园 / 2009-07-07 00:39 / 评论数(7)
  • 返回顶部

    向"疯子"问好

    Wed, 19 Aug 2009 10:37:00 +0800

    作者:胡天翼 | 评论(5) | 标签:疯狂, 赫芭琪, 疯子, 福柯

    在治疗各种疾病的医院,"精神病院"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最神秘的了。在我家对面正好有一所精神病院。也许和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那所精神病院其实是个非常安静适意的场所:那里花团锦簇,郁郁葱葱,一年到头我都没听到里面传出"疯狂的嘶吼"。

    不过我们能仅仅从"门外张望"推断出住在医院里病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吗?显然是不能的。可我们又如何知道一个"疯子"的生活呢?有多少"疯子"愿意告诉我们他们自己的经历呢?

    美国女作家玛雅·赫芭琪(Marya Hornbacher),最近写了一本回忆录《疯狂》(MADNESS: A Bipolar Life by Marya Hornbacher)向我们展现了她数十年来作为一个躁郁症病人的经历。躁郁症就是狂躁症和抑郁症两种病症同时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的疾病,我们知道这两种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已经是非常难以忍受的疾病了,那么两种疾病叠加在一起会有多严重呢?

    愚人船行过一个快乐学区,这里能满足人的一切欲望……这种虚假的幸福是反基督的邪恶胜利。——米歇尔·福柯

    在福柯看来,理性人对疯子的恐惧来自恐惧非理性的幸福超越理性的幸福。没错,从某些时刻来讲,玛雅与生俱来的精神病让她获得了我们常人难以体验的"非理性幸福":狼吞虎咽地暴饮暴食,把家里的食物风卷残云地横扫一通,再抠喉把食物全吐出来;毫无节制地酗酒,直到把自己的血液酒精浓度提高到35%,简直可以从静脉里抽出一包酒精了;从14岁开始就与无数异性滥� �,甚至与一个异性同居数月最后都订婚了,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只有这样疯狂的挥霍自己的身体才能让作者,玛雅感到满足。这种在疯狂时展现出的那种亢奋的快乐让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每当她重新恢复神智就会陷入痛苦,甚至抑郁的状态。所以这是玛雅真正渴望的幸福体验吗?不妨听听玛雅在病情好转的时候的心声吧:"我又正常了!正是盛夏时节,心情如同夏花一样绚烂,像夏日晴空中高飞的一只风筝。"

    这种愚人的智慧预示着什么呢?毫无疑问,它是被禁止的智慧。——米歇尔·福柯

    我们常说"天才都是疯子"或者"疯子都是天才"。有时候想想这句话真是一点不假。精神病人对世界的理解常常让人"拍案叫绝"。

    比如,一次玛雅和她的一个同样得了精神病的学生肖恩出去旅行。他们俩在小旅馆里看� �恐怖电影,吓得大叫。有人用力敲打房门,显然是希望他们安静点。但他们的做法,竟然是把电视机声音开到最大,因为这样门外的人就听不到他们的叫声了。多么精彩的逆向思维,是不是?

    还有一次,玛雅病情发作,她在自己胳膊上用到精心雕琢着一片叶子和蛇的图案,仿佛这个胳膊不是她自己的一样。最终她被送进医院抢救,一位医护人员称呼她叫"玛利亚",她就想:"他们连我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怎么能救我的性命?这样不是救了别人的命了吗?救了一个叫玛利亚的女人。"

    类似的奇思妙想在玛雅的生活中不胜枚举,让人不由觉得这些"疯子"的智慧远远超越我们凡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愚人呢?

    精神病院使疯人和有理性的人相遇的具体环境已预先确定了非理性的失败。——米歇尔·福柯

    如果� 19世纪的精神病院存在大量"非理性奴役",那么如今的精神病院就要显得"温馨"很多。罗永浩先生在演讲中说道他有几个朋友式精神病人,曾经同住一所精神病院。他们之间见面谈起精神病院时都感到特别亲切,甚至不约而同地表示想再回去住。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颇让人意外,难道医院不是意味着"禁闭"和"不自由"吗?但如果听了玛雅说的话我们就知道他们所言不虚:"外面的世界中那些'真正'的人会认为我是个失败者,无可救药的人,而这里的医护人员把我看作活生生的心智健全的人,两种境遇可谓天壤之别……我清楚外面的人如果看到我们的病房,如果看到我,会如何品头论足,而医护人员却从不会妄加判断。"

    我们为什么会对"精神病"格外恐惧?为什么一个人要是得了糖尿病,得了心脏病,我们不会觉得他不可接近,而一个人要是得了同样不会传染的精神病,我们就会另眼相看呢?于是福柯发现,"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化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看了玛雅·赫芭琪的《疯狂》之后,我意识到社会对于一个人需要变得所谓"成功",所谓"正常"的隐性要求,不但会让一个"疯子"更加痛苦,甚至会让一个心态平和的人陷入疯癫——很多人被社会压力给逼疯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又因为社会的这种压力越大,就越让大家对"疯子"感到恐惧,越远离他们……由此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以后我们会把任何的在我们看来不能接受的事情� �视为"疯狂",都称其为"精神病"。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糟糕的情况出现呢?也许走进"他们"的世界是一种好办法。虽然我们不太可能随意走进精神病院与里面的人交流,但我们有"文字"这种媒介,通过阅读像《疯狂》这样的回忆录,我们能够了解我们从未经历的事情,体会到别人的情感。阅读让我们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善良,能够真心实意地对我们以前认为的"疯子"说"你好!"。这,不恰恰就是文学最大的功德吗?

    胡天翼的最新更新:
  • 瘾是一种病吗? / 2009-08-19 22:09 / 评论数(1)
  • 拉出来的文明 / 2009-08-09 11:36 / 评论数(0)
  • 影片前能不能有广告? / 2009-08-07 20:27 / 评论数(5)
  • 虚火太多,实效太少——反全球化运动 / 2009-08-05 22:55 / 评论数(0)
  • 不要魔法,要学校 / 2009-08-02 22:31 / 评论数(1)
  • 返回顶部

    马英九的道歉

    Wed, 19 Aug 2009 09:16:00 +0800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10) | 标签:马英九, 台湾, 领导, 政治人物, 执政能力, 领导才能

    马英九率领众官员九十度鞠躬,这样的动作是否对救灾有直接的帮助?当然没有,这样的动作,只会对政府还有他个人的形象造成影响。不过,作为民选领导人,他确实又欠选民们一个道歉。

    马英九在记者会上谈到救援人员的时候泪流满面,不过,对于一个如此在意自己形象的人来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样的眼泪是否也是在精准的计算之内。而且,记者们追究的是他还有他的团体的责任,扯上前线救灾人员,只会让人觉得他顾左右而言他,感受不到他的诚意。

    台湾媒体人南方朔这样评价马英九和他的团队:

    "哈佛大学甘迺迪政府学院教授凯勒曼(BARBARA KELIERMAN)曾说过当今世界上有七种坏领导,分別是无能、刚愎、不自制、无情、腐败、褊狭、邪恶。这七种坏领导里,包括无能、刚愎、无情、褊狭这四种,都在我们这个政府里隨处可见。而归纳这四者,它共同的特性就是对公眾事务缺乏了最基本的热情,少数自大自满的官僚,一切自以为是,但实质上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形象,对百姓的艰困则根本视而不见。他们的无能和袖手不为,乃是他们根本就冷漠无心。政治人物必须先有热情,才可能產生责任感,当无心无热情,他们怎么可能做出对的事情来?整个政府单单救灾就已搞得无能到此程度,往后一两年还有更大更需要智慧及决断力的重建,这个政府又怎么可能应付?"

    比起有些政治人物,马英九愿意公开道歉,愿意公开承担责任,也愿意鞠躬道歉,接下来应该会惩处一些官员来� 责。有些人会觉得满意了,因为官员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认错了。也有些人认为,算了,不要做戏了,不如快点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好了,但问题正是在于,如果只有这些,马英九不能够用他的领导能力使得他的团队展示出足够的管治力的话,所有的这些,对于民众来说,依然是毫无意义的。

    面对要求他下台的呼声,马英九说,往后安置灾民、重建灾区路途很长,他不能逃避责任,要让人民知道他可以做得好,届时再让人民来评价。从正面角度来看,这是他个人有担当的表现,值得肯定。但是马英九本就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因此如何说,说了什麽都不重要,关键是做了什麽。

    马英九在这场灾难当中的表现告诉我们,政治领袖尽管可以透过政治化妆术营造一种形象,但是如果对民众,对公众事务没有热情和热心的话,在危机 ��临的时候,这些包装是没有用的。因为在很多地方,选民会盯着看,媒体会盯着看,民意代表会盯着看。

    香港特区政府官员也有向公众鞠躬道歉的,那就是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他在02年上任之后没有多久,就因为"仙股除牌"事件而要向香港市民公开鞠躬道歉。马时亨后来因为健康原因而辞职,他的官做的怎样不去说,他在鞠躬之后吸取一个教训,那就是处理文件不再假手于人,也勤于接触业界和不同政党,各阶层市民,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诉求。他做官六年的心得是:"人和政通"。而"人和"当然不是表面上一团和气喝酒吃饭那样简单。

    还有一点,香港政府在处理第一宗h1n1个案的做法或许可以提醒马英九,把情况估计的最坏,采取最高级别的措施,总比时候证明做得不够要好。而曾特首的民望,不� �在抗疫一仗之后上升了吗?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 我爱麦兜 / 2009-08-17 09:53 / 评论数(15)
  • 我的首尔假期 / 2009-08-14 22:00 / 评论数(7)
  • 感慨 / 2009-08-12 22:19 / 评论数(33)
  • 坏人 / 2009-08-08 05:55 / 评论数(37)
  • 好人 / 2009-08-06 06:40 / 评论数(15)
  • 返回顶部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八:剧场 Ophelia (Drowning)

    Wed, 19 Aug 2009 08:24:00 +0800

    作者:newlight | 评论(0) | 标签:英国, 爱丁堡艺术节, 剧场, 奥菲利娅, 莎士比亚

    Ophelia (Drowning)

    Sweet Swimming Pool (Venue 16)

    3 Bugs Fringe Theatre, Birmingham University

    Apex International Hotel, 31-35 Grassmarket

    £7-10

    在进场之前,工作人员要求所有观众脱鞋。

    原因是这场演出的地点,是爱丁堡旧城 Grassmarket 的一家旅馆内的游泳池。正在解鞋带时,一个穿着褐色衬衫的年轻男子走过来,递给我一小片药,压低嗓门说:"拿着,我能信任你吗?"把药塞到仍是一脸诧异的我的手中,又接着逼近周围那些"光脚的",往每个人手中塞了一片药。

    观众们就这样被引进"剧场"大门,旅馆中不过20米长的游泳池。我们被要求沿着游泳池的一条长边挤坐下来,离池边不过一米左右。游泳池的其它三条边,还有游泳池本身,就是表演的舞台了。

    女主角 Ophelia 已经坐在池边,伤感地向池中撒着花瓣,另一个女主角Gertrude 站在一边。观众挤挤挨挨坐下之后,一个穿着白袍的年轻女子从游泳池的对角走来,脱下白袍,跃入池中。穿褐色衬衫的年轻男子这是突然从门外走入,忽略门边的 Ophelia。池中的女子向他的方向游来,他跳入池中,和她在水中嬉戏亲吻。演出开始了。

    据海报介绍,这一剧场演出的灵感是来自十九世纪英国画家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的油画《奥菲利娅》,这幅油画的灵感又是来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演出中除了借用《哈姆雷特》的剧情和台词之外,并以另一部话剧 Pushing the Price into Denmark 作为蓝本,演出中的角色既会朗诵莎士比亚的台词,又会演唱现代流行歌曲。

    以游泳池作为演出舞台,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设计,而且并非噱头。在《哈姆雷特》中,Ophelia 在对爱情的绝望之下,在溪中自沉,在花瓣的护送下随溪而逝的场面,在米莱斯的画作中成为经典,再现这个故事,游泳池就成了一个必要的舞台。在演出中游泳池的位置,突出了 Ophelia 和 Prince (就是那个褐衫青年了)的隔离,池水成了一道障碍,最后又成了解脱的办法。由于池边空间的狭窄,角色与观众之间的空间距离似乎都影响了观众对角色的同情程度。Ophelia 常常就站在观众面前袒露心迹,但是 Prince 就经常坐在泳池的远角,是一个刻意保持距离的角色。每次Prince游到泳池的这一边时,都被迫吐露心中的疑惑和焦虑,所以他常常选择游回对岸。而剧中的第四个角色,年轻女子 Lover 则一直是一个在泳池对面、面目模糊的角色,从未走近观众。

    所以烛光中波光流动的泳池,在演出中不仅是个场地,也是角色心情的另一种表现。对 Ophelia 来说是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爱情,对Prince 来说是犹疑惶惑的心情。对于观众来说,衣着整齐光着脚坐在池边,有一种奇怪的不安全感和窥视他人隐私的负疚感,不可能不投入剧情之中。

    这一演出的薄弱之处,是在剧情设置上,没有太大的起伏。Ophelia 的心情,观众一早就已知道,然而在反反复复的对白之后,我们对她的动机依然没有更多的了解。整个演出,没有让观众为Ophelia 的命运担忧揪心。这里要再提进场前的那片药,在演出开始后,观众们大约猜到了这片药的作用,但是没有被暗示(或者暗示还不够强)自己可以控制这片药,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同情程度(是让她自生自灭,还是拒绝鼓励她推向绝路?)接受或拒绝Ophelia 的要求。

    虽然在剧情和演出上,还有许多可以改经之处,但是整场演出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绝对值得一看。

    演出剧团是伯明翰大学的学生剧团 3 Bugs Fringe Theatre。

    原文链接:http://taohuawu.net/2009/08/18/edfest-8-ophelia-drowning/

    newlight的最新更新:
  • 上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10 (2009年8月16日) / 2009-08-18 17:55 / 评论数(0)
  • 贪婪与道德:反思金融危机新书之三 / 2009-08-16 04:54 / 评论数(0)
  •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五:剧场Broken Holmes / 2009-08-14 22:16 / 评论数(0)
  •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二:台湾宋江阵 / 2009-08-12 19:23 / 评论数(0)
  • 英国新书介绍#9(2009年8月10日) / 2009-08-12 18:03 / 评论数(0)
  • 返回顶部

    此邮件由系统自动发送,请不要直接回复该邮件,该服务由Feedsky提供技术支持,祝您使用愉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